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醫和老碼農的中年危機

8 評論 7101 瀏覽 44 收藏 13 分鐘

編者按:近來疏于寫作,是因為偶遇一位技術奇才,對區塊鏈的基礎方法有根本革新,將POW(POS是另一回事,不在比較范圍內)的交易速度提升至每秒數萬次,令人驚艷。最近正在潛心求教研習,爭取用較通俗的語言寫出來與諸君討論,請大家關注。

培源和維舟是一塊長起來的小伙伴。培源年長幾歲,從小就愛拿竹簽子給人扎針;維舟愛看《恐龍特急克賽號》,將來想做個工程師。長大以后,培源成了一名外科大夫,維舟在IT公司做了碼農,街坊狗剩早早買了兩套房,他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歲月如梭,轉眼他們都年近不惑,職場上無形的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維舟,像條在烈日下吐舌喘氣的狗那樣惶惶不安。這天,他找到培源,向老朋友吐起了苦水。

“培源你不知道,碼農四十不如狗啊!到了我這個歲數,錢沒掙夠,官沒上去,拿那點錢雖說還夠吃肥牛的,可是老板早就恨不能找人把我套走啦!”沒錯,在領導眼里,維舟早已油膩得如同一塊肥肉,每到升職加薪,都恨不能把他炸了煉油,空出預算來留給那些價格便宜又挺省油的青年螺絲釘們。

培源聽了也是苦笑:“你以為我當大夫就好干么,現如今新設備一天一個樣,一處不到一處迷,學都學不過來,哥哥我也早過了手術臺車輪大戰十個鐘頭的歲數,眼瞅著在科里也要不得煙兒抽嘍!”

看來,他們兩個是一樣一樣的啊——都遭遇了中年危機,尤以維舟這種碼農為甚。他迫切希望竄出這個陷阱——畢竟中興歐先生的悲劇還歷歷在目,讓人膽寒。這樣的中年危機是宿命么?要理解此事,我們先從分析培源的“老西醫”危機入手。

那位說了,我只聽過“老中醫”。中醫到了須發皆白,仙風道骨的歲數,往那兒一坐就有點兒胡說胡有理的派頭。西醫則不然,年輕力壯的可以日剖數患,耳聾眼花的拿起柳葉刀手直哆嗦,新技術也學得慢了,識趣的也就退隱做吉祥物去了。所以,世人只羨慕老中醫,卻并無“老西醫”的提法。

作為嚴謹的負媒體,我們無意介入中西醫之辯,只想借此說明:你的職業是否會遭遇中年危機,與其本身特性有很大關系。老中醫和老西醫的區別,可以折射出決定職業生涯走勢的兩個關鍵“速度”:

一、核心能力的習得速度

有的職業學起來很簡單,比如查水表,經過三分半鐘培訓,就可以拿著手電筒上崗了;有的職業學起來很困難,比如算卦,要熟練掌握十三道簧,能在實踐中察言觀色,還得會圓粘置杵,沒有十幾年的道行是不行的。也就是說,查水表的能力習得速度快,算卦的能力習得速度慢。

中西跟西醫相比,技能更加玄妙,如何望聞問切,怎樣君臣佐使,都不是在手冊上一望而知的。要經過多年實踐,才能在言談舉止間讓病患篤信。西醫雖然也不易掌握,不過好歹流程準則較明確,倘或天賦異稟、勤學苦練,一般三十來歲也就在技能上達到一線骨干水準了。

顯然,能力習得速度快的行業,后輩更容易挑戰前輩,形成中年危機。

二、職業技能的演進速度

有的職業,技能隨時代進化很快。比如說廣告作弊行業:在這個高度博弈的市場中,老的漏洞可能半年就被堵上了,于是就有新技術產生。因此,“廣告作弊技術權威老專家”這一職稱并不存在??墒且灿械穆殬I,技能幾乎一成不變。比如說中醫,今天的學生和明朝中葉的學徒,念的書都差不多是那些本,一旦學成,這輩子并不需要擔心知識體系過時。

西醫則不同,無論是手術器械、臨床用藥、還是治療方案,都在快速演進。培源剛把老儀器鼓搗明白了,新儀器又上市了,他那點技術專長也就成了回字的四種寫法,徒增笑柄耳。

又顯然,技能嚴禁速度快的行業,手里的秘籍容易成為廢紙,形成中年危機。

上面的規律,對其它行業也適用。我們列舉了一些行業的定性分析,放在下圖之中,供大家參考。如果碼畜維舟也照方抓藥分析一番,恐怕哭出來的心都有了。

先說能力習得速度。這一點,有些碼農沒有客觀認識,總覺得身處高科技行業,技術含量跟造氫彈差不多。別扯騷了!在當今世界所有技術工種之中,編程可能是最容易上手的。還甭說在北大青鳥培訓過三天兩早晨,就算是靈性的高中生自學一陣,也能勝任
IT公司絕大多數碼農崗位。(注意,我說的是絕大多數,當然任何行業都有高精尖的一小撮人,這個后面再說。)這個習得速度,比起大夫、鉗工和說相聲的,都不知道快到哪里去了。

你是個有十年經驗的高級工程師,面對一群剛畢業的實習工程師,在編程技法的穩準狠上都不占優勢,倚老賣老又有何用呢?

再說技術演進速度,這更加令人絕望:很少有像這行這樣,經典書籍一出來,技術就快要過時了。我們上學的時候,數據結構課欽定用Pascal,可是這語言畢業以后我就再也沒見過;前些年,Map-reduce還沒在被窩里焐熱乎呢,Spark就甚囂塵上了;我們做speech時風靡的工具包HTK,在DNN普及以后也已成了考古學研究的范疇。古人說,飲食與音樂不過百年。我要說,碼農的技術不過十年。

于是,先進者不但沒有優勢,可能還有巨大的劣勢:你是一位中年JS表演藝術家,老一套已經信手拈來,可新來的小弟直接上React秒殺你;你花了十年時間把C++玩得滾瓜亂熟,可面對現代大型分布式項目,年輕人用scala比你搞得又快又好,還沒有那么多令人抓狂的崩潰和側漏。

你會的技術,別人一學也會;你掌握的利器,過兩天就成了鈍鐵。這讓碼農行業呈現出一邊倒的年輕化特征,在大多數非創新崗位上不存在老專家這么一說。所以,我們得到了一個令你驚喜的結論:碼農的中年危機是由其職業屬性決定的,與呼吸和交稅一樣無法避免。

有人不同意,因為按某些雞湯所說,努力干上一萬小時,爭取成為Jeff Dean那樣“高精尖的一小撮人”,不就完美躲開中年危機了么?其實,這完全是正確的屁話:以大神為參照的話,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智力。這么說你就明白了:你本是一位樸素的老農民,一心探索宇宙爆炸的奧秘,可是在你連無理數還沒學明白的時候,回頭一看,地里的麥苗早讓驢給啃了。

應該怎么做呢?還是要在上面的圖中按圖索驥,找到讓兩個速度慢下來的出路。無論怎么騰挪,都要從狹義的碼農職業轉換到其他相關職業,這里我們可以給出幾條可行路線,概括為3P(PPT、Politics、Paper)。

(1)PPT路線

這條路線,是從寫代碼的崗位轉入寫PPT的崗位,比如產品、運營、領導秘書,或者仍在技術團隊中的項目管理、架構等角色。分析此路線的好處,首先在于PPT技能隨變化很慢。我翻了翻十幾年前看過的一些講稿,放到今天也基本能糊弄過去。因此,PPT崗位不太容易因為技術的驟然升級而被淘汰。另外,雖然PPT能力非常容易習得,可是相配合的演講能力卻需要一番磨煉,總體來說比碼農的上手速度也要慢。

(2)Politics路線

這條路線,是從生產力崗位轉入生產關系崗位,一般來說就是各種管理崗。這條路性價比高,競爭也激烈,要有意識地構建好自己的能力,才有機會進入。

這條路線的兩個速度都很慢:搞生產關系這事兒,需要長時間與人斗的歷練,核心能力的習得過程相當漫長,除了天賦異稟的白頭山天降偉人,一般都是老而彌堅。另一方面,與人斗的技能樹,中國在奴隸社會以降,就沒有太大變化,以至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所以,向這個方向努力,對碼農來說,是逃離職場中年危機的通途。

(3)Paper路線

這條路線適應者相對較少,不過卻非常有效。簡單來說,能夠跟學術界搭上點兒關系,在此序列里標名掛號,比只會coding,長期職業生涯會順利得多。

學術能力的習得是很慢的,因為這個圈子有打怪升級的體系和標準:誰發過什么期刊,得國什么第一名,是哪兒的會士,這些credit,跟碼農們只看幾點交代碼的環境可不一樣。在此體系下積累起來的“認證過的能力”,是只增不減的。所以,雖然學術面臨的問題也隨著時間也快速演進,中年危機來得并不猛烈。

要走上面三條路,重要的是“求實不求名”:做還做你的工程師,不過平素里多練練寫報告,多琢磨琢磨人,有機會跟合作的教授蹭點合作論文,職業生涯的轉型和解脫有很大的機會。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吧,傳說中的的那些技術大神,比如說那誰和那誰,以及大多數身邊擺脫了中年危機困擾的高級碼農,其實大多數都已經在這幾條路上,與碼農本行早沒了關系。

#特邀作者#

北冥乘海生,公眾號“計算廣告”(Comp_Ad),歡迎來知乎和微博關注。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程序員門檻低,技術更新快,確實是事實

    來自福建 回復
  2. 被互聯網耽誤的相聲鬼才。

    來自北京 回復
  3. 會算卦的產品經理,哎,后面路子不好走

    回復
  4. 沖這觀點和用詞,果斷關注

    回復
  5. 沙發

    回復
  6. 這么好的文章沒人點贊?

    來自廣東 回復
  7. 樓主活得透徹,服

    來自香港 回復
  8. 從碼農轉PPT(產品經理)的路過,對博主的文字深有感觸。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