分析產品定義和用戶畫像的思路:兩個消費心理賬戶和一張四象限圖
借助心理賬戶來分析消費者心理,從而就可以幫助定義產品,完成用戶心智模型探究。
任何一個產品在誕生之前,“爸爸媽媽”都會給它設定好一個期望:它將來是為了誰而解決什么問題的一個產品。這個期望設定有多重要呢?
為什么褪黑素在中國能比在美國貴56倍?
這是在劉潤5分鐘商學院聽到的例子。其實答案很簡單,在美國,褪黑素作為一種保健品賣,能夠調節免疫、改善睡眠、延緩衰老。而在中國,一家企業把它命名為“腦白金”,包裝成高大上的“孝心禮品”賣。于是就出現了價格翻了56倍。
一個青瓷罐,什么都能裝,放在天貓上卻銷量慘淡。怎么辦?如果把它定義為茶葉罐呢,可以賣29元。但如果把它定義為“寵物骨灰盒”,就能賣258元!因為它成為了“愛的紀念”容器。
圖片來自得到《劉潤:5分鐘商學院》
“孝心禮品”、“愛的容器”都把功能性產品賦予了情感,同樣的產品價格卻千差萬別。這就是“定義產品的威力”。
如何定義產品?工具性 VS. 享樂性
要設定產品未來的命運,就要先了解產品服務對象的心理。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通過提出心理賬戶理論,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心理賬戶是對人們的消費、儲蓄、投資做了分類。同樣是消費支出,存在基本必要開支賬戶(如房租)和情感享樂開支賬戶(如電影票支出)[1]。人們對各類支出的態度和行為完全不同。基本必需性支出更具有剛性,情感享樂性支出更具有彈性。國內引進心理賬戶理論的是筆者的導師李愛梅教授,感興趣的童鞋可以查找更多有趣研究。
借助心理賬戶來分析消費者心理,從而就可以幫助定義產品,完成用戶心智模型探究。首先需要判斷的是,你的產品是為了幫助用戶解決某些實際問題(如臺燈、鼠標,產品作為一個工具),還是更多為了滿足用戶心理層面的需求,如愉悅、炫耀、拉近關系或者體驗嘗鮮等(如禮品、旅行,產品能喚起更多的情感)。你的產品更多具備工具性,還是享樂性?當然這兩者可能很多時候并不那么好明確區分,例如沙發,它即有工具性,也有享樂性。一張圖做個產品分類舉例(如下):
做這樣的區分對產品定義有什么意義?如何才能把我的產品讓用戶覺得不可替代?這就回到心理賬戶的特性——靈活性。各類心理賬戶間雖然存在不可替代性,我們不太敢把一個必需的工具性支出挪到享樂性支出去,但各類賬戶間并不是牢固不變的。為了提升產品的不可替代性,經過觀察發現:
- 給三象限的商品賦予工具性:如千元吹風機吹的更快,還不傷發。想想省去的麻煩、耽誤的時間,還有保養頭發的費用,你覺得很值。再比如四十元的喜茶,帶著喜歡的人來,一起享受一杯醇正的奶味和香甜的茶相溶的味道,你們都甜甜的,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一杯飲品,帶來的品質感和與他人的關系維系,似乎沒什么浪費。
- 給四象限的商品賦予情感價值:例如腦白金和青瓷罐的例子。
簡而言之就是下面這個圖:
通過操控個人心理賬戶的靈活性,商家可以玩出“孝心禮品”、“愛的容器”等創意,讓人們的消費變得豐富多彩。
用戶畫像怎么畫才更切近本質、幫助定義產品?
也許你也發現了,同一個產品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可能會歸屬到不同的心理賬戶中。在對智能手環的用戶畫像研究中,我們發現,有的用戶把手環當作一個必需品,一直戴,壞了表帶換新表帶接著戴。而有的用戶把手環當作一次嘗鮮體驗,幾個月后就轉送他人。在用戶心中,我們的產品到底是處于怎樣的位置?
借助心理賬戶和上面的產品分類四象限,我們把用戶做了明確的區分,并得到5類典型用戶(如下圖)。有了這樣的區分,我們很容易找到了A、B、C類是主要用戶,他們是怎么看待手環,是怎么使用手環的,他們關注的是哪些功能點都很清晰。對于D、E類用戶,我們還可以從哪些心理層面滿足其更多需要,也有了明確的指引。
在很多探討用戶畫像的文章里,以及相關書籍里,都強調用戶畫像的分類以用戶為什么買、用什么功能、怎么用(用戶場景)、怎么評價為依據??偨Y為一句話就是,用戶怎么看待你的產品,產品對于ta來說是什么?是必需性消費,還是享樂性消費?在用戶心中歸屬哪個賬戶?通過一個簡單的四象限模型,就可以開始抽絲剝繭。
總結
本文借助兩個消費心理賬戶和一張四象限圖,來分析產品定義和用戶畫像的思路。同樣的東西怎么定義,帶來的收益差別很大;同樣的東西對于不同的人,態度和使用情況差別也很大。怎么分析和定義,怎么細分用戶市場,希望能給大家更多參考。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一起探討~
[1] 參考文獻:《中國人心理賬戶的內隱結構》,李愛梅等,2007
作者:Marina-h,公眾號“管你喜歡不喜歡”
本文由 @Marina-h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一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