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悖論思維:如何做出高效選擇
對于一個產品來說也是同樣,與其將注意力分散到大量的功能選擇上,不如集中精力把最關鍵的功能給做好。
踏進超市,琳瑯滿目的商品在你眼前排列整齊,你還能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買的產品嗎?
僅僅是買一支牙膏,超市也能為你提供幾十種選擇,不同口味,不同功效,不同品牌。而你要的只是一盒能夠清潔牙齒的產品而已。
生活中充滿了選擇,為什么反而讓人更有壓力了?現在好像人人都有了選擇困難癥。
如果現在打開一個購物網站,在搜索框輸入“耳機”,網頁上可能會跳出上百頁的產品列表。然后你就要開始做挑選抉擇,降噪耳機?超質音效? 挑著挑著就忘記了自己最開始是要什么樣的耳機了。
市場上的選擇越多,越讓人想要“貨比三家”,如果買不到完美的產品總覺得很不甘心。選擇,成為了一種壓力。
這里要和大家分享一種思維模式,叫做選擇悖論。
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候,就是面臨著選擇。直覺告訴我們,當我們擁有了更多的選項時,我們就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擁有了更大的自由。
但事實并非如此,人們可能因為太多的選擇,而感到不滿足、不幸福。
因為當選項增加時,我們需要花費的篩選成本也會增加——我們需要從生活中抽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對各種不同的選項進行過濾,對各種不同的選項進行權衡,否則,我們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
因此,我們需要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來權衡、篩選選擇,我們變成了選項的奴隸。結果是,我們因為選項的增加而失去了自由。而這,就是選擇的悖論。
從邏輯上講,更多的選擇應該會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然而矛盾的是,更多的選擇導致更少的行動和更少的幸福。這是選擇悖論的本質。
我們看一個例子,在一家店里,店主一般都會提供幾種新產品供客人試吃。研究者擺出一排價格昂貴的優質果醬,且提供試吃的樣品。促銷人員會給每位參與試吃的顧客一張優惠券,如果他們購買一瓶果醬,就可以憑券立減1美元。
實驗分為兩組,一組提供6款果醬,另一組提供24款。任何一款果醬都是可以隨便購買的。盡管24款果醬吸引來的顧客比6款果醬更多,但在兩種情況下,人們平均嘗試的品種數量卻相差無幾。
不過在購買果醬的數量上,兩組的情況就高下立見了。在提供6款果醬的組中,購買果醬的人數是30%,而在提供24款果醬的組中,只有3%的人最后掏腰包買了一瓶回家。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一方面選擇過多,會增加我們后悔的概率。決定前我們可能害怕自己當前的選擇很可能不是最好的,從而放棄選擇;決定后我們又發現了更好的,會加大自己的后悔程度。
當有更多替代品出現時,做出的選擇會花費更高的機會成本。做出選擇的過程也更昂貴,因為需要進行更多的比較并且會耗費更多的認知資源。決策過程中的障礙會減慢做出選擇的速度。甚至做出選擇后,也很容易后悔。
其次,我們的幸福感就像原地踏步的跑步機,會自我適應。如果好不容易在眾多選擇中做出了最優選擇,本以為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快樂,但這種快樂卻極其短暫,從而讓我們感覺失望。
最后,選擇越多,我們做出選擇時預期就越高,就越有可能感到失望。我們的體驗好壞并不取決于產品或服務本身的好壞,而是其與我們心理預期相比、與近期的體驗相比、與他人的體驗相比,是更好還是更壞。
選擇的機會越多,我們的預期就越高,失望就越大。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米勒在20世紀60年代進行了心理學實驗。他發表了一篇極具影響力的論文《神奇的數字 7 +/- 2;我們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認為人們在任何時候都只能處理7項(加或減2)。
這意味著即使選擇的多樣性呈指數級增長,人們處理信息的能力仍然保持不變。如果人類一次只能處理7件事物,當我們遇到更多事物時,就會感到不堪重負。
當我們理解了選擇悖論的思維,我們就可以在職場或者商業中加以利用。我們看到許多互聯網產品在設計用戶體驗的時候,都會參考這個思維,就是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
曾經諾基亞的全鍵盤,變成iphone的一個功能鍵。當你登錄亞馬遜的網站的時候,看不到龐雜的商品信息,而只是那些和你相關的商品。這些都是幫助用戶減少選擇,提高幸福感。
更多的購網網站也推出了商品篩選分類功能,幫助消費者縮小選擇范圍。通過完整的產品目錄,可以快速向消費者傳達分類信息,幫助他們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加快決策速度。
寶潔公司將洗發水品牌的選擇數量從26個減少到15個,結果發現銷售額增長了10%。而Golden Cat Corp公司淘汰了十種貓砂,使得銷售額增長12%,分銷成本減少50%,利潤增長87%。由此看來,當消費者不那么困惑時,受益方會更多。
對于選擇悖論,往往存在兩種類型的人,一種被稱為滿足者,另一種是最大化者。
滿足者可以不把其他選項放在心上,他們總是能滿足于自己做過的選擇,哪怕他們知道有更好的選項存在。而另一類是最大化者,他們總是希望把所有的選擇都比較完畢,再做出選擇。
而對于我們個人來說,想要做出明智的選擇和決策,獲得幸福感,需要做的是確定一個清晰的目標。
關于目標,你必須確定一件事:是否非得選擇最好的那個,還是說足夠好就行了?如果你只能接受最好的,那么你就是個最大化者(maximiser)。
對于最大化者來說,大量的時間都被用在搜尋和選擇上了,時間、金錢、精力成本卻沒有考慮進去。而對于我們來說,窮盡一切可能的選項,造成信息成本無限增加,并不是一種最大化的方式。
真正的最大化者應該限定搜集資訊的數量,一旦發現信息量達到臨界點,就停止搜索,作出英明的決策。
對于最大化者的選擇,建議:以你目前的“已知”與“能力”為準,做出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選擇。在有限的資源里做出最優的選擇。
如果選項繁多,那么就設定一個收集信息、思考權衡選擇的期限,在期限到達之前可以微調選擇,在期限到達之后,果斷地做出當下最好的選擇,并全心全意的接受其結果。
事實上,在一項領域里不斷的精進,是能提升你應對海量選擇的能力的。
上百種顏色對普通人來說,選擇的數量確實過多,會造成選擇困難,但對于平面設計師來說,上百種顏色并不會造成選擇困難。上百種紅酒對普通人來說,會造成選擇困難,但對品酒師來說,那根本不是一個問題。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要如何克服選擇太多帶來的煩惱呢?
1. 簡化需求,明確目標
市場上產品更新換代特別頻繁,有些人就被迫著追趕潮流。不看新電影就無法加入同事的對話,不用最新款的手機好像就顯得老土了。
想一想,你究竟需要什么。在做選擇時,只關注核心需求,就能一眼找到你需要的東西,
2. 設定合適的期望
期望設定太高,會讓你不斷追逐更多的選擇來獲得最佳決策。接受一件產品足夠的滿意度,就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和精力。同時,對自己的選擇足夠滿意,也更容易為自己帶來幸福感和滿足感。
當遇到契合期望值的產品,就可以進行抉擇了,不需要再去考慮更多其他的選擇。
3. 找到重要的選擇
有些人會喜歡去常去的餐廳,喜歡買為數不多的品牌服裝,這一切都是在給生活做減法。這些人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其他的選擇上。
沒有必要在所有的方面都花上很多精力時間去做決定,把資源放在更加重要的事情上。如果你是一個對穿著不是特別關心的人,你就不會把時間花在這方面。只要關心那些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足夠了。
4. 找身邊的人幫忙決策
你可以在眾多選項中決定出三種或更少,然后向你的家人,熟悉的朋友或是同事尋求建議。他們會站在更加客觀的角度幫你考量,幫你篩掉一些選項。這種方式可以加快你的決策腳步。
有選擇當然是好事,但是選擇太多反而會是一種負擔。你要做的是在紛繁的選擇中,堅定自己的核心需求,眼前只要關心自己的需要。要始終記住,選擇權是在自己的手中,不要被無關信息干擾成為一個被動選擇者。
而對于一個產品來說也是同樣,與其將注意力分散到大量的功能選擇上,不如集中精力把最關鍵的功能給做好。給用戶提供最好的功能,而不是最多的功能。
也許“選擇困難癥”沒有那么快能夠治愈,但是逐步簡化,你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誠實地對待自己的內心,選擇其實會很簡單。
文章來自蜻蜓FM《精英思維進階30講》
#專欄作家#
倪云華,公眾號:倪云華新知,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十年跨國管理咨詢顧問,曾服務普華永道、IBM全球咨詢服務部,為華為、海爾、騰訊等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多家創業公司管理顧問。著有《共享經濟大趨勢》。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