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年來我所體驗到2B和2C公司的差異

4 評論 17892 瀏覽 67 收藏 15 分鐘

為什么說2C公司沒有做2B的市場“基因”?本文將從公司團隊文化、業務場景的觸達度、產品和服務、流程管理四個角度來進行探討。

我上一個東家,是一家2B的公司。

在某一個領域風口來臨前,全公司聚焦開始做一款2C的產品。很快,卻發現力不從心,從產品到運營都是在重新摸索。在前期資源大量投入而還看不到變現的希望時,公司其他業務線,尤其銷售線就不樂意了。幾輪公司戰略會下來,公司開始將該產品向B端轉型。

老板深深感嘆,我們還是一家2B的企業,我們還是應該想辦法把2B的市場做好。

于是2B的產品經理們用這款產品,進行各種場景化包裝,努力切入不同的小眾市場,比如我曾切的文化館、文化站市場。盡管有些生搬硬塞,但是憑借公司強大的2B渠道優勢,依然能夠換回大量的錢回來。

但是老板們很清楚,單一的小眾市場,只能賺一時的錢,無法持續。只待收割幾輪后,等著新的市場變幻,再去做場景包裝就行了。

老板做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你看KFC,其實賣來賣去還是那些,薯條、可樂、雞翅、漢堡。但是卻總給人花樣換新的感覺,其實,無非就是在開發一些不同的組合,再加上各種市場營銷而已。

在2B公司內部,我們會經常反問,如果那些2C巨頭們也切入這個市場,那我們還有活路么?

幸運的是,我們切的這類小眾市場,總看不到2C巨頭的身影。于是大家得出一個自我寬慰的結論:這里的市場太小了,人家根本看不上。我們在悶聲發大財。

真是如此嗎?

后來我帶著這樣的疑惑,跳槽去了一家2C的巨頭。一年過去,很快算搞明白了兩者之間的巨大差距。

2C公司根本沒有基因去做2B的市場,這和公司實力無關。我從自己的親身體驗,嘗試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對比兩者的差距。

一、公司原始基因,團隊文化

任何一個家公司的資源都是不足的,每家公司都是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來打市場。

2B和2C的公司,在市場銷售和技術研發上投入比例存在著強烈對比。比如我在2B公司時的團隊,90%是銷售人員。產品和研發人員流動率遠遠超過銷售員流動率。而在2C的公司,則恰恰相反。我甚至經常能感受到2C公司那些銷售的茫然無措。

2B企業對銷售上的認可和重視,是2C公司所不理解的。而在2C公司對產品和技術的投入,2B公司是認為無法承受的。

這兩者之間的差距,來源于公司發展的基因,原始基因。從團隊組織結構,就可以鮮明對比出來。

這五年來我所體驗到2B和2C公司的差異

組織結構背后隱藏著公司對市場銷售還是技術研發的看重,盡管為迎合外界的市場需求,兩方都會號稱自己是一家技術驅動和產品驅動的公司。

原始領導層對這種資源投入的傾向,在團隊文化建設中,會毫不避諱的表達出來。比如在2B公司某一次戰略會上,領導層在深知產品側處境的情況下,為滿足銷售側的市場需求,務必讓產品人員無條件服從銷售需求,甚至不惜在產品側通過強制性人員流動換血,來達到此目的。在這樣的團隊文化中可以看到,產品并不是優先考慮的因素。

而在2C端,因為產研周期評估的確定性,不得不延緩市場側的打發,讓更多人力資源投入來滿足產品合規性、穩定性和效率性上來。

原始基因不同,就是團隊文化不同,文化影響著每一次關鍵決策的邊邊角角。

二、業務場景可觸達度

在2C公司,對業務場景可觸達度,是有困難的。這是我來2C公司最難以理解的。

如果公司沒有這項業務,便很難去接觸到相關業務場景。

在2C公司,由于轉型的需求,有一次我提出獨立去拉一個產品線,去滿足某個SAAS化產品的業務需求。我需要有通道去切入到這個業務場景中,需要市場調研和深入業務體驗。我想得到公司的支持。然而卻沒有,沒有前端市場接觸,沒法直接觸達到關鍵業務方和業務核心人。

無奈我只能求助于外界資源。然而,對外資源,都是需要講究合作互贏的,如果本來沒有強業務關聯性,對方大都不愿意理睬我。這讓我恍然間明白,在這個方面2C公司的乏力。哪怕2C公司已有足夠的知名度,但是對于那些垂直領域的B端公司來說,依然覺得你是外行。

與之對比的是,面對新業務的探索,我在2B公司就很容易啟動。前端的市場人員,非常愿意把我引入他們合作的客戶中去,我常常聽到他們對我說:太需要你過來了,我們的客戶總想得到他們最需要的產品,然而我們公司還沒有。

有一次我在朋友圈發出:c吃b還是B吃更易的感嘆?

便有C端員工留言說:C不懂B的業務邏輯,大部分都是慢慢向上擴張自己的業務范圍,不敢大張旗鼓。

這五年來我所體驗到2B和2C公司的差異

為何c端公司對業務的觸達這么難呢?可能是公司對產品和服務的發展模式存在差異。

三、產品和服務

2C公司往往喜歡輕模式發展自己業務。這是這群人養起來的思維習慣。

2C公司一旦找準其中一個業務,跑通了這個業務的商業模式,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便要去拿資本投資了。因為互聯網圈的玩法,在流量、用戶數和其他非贏利性參考指標的指引下,短期是不特別看重盈利的。只要模式通,便認為未來的盈利空間很大。只要資本進來了,那商業玩法就可以持續下去。

于是在2C公司內部感嘆,C端玩法,就是一套想辦法講故事去拿融資的玩法。

既然目的是為了講故事,那么前期的測試一定要是小成本的。越是輕模式,測試成本也就越小。從產品到服務,以輕模式為導向,最終那些繁瑣交付的事都想甩出去別人去做。

哪些是繁瑣的呢?客戶服務和定制開發。

2B的公司,投入大量銷售人員,就是要去滿足客戶服務的。對他們來說,只需要關鍵客戶買單,最終消費者也只能默認接受這種服務。陪客戶的成本,對2C端公司來說是不愿接受的。拿公司發展模式舉例。2B的公司很容易在各省各市成立子公司或者分公司,而2C的公司要進行子公司或分公司就很艱難。

定制開發,也是那些產品化導向的2C公司不愿意承受的。如果在某個領域定制需求越多,代表著這個領域的產品化越不成功,那這個產品部在公司存在價值就越低。從輕模式的交付考慮,公司寧愿去放棄這個市場。于是就不是此前我在2B公司理解的那樣,不是2C巨頭看不上,而是它們不愿意投入資源去服務。

我聽一個服務過某個央企大客戶的企業老總感嘆,為了搞定這個關鍵客戶,一家公司會投入10年乃至20年的時間去維系好,在客戶關系的維護上,要做到把任何其他試圖進入者都屏蔽掉。這樣,需要從大客戶的招標流程上就開始扭轉市場的競爭環境。而這項工作,是那些企圖輕模式的2C公司根本不愿嘗試的。2C公司組織結構頻繁變動,就算有心去維護,崗位上的人員流動性也會讓客戶們感到不知所措。

為觸達到目標客戶,2C公司是更愿意和這類2B公司合作。只是,這樣的合作底線,對2B來說,2C必須還在留在核心圈外。

2C公司會想當然認為,倘若在某個垂直領域干出足夠多的案例后,就有切入這個市場的本錢了,然而,還有一個大問題讓他們沒法輕松的去吃2B的市場。

這五年來我所體驗到2B和2C公司的差異

四、大公司病,流程管理的合規性

一般來說,2B公司人員結構相對穩定。他們為了維護好固定的客戶,也需要有穩定的組織結構。為了達成這種穩定性,公司的很多流程和政策都會傾向于穩定這些核心崗員工的留存。

在維系大客戶關系中,必然會有些灰色地帶,需要前端人員做各種靈活處理。在2B公司,這種靈活度就很高。流程也不會特別復雜,各事業部都會有專項資源去鋪墊好這類灰色地帶的容錯空間。然而在2C的公司便有些難以理解,他們嘗試用面對C端消費者的思維模型,去滿足B端的客戶,那很多流程就顯得很臃腫和麻煩。

比如說我在2C公司,最近處理的一個棘手的case。我們需要引入第三方支付公司,去滿足我們業務模型的需求。然而,這個業務需求對公司原有業務模型來說很新,公司招采部門、財法稅部門對這類需求很陌生,我們按正常流程推動,來來回回就開始打嘴仗了,1個多月都沒法順利引入。這要是放在2B公司,認為不可思議。我們會想到很多變通手段來解決。流程會為業務需求而快速放行。

2C公司習慣講故事去找資本,自然整個流程需要在資本圈的監管下來運行?;ㄥX太慢或者太快,都不行。為了控制這種花錢節奏,流程的監管,是2C公司面向市場不可回避的一道坎。

事實上,小的2C公司,不管切哪個領域,都難有競爭力。有產品沒渠道,野蠻的2B公司很容易去復制出那些產品。只有等2C成長為巨頭時,2B公司才另眼相看,感到一些危機感。然而當2C發展成為巨頭時,公司的合規性就會成為更重要的問題,于是流程變慢,靈活性變低,便在一個本來充滿灰色空間的B端市場里,喪失了太多競爭力。關于流程的話題,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流程設置,僅僅為了工作高效嗎?》

總結

最后小結一下,最近C端互聯網公司開始談進軍B端市場,很多一直以來就在2C公司的產品同學在這種趨勢下變動熱血沸騰,卻也在實際業務中處處碰壁。

受2C公司明星光環的誘惑,從B端跳到C端的產品同學,本以為可以放開手腳大干一場,卻也發現2C公司也存在那么多客觀短板。

本文從我的親身體會從公司團隊文化、業務場景的觸達度、產品和服務、流程管理四個角度來談談兩者的差異,或許能帶來大家更多思考。

以后2B和2C的話題還會繼續講,如何讓兩者優勢更好的融合,恐怕正是我們做產業互聯網的人需要去多多思考的。

#專欄作家#

曹濤,微信公眾號:互聯網追風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一個跨界的產品經理,互聯網追風人。愛好產品管理、創意戰略、商業分析、領導力認知分享。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2B與2C的區別,歸根結底就四個字:銷售模式。兩者賺錢的方式不一樣,當然就會反映在公司的方方面面了。而且這種簡單的一刀切,分為兩種,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在2B和2C這兩種大的業務模式之下,也有互相滲透,而細分出多樣的生存方式來。有的公司,就是通吃B和C的飯,這是因為相對于行業top企業,中國有著太多的中小微企業,要想盡辦法活下來,賺到錢。

    來自天津 回復
  2. 最好不要相互入侵。

    但,在國內的市場,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2C的人,喜歡小而美。聚焦痛點需求,快速完成AARRR過程。做到這樣指標的人,就被稱為大神。

    但是做2B有很大不同。2B的銷售和客戶喜歡,全而活。在滿足基本需求下,喜歡功能多的。功能都多,喜歡可靈活配置,貼近定制化的。2B領域的成交,有很多2C中理解不到的因素和需求。所以更多依靠線下力量進行。那在2B領域,產品需要能夠把 模塊關系,集成,用戶角色、權限劃分的很清楚。并且在版本設定上,能夠讓銷售獲得更好的收益。這樣在2B領域,成為產品大神。

    兩者偏重,明顯是不同的。不建議相互打通。

    金庸先生的世界里, 練九陰真經,能做到全書最強。練九陽真經,也可以做到。。但如果同練呢~~想起了鳩摩智

    來自北京 回復
    1. ??

      回復
    2. ??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