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神技巧–自我驅動力是個嘛玩意兒?
uka導語:小編還記得曾去過一家非常有名的孵化器面試,連領導都去過的喔,面試的boss是BAT背景出身,面試完,我問他對我的評價(小編親身體會:面試最后千萬別問面試官對自己的評價,如果對你印象不好,這么一問只會加深他對你的差評,如果對你是好評,那還需要問嗎?假如你只是想積累面試經驗,還是要問的),他說覺得我各方面都不錯,為人踏實,是當產品經理的料(好開心…),但是覺得我缺少點自我驅動(我就知道還有“但是…”(?_?;)),那自我驅動究竟是個嘛玩意兒呢?趕緊往下看吧。
我在日記里寫過一件事,我曾經有兩位下屬小伙伴。一位名校本科畢業,一位是不知名學校大專出身。 有一次我所在的NGO舉辦完一場大型活動,需要收集媒體報道的資料,那位名校畢業的小伙伴,出門去找了附近的兩個書報亭,回來跟我雙手一攤說,“我問了,那份報紙都賣完了”。我大發雷霆,說“你至少給我找上個10個書報亭,或者去網上征集,或者直接去報紙索要,總之你給我搞定這件事。” 結果他去到第四個書報亭的時候,就已經找到了。 我被招聘過,也招聘過不少人,當過員工,也做過幾次老板,所以大概兩者的心態我都能揣摩一點。從上司和老板的角度來說,我愿意把招聘名額的100%,用于招聘具有自我驅動力的人。這玩意兒有些是與生俱來,有些是經過巨大挫折而產生的,總之我不太相信,一個公司能夠招進一群沒有強烈自我驅動力的人,最后又把他們改造成了具有強烈自我驅動力的人,所以我寧愿在面試的一開始,就把這些作為我最看重的品質。 《富爸爸窮爸爸》在一開始就講了一個故事,富爸爸讓9歲的清崎去他的超市打工,每小時10美分,作者備注說“即便以1956年的標準,以9歲男孩的標準,10美分也是很低的”。也就是說,公司老板給了員工一份工作,但是薪水很低。 看到沒有,這是我經常聽到的小伙伴們的抱怨,甚至是我自己剛入職場時候的想法,“靠,老板就給我這點薪水,還指望我給他干什么?”“創業公司里,都是些大忽悠,薪水低,干活累,無休假,前途渺茫- – -”。 無論你9歲還是19歲還是29歲,很多人甚至工作到退休,內心都一直是這樣的想法。簡單來說,有些人工作就是為了老板給他的錢,有些人則是為了自己而工作。具有自我驅動力的人,是后者。 《資本論》最堅強的基礎,就是資本家是靠壓榨勞動力剩余價值為自己帶來財富的,我覺得做員工的孩子真的要明白這個道理。做老板的,就是要讓你用最少的錢,干最多的活兒,而做員工的,則希望干最少的活兒,拿最多的錢。這兩者都不可能實現,所以最后達到的,肯定是雙方博弈的一個中間平衡點。 社會不會永遠埋沒一個人真正的價值,也就是說,當你價值增長的時候,你可以選擇要老板加薪,或者跳槽。所以,你的工作,不是為你的老板,也不是為那點薪水,而是為了自己的價值增值,這是誰也奪不走的東西。 這種干活出發點根本性的不同,在我看來就是自我驅動力的真正表現。 再談及創業公司,聽過不少人抱怨創業公司薪水少,福利少,未來渺茫。其實創業公司本來就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有些人又期望在創業公司得到能力的鍛煉,又期望未來有很好的期權回報,又期望拿到高于市場平均的薪水,這魚與熊掌兼得的事,可能嗎?這是選擇創業公司的時候就必須想明白的事。 這個話題其實真的可以講很多,這篇文章也是昨天看到峰哥的文章,有感而發,大家約著一起寫的。峰哥的文章在這里 http://www.douban.com/note/310015244/ , Miss Power的文章在這里 http://www.douban.com/note/310009720/ 。 總結一下,其實自我驅動力在我看來,就是你到底是為啥干活的,是為那天可憐的薪水,為那個你也許并不喜歡的老板,還是為你自己。 PS:補充一個事例。 這兩個人是有差別的,咨詢公司招的實習生,我們給薪水。 長投那個院生,我們不給薪水,人家還繳學費。 不同的是, 咨詢公司招的實習生,心里想的是“上司你要我找的,找不到數據不是我的問題”。 長投那個院生想的是“找不到這個數據就沒法分析這個公司,這課就學不會,對我今后的投資水平有影響,這是我自己的事。”。 來源:豆瓣 作者:水湄物語
那位大專出身的小伙伴,也是一次大型活動前夕,那時候還沒微信這玩意兒,我們通知都是通過短信服務器統一發送的,大概二百個人左右??墒悄谴味绦欧掌靼c瘓了,短時間之內沒法修好。其實我們之前郵件和電話也都通知過與會人員了,短信不發問題也不能算太大。結果那個小伙伴硬是對照通訊錄,用自己手機,把200多個人的通知短信全發掉了。
有些管理書籍里,管這個叫做“執行力”,這當然也行,但在我看來,這是每個人做事的動機不同,或者洋氣一點的叫法,就叫自我驅動力。
結果沒幾個星期,清崎就不干了,他跑去質問富爸爸說“我工作努力,我甚至放棄看棒球比賽來工作,可是你只關心錢,而絲毫不關心你的員工 – – – – – ”
富爸爸笑著說,“不到1個月,你已經有點像我其它的員工了?!?br />
清崎生氣極了, 說“10美分1小時!哈,我應該到政府那兒告你!你知道,我們有《童工法》”。
“哇!”富爸爸叫道:“現在你看上去就像大多數給我干過活的人了,他們要么被解雇要么辭職不干了。”
這個平衡點如何破,有些人覺得我少做一點,不就合算了嗎?汗,你少干一點,老板也能看到啊。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你多干一點,多增加自己的價值,這樣,因為你對老板的價值更大,聰明的老板就會再多給一點。或者,至少,你可以再去尋找愿意出價更高的老板。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高收益肯定是伴隨高風險的,你選擇了一個投資對象,要求每年現金分紅8%,必須要無風險,還要未來有很高的成長性,50%的增長,還要短期,最好1年就能實現,最好還不需要你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有這么好的事,請你告訴我,我叫上小伙伴們一起來看上帝!
回到開頭那個故事,去了2個書報亭就說我已經完成了任務的小伙伴,是為了那點薪水干活的,他讓我的感受是,你還不值得那點薪水。而用自己手機發了200條短信的小伙伴,明白一切結果皆由她自己負責,她的能力增長之后,不加薪水我肯定就留不住她了。
長投的進階課,有一課要求分析零售業公司,需要收集零售業公司的單店面積和分店數。 這個數據在有些上市公司的年報里是不披露的。 結果一個新來的進階課院生就自己打電話去該上市公司問,糾纏人家半天。 還說“我就是一個基金公司的小跑腿,是個實習生,找不到這個數據我就干不下去,你跟我說下嚒”。 居然還真被他套出來了 – – — 在群里說這件事的時候我們都笑死了。
我以前在做咨詢公司的時候也招過不少實習生,找數據是最經常要做的事。 那常見的也是,找不到啊找不到 – – – – 真的如同這個院生一樣電話反復糾纏,還耍點小賤招的,真的不多。
建議可以邏輯條理再明確一些。。。。
為什么而工作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