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面試策略:針對問數量、估算的“面試問題”如何進行思考和回答?
產品經理面試時,面試官總會提出些“刁鉆”的問題,讓你無從下手;面試官出這類題的目的是什么?面對這類問題應該如何思考和回答呢?
在產品經理面試中,是否有曾遇見比較奇葩、無從下手的問題,類似如下的:
- 深圳有多少個學校?
- 北京有多少個產品經理?
- 上海有多少輛本田汽車?
- 廣州海珠區有多少間7-11便利店?
- 珠海海怡灣畔小區的入住戶數有多少?
- 北京胡同小巷子的煎餅攤一年能賣多少個燒餅?
首先,這是屬于學術界數量估算中的“費米問題”。
其次,通常產品面試中借此希望能考察候選人的:邏輯思考、分析和心理抗壓能力。因為這類問題十分開放,可以很好考驗出候選人在面對毫無頭緒的問題、不具有行業背景知識的情況下所作出的分析、推斷。
最后,根據我在產品面試的經歷、工作實踐的思考,談一些分析和解答的思路:
一、分析策略
PS:由于在產品面試中,此類問題更注重是“邏輯思考”。即根據問題進行分拆、提出有理有據的分析、進而得出結論,側重是邏輯性而非正確性。這是首要的,要避開不敢動腦、不敢表達的心理。
我總結的作答思路有三種:
- 從上到下/左右開弓:從宏觀層面由上層往下推/由從某個點橫向切入,反推上去;
- 上下限:利用上下限思想,“夾”逼推出來;
- 第三者:直接求是不行,往往通過計算出第三者才能知道答案。(……原諒這叫法)
由于數量估算都是非常開放沒有唯一答案,所以這三種思路在針對不同的問法都可以靈活運用、相互驗證。同時,這些是個人總結的技巧,比較難用理論去闡述。
因此,接下來通過舉例,將這種思想貫穿其中:
1.?Top-down、Bottom-up
(1)估算深圳市豐田汽車的數量?
層級拆解:深圳市汽車(第一層)、豐田汽車(第二層)、豐田(橫向可以是特斯拉)
分析思路1:Top-down
- 先假設已知深圳市全市共有機動車300萬輛;(一層)
- 在深圳市幾個車流密集區域采樣,記錄每100輛車中豐田車的占比,取平均占比;(二層)
- 假如平均占比為25% ,那么得出:300萬×25%=75萬輛。
分析思路2:Bottom-up
- 先假設已知深圳全市有「特斯拉」8萬輛;(與豐田是橫向同層)
- 在深圳某地多點采樣得出:在每100輛汽車車中,「特斯拉」車的占比為2%,豐田車的占比為20%;
- 那么得出:8萬/2%*20%=80萬輛。(利用橫向反推)
(2)要補充邊界
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在聽完有邏輯、能獨立思考出的答案后,往往是認可并提高面試成功幾率。不過也有面試官會選擇繼續追問,挖掘出所回答的“邊界點”,以此考察你的邏輯思維是否縝密、反應速度是否夠快、是否能“自圓其說”。
一般考慮邊界的點很多,常見有:時間、地點、數量、行業背景知識等。往往候選人通過邊界補充,不僅可考察剛上述說到的點,也是自我證明“有料、懂更廣”的途徑。
針對上面的,我舉幾個例子:
在對豐田汽車采樣的時候,選擇什么地點呢?(證明邊界有考慮)
- 選擇密集的區域就正確?如口岸、機場、商場等是否有影響數據的真實性?
- 若只取口岸附近的車流密集區,則占比有可能偏高。(香港牌的保姆車絕大多數是豐田埃爾法)
- 那么應該取多少個才比較“均衡”呢?
在對特斯拉進行采樣時,該怎么分析?(證明你對特斯拉有研究,知道是可以充電)
- 若取樣地點是「特斯拉充電樁」附近,同樣也會造成數據偏高的情況;
- 特斯拉在深圳屬于什么定位?
2. 利用上、下限“夾逼”
問題:北京某胡同口的煎餅攤一年能賣出多少個煎餅?
層級拆解
- 時間:統計1年,即365天,即365*24小時; 其次,煎餅攤賣的時間一般是早中晚的時間段,可以任選一個或三個時間段;再其次,一個煎餅制作時間約30~60秒;(記住,沒有對錯只有邏輯推理,根據假設不同分析也不同)
- 求什么:求數量,多少個? 即統計在一個時間段范圍大約能賣出多少個煎餅。得出這個數量數字不難,關鍵是怎么證明是合理的。證明數量合理可以用上下限“夾逼”出來。
分析思路:
(1)確定上限
- 煎餅是一個需要現做現賣的商品。制作一個煎餅大約需要30秒,也就是說,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每小時能售出120個;
- 煎餅是一種季節性商品,通常用戶僅在早餐時間購買,即每天的6:00~9:00;
-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平均每天最多可售出360個煎餅。
(2)確定下限
- 考慮到煎餅攤不繳納稅收,不負擔房租,因此煎餅攤的毛利潤約等于凈利潤;
- 由此可以得出,要維持煎餅攤的存在,煎餅攤的毛利潤(不計人力成本)應當大于等于一個人在北京的生活成本;
- 假定一個人在北京的生活成本為每天200元,煎餅5元一個,去掉物料成本后的毛利潤3元。那么,平均每天最少售出67個煎餅才能維持煎餅攤的存在。
(3)幾何平均
將上下限取幾何平均,我猜測胡同口的煎餅攤平均每天售出155個煎餅,一年售出56.7k個煎餅。
PS:幾何平均只是簡單的將最高值360和最低值67相乘,然后開平方根,這是我做估算時候的一個習慣,目的是保證估算結論與實際值沒有數量級級別的誤差。
3. 找第三者
大家可理解為是利用找出“小三”去反推出“大老婆”。
案例問題:北京市有多少加油站?
分析思路
這個問題是求加油站數量,關鍵邊界是北京市、加油站。
如果上面兩個方法是屬于“直接求”,那么這個方法是“間接求”。我稱為“找第三者”,簡單說就是設定“小三”的信息,從間接者的信息、根據間接者和目標者的關系反推出答案。
如:
間接者:北京市車數量;
邏輯關系:車與加油、城市與車數關系、供需關系反推。
- 北京有500萬輛車,一輛車10天加一次油,一輛車加一次油5分鐘,實際加油時間段是早7點到晚10點共計15個小時,一個加油站4個加油樁,加油樁利用率50%;
- 北京城一天加油能力 = 北京城車輛一天加油需求次數;
- 北京城一天加油能力 = 一個加油站一天加油的車輛數*加油站個數 = 15小時* 50%利用率/5分鐘 *4個樁 * 加油站個數 = 360次*加油站個數;
- 北京城車輛一天加油需求次數 = 500萬輛車/10 天 = 50萬次;
- 可以求得加油站個數 = 50萬次/360次 = 1389個。
二、學會補充邊界(或者反問面試官)
若按上面的思路進行思考,那么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聽完有邏輯、能獨立思考出的答案后,往往是認可并提高面試成功幾率。不過也有面試官會選擇繼續追問,通過挖掘回答內容的“邊界點”(即找茬),以此考察你的邏輯思維是否縝密、反應速度是否夠快、是否能“自圓其說”。
一般考慮邊界的點很多,常見有:時間、地點、數量、行業背景知識等。
與此同時,候選人通過對邊界補充回答,不僅可考察上述說到的點,也是自我證明“有料、懂更廣”的途徑。
針對上面的,我舉幾個例子:
(1)在對豐田汽車采樣的時候,選擇什么地點呢?(證明邊界有考慮)
- 選擇密集的區域就正確?如口岸、機場、商場等是否有影響數據的真實性?
- 若只取口岸附近的車流密集區,則占比有可能偏高。(香港牌保姆車多數是什么品牌?)
- 那么應該取多少個才比較“均衡”呢?
(2)在對特斯拉進行采樣時,該怎么分析?(證明你對特斯拉有研究,知道是可以充電)
- 若取樣地點是「特斯拉充電樁」附近,同樣也會造成數據偏高的情況;
- 特斯拉在深圳屬于什么定位?
再比如,剛才的燒餅例子:
- 節假日的銷售時間會有所推遲,但考慮到胡同口的煎餅攤銷售對象主要是附近居民,節假日的早餐需求應當與工作日相仿,不再另行計算。
- 既然問題是“北京某胡同口的煎餅攤一年能賣出多少個煎餅”,那意味著煎餅攤確實存在。
以上,是我在以往產品面試中遇到“邏輯計算”類的問題與思路方法。或許解題思路有很多種、標準答案也不一;僅是淺顯總結,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謝謝。
本文由 @鳳城狂客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應該是 8萬/(20%/2%)=80萬吧
8萬*(20%/2%)=80萬
沒法修改評論很尷尬了
也行
你好,
【分析思路2:Bottom-up
先假設已知深圳全市有「特斯拉」8萬輛;(與豐田是橫向同層)
在深圳某地多點采樣得出:在每100輛汽車車中,「特斯拉」車的占比為2%,豐田車的占比為20%;
那么得出:8萬/2*20%=80萬輛。(利用橫向反推)】
這里最后一個橫向反推得出的數據是不是計算有點問題?。?/p>
2漏了%,應是8萬/2%,得出400萬。再乘以20%,得出80萬輛。
(可能編輯不小心刪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