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坑,新人產品需要注意
處在不同階段的公司,對于產品崗的定義,也略有偏差。那一個產品新人入職一家新公司時,應該注意哪些坑呢?
關于產品的定義坑
算算時間從業也有一段時間了,從需求分析師產品助理經理高級資深一路干到總監,倒是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教訓,創業公司大公司都待過,正好這幾天有空,就整理一些東西給新人。畢竟都是懷著滿腔熱情加入這個行業的,也都期待著做點什么改變世界的事。N久沒寫過了,可能文筆比較差,希望輕拍。
大致看了一下網站上的東西,很多文章都沒有有效區分大公司和創業公司以及創業公司之間的不同,這也導致很多新人看了文章信心滿滿去上班,結果剛開始各種混亂各種蒙。往往會有一種,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的錯覺。但實際上,哪怕是創業公司也是分很多類型的。
我先說說創業公司的區別,以后再說大公司之間的區別。
下面按照團隊人數大致區分:
- 初創型:20人及以下,通常僅獲得天使輪,一般首輪資金為兩百萬到五百萬之間;
- 成長型:20人到100人之間,通常獲得A輪,一般a輪資金為一千萬左右;
- 快速成長型:100人以上,通常處在B輪以上,一般獲得資金為一個億以上。因為這階段企業處于快速增長期,人數判定失效,通常會快速擴張。
因為所處階段不同,這些公司對于產品崗的定義,也略有偏差。
不同型公司對于產品崗的定義
1. 初創型
職級和職責通常不對等,通常情況下,職級會跳一級,比如:助理級通常會要求處理正常經理級的事務。
公司流行補位文化,恨不得人人都是多面手,可以很快積累跨部門跨領域的經驗,對于產品新人的要求是執行力強熱情高即可。對于產品的深度理解,不是很看重,只關心工具使用和理解力。
面試時只要注意保持學習心態、挑戰心態、通常難度不大。但風險和機遇并存,在這類公司因為沒有完善的流程、規章等,通常是一個老大帶幾個小弟。所以個人努力非常重要,淘汰率也是很高的。
而且因為是新人,會被帶你的老大所影響,如果老大很厲害還好。所以如果想去這類公司,平時的鉆研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如果公司很久都沒有大的發展,要及時換地方,不然不成型的體系和工作方式會非常影響你接下來的判斷和職業生涯。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哪怕是初創公司也分高配低配。高配版全明星陣容、加明星投資,這類公司可遇不可求,進去要好好學習,該閉眼的地方要閉眼,最忌諱就是負能量,所以要隨時保持元氣滿滿哦。
2. 成長型
職責劃分開始明確,制度也相對完善或者完善中,對于新人的標準提高,偏向悟性和潛力。
這階段公司會比較看重你對于產品的理解,因為非常有可能在你進來的半年內讓你獨立負責產品模塊,所以面試問題除了基礎以外,也會要求你的處理問題和溝通能力。但總體來說這類公司還是值得一去的,可以在一到兩年內踩過大多數大廠產品幾年都不可能觸及的坑。
而且帶你的人通常是各大公司的中基層,他們會把大公司那套成熟的理論帶過來,如果你夠聰明,可以快速建立自己的做事方法和行為體系。但缺點就是補位文化比較少,如果對于各部門之間業務沒有全面理解的話,通常會對職責劃分產生質疑。
這事不歸我們產品部吧,這不是運營的活么,這不是設計的活么,等等類似口頭禪。但是請記?。哼@種話一定要少說。任何時候在你對任務不了解的時候都不要盲目下結論,否則很多對你有益的東西,或者想提拔你的上司就被你錯過了。
3. 快速成長型
這階段的公司內部結構通常派系林立,想進去不難,想往上走就比較難了,公司模式和基礎業務流都已成型(雖然融合著東西方各大公司的精髓和糟粕,但已經很少有空白區了),開始追逐企業文化、規章制度、HR文化等。
這階段的產品壓力會比較大,通常企業會遇到瓶頸期,也就是面臨著被收和收之間,所有的管理層都頂著巨大的壓力,也盯著巨大的蛋糕。這階段的公司進去后記得:少說多做別隨便站隊,沒錯的。
當然自身頂著光環進去的,想不站隊也不行,比如:某XXX系的人,只要你進去就會逼著你站隊,所以不要送人頭啊。
扯得有點遠了,言歸正傳說說產品,這階段的產品通常偏向運營方向,產品本身的創新偏向于微創新,新人去了很難或者說幾乎沒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快速躍遷。
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盡可能的向上司展示你的天賦和五力。然后如果有什么稍微大一點的項目到手,一定要先復盤公司之前的坑,避免二次深陷。
什么?你說你不知道怎么避免?
問問你周圍的同事,聊聊八卦就知道了。對了,尤其是開發的同事,他們眼中的產品會有助于你快速建立對產品的直觀感受。
入職第一天,我該做點什么?
很多人看了很多教程,帶著滿心的熱情,抱著一種立刻改變世界的心態進入公司,卻發現啊咧咧?我該干點啥?于是大眼瞪小眼看了一天,實際上什么也沒了解。
那么新人剛進入一家公司應該干嘛呢?
1. 初創型
進入公司的第一天,你要做的是先熟悉一下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如果公司有產品,要立刻試用,并且簡單的分析一下產品成長曲線。并且記住,不要輕易隨便的發表言論。諸如:這功能誰設計的啊,這么二,等等類似的話千萬不要說。
因為大部分初創型的產品都是老板和產品總監設計的,你這樣說不是打臉么。而且大部分產品初期都是試水,通常是331原則就上線了,你這樣說也顯得你外行。
2. 成長型
除了上述的坑要避免以外,進入公司可以先看一下產品部的歷史文檔,三類文檔要重點看,BUG反饋記錄、需求池和歷史需求池、原型的迭代記錄。
這三個文檔,可以幫你快速建立對于產品的理解和認識,并且了解產品成長曲線。而且這些東西通常在初創型公司比較亂,但是成長型會比較清晰,很適合新人學習和使用,如果遇到不懂的,不要著急問,先記下來,等不忙的時候再問,畢竟大家都很忙。不要輕易的去打擾別人,養成自己做而不是伸手黨的習慣很重要。
3. 快速成長型
上述方式的延續以外,要清晰的知道公司的架構,也就是認真的研讀一下HR發的入門手冊,認真的記住上面的東西會很有助于接下來的工作開展。尤其是一些公司由于擴張過快,一個部門N個領導的時候。
作為產品新人,做錯事就應該被原諒么?
很多新人都抱著我是新人,你們應該讓著我,我錯了也是有情可原的幻想安慰自己。
但這是錯的,職場不相信眼淚,在任何職場都是,態度的重要性遠遠大于能力。至今為止帶過的下屬也有一些了,形形色色都見過,很多伸手黨、要求黨、哭泣黨。
說實在的,沒有哪個上司會在你做事做的很棒的時候,閑著蛋疼的指責你,之所以批評你,完全是因為想讓你變得更好。那些對你的好壞優劣完全不關心,平時對你打哈哈的上司,要么是老好人類型,要么是等著接下來考評你走人。所以珍惜每一個對你提建議的上司,很重要。
小結
每個人都是從新人開始的,其實大家的起跑線沒差多少,就算是有些人虛長了幾歲也就是年齡而已,任何創造性的工作是不能靠年齡和資歷來評定優劣的,所以產品新人和即將成為產品新人的同學們,好好努力吧,未來依然是你們的。
好啦!第一部分就先寫這么多,工作有點忙,寫這個也斷斷續續,接下來會陸續更新如何快速進階,以及如何短期內做出成績等等,分為基礎篇、進階篇、實戰篇,會結合一些實際案例給大家講解。
PS:我的方法可能不適合全部人,但至少有一部分人受益就足夠了。
本文由 @birdbrow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什么是331原則呀?
很幸運能在這個階段看到這篇文章,很棒!
好文,坐等更新
好文,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