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在騰訊做面試官的角度,來給大家提點建議
身在職場,我們也需要時刻保持自信,能夠認清自己的長處與短板,保持積極的心態向前進。
首先抱歉,這名字實在太太太騙點擊率了&評論批評中英交雜閱讀不暢以后會注意~, 但還算用心寫的希望你可以看下去~
文章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寫給面試官,下篇寫給面試者,很有可能未來你會坐在面試桌子的兩邊,所以建議你都讀~
我是在騰訊工作,但不是HR也不是什么“官”兒,是一個普通的產品經理(經理是職位不是職稱)。
只是從去年開始幫組里承擔一些面試招聘新人的工作,積累了一點不成熟的野路子經驗,作為一個曾今的面試者和現在的面試官,可以體味你的心情,秉持開放的心態以另外一個角度去給到面試者實用的建議。
為什么你需要讀這篇文章?
- 作為面試官:無論你現在是不是已經面試別人了,我看好點開文章的你哦,里面有我精心準備的面試官道法術,你以后一定會用到!
- 作為面試者:可以看下面試官綜合考慮的點,如何修煉好內功在此基礎上給出招式建議,文章結尾有我為你精心挑選的騰訊崗位內推機會,你不要錯過!~
說明:在我看來,套路永遠比不上真誠,刻意訓練永遠比不上渾然天成。一個面試者可能通過訓練可以讓我很欣賞,但是思想的碰撞和火花是需要雙方的運氣的,我永遠歡迎那些特別的outliers!以下的經驗總結和建議都帶有我個人色彩,希望大家可以帶有批判性的思維去看。雖然有偏頗但我覺得也值得被表達,希望可以拋磚引玉,哂笑之余不吝賜教。
上篇:給面試官準備的道術法
這一段是寫給面試官看的,招人這件事如果要放在重要和緊急的四象限中,我會放在重要不緊急的象限。
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案例古已有之,人是第一生產力,特別是對于互聯網公司。面試是一個平等的互選流程,在面試者用心準備的同時,面試官有責任和必要也去花時間去提前準備。
面試值得被當成一個重要的項目去管理!
1. 道:是規則、自然法則,上乘
這一段是寫給面試官看的,如果要放在重要和緊急的四象限中,我會放在重要不緊急的象限。
(1)面試別人前需要知道團隊需要什么樣的人
在寫職位描述的時候一般會有崗位職責和崗位要求兩個方面,不需要寫千篇一律的什么對工作有責任心,熟悉office 軟件那些101基本技能,也去掉會把人嚇走的什么5年工作經驗以上,建模能力什么的。水漲船高,標準提高了精準定向多了,要記住你的曝光范圍就會小了。
職位描述是你和候選人產生聯系和初次“見面”的機會。盡量把崗位描述的精簡、準確、有吸引力!
團隊需要什么樣的人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總體來說就是求同存異吧,求同:求一定是對項目感興趣和有能力的人;存異:欣賞新同事帶來的新鮮血液、獨特性和不一樣的技能點。歸根到底是對一個人價值觀、專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的考察~
(2)面試是一個平等的雙向選擇
雖然根據市場競爭情況可能是買方市場也可能是賣方市場,但是也不是個強買強賣的事~希望作為面試官的你可以不要擺譜,尊重面試人。不要因為別人的資歷比較淺就顯示出高傲的樣子,我相信謙遜的人會走得比較遠。
你有沒有在面試前去認真的看候選人的簡歷?能不能叫出候選人的名字?能不能從簡歷中大概判斷下一步需要對哪個點深入問?如果沒有,那你也需要好好做研究~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要讓面試成為一個過場,珍惜彼此的時間~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制造出一些輕松的氛圍,因為輕松的狀態下人會表現的更真實,對面試者的評估也會更準確。
(3)拋棄偏見和標簽
學歷、地域、年齡、性別等確實是我們快速形成判斷、打標簽的因素,但經驗往往會害人,還是要給人深入了解的機會。我見過不喜歡吃辣的湖南人,小學畢業卻很牛X的創業者、頂級MBA畢業卻不怎么樣的人、年齡很大還能劈叉的老人。當然評價一定是帶有立場的,有的時候一個崗位不是需要最優秀的人,而是最合適的人。
同樣的,我會給那些35+以上決定南下的“老男人”(這么寫會被打死嗎-)、一直在硬件行業工作想進入軟件行業、在上一家公司考評不好..的人面試的機會。而且聊的過程中,總是能意外的發現閃光點。面試官,在你幸運的找到職業方向的同時,也要知道別人可能運氣和資源都沒有你好~
2. 法:是方法、法理,中乘
(1)不管黑貓白貓,能逮住耗子就是好貓
面試分為結構和非結構化面試,結構化面試提出的問題,一般是常規性問題,非結構化面試所提出的問題往往是非常規性問題。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非結構化中的漫談法,看著簡歷問到哪是哪。非結構化面試這種面試可事先準備一些重要的問題,面試中根據情況隨時發問。非結構化面試則沒有固定的面談程序,面談者提問的內容和順序都取決于面談者的興趣和現場應試者的回答
(2)如何找簡歷
-
- 借助公司的招聘網站和HR、獵頭資源
- 互聯網垂直網站上注冊賬號找簡歷:拉鉤、獵聘、Linkedin
- 發動自己的親朋好友:在自己和朋友的校友群、原來的離職工作群以及朋友圈、公眾號…
- 行業交流群、行業交流大會
- 去知乎、微博等平臺主動去挖行業大牛
3. 術:是在規則體系指導下具體操作方法
(1)崗位鏈接和推薦描述要時刻準備著
收藏好轉發wording、手機版的崗位鏈接,時刻準備發出去~~
xx招聘xx拉~這是我們的崗位介紹鏈接blabla 我覺得我們崗位核心需要的技能是…..如果你感興趣并且覺得自己的匹配度可以的話請聯系ixx哦~~
工作職責:xxx
工作要求:xxxx
圖:自制的面試注意事項,還在迭代完善
(2)面試前:加微信方便后續溝通
大家可能會覺得微信還是比較私人的溝通工具,但是微信真的很方便??!消息的觸達效率、消息的豐富性以及拉群溝通等功能都是其他工具很難比擬的(畢竟是我司的產品哈哈)
打電話過去約時間:簡單說明自己的業務和約的時間點,約加微信方便之后的流程,說明加好友要備注姓名 (需要備注真實姓名、有顧慮的話你也可以分組標簽。)加了微信后:再發一遍崗位信息和面試的時間提醒、時間調整及時說明
(3)面試中
靈活應變,針對你需要考察的一些敏感問題旁敲側擊,曾聽一個HR朋友跟我開玩笑說如果他們想知道一個面試者是不是單身,不會問你有沒有男(女)朋友,而是問周末去干嘛啊這種話題,當然了,嚴重反對職場性別和婚姻狀態歧視!
圖:自制的面試題庫,還在迭代完善中
面試中如果是電話面試,我習慣帶耳機解放雙手,同時把面試的notes及時記下來作為后續評估的依據。
(4)面試后
靈活應變,針對你需要考察的問題旁敲側擊,曾聽一個HR朋友跟我開玩笑說如果他們想知道一個面試者是不是單身,不會問你有沒有男(女)朋友,而是問周末去干嘛啊這種話題,當然了,嚴重反對職場性別和婚姻狀態歧視!
圖:我簡單總結的崗位核心能力、優先級和候選者的得分
建議大家建一個簡單的簡歷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錄每個人的基本情況和面試結果,說不定你們未來會一起共事~
既然是項目管理,那么你就有責任對每一個面試者負責,去跟進每個候選人的情況,及時反饋推進到下一輪或者終止面試。在需要更多信息前,建議可以微信溝通拿到一些非敏感的面試者過往的需求文檔、原型圖或者輸出作為評估。
如果覺得面試者不FIT,我希望作為面試官你可以給人家一個答復,因為人家也付出了時間和成本,他們的名字值得被記住,他們值得被感謝!~
下篇:寫給求職者
下篇是寫給求職者的,雖然這里稱你們為“求”職者,但是你要謹記,面試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工作不是“求”來的,求也求不來,很多時候不聘用你僅僅是因為你運氣不好而已。If you don’t have option A, then Let’skick the shit out of option B, 永遠有和相信自己會有一個option B,盡人事,聽天命,然后心里狠狠地給面試官丟下一句話,不錄取我是你們的損失!
在前面還要說的是,真誠永遠大于套路,面試官可能很快忘記你做了什么,但是TA往往忘不了你在TA心中留下的感覺。
要我說一個理想的騰訊人是什么樣的呢?或者說這個問題可以轉化為我在騰訊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呢?
- 開放的心態:主動尋找mentor或者有能力的話去coach別人
- 主人翁的心態:有承擔責任的態度,就算是實習生,交給你的東西也要從頭到尾的做好,主動去了解更多、做更好
- 做好基本好就是不好:永遠想著這件事可以如何做的更好,under-promise and over-delivery
- 完成比完美重要,戰線能拖得短一點就短一點,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焖俚盏椒答侎R上迭代,及時check in and out,反饋期望值、風險、情緒、進度。
- 學會傾聽和謙卑:欲速則不達,很多時候急于表達和miss掉一些信息得出的表達結論非常有誤導性,珍惜你的話語權不要濫用。
- it’s just a job:生命中有比工作更重要的東西,永遠去追尋你的career和true calling, 在或不在現在的job中。但在這個工作中一天,就要對得起這個飯碗一天。
這只是我的想法,每個人都可以Make your own Tencent,想一想我在這里想學到什么,想得到什么,想留下什么,我的底線是什么?
下面的段落給出基本功修煉和在此基礎上招式的打法,要記住的是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基本功沒有練好, 那也是花拳繡腿,基本是沒有招式可說的。
修煉基本功
業務能力第一!業務能力第一!業務能力第一!
最近的周末我在學hip-hop, 一般1個半小時的課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練基本功:律動,彈性,身體控制等等。
面試也是一樣,我還記得我4年前面試第一份正式工作的時候是數據分析方向,我在家刷了很久的sql和sas,通過了sas的高級認證(雖然很水)。
數據分析工作的必要不充分技能沒有那怎么去面試?沒有基礎,那么所有的招式都浮在水面。
列出你職位需要的業務能力,因為其實這種硬能力比軟能力更容易鍛煉和提升。
- 如果你面試產品,那么去學習競品分析報告、市場研究、原型圖工具….
- 如果你面試數據,那么去學習大數據分析工具、統計學基礎知識、數據可視化……
- 如果你面試開發,哈哈哈不是我的領域….
你可以考人氣得到第三,但第一屬于綜合業務能力最好的人~(沒有diss的意思)
(1)認真總結你的過往履歷,讓點連成線
想一想你過去的履歷是圍繞什么主線在進行?就算是事后才想,那你也要想一個合理的理由把過去的經歷串起來。
下面是我在騰訊內部進行升級答辯的時候準備的個人介紹部分,從數據切入到偏前端的市場研究分析再到現在的產品綜合運用之前的技能。
想好你的storyline是什么,是否可以把點連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線
一定會問你的一個問題就是:簡單介紹一下你自己,切忌長篇大論。如果是我,我只會花2-3分鐘時間說明我的背景,我的職業方向以及我的工作轉換是如何服務于這個職業方向的,整個邏輯是什么。
面試官可能會圍繞你簡歷上或者你的回答任何一個點去“做文章”,實話說作為面試官我可能只是其他的點我不太懂,只能挑我能跟你深入討論的點去深入問。所以要弄清楚你簡歷上每一個字和想到可能延展的問題。
(2)想好你的長板是什么
木桶理論已死,21世紀是長板理論的世界!
以前有一個著名的木桶理論——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最短的一塊板。在工業化時代,這個理論的確非常有效。但是在全球互聯網的時代,這個理論實際早已破產。
今天的公司實在沒有必要精通一切,可以把非核心和長板的技能都外包出去,像微信一樣建立一個生態同時兼容并濟……
當代的公司只需要有一塊足夠長的長板,以及一個有“完整的桶”的意識的管理者,就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補齊自己的短板。下面的圖可以非常形象的說明這個理論。
作為一個求職者,你要明白什么是自己的長板和差異化優勢,從崗位描述、面試官的聊天或者內推你職位的朋友口中判斷得到“這個團隊最需要什么樣的人”。用幾個關鍵詞來形容自己然后你在面試的時候回答的每一個問題,都要為這個個性化的標簽服務。
(3)要會講故事
講故事的技能實在太重要了,不管是面試還是工作匯報甚至需求評審,都需要講故事。這里的故事不是忽悠,而是真實的獨一無二的故事。
中文的起承轉合,其實就是英文面試中常用的STAR (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或者是CAR (Context, Action, Result) ,其實都是給大家提供一個把故事講清楚的框架。
記得看過一個形象的好故事說法:哈哈-嗚嗚-哦也。先是喜劇開場,再是感動悲劇收尾,最后結局升華讓人有希望,比如大家可以想象最近的熱片“我不是藥神”是不是有點這個影子~
故事要真,但是就跟父母拿到繪本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同樣的繪本在不同的父母口中吸引力不同,提高你講故事的能力不是讓你去添油加醋,弄虛作假,而是有邏輯、形象、生動、有吸引力。
去圍繞最重要的點準備不同維度的故事,我以前高中的作文得分一直都不錯,套路就是多看訪談類節目、感動中國和人物傳記,多聽故事,一個人物身上可以有很多品質:堅強、好奇心、無私……所以舉一反三,同樣的人也被我寫在了不同的作文命題里。
同樣的,你如果判斷如下的技能是重要的,一定要多準備幾個場景和故事說明你具備這樣的能力。不要說空話,比如以前在美國群面的時候聽到別人說i have a proven track record of success然后就沒有話了我就覺得好好笑。
(4)軟技能
有很多技能是通用的工作技能,英文叫transferable skills,比如領導力、合作、細心、動力、分析、時間管理……所以你走的每一步都能積累到東西,都算數。
職場與商務社交網站領英(LinkedIn)采訪了1200位各行業的招聘經理之后,發布了《2017年新興工作崗位報告》。報告顯示,最重要的軟技能分別是適應能力、文化契合度、合作能力、領導力、成長潛力和做事條理。
這些最重要的軟技能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讓你周圍的人變好。最好的員工不僅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還能提升同事的業績。
招式:來一個白鶴亮翅
(1)讓未來的老板發現你
我們都說找工作找工作,可不可以換個思路讓工作來找你?所以理想的狀態是增加你的presence和影響力,朝賣方市場供不應求的方向前進~
就找工作的效率來說:自己的人際網絡 > 獵頭 > 網申投簡歷。
怎么建立自己的人際網絡呢,除了認識的朋友,你可以
- 參加行業論壇或者線下活動去直接認識關鍵人物,毛遂自薦;
- 通過萬能的互聯網聯系到他們,比如加linkedin、知乎或者微博。
特別遺憾在linkedIn在中國發展的不是很好,記得之前在美國讀研的時候,career center會專門開課請linkedin的人過來給我們講如何寫你在linkedin的profile, 如何通過linkedin建立connection。
Linkedin就像是職場上的必備名片,之前我們不管是參加一個求職活動、來一個新同事或者要research someone,都會去linkedin看看,到現在我都能收到很多linkedin上獵頭的Inmail。騰訊的工作也是我還在美國的時候,通過linkedin找到想去部門的人幫忙內推的~
有了linkedin, 我之前找工作的時候就知道面試官過去的哪些經歷和我比較類似,我們之間有哪些共同的朋友,在面試的時候說出來會讓面試官比較驚訝。遺憾國內用的還是比較少,所以我其實開放了朋友圈微歷史消息可見,如果面試者有心的話其實也可以對面試官有一個提前的了解。(之前是三天可見,擔心大家被我轉發公眾號文章的傳銷氣質嚇跑~)
(2)說出自己對職位的理解和疑慮
要對自己的簡歷流向大概有個記錄,比如在哪個網站投了哪個職位,還給了哪些獵頭,最好讓獵頭也告訴你幫你推薦的崗位。因為我面試的時候發現,就算我在開頭介紹了公司和職位信息,很多候選人一開始都比較懵逼。
作為面試官,首先也會比較理解這種情況吧,會首先約個時間,然后加微信把職位信息發過去之后再約詳細聊。如果你已經錯過了了解這個職位的黃金時間,那么在明確JD的時候,最好利用好時間去research這個崗位,去站在面試官的角度考慮他們需要什么樣的人以及去思考自己的匹配度。
在面試中,我非常鼓勵求職者主動表達自己對職位的理解,甚至其實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就可以把自己對崗位的理解巧妙穿插其中。同樣的,如果對職位有任何疑慮,在開頭就可以提出來。
說出你的理解——得到面試官的反饋——修正你的認知——迭代前進。
(3)面試本質上是一場對話
很多面試者在第一個問題:簡單介紹一下你自己上都會長篇大論,事無巨細得能講10分鐘,此時我會打斷TA, 但是我想很多不好意思打斷別人的面試官可能會聽著走神吧。
要記住,面試本質上也是1對1的對話,是對話就要有節奏,表達-反饋-問題-解答這種節奏會比較好,而不是一味的表達。
當然了,對話就不要開天窗,不會的問題老實說,或者可以策略性引導一下。什么叫策略性引導呢?比如,你就可以嘗試問面試官問題:我想到的是這些可能不完善,如果是你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另外還可以問其他問題,比如你在這個公司工作了多久啊,介紹一下這個公司啊,你工作經歷中最成功的是哪個啊,等等。通過TA的回答,你就可以判斷出面試官更喜歡什么樣的員工,最看重員工的哪個方面,然后再組織語言,包裝自己,命中率會高一點。
面試既然本質是一場對話,那么也非常講究感覺和眼緣。面試的第一要義就是讓面試官喜歡你。喜歡你,你的優點會被放大,你的缺點會被縮小。
(4)面試值得像項目一樣去管理
在上篇中,提到面試官要做好research, 做好崗位記錄、求職者記錄,其實相應的對面試者來說,面試更值得被當成一個項目去管理。做好崗位的記錄,聯系人,以及面試進度的tracking
包括要準備一些自己輸出過的材料以供進一步評估等等,之前面試過的一個求職者非常有心,在面試結束完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經歷背景、歸納了會話紀要以及自己的優劣勢,讓我很impressive。
既然是一個項目,那就要復盤,成功不可復制,但是失誤可以避免。
我當年面試的時候會總結一個blacklist,如果是面的特別差,我會寫下日記抒發下情緒,記得當年面某家公司,人家出了個題我沒答上來 人說:這題連初中生都會做,聽著很受挫,于是寫了篇日記鼓勵自己,現在看看三年多前寫的東西還滿好玩的。
(5)重視提問題的環節
請記住,無論今后是陌路還是從此給公司做牛做馬,你們雙方在簽合同之前是完全平等的,簽合同之后也是。面試官有義務回答你的問題,如果對方沒有給你這種平等待遇,你有權理直氣壯地爭取。
另一個角度講,從你問的問題可以看出你的投入程度。
你現在有了跟面試官面對面的機會,而且皮球在你這邊,你居然不想知道與公司有關的、與自己的有關的、外面找不到回答的問題?
珍惜這個機會,誠懇的問合適的問題,如果是業務相關的面試官,那么可能回答不了你薪酬福利相關的問題,這個適合問HR,如果是面試到最后一輪總經理級別,我覺得你完全可以問自己和職位的匹配度以及還需要努力的方向。當然了,如果沒有好問題,與其瞎問還不如不問。
最后
最后想說的和開頭一樣
要自信!自信!自信!看起來自信,不知不覺,你就真的變自信了。
相信只要自己足夠優秀,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If you don’t have option A, then Let’s kick the shit out of option B, 永遠有和相信自己會有一個option B,盡人事,聽天命!~~
本文由@cyx1106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用戶體驗負
文章結尾的彩蛋呢?不會是標題黨吧?
比較中肯的建議 受教了 感謝作者
受教了
看了一半,還沒看完,忍不住來留言,好奇您是做什么的?騰訊的海外2B產品,有哪些呢?
另,英語能力大概需要到多高?六級只是一個最低點吧?例如雅思6.5 7?
看的頭暈,關鍵詞能英語就算了,還“嘻哈”英語。抱歉看不下去。。。
你身上的光環真的很耀眼,卻掩蓋不了你的心思和做作。
好不容易從中英文混雜的大廠逃出來,沒想到看篇文章都這么費勁。到底是在秀,還是在真心給建議?難道你們廠的PM前輩沒有告訴過你,好的產品經理即使是寫一篇文章也會站在用戶的角度去寫?
這種中英結合的說話方式,真是讓人討厭啊
贊同!
提一個問題,英文比較渣的我,看起有些許費勁。
全篇看下來,很棒。小編用心了。 讓我感到重要的2點是開頭和結尾:真誠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