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ra實習見聞:一個新人對于“好產品”的理解
在Opera歐朋實習了幾個月,這是人生第一份產品實習工作,離職的時候跟老大聊了很久,倍感不舍。
記得在大三的時候,一個學長跟自己說以后去接觸接觸產品吧。那個時候的自己,在考研和就業中搖擺不定,查了查產品經理的職位要求:愛思考,喜歡互聯網;善于觀察與學習,具有寬廣的視野、對于整體產品規劃與大數據分析思路及互聯網有自己的見解和理念;有優秀縝密的邏輯與思維能力,良好的協調能力、分析、計劃及管理能力,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這些話語似乎跟技術完全不沾邊,然而卻感覺比技術更有挑戰性。有一種直覺告訴我,做產品一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如今的自己,在互聯網的浪潮里,大數據、用戶產生內容、精益創業等名詞不絕于耳。一年的時間,大環境的驅使讓我逐漸了解了這個行業的發展模式,以及想成為一個產品人需要有怎樣的沉淀。從開始的理論積累,到現在的實戰,體會也越來越深。辭職的時候,老大說下次招實習生的時候還會問:什么是一個好的產品。這個話題也許已經不新鮮了,但是卻成為了一個經典命題。在歐朋實習的這兩個月,對于這個問題的理解越來越清晰,這應該是最大的收獲了吧。
一個好的產品需要滿足用戶的剛需,解決用戶的痛點
作為一個產品人,能夠精確挖掘到用戶的本質需求才是真的高手。在歐朋實習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負責論壇、后臺用戶反饋意見分析,形成產品需求分析及產品改進建議報告。用戶在意見反饋中會抱怨會吐槽,為什么沒有截圖的功能,為什么不可以自定義首頁模塊,為什么沒有背景皮膚的設置,為什么不支持沉浸式的顯示等等。大大小小的feature排布在表格里,不禁去思考:這些用戶的建議都要去滿足么,到底什么才是用戶真正關心的痛點,到底什么才是剛需。公司的資源永遠都是有限的,如何去合理的使用以發揮其最大的價值,營造利益的最大化。沒有focus到痛點需求的后果是,公司浪費了開發測試運營等一系列寶貴的資源,僅僅滿足了一小部分人的愿望,PV和UV沒有得到本質的提升,甚至招致了更多用戶的反感,導致日活下降的負面效應。
手機瀏覽器作為一個具有工具屬性的產品,網頁瀏覽是用戶使用手機瀏覽器的主要行為習慣。那么問題來了:痛點到底是什么?在PC互聯網時代,瀏覽器是web的主要承載工具。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在傳播web與link的同時,似乎并不要求用戶必須通過手機瀏覽器來訪問。舉個很明顯的栗子:用微博微信就可以訪問網頁,玩html5的小游戲。
作為一種內容展示工具和內容推銷渠道,手機瀏覽器的發展似乎遇到了一個瓶頸。觀察了競品,發現各家的重點開始轉移到新聞閱讀,小說書架,視頻庫,小游戲,皮膚背景之類的地方去了。作為瀏覽器本身,應該注重提升網頁本身的瀏覽速度,改善設備兼容性,優化屏幕適應性走傳統瀏覽工具的發展路線;還是努力提升用戶在看新聞,看小說,看視頻時的用戶體驗,甚至從用戶的使用場景出發,引導用戶在瀏覽過程中產出自己的內容,往UGC的方向主導一些腦洞大開的玩法呢。我們需要深入了解到底什么才是用戶最care的地方,我想這應該是影響瀏覽器發展路線最關鍵的因素了吧?
然而很多需求蹦跶在我們面前,我們如何進行篩選和甄別,判定各種需求的優先級呢?
首先,我們需要通過市場調研明確手機瀏覽器的產品定位。比如若產品定位就是“小輕快”,那么我們應當更加注重瀏覽器性能價值的提升;若產品定位是“純內容瀏覽工具”,那么我們的目光應當聚焦在內容提供和內容消費上。我們需要懷揣一顆同理心,設身處地為用戶著想。
例如:
若在廣告攔截上,用戶明顯感覺有痛,渴望能夠有一種產品能有效地屏蔽一堆堆的廣告,幫助他們解決網頁瀏覽時視覺被騷擾的問題。我們就要努力優化瀏覽器的廣告攔截的性能,提高廣告攔截率,為用戶止痛。
若在內容消費上,用戶面對眾多新聞類的獨立app以及紛擾繁雜的內容渠道而感到眼花繚亂,我們可以去研究用戶的行為特征,抓取用戶的interest,為用戶進行個性化推薦,創造一種新的解決方案來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
再者,對于用戶需求的發掘是循序漸進的,對應產品的發展也是有階段性目標匹配的。比如手機瀏覽器階段性的目標是提高用戶的裝機量,那么對于分享、邀請好友等功能就要優先考慮。同時也可以結合社會熱點以及節假日等推出定制活動,例如UC瀏覽器今年春季推出的『約跑賺話費』,用有趣的活動形式激勵用戶進行裝機和分享。
一個好的產品需要有好的用戶體驗
今天的時代,人人都在喊『用戶體驗』這個名詞。談及用戶體驗,大部分人所理解的應當是產品設計的可用性以及易用性的問題。產品在可用性的前提下能擁有良好的交互設計和視覺設計,讓人用起來感覺很流暢很愉悅,自然就有了好的用戶體驗。在這個口碑為王的時代,用戶體驗是產品能夠成功與否的關鍵。給用戶一個流暢自然的體驗,用戶就會持續使用你的產品并愿意成為免費的廣告商,對于產品的口碑和推廣有了積極的引導。
周鴻祎曾經發表過一篇博文,闡述了他眼中什么是好的用戶體驗:
- 第一,首先要超出用戶預期,能夠給用戶帶來驚喜。
- 第二,好的用戶體驗要能夠讓用戶有所感知。
- 第三,好的用戶體驗,是從細節開始,并貫穿于每一個細節。
作為產品新人的我,在學習和理解前輩們的感悟的同時,也在思考我所理解的用戶體驗到底是什么。分享幾個在日常體驗產品過程中被感動的細節:
- 在向QQ好友發送大段大段的文字消息時,QQ會自動建立一個txt文本文檔,拷貝當前的內容以文件的形式發送給對方。
- 微信春晚搖一搖,響應掛了時候的頁面。一個頁面是一串爆竹下面掛了一個電腦主機,還有另外兩個頁面是一家人在看電視或者一對情侶在看電視,正文標題是“抓住時光飛逝的尾巴,留下團聚美滿光景”,底下的標題是“休息一會,為愛相擁”。
- 華為手機在用戶使用耳機聽音樂時,若持續增大音量,會有如下的提示:“是否將音量調到安全級別以上,長時間聆聽高音量可能會損傷您的聽力”。
- 一款叫做“Todolist”的產品,如果把一天的代辦事項全部消除掉,頁面會顯示“忙了一天,現在休息一下吧”。
- 各種有趣的loading頁面。曾經看過一個例子,設計師巧妙地運用打氣筒和氣球,加載完畢同時氣球也充氣成功。
……
還有很多很多類似精彩的交互細節。這些交互細節給用戶帶來的感知是很微妙的,正如用戶說一款產品“體驗很棒”卻無法用語言具體的表達,反正就是好,也說不出來哪里好。這種情感化的交互設計引發了用戶的共鳴,給用戶帶來的驚喜會令用戶印象非常深刻。細節源于感知,一款好的產品用戶在心底會發出這樣的聲音:『哇哦,這就是我想要的』。
一個好的產品需要有適合的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對于產品新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商業模式,通俗來講就是怎么賺錢的事情。?一般來說,產品的商業模式有這么幾種:廣告、增值服務、電商、游戲付費等。
舉幾個栗子:
美團餓了么等APP首頁總會有一個廣告位為商家提供活動曝光機會;手機瀏覽器作為一個內容出口,通過與資訊類應用合作的內容運營,為其導流可以帶來一定的收益;
美柚作為一款女性應用,通過柚子街做起了電商,賣商品賺毛利將流量變現;
QQ通過會員制,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通過收費讓用戶享受特權等。
不同的產品,亦或是相同的產品在不同產品發展階段所對應的商業模式不盡相同,找到現階段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才是產品成功的關鍵。
寫在結尾
總結下來:好的產品≈滿足了痛點+建立了剛需+愉悅的用戶體驗+適合的商業模式。
作為一個產品新人,這些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很多情況下仍需自己去體會。之所以用了“≈”,是因為我覺得在未來,我對“什么是一個好的產品”這一命題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作者信息:菠菜大力丸,成長中的產品新人,北郵在讀研究生,曾在Opera歐朋瀏覽器業務部門擔任產品實習生,注重產品sense的培養。
本文由 @菠菜大力丸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同在Opera/歐朋,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