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召開產(chǎn)品會議?

2 評論 8848 瀏覽 23 收藏 12 分鐘

低效的產(chǎn)品會議不僅不能做到促進各方溝通,提升團隊凝聚力,使產(chǎn)品獲得成功還會耽誤工作進程,損耗團隊心力。那么,如何做才能使產(chǎn)品會議高效進行呢?本篇文章將為你解答。

團隊合作是我們天性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人類之所以在群體中進化,是因為群體才能產(chǎn)生更大的影響力。對產(chǎn)品團隊來說,道理也是一樣的。那些經(jīng)常開會協(xié)作的團隊(無論是遠程還是面對面)最有可能獲得成功。

然而矛盾的是:大部分產(chǎn)品團隊覺得開會是浪費時間,有些甚至討厭開會。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大部分團隊的問題在于:沒想清楚就開會,這會帶來潛在的危害。

對設計師、開發(fā)者、作家等創(chuàng)作者來說,會議會打斷他們的工作安排——以小時為單位是難以設計出好作品,編出好程序或寫出好文章的;也就是說日程表里分散的會議對他們而言弊大于利。

對管理者來說,那些組織匆忙、計劃不周的“碰頭會”牽涉了太多人員,難以產(chǎn)生任何推進作用,處在這樣的會議中同樣是在不斷浪費時間。

而對企業(yè)而言,開會的成本很高。假如一個80人的團隊每周開會5個小時,那公司每年就要為此支付60萬美元(以IT界平均薪水來計算),這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投入。

所以,如果會議安排不當,消耗的人力和成本是顯而易見的。當然,這并不是說不要開會,如果會議安排得好,它可以起到幫助傳遞想法和策略,穩(wěn)固團隊關系的作用,還有利于產(chǎn)品取得成功。

下面我們來看一些巧妙的辦法,幫助你有效召開產(chǎn)品會議。

一、用“設計思維”開會

產(chǎn)品設計的過程包括識別問題,然后設計解決方案,通常優(yōu)先考慮外部問題——代碼、用戶界面或用戶體驗中的問題,這些面向客戶的問題最明顯,因此引人關注。

但是,你要將這種方法轉向內(nèi)部,因為內(nèi)部的情況直接影響你在解決的外部問題。處理這些內(nèi)部要素,比如開會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用到解決設計上的問題時同樣的方法。

《會議設計》的作者凱文·霍夫曼建議把設計思維的方法作為計劃和評估會議的清單,以幫助改善會議——通過迭代、周期性調(diào)整的方式來找到最佳的會議方案。

這一過程包括三個步驟:

  1. 界定問題(Define):清楚地指出會議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可以引導團隊找到解決方案。這個基本問題要能夠量化,以便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跟蹤進展;
  2. 設計實驗(Experiment):自由嘗試不同的會議形式,看看哪一種形式能夠有效幫助解決問題。當然,設計時要考慮會議的時長和推進會議進行的方式,或進一步研究其他會議形式,比如Goalfest、亞馬遜敘事備忘錄或者Google微會;
  3. 迭代優(yōu)化(Iterate):跟產(chǎn)品一樣,會議需要不斷改進才能成功。一旦找到一種有效的會議形式,就要迭代優(yōu)化,并保證它與手頭上要解決的問題是相關的。

一個問題往往不止有一個原因,也不止有一個答案,這也就是設計思維的方法能在會議設計中產(chǎn)生效果的原因。設計思維能幫助你識別問題,并找到針對這個特定情況的解決方案。

二、關注參會者的注意力

所有會議都有一個共同點:有人參與。

這會帶來一個挑戰(zhàn),即人們在會議上共享了信息,但他們理解和回憶這些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會議沒有條理,各種想法、觀點和指示亂成一團,那大家在理解和回憶這些信息時就會很困難。想法無論是好是壞都混在一起,一些人跑了題,一些人一臉懵,這造成的結果就是會議開不開都沒什么兩樣。

在嘗試會議設計時,你就要開始解決這些問題,一般要考慮以下三大要點:

(1)設定合適的節(jié)奏:

我們的記憶一次性能記住四到五個新東西,而能夠轉化為長時記憶,日后還能回想起來的,是那些得到最多關注的,又或者與記憶中原有信息相關的信息。

所以,為了幫助團隊吸收盡可能多的信息,可以考慮將會議分割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包含四到五個相關的條目,而且每部分的結尾要留出反思和提問的時間。

另外,將信息片段聯(lián)系起來,給團隊更多時間來處理這些信息,這樣就能幫助團隊將更多的信息從暫時的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

(2)選擇合適的時長:

“聽”是人們在會議上輸入信息、形成記憶的主要方式。然而要形成良好的記憶,光靠“聽“的話,效果是有限的,因為“聽“是個苦差事。

《講課有什么用?》的作者唐納德·布萊做了一個實驗,實驗結果顯示:學生在聽講座的時候,心率不斷下降,導致他們精力渙散。聽課20到30分鐘以后,學生就開始難以吸收新信息。

根據(jù)這個觀點,設計會議時應該把每個部分(包含4-5個條目(item))限制在25分鐘內(nèi),來保證參會者集中注意力。具體執(zhí)行時,可以先用10分鐘回顧內(nèi)容細節(jié),再用10分鐘討論;最后,在開始下一個部分之前,用5分鐘進行總結反思。

限制會議時長,不僅有助于我們集中注意力,還能讓溝通更簡單有效,迫使人們更快說到點子上。

(3)選擇合適的媒介:

“聽”和“說“并不是人類唯一的交流手段。

嗅覺和味覺可能和會議設計沒什么關系,但視覺和觸覺卻與之相關。

多種交流方式并用更能促進理解,因為當大腦將聽覺與視覺或觸覺聯(lián)系起來時可以挖掘更多含義。

例如:視覺性的資料能讓人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而其他手段無法做到。在某些情況下,視覺性的資料是讓人理解的唯一手段。所以我們用圖表來演示數(shù)據(jù),繪制模型來解釋概念,使用便利貼來建立結構。

鼓勵在會議中使用低/高保真原型,這是另一種讓團隊做出更好成果的方法。一定要準備好速寫本,這樣團隊成員就可以寫寫畫畫分享知識,解釋那些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想法。

將會議落實到行動

任何會議的關鍵都是利用團隊的綜合能力,朝著期望的目標前進。如果會議沒有落實到有助于目標實現(xiàn)的行動上,那就是失敗的。

以下是一些幫助你將會議落實到行動的基本策略:

(1)精挑細選參會人員:

參會人員越多,會議耗時越長,管理難度越大。反之,參會人員越少,會議耗時越短,管理難度越小。要想讓會議落實到行動,小型會議永遠好過大型會議。

結合具體情境來說,三個人開會,可以連成三對“兩兩對話“;五個人開會,就增加到十對;七個人開會,則直接增加到二十一對。嘈雜的對話很難讓每個人都維持在同樣的進度,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想想經(jīng)典的亞馬遜“兩個披薩”參會人數(shù)限制原則。兩個披薩大約夠六個人吃,將兩兩對話限制在十五對,可以保證會議迅速進行。

(2)明確會議議程:

每一次會議之前,都要明確指出會議上要討論的問題或目標。這樣團隊成員就有機會進行準備,在會議上適當?shù)爻鲋\劃策。提前通知團隊會議的內(nèi)容可以幫助他們花多點時間考慮問題或目標,從而產(chǎn)生更多好的點子。

(3)一定要有主持人:

一個好的主持人是公正的,并且有足夠的權威保證會議正常進行。為了達到最佳效果,會議應在主持人的組織下,以分歧開始,以共識結束。這種方式可以讓團隊先從不同角度看問題,鼓勵參會者發(fā)揮創(chuàng)意,再探討項目范圍內(nèi)可行的方法,得出結論,最后以一個果斷的行動方案結束會議。

結論

無論團隊是否喜歡開會,會議都是產(chǎn)品開發(fā)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不應該把開會當成形式化的事情。與其抱怨開會浪費時間,不如轉換視角,把會議當作一個設計問題。

如何有效開會,并沒有唯一的解決方案。但如果積極試驗,優(yōu)化開會的方法,就能想出更好的主意、策略,形成更良好的團隊氛圍。

 

原文作者:Ty Magnin

原文鏈接:https://www.appcues.com/blog/product-meetings

翻譯:即能,公眾號:「即能學習」

本文由 @?即能 翻譯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