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原因,影響了技術轉產品的抉擇
在舒適區呆的太久并也感覺到自己沒有進步了,想踏出舒適區,但又一直處于躊躇不定的狀態,其實主要有這些因素影響了你的決定:損失規避、時間成本、不確定性。
先說下心理學研究中的有關人類對于外部世界的認識可分為三個區域:舒適區(comfortzone),學習區(stretchzone),和恐慌區(stresszone)。
在舒適區我們得心應手,每天處于熟悉的環境中,做在行的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際,甚至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對這個區域中的人和事感覺很舒適。但是學到的東西很少,進步緩慢,而且一旦跳出這個領域,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及變化,你可能會覺得有壓力,無所適從。
學習區里面是我們很少接觸甚至未曾涉足的領域,充滿新穎的事物,在這里可以充分的鍛煉自我、挑戰自我。比如:
- 生活中,換一條上班的路線
- 學習中,接觸另一個專業的書籍
- 工作中,切換到另外一個崗位。
- ……
恐慌區,顧名思義,在這個區域中會感到憂慮、恐懼、不堪重負。比如在公共場合演講,或者從事一些危險的極限運動。
那么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舒適區呆的太久并也感覺到自己沒有進步了,想踏出舒適區,但又一直處于躊躇不定的狀態。
這太正常不過了,因為趨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但作為人類,我們所要面對的是更為復雜的人類社會,這使得我們不能僅僅依靠本能去做一件事或分析一個問題。比如:對于“趨利避害”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需要判斷什么是“利”,什么是“害”,再延伸下,嘗試著把時間線拉長去看待”利“和“害”,當前可能是“害”,但以后可能是“利”。聯想到了《戰略節奏》中提到了“長期性”中所提到的“差序”和“時序”。
我有個哥們兒,是高中認識的,成績不怎么樣,最后上了專科學校,他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填志愿的時候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計算機專業,并且跟我說先做三年技術,然后轉到旅游行業做產品。在我看來高中畢業后目標這么明確的是比較少見的。時間嗖的一下,3年半已經過了,你是否好奇這三年半他怎么過的?今天又過的如何?而我又從他身上學到了什么?
他:”兄弟,我找到工作了,做Android開發”。
我:”加油,還記得你高中畢業時給自己設定的職業規劃不?我可是記得呀!”……..1年后……..
他:”技術的水真是深不見底,學的越多越是覺得自己垃圾”。
我:”別急,我們還年輕,慢慢來”。
他:”今年就這么過完了,真是學習元年,上班學,下班還是學”。……..2年后……..
我:”現在還是專心做技術?”
他:”沒,稍微關注一些旅游、社交的一些資訊,平常看了向《烏合之眾》、《小圈子·大社交》、《認知盈余》、《游戲改變世界》、《金字塔原理》等等書籍,大致可以分為這幾類,社交、眼界、學習思考,這些書籍都對我以后轉型有一定作用”。……..3年半后…….
我:”怎么樣?現在已經三年半了哦,你還在技術崗位呆著的?”
他:”今天我終于鼓起勇氣給我們的leader提起離職的事了,這個決策過程太痛苦了,本來計劃是過年待一個月就提辭職的,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拖到現在”。
結果你也看到了,離他規劃的時間點延遲了半年,在我與他詳聊后,發現主要有這些因素影響了他的決定:損失規避、時間成本、不確定性
一、損失規避
他很清楚從技術轉到產品在待遇上必定會存在落差,而且可以大致預測薪資會降低40%左右,這是非常痛苦的,在不考慮深圳買房的情況下,原來的生活甚是瀟灑,衣、食、住、行毫無問題,時而深度游一趟,買自己喜歡的電子產品,一旦轉崗,這些東西都將遠離他,這種落差是非常大的。
我們可以看一個有名的實驗,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做過這么一個實驗:
他召集了一群人,這些人有的發了一個杯子、有的人發了一包巧克力,有的人什么也沒有。然后,這些人被要求在兩種方案中做選擇:有杯子或巧克力的,可以選擇換成巧克力或杯子;什么都沒有的人,可以選擇要杯子或要巧克力。結果是,什么都沒有的人,有大概一半的人選擇了杯子(另一半的人選擇了巧克力);而發了杯子的人,86%沒有選擇換成巧克力,依然保留了杯子——從概率上來說,最后應該是約50%的人拿著杯子。
從行為經濟學與心理學角度,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 ─ 損失的痛苦遠遠大于獲得的喜悅。
從上面的圖可以看出,人們對于損失和獲得的認知落差。X 軸是最終得到的結果、實質產出(outcome),Y 軸是人們心中對于結果的「認知價值」。從A到B點、或是A到C點,x軸的變動是一樣的(也就是實質產出變動是一樣的),但人們對于這樣變動結果的認知價值卻有很大的經驗落差,A到C (y軸)的變動遠遠大于A到B(y軸)的變動。(我們做產品時,是不是需要花些心思讓用戶稍微付出點精力,用戶付出的精力越多,是否意味著用戶離開我們產品成本就越大?)
所以對于入錯行業或崗位的職場新人,我建議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行業或崗位就馬上行動,否則會隨著待遇的提高導致你決定要轉行轉業時會承受更多的損失痛苦而放棄。
對于我哥們兒這種情況,他認為其實只需要一年就能達到他所期望的目的(有技術背景的產品經理,超過60%的Android開發)。前提是你能充分利用時間,排除干擾。我這哥們兒其實很自律的,但在這個過程中還是受到過股票、手游的誘惑導致學技術的時間占比只有40%,所以他建議不要給自己留下太充裕的時間,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會浪費,嘗試著多給自己一些壓力。
二、時間成本
當你已經接受了損失所帶來的痛苦后,還要去衡量一下時間成本,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必定要面對結婚生子(沒打算結婚生子的你其實已經自由了),而這意味著責任。所以最好先給自己設定最遲結婚或生孩子的年齡,在達到這個年齡前,你需要有能力支撐起這份責任。
說直接點就是你需要有足夠高的工資支撐起這份責任,對于大部分工薪族,工資 = 技能 + 能撬動的資源,技術崗主要靠技能,市場崗主要靠資源,而這兩樣東西都需要時間積累,所以你又要需要花時間去學習技能或積累資源。
你可以嘗試著在坐標軸上畫出時間(x軸)與工資(y軸)的關系,它們之間不是一條簡單的直線,而是復雜多變的曲線,并且不同的行業和職位畫出來的曲線都是不一樣的,你需要從圓點開始畫出這條曲線,最后觀察當x坐標到你自己設定的生育年齡時看y坐標的工資能否達到支撐起這份責任的最小值。
所以我建議:
- 選擇能利用上已有技能或資源的崗位和行業
- 全方位收集所轉崗或行業的工資水平,列出影響工資的因素,盡可能的把這條曲線勾畫準確。
三、不確定性
其實我覺得“不確定性”才是影響他選擇的最大因素,如果他能確定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工資能回到現有水平,其他的一切都不是問題,就是忍一忍的事兒。
不知道細心的朋友是否發現我前面的建議其實都是為了增加確定性。我們都知道正常情況下工資都會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至少不會下降,所以盡早轉行這個建議相當于能增加工資增長的確定性。收集所轉崗位或行業的相關信息畫出時間投入與工資的曲線同樣也是為了增加確定性。
當確定性越高,你在面臨轉行轉業選擇時會越輕松,所以你需要找到各種方式去增加未來的確定性。
確定性其實在產品中也非常重要,當用戶使用我們的產品時,若持續收到確定感的反饋,就會覺得安全,覺得可以依賴;如果突然變得不確定,就如同我們面臨轉行轉業一樣,需要自己去衡量太多因素,最終可能放棄。(可以產考梁寧老師的產品思維三十講)
本文由@francis_yh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CC0協議
喜歡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