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員工不能批評?那應該怎么管?
抖音上很流行一段話,說90后員工不能批評,因為很容易跳槽,而40歲左右的員工可以放心批評,因為他們有更大的財務壓力。
小蘭今年24歲,去年畢業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用戶運營,一進去,什么也不懂,領導讓她做一套用戶管理與運營的數據體系,她問領導是否有可以參考的案例借鑒,領導說“沒有,你自己摸索,招你來就是因為我們公司用戶量暴增,需要起步做用戶數據分析”。
小蘭只能馬上惡補這方面的知識,由于沒有標準,她參照了幾家知名的APP的用戶數據指標開始搭建,在搭建的過程中,幾次向領導詢問與反饋,但領導說只看成果,溝通無果。
但是當方案出來以后,領導總是大致說這個部分不行,那個部分不行,但是都不指明如何修改,因此小蘭前前后后修改了15遍,領導也不耐煩了,最后批評了小蘭好多次:“名校畢業怎么連這個模型都搞不定、你腦子里到底裝的是什么?”。
三個月后,方案最終得到領導的肯定,而小蘭卻離職了。
抖音上很流行一段話,說90后員工不能批評,因為很容易跳槽,而40歲左右的員工可以放心批評,因為他們有更大的財務壓力。
時代在變化,管理方式在轉型
時代在變化,技術在變化,人也在變化,傳統的管理方式也面臨著眾多的挑戰,管理方式也逐漸從命令控制式走向授權賦能式。
以前在管理方面,命令鏈、信息鏈、人際關系鏈是三個最重要的鏈條,因此賦予管理者最重要的三個角色是決策角色、信息角色、人際角色,這三個角色的主要動作都是在管控。
以前在管理中,個人必須服從組織,個人目標也由組織的目標來決定,組織中僅有角色而忽略具體的個人。但如今,組織目標必須涵蓋個人目標,如果沒有涵蓋個人目標,個人與組織就難以發生強關聯,并且如今,個體變得很強大,個人的創造力的價值有時候更敵過百人的團隊。
如果依舊遵循原有的管理者的角色設定,組織更容易被變化的時代淘汰。所以從互聯網出現以后,管理開始從管控走向賦能。
互聯網及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強調了三樣東西:一是“以顧客為中心”,二是高效運轉,三是賦能。
馬云說“五個新”,就是把互聯網與數字的能力,賦能到五個傳統行業,現在騰訊也把自己定位在給傳統企業提供方法、工具和平臺的一家賦能公司。
個體在組織中的意義
在傳統的管理中,我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完成目標,取得績效,個體因為目標與績效而變得有意義,但是仍然解決不了虛假忙碌與人浮于事的兩個問題。很多公司在組織設計、流程設計、企業文化等方面的缺陷,導致公司內部出現虛假忙碌與人浮于事的問題。
陳春花認為:面對人浮于事和虛假忙碌,我們要明白如何認知責任,如何分配權利和利益。
在很多現實的情況中,很多富有理想與創造力的年輕人到企業里面任職,有一些企業會激發他們的潛能讓他們發揮更大的價值,而有一些企業會漸漸把這些年輕人同化成頹靡、奉承、混日子的樣子,這就是有沒有賦能的區別,也是個體有沒有發揮實際價值的區別。
管理回歸以人為本
“人本”是當今社會的主流意識,但是在企業層面,雖然很多企業家都在談人本,但是真正將人本貫徹于企業的運營管理中,卻很少見。
人本管理主要有三個要點:
- 員工以顧客為本。員工做任何事,前提條件都應該是顧客。
- 管理者以員工為本。做任何事要想著出發點一定是利于員工。
- 領導者以管理者為本。做任何安排要以管理者為出發點。
(參考陳春花教授言論)
管理為什么要人本呢?因為目前大多數的員工,在談工作的時候,第一個要滿足的是領導,而不是顧客,因為他們發現,滿足顧客并不一定會得到回報,但是滿足領導卻一定會得到好處,那么,我們的工作究竟是服務領導還是服務顧客呢?
然后會發現,公司的大boss卻天天在講“以顧客為中心”,明明他才是離顧客最遠的人,因為很可能,他日常工作中,沒有真正去接觸客戶,幾乎沒有一樣產品或者服務,是他直接為可顧客提供的。
因此,經常會出現角色錯位,領導覺得客戶應該需要這樣的東西,就吩咐下屬去做,但是結果是不是真的是顧客需要的東西呢?而員工所付出的勞動是不是物有所值呢?
此時,就很可能出現人浮于事與虛假忙碌的情況——勞動價值與客戶價值不匹配。
以下兩種工作類型,你傾向于選擇哪一種呢?
(1)運營管理:
- 每天將公司運營數據做成漂亮的圖表給領導看;
- 每天監督公司各項運營指標,定期做數據分析,分析企業內部運營管理出現的問題,并組織相關人員討論改進措施。
(2)產品設計
- 根據領導的要求與規劃設計產品;
- 與用戶研究同事一起討論,觀察用戶,根據用戶需求設計產品,根據客戶反饋不斷優化產品。
很顯然,希望發揮自身更大價值的人一般會選擇B,并會覺得B類更有趣。很多年輕人其實已經有“人本”的意識,只是很多領導在布置工作任務時,傾向于認為“員工沒有這個能力”或“任何決策都要由我來決定”。因此,逐漸壓抑了員工的激情與個體價值。
工作賦能
很多領導認為自己的下屬能力不足,能力不足是員工的過錯嗎?
有一半是。員工如果不愿學習、不愿認真研究本職工作當然是員工的工作態度有問題,但是如果領導從來不給機會讓員工去激發自己的潛能,就沒有資格去說自己的員工能力不足。比如:某位領導要求設計師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設計海報,沒有給設計師發揮創意的空間,就一味地說設計師是缺乏創意的,這顯然是沒有根據的。
今天在談工作場景時,關鍵詞不是命令和權利。而是個人在這個地方能不能得到成長,能不能發揮創意,能不能與這個時代同步。我們必須明確的一點是,如果組織不夠進步,其實耽誤了很多人,組織不進步,組織里面的員工就會與世隔絕一樣的不進步。如果你的組織不能激蕩大家,你的員工就會因為你而被淘汰,整個組織也將被淘汰。這就是今天賦能的場景。
很多企業有能力不斷輸出人才,其他企業又不斷挖走這些人才。被挖的那家企業一定要高興,因為你的賦能是足夠的。如果一家企業永遠都在挖別人的人,就一定要反思,因為它的場景賦能不夠,它就只能用別人的??墒莿e人來了之后,如果還不能讓員工成長起來,員工又被人挖走了,企業就應該反思了。
賦能最重要的是給員工一個機會。員工在責任和機會之下就會成長。很多時候大家認為賦能是你要給他、教他什么東西,并不是這樣。我們講賦能,最重要的是要給員工機會和平臺,他就會成長起來,因為在責任之下人是可以成長的。
那么,在日常的工作中,如何工作賦能呢?
(1)領導也是導師,彼此分享經驗、知識、方法
很多員工做不好工作,是因為無法掌握有效合適的方法論。因此高管甚至普通管理人員應該多給下屬上課并研討,通過持續的思想碰撞實現與員工達成共識,這也是一個理解員工與企業價值觀傳遞的過程。
員工也要分享自己,員工是最直接為客戶提供產品與服務的人,他所做的知識、經驗、方法才會更有借鑒意義,持續的分享可以提升員工的激情與創造力。當然,分享也不應該是形式化的,管理者應該在分享的層面有更多的容錯度,通過一定的方式促進大家主動分享。
(2)有一套透明化的信息系統讓授權成為可能
首先,要有一套透明的信息系統,員工有權利去“做事”,并且領導可以進行有效的風險管控,以防范出現重大事故。當然,賦予員工這個平臺應當有一定的容錯率,這樣員工才有激情與膽量去嘗試與創新。
(3)設置更合適的崗位,并賦予權責
員工在合適的崗位才能不斷成長,給員工機會,也是給企業機會?!爱a品經理”與“產品助理”有時候雖然做著相同的工作,但是“產品經理”卻能夠讓員工更有“機會”去創造。而領導,此時更應該以導師的身份,去給員工更多的工作指導與幫助。
(4)高效溝通
上下級、跨部門、跨公司之間應該有更加快速、高效的溝通,同個信息的共享群體最好可實現同步實時溝通。
(5)有共同的企業目標,思想一致
企業上下要同心同德,追求相同的價值觀與目標,無論是站在管控的角度,還是賦能。這就要求領導要及時傳達信息,并將企業的價值觀貫徹于工作之中。比如公司講求質量,那么在質量檢測時就不能沒有工作規范;公司在講求以客戶為中心時,對客戶反饋的響應速度就不能拖。
企業要在員工與組織之間共建一個釋放創造力的共享平臺,最重要是從命令控制式轉向授權賦能式,領導應該是導師式、服務式的角色,內部實現高效的溝通,信息可以高效共享。
作者:小紅在路上,公眾號:數字化與管理重構智庫
本文由 @小紅在路上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話說的都對,但是還是要看現實,作為90后的我,現在也是屈于老板的淫威之下,他說讓怎么改我必須怎么改,不改的話連產品都不讓推。這就是我們公司的現實,部門經理和老板意見經常不一樣,安排的工作也不一樣,結果就是原型改了又改,最后自己的設計全部都沒了。
哈哈哈
員工以顧客為本。員工做任何事,前提條件都應該是顧客。
管理者以員工為本。做任何事要想著出發點一定是利于員工。
領導者以管理者為本。做任何安排要以管理者為出發點。
這篇文章看得好解氣,句句都戳中公司領導的要害,可是又有什么用,就連分享到朋友圈的勇氣都沒有,現在身為領導不知道怎么做領導的人太多太多。領導也有領導的苦衷,我們不能期望領導能有改變什么,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滿足領導要求的前提下,做好溝通,慢慢去引導領導
是的,你說得對,說出了我的心聲
優秀
所以說產品經理類似的工作不適合剛畢業的學生
因為對于一個行業內的信息架構類的知識他們幾乎是
零起步,做出的東西沒法看
所以應屆生找產品不好找,親身體會
沒互聯網經驗的都難
我95年的老東西追求的是務實創新精神
路過
人本管理的舉例十分貼切
本身就是這種文化有問題。找個實習或者工作那么難,工資又不高活還多,好好說話有什么問題嗎?98后路過。
路過
90后,運營就我實習生一個人,老板又是運營又是技術,很多東西去做不出來,老板只說你應該找到吸引用戶的點,你應該從用戶的角度思考,感覺他講的都是大的點,具體也不會和我細化。我也知道要抓住痛點什么的呀,理論到實操,真的希望有一個人來引導我。我覺得老板不是缺運營實習生而是一個產品運營經理…不知道該怎么提高產出,執行力,唉,求教。
我就碰到過玻璃心的女的90后,說話聲音都不能大點,r…
Get
這種不能提供有效建議只會批判和放手的領導不跟也罷
很多很多90后并不是不能批,而是需要給予答案。其實是生活中習慣了家庭的呵護,還沒有適應社會的決心。遇到的90后同事很多還是知道,問題需要自己解決而不是依賴別人的幫助,雖然職位不同但大家共事還是很開心的,知識學會了是自己的,脾氣耍多了別人也不會在意。
作者文章舉例并不牽強,我就遇到過兩次這種領導。我并不是要領導手把手的教我做事,而是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給我建設性建議。批評涉及到是非和責任,沒有什么事是非黑即白或單一責任的,如果領導提供不了專業性的幫助,只要結果拒絕溝通,只會人身攻擊這種管理手段,那真的就只能辭職了
心聲?
第一段的領導如果這么和我對話我會揍他的。
好
有點不能不理解,不能批評,還請你們來干嘛,供起來么?本人表示怒懟過多次90后,沒遇到過玻璃心的。
對于玻璃心的就一個字,滾。(我們不需要你。)
小編在現實生活中,確實遇到一些玻璃心的90后,但是批評著批評著,臉皮也就厚了!哈哈。
你帶的人不會超過3個。
真的天天滾人了,你是不是天天招人,新人適應期差不多一個月吧,這不是企業成本
把抖音上這個觀點通俗點表達,就是老的要養家糊口還沒前沒積蓄,年輕的不差錢因為有家庭依靠
第一段的故事案例太牽強,沒有貼近實際。太漂
是「飄..」
這文章標題黨了吧,90后的員工為什么不能批評,只是要有理有據的批評,無理批評難道不是耍官威嗎?而且第一段的背景故事顯然是領導的問題,跟員工一點關系都沒有。
感謝建議,確實偏標題黨了,以后會改進!
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