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系統內部化:用新的認知框架,去替代舊的框架
每天都在接觸海量信息,每天都在運轉和輸出,但在這些行為的底層,卻缺乏一套有效的思考體系。那么,我們該如何思考?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樣的人?
一般人遇到問題,要么不知所措,要么試著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再向別人求助。
而他們是這樣的:
- 「這個問題可以從這幾方面考慮,具體又可以分成這幾個要點……」
- 「這個問題的本質應該是……我們可以從核心入手……」
- 「這個問題,你考慮的時候遺漏了這幾個點……」
簡而言之,一般人的思路,是「大概是這樣?我先上手試試」,而他們遇到問題,要么能非常全面地進行思考,要么能一眼看到事物的本質,直擊核心。
有時候,經過他們的點撥,你會恍然大悟,會覺得:這么明顯的東西,我之前怎么就沒發現呢?
為什么他們能做到,但你卻做不到呢?
上一篇文章,著重講了「系統的外部化」和「反脆弱性」;這篇文章,我想從內部的角度,和你聊聊這個問題。
01
我有位朋友,是專門幫企業做數據咨詢的。前不久,她接到一個單子,一家做教育的企業,想請她做數據驅動。
她問:你們有財務系統嗎?答:沒有。Excel記錄收支?沒有。那你們怎么計算收入的?手動收錢,用紙筆記。
這是一家年營業額一千多萬的公司,雖然不大,但也不算小了。
這種現象少見嗎?絕不少見。我見過不少小的創業團隊,工作用微信,KPI拍腦袋,協作基本靠群里吼,會用郵件溝通都不多,更別說完善的管理體系了。
我想說的是什么呢?
許多人的思維,就像這些公司一樣:每天都在接觸海量信息,每天都在運轉和輸出,但在這些行為的底層,卻缺乏一套有效的思考體系。
我們身處21世紀,手邊有著大量高效、先進的工具,但大腦卻沒有跟上,仍然是在遵循本能去思考和行動。
這些本能是什么呢?直覺,情緒,下意識,條件反射。
舉個例子: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批判過不少自媒體的做法:立場先行,觀點輸出,訴諸個例,煽動對立……但問題是:這些自媒體人,他們不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嗎?他們真的笨到會犯這些錯誤嗎?
一點也不。他們當中絕大多數都很聰明。
但為什么這些文章能大行其道呢?原因很簡單,看得爽,不費腦。
當你將「不費腦」當成一個優點時,你就是在任由直覺和情緒起作用,而將動腦思考的權力,拱手讓給了別人。
02
說回前文。我們是如何思考的?
心理學家 Egon Brunswik 提出過一個「透鏡模型」。他認為,我們認知這個世界,作出思考、分析和判斷,依據的并不是這個世界真實的樣子,而是一套認知系統:透鏡,線索和心理表征。
(從「效標」到「線索」是透鏡;從「線索」到「判斷」是心理表征)
什么意思呢?舉個例子:你在地鐵上,看到一個人,穿著不太合身的西裝,年紀不大,正在聚精會神地按動手機,你可能會下意識地得出結論:這個人大概是跑銷售的。
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大腦里發生了什么呢?
你會注意到他的神情、衣著和動作,得到「聚精會神」「不太合身的西裝」和「按動手機」,這些東西整合到一起,和你印象中的銷售員相吻合,于是你作出一個判斷。
在這個過程中,你所注意到的這幾個因素,就是「透鏡」;它們所得到的結果,就是「線索」;這些線索在你記憶里映照出來的對象,就是「心理表征」。
丹尼爾·卡尼曼認為:在日常的思考和決策中,我們這個系統是直覺的、不為意識所覺察的,因而是相當脆弱的,它極其容易被各種外部、內部的因素所干擾。
舉個簡單的例子:
可口可樂和伯克希爾·哈撒韋這兩家公司,在2018年初,哪一家的市值更高?
如果不給任何情景,直接看到這個問題,許多人會下意識地選擇可口可樂。理由很簡單,在大眾的認知中,可口可樂是一個大集團,行業巨頭。而后者許多人都聞所未聞。
但實際上,后者是巴菲特的公司,目前市值4900億,500強排名第8。而可口可樂目前市值1800億,500強排名僅235。
(當然我這樣問,你一定知道里面有陷阱)
許多研究都證實了這一點。心理學家 Shah 和 Oppenheimer 做了一個實驗,他們虛構了若干個股票,讓參與者們去研究和交易。結果發現,相對于發音不流暢的股票(比如Taahhut),參與者更關注發音流暢的(比如Artan)。后者獲得的關注和交易均高于前者。
原因很簡單:發音越流暢,在我們的認知中,就會覺得它「越熟悉」。而反之,我們會覺得它更加陌生。
這一點就稱為「可得性啟發式」:我們在思考、判斷、決策時,即使自己不愿意承認,但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對一個東西的「熟悉程度」,拿來當作評判的標準 —— 盡管其中不具備任何邏輯。
也就是說,在直覺的作用下,我們會將一些完全無關的東西,拿過來充當「透鏡」,并左右我們的表征和思考過程。
所以,卡尼曼告誡我們:當心直覺。大多數時候,你的思考過程,其實是有漏洞的,它們經不起理性的檢驗。
03
但憑借直覺思考,一定會出問題嗎?我們遇到問題,一定得把它寫下來,仔細審視、分析、研究,花大量時間去探討嗎?
心理學家加里·克萊因并不認同這一點。他研究了大量的專家,得出一個結論:這些專家在思考和判斷時,往往并不是依賴嚴謹的邏輯思維,而是憑借直覺作出決策的。
這不是跟卡尼曼背道而馳了嗎?
并不。在加里·克萊因提出的直覺決策理論中,他認為「直覺決策在日常生活中更有用」,但他同時也承認:普通人和專家之間的差異,就在于后者的直覺是受過訓練的。
什么意思呢?簡而言之,專家在思考和分析的過程中,會更多地使用「模式識別」策略。
用前面的透鏡模型來解釋,其實就是兩點:
- 第一,專家能更快地識別情境,提煉出需要關注的線索;
- 第二,在心理表征的對應上,專家擁有更準確、更穩定的表征。
舉個例子:
兩位護士同時照料一位小女孩。第一位護士注意到,小女孩有一些異常的指標:比如體溫偏低,昏昏欲睡,傷口長時間不愈合……但她并沒有特別在意,因為這些都在正常范圍內。
但第二位護士一眼就發現,這些因素(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正是某種疾病的癥狀。于是,她立刻通知醫生,對小女孩進行緊急處理。
加里·克萊因用這個例子,來說明新手和專家思維上的區別。
一個對象可能有很多線索,新手會漫無目的、一條條孤立地去觀察,理解,思考;而專家會把它們放在一個「模式」之中,告訴自己:
我該關注哪些線索?這些線索意味著什么?它們整合起來對應著什么?
也就是說,專家擁有一套穩定的「透鏡」系統,會知道:針對這個問題,這個情景,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透鏡」去看待和分析。
而相比之下,新手和普通人,這套透鏡系統是不穩定的。
對于一個復雜的問題,你可能會被一些細枝末節所迷惑,甚至會受到很多不相關因素的影響 —— 比如前面所說的「可得性啟發式」,以及錨定、常識、自動化思維,等等。
但一個思維清晰的人,他會這樣思考:這是一個什么問題?我該選擇哪些「透鏡」去看待?我該如何理解它們?
還記得之前講過的「思維模型」嗎?這其實就是一種應用。
就像面對一道數學題,普通人可能直接上手就想「我可以怎么解答?」但高手會這樣思考:這道題是從什么題型變換過來的?它涉及哪些知識點?我可以用哪些公式和原理來分析它?
我們要內化的是什么?就是這種看待事物的方式。
把一個事物,按照某種有條理的結構,進行分解、審視,找出它的底層規律,再將自己的視野拔高,更全面地去理解它。
04
那么,如何培養這種看待事物的能力呢?
基本上,也是兩個途徑:
- 第一,是大量的知識和模型積累。
- 第二,是有意識的鍛煉和聯結。
第一點很簡單,無須贅述了:大量的知識積累是原材料。缺乏原材料,一切方法都是沒有意義的。
但更重要的是第二點。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過:我們認知世界,會受到許多「認知框架」的影響。
像丹尼爾·卡尼曼所指出的各種直覺的弊端,就屬于認知框架。而我們在成長中,所潛移默化接受的各種原則、常識(比如「男主外女主內」「要掙很多很多錢」等),也屬于認知框架。
我們很少會覺察到它們,但它們無時無刻不在左右著我們的思考。它們是我們整個思考體系中的「公理」。
但認知框架本身,真的是無用的嗎?
當然不是。
前面所說的「模式識別」,其實也是一種認知框架,它能夠非常有效地幫助我們節省成本,更快速地抵達問題的核心。
同樣,各種思維模型、工具,也是一種認知框架。
像我在閱讀、思考時,不會想著「我要用什么模型」「我要怎么怎么做」,但大腦就會自然而然地做出反應,劃定好區域,把不同的信息放進去。
透鏡、心理表征,都屬于認知框架。我們要做的是,通過有意識的鍛煉,將對象、問題,跟更加合理的框架,建立起聯結。
所以,那些思維清晰的人,跟我們有什么不同?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們意識到了認知框架的存在,能夠破除舊的框架,并用新的、更全面的框架來輔助思考。
這就是「內化」的過程:用新的認知框架,去替代舊的框架。
也是我們需要不斷訓練、建立聯結的過程。
05
具體而言,可以參考這幾個練習:
1. 界定問題
問自己:「我所要思考的是什么?」
一切思考的前提,是清晰的界定。
只有對事物和問題進行界定,明確了「我要思考的是什么?」你后面的一切行為,才是有意義的。
就像我在寫作的時候,尋找素材時,會有大量的材料,甚至在寫作時,也會時不時想到許多有用的東西。但如果全部放進來的話,只會使文章變得混亂。
所以,我需要時不時地提醒自己:這篇文章是講什么的?我需要用什么材料?它們起到什么作用?
這可以為你的思考,指定一個明確的方向。
2. 審問思考過程
問自己:「我為什么作出這樣的結論?」
如何知道自己的思考,是卡尼曼式的(未經訓練的直覺),還是克萊因式的(經過訓練的直覺)?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己去審問它。
問清楚自己:我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當我說「對」「贊同」「喜歡」「反對」的時候,當我下任何一個判斷的時候,我經過了什么樣的思維過程?
試著用語言把它表述清楚。
3. 在腦中建立 Checklist
問自己:「這個事情有哪些要點?」
這是一個極其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迫使我們不斷把視角進行調整,優化和迭代我們的「透鏡系統」。
具體而言,對于任何一個事物,都問一句:它有哪些重點?哪些地方需要特別留意?把答案記下來,形成一張 Checklist 表格,再不斷地去修正、完善它。
當然,這個表格,最終是要刪掉的,你要讓它進入你的大腦里。
還記得上一篇推送嗎?把生活讓給外部化的系統,只會慢慢地降低你的思考能力。
試著在大腦中去建立、填寫、修改、迭代它。久而久之,你就可以建立起一套穩定的「透鏡系統」。
4. 概念提取和聯想
問自己:「它跟哪些事物有相似之處?」
如果說第3步,是對應透鏡-線索,這一步,就是對應線索-心理表征。
不斷問自己:我能通過它聯想到什么事物?把它們全部列出來,找出彼此間的邏輯關系,活化自己的知識網絡。
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保持開放性的心態。
什么叫開放性的心態呢?舉個例子。
當你看到一個觀點,恰好最近讀過某本書,書里有,你會怎么想?
- 第一種是:這不就是某某書講的內容嗎?我已經知道了。
- 第二種是:這跟某某書講的內容有相關聯之處!我可以進一步對比思考……
前者就是一種封閉的心態,后者就是一種開放心態。
差別在哪里呢?前者是強調結果,找到了,就心滿意足了;而后者是強調過程,找到了,又開啟了一個新任務。
很多時候,差距就體現在這里。
多走一步,往往就意味著,你比其他的人,又想得更深入了一點。
不要束縛住自己的思維。
作者:?Lachel,25萬關注的高效思維達人,知識管理專家,多家媒體專欄作家,36氪年度優秀作者。
來源:微信公眾號“?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
本文由 @?Lachel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很有用 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