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固有錯誤認知,在校招中脫穎而出?
本文脫胎于范老師的課程《校招急診室》——分享其校招的攻略和心得,內容參考了楊同學的課堂筆記,并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增刪改,通過層層拆解,最有力地打破固有錯誤認知帶給你的限制,脫穎而出、綻放鋒芒!
雖然是主要針對校招,但是如果你有遷移能力,會發現很多內容也對社招同樣使用,甚至可以幫助做匯報總結,晉升答辯等工作。
通過這篇干貨型小攻略,你將學到:
- 層層面試的溝通打通關;
- 簡歷兩種策略寫作類型;
- 小白簡歷快速提升方法;
- 強力證明牛x的3種手段;
- 講故事證明的格式技巧;
- 求職借力杠桿及使用心法。
一、打怪思維:從需求出發,因人而異
首先,你需要考慮需求方“人”的獨特性,以及所處的競爭環境,不同情況下,要表現出的內容是不同的。
對HR:be Qualified——需求出發,猛踩JD!
HR他們的責任是做好篩選,讓不符合要求的人盡早被篩掉,提高后面業務部門的效率。
篩選的標準是什么呢?
業務部門提交給HR的用人需求文檔,也就是HR的篩選標準來源,都在JD里面!所以要一字一句認真看!
他們的校招策略是什么?
校招對于HR是個“項目”,是有明確的起止時間節點,HR必須在X時間內,完成X個崗位的填坑,且保證到坑率XX。所以,在校招這件事上,HR往往采用求穩的策略。
再多說一句,由于HR有發出offer接受率的KPI,在能力、評價差不多的情況下,如果別的候選人表示非這家不去,而你還在猶猶豫豫,就會手起刀落干掉你,或者把你打入waiting list冷宮。
對業務部門:be Great——業績導向,自證高潛!
什么叫自證高潛?
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讓他充分確定你是個好苗子,會做出很好的業績。即使在多個offer中糾結的情況,如果是用人業務部門知道了,只要他們認可你的能力,會更花精力爭取你。
畢竟你未來的工作業績是算在業務部門頭上的,一個高潛人才比普通校招貴不了多少,但業績產出至少是幾倍,當然要盡全力爭取。
對擁有offer決定權的大佬: be the Best
先解釋一點,很多同學包括我自己都會存在一個誤區,在宣講會上總能聽到XX大廠招幾十、上百個校招,網上也經常看到《今年鵝廠批發價XXX》的內容,就以為校招是“批發”。其實錯了,大錯特錯!校招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事情。
因為不再像實習生時那樣是批發市場上的土豆,而是在店里被精心挑選、零售的水果。每一個校招hc,都對應了一個特定部門、特定team、特定職責、特定崗位。
不同于你早前經歷的實習生招聘,用人方的心態不再是“誰來都行,反正還能換”的,他背負著招人壓力(怕你跑)、成本壓力(付你的錢比實習生多)和人崗匹配需求(干不了活創造不出價值不行),他會精挑細選,一個一個看有沒有瑕疵,以保證招到最符合崗位的那個人。
二、那么如何證明我比別人好,而且是Best 呢?
比較是最容易洗腦的表達方式,比較的手法,有三種,從低級到高級依次是:
(1)跟預期比
可以說自己的業績達到原定KPI的XX倍,超額完成工作任務。
這是大家最常用的手法,已經比只寫結果數字好多了,但并不是最好的表達,因為超越預期不能100%證明你很贊,也有可能是老板把預期定的太低了。
(2)跟周圍人比
為什么要選“周圍的人”做參照系呢?
因為當初你們都是按相同的標準篩選進組織的(高考按學習成績篩選進學校,實習生按能力素質篩選進公司),在大家起點相近、資源環境也差不多的情況下,你的實際產出比周圍的人明顯高出一大截,就能證明你確實是個牛人。
(3)跟歷史比
看書的時候,只要“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空前絕后”這種表述一出現,你就知道牛逼大人物要霸氣登場了。當然,我們要以誠實、實事求是為本,“史上最”、“史上首個”的考證有一定的難度,所以你可以很實事求是地寫上“近X年來”“該部門成立以來”等等限定詞,把參照系限制在可有人幫你做背書、作證明的范圍內。
如果你是“最”,但不是“唯一”,加上“之一”會更加客觀、可靠。
三、簡歷策略:按場景劃分,世界上有2種簡歷?!
世界上的簡歷,以產品思維來劃分,有兩種場景:第一種是需求方線上篩選簡歷,第二種是面試時候圍繞著簡歷與面試官吹你的牛X。所以可以得出兩種寫作策略——為了拿到面試而寫的簡歷、為了掌控面試而寫的簡歷。不同的人申請同一崗位,簡歷寫作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
舉倆例子:
有2位申請BAT校招產品經理職位的同學
A同學:
個人背景:A有互聯網行業實習經驗,在2家著名獨角獸公司做過產品、市場運營、商務拓展崗位的實習生、還獨立負責過產品項目。
簡歷策略:背景足以幫其通過篩選,拿到筆試+面試。因此,A的簡歷是為面試準備的,目的是控制面試官,引導對方在自己最有優勢的領域提問題。這種簡歷,一定要“舍得刪”、“敢于秀”,不耀眼的經歷統統刪掉,而做得漂亮的項目按STAR結構(S背景、T任務、A行動、R成果)呈現得清晰、亮眼。
B同學:
個人背景:B基本上都在學?;顒?,且專業不相關,很晚才開始第一份實習(獵頭),跟目標工作完全不相關。完全沒有互聯網經驗,必須從0開始,寬度優先地去了解一些事情。相對成熟以后,才能做些屬于自己的產品小項目。
簡歷策略:從實習經歷與項目經歷看,她都不符合 BAT PM的“標準像”。因此,B的簡歷是為通過篩選,拿到筆試機會準備的,目的是用各種手段猛踩JD中的得分點\加分點,體現自己的“可遷移能力”與“學習意愿/能力”,從而證明自己“有潛力”成為一名極為優秀的校招產品經理。
四、針對小白最容易犯的錯誤,來幾個快速改進簡歷的速成Tip
?(1)減法:干掉非優勢信息
畢業學校不好、英語四六級成績低、坐標非京滬這樣的非優勢信息,一定要選擇性透露,不要啥都往上寫。比如說:坐標,比較好的辦法是:投哪個城市,只要你招聘季能在那個城市,就把該城市坐標寫進去,如果不能保證在則干脆不寫。
為什么這么做?
我們再復習一遍,在有明確起止時間點、要求“到坑兒率”的校招中,HR會采用“求穩”策略!所以不要讓人家篩簡歷時對你產生哪怕一丟丟的猶豫!
(2)密度:我們的目標是滿眼都是亮點,而非滿眼都是字!
不是信息越多越好,關鍵是要做到“高密度的有價值信息”,且越有競爭力的信息,越要放醒目位置(標題、黃金分割處)。無關信息太多,會讓別人產生猶豫甚至質疑。一定要認真看,簡歷每一行,是否都是加分項,能改就改,不是就刪,每一句都要讓對方感興趣,每一句都能得到加分。
(3)證明:證明而不是說明,結論先行,事實為據
建議使用“結論+證明過程”寫作模式,以大家普遍水得一塌糊涂的“個人技能”為例進行講解。
“英語聽說讀寫熟練/精通office辦公套件”,那些套話面試官早都看煩了、想吐了。
舉幾個結論+證明過程的例子:
- 精通PS+經常幫別的部門制作海報;
- PPT水平高+本簡歷用PPT制作;
- 擅長辯論+得過XXX比賽最佳辯手;
- 英語聽說讀寫熟練+可作為工作語言。
PS:如果你有本來不具備的技能,通過努力主動學習去掌握或者提高了,可以寫上,如“為工作自學了XX軟件”——校招沒有工作經驗,跟社招不能比,公司對你唯一的指望就是你的學習意愿與能力!
(4)字體:非襯線
了解兩個概念:“襯線字體”和“非襯線字體”。
非襯線字體就是每個筆畫都是從頭到尾一般粗細的,如微軟雅黑。襯線字體就是筆畫帶修飾的,比如說:宋體、隸書等。
結論:在屏幕上,非襯線字體閱讀體驗較好,在紙上,襯線字體閱讀體驗較好??紤]到目前大部分人都是讀屏看簡歷,強烈建議用非襯線字體。
(5)照片:看美丑、分男女
之前小編在鵝廠實習的時候,有次和篩選我簡歷的小姐姐閑聊,她告訴我篩簡歷時候會第一眼看到照片,美丑真的是第一印象。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正經的簡歷照不是最優的選擇,美麗不失真的生活照會更奪人眼球。
當然,對于一些氛圍嚴肅的公司還是選擇簡歷照??傊牡贸?,看得丑趕緊換一張!
五、論述方式:用講故事的辦法做證明題
從內容、手段出發,我們明確了對方需求、自己的加分項及差異所在,并且要想辦法表現自己最好、最合適。
下一步,要建立自己的故事庫,打磨每個故事,以證明自己的加分項。
我們有一個法寶——STAR原則(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善用這個結構,讓每段經歷都呈現為一個證明題,證明自己不是碰運氣才業績好,真的是實力上最厲害的那一個。
剛才說,要讓簡歷上的每一條都是加分項,并且通過布局、突出重點等辦法,引導對方往你的優勢方向提問,現在就是扔出精心準備故事的時刻,加深對方的認知。
這里也有三個小技巧:
(1)貼標簽
挖掘自己的優勢,給自己貼標簽,這其實是在管理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引導他人的注意力聚焦點。但千萬別貼那些難懂的的標簽,要把它換成外行人都能看懂的東西。
(2)擺數據
模糊帶來不信任,精確才能展現自信、可靠,只要有數據,盡量給出具體的數據(寫簡歷的時候能用阿拉伯數字就不用中文數字,因為阿拉伯數字更抓眼球)。這樣會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在涉及具體業務時,寫成“項目推動過程中與13個部門順利合作”,就比“積極參與部門協作”更吸引注意力。
(3)拉背書
借用大品牌/業內著名人士為自己背書。如:“著名作家XXX助理”、“五百強上市公司X部門實習生”等。
拉背書可不是提升自己逼格這么簡單:,這些有名有姓的人會成為你日后的背調信息來源,敢寫出來也能夠側面反映你對于所寫故事真實性的保證。
六、善用借力杠桿,事半功倍
1. 提升意識
老師振聾發聵三問:你簡歷為啥沒有推薦信?是沒想到還是沒去做?如果做了,有沒有針對性和說服力?
蜻蜓點水的經歷無法打動人,你們有很多優秀的競爭者,而比你實習經歷更好的人,還在使用比你更大的杠桿,他們會找人寫推薦信實名背書、改簡歷、做內推/背調的!有更大的資源支持做助推,很容易跑到人群的最前面。
你們的目標工作,都不是未來一個人干的。無論做產品做運營做教師做記者,都需要溝通影響推動,為什么在找工作這個最高優先級的大事兒上,你們卻選擇單打獨斗,沒有想到找資源方撬動杠桿呢?!
為什么沒有想到借力?!
為什么選擇單打獨斗?!
為什么?!
千萬不要以為找工作只是一個人的事情,要善于借力。
2. 付諸行動
找人借力有個大前提:你們認識,而且他喜歡你(這里的喜歡不是曖昧的喜歡,對你的印象積極正面即可)。當然,如果別人欠過你人情債,那就更有利了~世界上最好的資產,莫過于有良心之人欠你的人情債。
那么,開始思考:哪些人喜歡我,他們是否都知道我現在需要一份什么樣的工作?如果答案list很長,你的問題就不是怎么找工作,而是在十幾個offer里怎么選了。
注意,找工作不是找實習。幫找實習不需要什么能級,同學師兄師姐就可以。而幫找一份校招工作,他們的能級就不夠了,也許自己都陷在找工作的泥潭里焦頭爛額。好好想想,這個list里還有誰,要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響應,好機會往往是自己找到的,主動找你的,可能只是“爛桃花”。
要記住,中國人性格內斂,根本沒有那么多人好意思開口。你一旦開口,不僅有了相比于同齡人的競爭優勢,還在與前輩的互動中掌握了主動權——就算對方拒絕,良心會讓他會心生愧疚,這時候你再提個讓步的打折需求,大概率會得到滿足。
所以,大膽一點,張嘴,提出要求!只要有禮貌,要求合理、不過分,大多數人是愿意做順水人情的。比如:請boss給你寫一份實名背書的推薦信,或者發個小獎狀什么的,只要你工作確實做得不錯,大部分的boss都是愿意幫忙的。(畢竟你是他帶過的,你有出息了,他也有里有面兒?。?/p>
3. 擴大開口(接觸面)
校招是一件特別耗資源的事兒,并不是所有有校招需求的公司都有資源、有精力去做大規模宣傳,市場上有很多優質的機會存在于大眾的視野之外。
以人為杠桿:大家都知道,不多說了。對于很多人來說,幫你隨口問一下,微信上給同事、朋友轉發個簡歷,是舉手之勞。通過更多人的力量,你可以接觸到盡可能多的機會,形成更廣的就業面。
以平臺為杠桿:
公司為什么要招人呢?是因為業務發展呀!所以當我們知道哪些公司快速發展、以及他們在大力發展的業務以后,我們是可以預估出來他們的人才需求的!這個預估做得好+你行動力最夠強的話,你就可以跑在JD發布的前面!別人還不知道有崗位招聘呢,你就已經拿到Offer了——簡直不要太贊!
對于大公司,可以去雪球網、36Kr上找公司的新業務/動向,分析企業新業務的相關人力需求(他們為了股價,總會積極對外發聲說自己要開展啥新業務了)。
對于創業公司,可以去IT桔子找公司融資信息,了解各公司發展速度和地位,一般剛剛大規模融資后都是人員快速擴張的時期。
4. 增加轉化率
這里一定要注意一個點,就是當你好不容易找到高能級的前輩幫你助推的時候,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一定不要請他們幫你跳過你原本就能通過的環節——有很多小朋友找前輩拿到了跳過筆試、直通面試的機會。這只是幫你省了時間、省了事,投簡歷→拿offer的轉化率并沒有提升,你的資源被浪費了!
怎樣把高能級前輩的力量發揮到最大,最大程度地幫你增加轉化率?
主動推薦:書面形式的推薦信,或口頭跟招聘過程的關鍵決策者做推薦。
支持背調:往往終面之后,用人單位需要做三選一或二選一,在這種最糾結的時候,如果你的簡歷上有非常出名的或用人單位熟悉,能聯系到的前輩,他能夠接個電話幫你做背調表達認可的話,就是你在終極一戰脫穎而出的大殺器。
5. 增壓——集中力量,單點突破
人的本性是貪婪的,只有聰明人才能借助智慧做減法。
想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就會面臨可選范圍太大,無法在每個點上分配精力,也就沒有聚集起足夠的力量,形成“壓強”,刺穿你的目標點。100%的力量聚在一點,和100%的力量聚集在20個點上,差距有多大,小學數學就算得出來。
關于如何增大壓強,下面有個方法,值得大家學習思考:
方法:通過提問縮小范圍、依據偏好鎖定最優解
知道什么對自己對重要,明確個人目標,才會有的放矢。
以當年進百度的職業選擇舉例:
- 對我最重要的事情——成長;
- 我成長的方式——與優秀的人共事、高頻互動;
- 我的價值觀——創新是世界發展的動力,認同創新驅動、以人為本的公司;
- 什么樣的地方適合我——優秀人才密度大+以人為本;
- 我要去什么行業——互聯網;
- 行業巨頭是什么——BAT;
- BAT中如何選擇——任何公司的總部一定是資源最豐富、人才最多的,阿里在杭州,騰訊在深圳,我在北京,所以選擇百度;
- 進什么部門——最重要的,創造80%收入的核心部門;
- 做什么職位——查找部門招聘職位,在3個能勝任的里面選了最喜歡的。
結論:我要去百度的**部門做**職位。
然后,范老師就找了一個只見過一面,連手機號都沒有的,其他大學的一個女同學幫忙遞了簡歷,2個電面+1次遠程筆試=一擊命中,拿下了本來要求4年行業經驗的商業產品市場經理社招崗位,拿著總監特批的Sepcial Offer進入了百度。
這件事的重點是:明白什么事情對自己更重要,定義自己要找的是一份怎樣的工作,然后借力去突破它。
Q&A環節
Q:校招宣講會有必要去嗎?
除了招人性質外,宣講會往往還有公關的意義。并且,它是“事先計劃好”的項目,即便已經發夠了offer,會行程依然照常,他們不會告訴你沒有剩余名額的。要知道,你們在競爭進入優秀的公司,公司也在爭搶優秀的人才。他們也會想方設法用offer留住人的。
有一個很厲害的小朋友,心心念念要進某著名互聯網公司,好不容易等到對方來本城市的宣講,卻發現——他們offer已經在前幾個城市發超!
所以,不要等。如果有確定目標,盡量想辦法參加前期宣講,爭取更好的機會。(如果你是拖著箱子的外地學子,但凡對方有點惻隱之心,是不是怎么也得給你個聊幾句的機會)
Q:為什么我就是找不到工作?
問問自己,你是不是發自內心真的特別想要這份工作?真想得到一樣東西的人,一定會想盡辦法去獲取它。
講一個可能有啟發的事情。很多人會想要來我這工作,但是我從來不放JD出去公開招人。
為什么?
如果一個人真想來,絕對不會被公司沒有公開招聘、不認識招聘者等條件限制。他們一定會找到方法聯系上我,大力推薦自己。
Q:如果我的經驗與要找的工作無關怎么辦,有什么優勢?
挖掘“可遷移能力”。從你的經驗中,抽象出鍛煉到的不同能力,用這些能力來證明自己,并應用于今后的工作中。誰告訴你潘家園買眼鏡,動物園買褲衩的砍價神功,不能用于證明你的溝通談判能力呢?!
Q:這份校招黑科技干貨,有什么獨特之處?
的確,市面上有很多人講簡歷、面試。但很多內容源自經驗,所謂經驗就是“過去我這樣做,有效”,但世界會變,它應付不了變化,一套經驗體系打不了天下,你要警惕只傳授經驗/標準模式的人。人與人的差異,并不在經驗、知識儲備上,而在于認知差異,它造就的行為差異,決定了你們的不同。
我們,則希望促使你用力思考,從目標出發、從對方需求出發,把問題層層拆解,理解事情的本質和邏輯,這條線通了,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不僅是校招,今后有很多事,都可以使用這個思路哦。
本文由 @?做產品的吉他手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