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越想做好越糟糕的“怪圈”

0 評論 5899 瀏覽 9 收藏 18 分鐘

試著思考下這幾個問題:管理也可以是后退一步的藝術?如何不為別人的困擾負責?怎么走出越想做好越糟糕的怪圈?

吳曉波在崔璀新書序言中說:一個企業家前輩告訴我,如果你要用一個人,就把他推到拳擊臺上,會不會被打得鼻青眼腫,甚或被擊下臺來,是他的事情。

很多人認為管理是進擊式的、強勢的,這種感覺會讓很多人退縮。但其實,管理也可以是后退一步的藝術

就像管理大師德魯克所說,管理就本質而言,不是科學,而是藝術,是對人的洞察,和對事物的理解能力。

在很多個失控、沖突無法面對的時刻,我們可以停下來,后退一步,嘗試用“管理思維”看到真相。

一、做好課題分離,管理好自己的精力

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做了一個策劃案,你明明準備充足,但在你和客戶談到有分歧的地方時,客戶質疑了你。等事后平靜下來,你又會很懊惱:“我當時明明有應對方案,都怪我不夠自信,不夠機靈,導致沒發揮好!”

我們常常會像這樣陷入被動局面,無法自拔,甚至因此影響了自己的行動力。因為我們感受到了別人的不滿,內心產生了負疚感:“一切都是因為我”。

一旦有了這種想法,我們就會把最寶貴的精力全部用在否定自我上,失去精準努力的方向和動力。

這個時候就要用到“分工”,客戶是不是生氣,那是客戶的困擾,我不應該為此負責。把客戶的困擾加在自己身上,就是搞錯了分工。

不為別人的困擾負責,可以讓我們甩掉本不該我們承擔的包袱,輕松做自己。

有一位大學老師,有段時間他特別糾結,覺得自己“口孽深重”。

“臨近畢業季,好多學生找我聊職業規劃,萬一一個學生本身不適合創業,聽了我的一些建議,真跑去創業了,這可怎么辦?我最近都有些不知道怎么表達觀點了,壓力太大。”

“那如果這個學生創業成功了,他會怎么想?會覺得學生應該把功勞分給他一半嗎?”“不會啊,如果他成功了,說明這個學生本身能力就很強?!?/p>

別人的成功是他自己的功勞,我們很容易承認這點,那為什么當他困擾的時候,我們就要把他的困擾歸咎于自己呢?

要知道,無論別人是成是敗,只要你把自己當成了第一責任人,你就是在暗示對方:“你沒有用,全靠我?!遍L此以往,你就會把自己變成無處借力、單打獨斗的孤膽英雄。

所以,既然勝不可以居功,那么敗亦不必擔責。

所以可以這樣轉化思維:把“我給了他建議,導致他失敗了”轉化為“他認同了我的建議,他失敗了”。

誰困擾,誰負責。這涉及的是個體心理學中的課題分離。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為,我們都有獲得幸福的能力,但要獲得幸福,首先要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

所以,除了分工的A面“不要把別人的困擾攬到自己身上”,分工的B面對我們也很有幫助,那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困擾推給別人”。

公司有個項目進展不太順利,復盤的時候,有個員工說:“我為什么沒做到?是因為乙方不靠譜啊。”他的潛臺詞是:“也許我也有問題,但最終的責任是乙方的?!?/p>

領導找了那位員工談話:“在這件事情上,你會受到影響嗎?”他說:“我也很不開心啊,我的績效泡湯了,我在團隊當中的信用也受到了影響?!?/p>

“他困擾”,那這就是他要負責的事。引導他使用“分工”的方法,激發出自己的主動性。

領導讓他試著轉化主語,把“因為乙方不靠譜”變成“因為我拿乙方沒辦法”。這簡單的一個思維轉化,至少讓員工意識到自己要為此負責,認識到“我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跟乙方合作”。

很多時候,人和人最根本的差別,是認知的差別。這也是要在管理中非常重視的一個方法——不刻意糾正一個人的行為,而是專注影響他的認知

當一個人能夠準確分工,意識到自己應負的責任,那他就會主動行動起來。那個時候,再和他講工作方法,就會事半功倍了。

高效能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會合理地分配自己的精力,不把精力浪費在無謂的事情上,而“分工”,就是合理分配精力的訣竅。

二、走出“越想做好越糟糕”的怪圈

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韋格納( Daniel Wegner)曾經做過一個白熊實驗。

在這個著名的實驗中,參與只有一個要求:一定不要想一只毛茸茸、胖嘟嘟的大白熊。

參與白熊實驗的人中,幾乎每個人每一分鐘都會想到白熊。越是不允許自己想,越是想得“起勁”,好像陷入了一個難以擺脫的循環。

就像我們的焦慮,我們越是為解決一個問題焦慮,這個問題往往就會越來越糟。這到底是為什么?

韋格納的研究表明:在白熊實驗當中,我們的大腦分成了各自執行任務的兩個部分。一個部分在抑制我們想“白熊”,而另一個部分卻在時不時地檢查我們有沒有想到“白熊”。

諷刺的是,這種檢查,反而不斷提醒我們想到“白熊”。這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關注即強化”。

有一位運營經理,各方面都很優秀,就是對數據不太敏感。他的搭檔認為運營經理必須要對數據敏感,于是鉚足了勁一定要補齊她這方面的短板。

這個搭檔跟她談了很多次,給她報運營課程,不斷強調數據的重要性,但好像收效甚微,運營經理的工作狀態也越來越差。

原來運營經理知道搭檔很重視數據敏感性,自已也很想有所提高。因為太緊張了,即使她每次看運營報表都看好幾遍,也還是覺得自己肯定會算錯。

這才意識到,焦慮占據了她幾乎全部的注意力,把她的視野壓縮到一個很小的點上。

我們太“專注”在焦慮上,無論是肯定焦慮還是否定焦慮,都會強化焦慮本身。可以總結出三個瓦解這份“專注”的方法。

1. 走出怪圈的方法一:注意力轉移

心理學有一個重定向理論:

無論在一個方向上增加還是減少關注,最終的結果都會是加強關注。因此,更好的方式是引入新的刺激,擾動原有的注意定向。這個刺激的權重越高,對原有注意定向的擾動效果越好。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轉移注意力,把關注點從令人焦慮的問題,轉移到更有意義的事上。

仔細想想,我們之所以焦慮,是因為我們想要讓自己擁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但為什么最后卻要被焦慮綁架,享受不到更好的生活呢?

2. 走出怪圈的方法二:列出最壞結果清單

“最壞結果清單”的原理來自心理學里的暴露療法,既然沒辦法轉移注意力,那就正面迎戰,拿起筆,把最壞的結果列出來。

前面提及的運營經理,她對數據不夠敏感,最壞的結果是,有可能造成疏漏。

應對方法是,給她配一個對數字非常敏感的助理。這個助理可以幫她分擔一些細節上的工作,這樣運營經理就有更多精力去發揮她的大局觀、資源協調能力、執行力。

當你準備好了應對最壞的結果時,意味著你有了承受的勇氣和準備,你會發現,焦慮開始弱化,甚至消失,你想著“來吧,面對吧”。而事實是,你的“最壞清單”,都不一定有機會用到。

3. 走出怪圈的方法三:讓問題變優勢

更高級的“焦慮管理”,不只是“消除”焦慮,還能變廢為寶,讓焦慮成為你的助力。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很特殊的療法,叫做“悖論干預”,用在這里,即可以幫你把焦慮的問題,反過來變成你的優勢和資源。

一個問題,當你一直想要去克服它時,它就是你的噩夢,仿佛永遠都解決不了。但是當你把它看成優勢時,它反而沒那么容易保持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悖論。你留住它,或者留不住它,都是一件好事。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有一句話:高效能人士的腦子里裝的不是問題,而是機會。

三、避免三角化,破局而立

我們常常覺得人際關系像一張復雜的網,補了這邊,那里又破一個洞,真讓人為難。其實你會陷入僵局,是因為你把事情給弄復雜了。

我們一對一解決問題時會很簡單,但是從二人關系到三人關系,它會使關系的復雜程度提高幾個數量級。

就像物理學上的三體問題,如果一個行星系中有兩顆恒星形成雙星系統,它們會繞著對方旋轉,運動軌跡穩定而簡單。

但如果一個行星系中,有三顆恒星,它們的運動軌跡就變成了物理學上著名的難題——三體運動難題,其軌跡規律連超級計算機都無法計算。

回到人際關系也是如此。在心理學上,這樣復雜的情況就叫做三角化。

三角化是著名家庭理論學家默里·鮑恩(Murray Bowen)提出的。兩個人的關系遇到問題,不能直接處理,通過第三個人進行平衡,這叫做三角化。

有一個人剛工作的時候,直面過一次三角化的經歷。

她之前在一家語言機構實習,跟主管一直相處不錯。有一次開會,主管對她的方案提出了一些疑慮,她也沒多想,說這是老板的意見,一向溫和的主管忽然發怒,當眾罵了她。

她不服氣,一直跟他爭論,但是越說,他越火。兩個人車轱轆話來回說,她忍不住大哭,引得隔壁項目組跑過來看熱鬧。

那次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她都很回避跟主管溝通。項目沒結束,就灰溜溜回了學校。

后來有一次飯局她碰到當時項目里的一位前輩,聊起當時的那次爭吵,前輩笑著說,你沒看出來嗎?當時你就是炮灰。

主管想調到別的分校到校長,老板不放人,那時候剛好項目需要人手,元老怎么能在這個時刻說走就走,主管覺得自己的前途被耽誤了,兩人僵持很久了。

她當時一句“這個意見是老板提的”,徹底戳到了主管的痛處,他沖著她發的那些火,不過都是他對老板的火。

這是她第一次意識到人際關系的復雜。而她因為看不透,當時的反應根本就是火上添油,對解決問題一點幫助也沒有,還把自己搭進去了。

但那次的經驗給了她很大的啟示,她開始有意識地去觀察和分辨這種人際模式。

她認為,脫離三角化的困境最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敏銳地覺察三角化,找到自己在三角化中的角色。在陷入的僵局中,如果你的角色是被三角化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退出三角化。

退出三角化就是向對方澄清:什么是你跟另外一個人之間的事,你們自己解決;什么是我們之間的事,我會跟你解決。

退出三角化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在明確自己的立場之后,你仍然可以表示對對方的情感支持。

這里可以說兩句話,一句話是在情感層面上表達說:

聽到你那樣講的時候,我忍不住就想插手了,就想幫你。

這個時候是在情感上表達一種對對方的支持,但是我沒有真的插手。

然后接下來的第二句話就是:

但我相信你可以處理好的,我很好奇,如果我不插手,你自己打算怎么做呢?

這個時候就是你尊重這個人的邊界、發現這個人的能力和資源的時刻。

除了被三角化,我們有時候又變成了制造三角化的那個人。制造三角化,是我們在生活中下意識去回避問題的一種手段。

當我們無法應對人際關系尤其是家庭親密關系的時候,就很可能用三角化的方式,用別的物質或行為來緩解孤獨,比如瘋狂買買買,讓自己沉浸在游戲里不出來。

在這種形式的三角化里,最有害的行為其實是成癮。成癮不光跟藥理學的機制有關,也跟一個人的人際關系有關。

在面對這些三角化所造成的復雜局面時,我們需要擁有更高的視角,找到僵局的問題本質所在,牢牢記住一個核心思路:化繁為簡,變三為二。

這個核心思路用公式來表示就是:

將三角化轉變為兩兩之間的關系,兩個人的問題在兩個人之間解決。

具體可以用“消失的第三個人”進行想象練習。問自己一個問題:假如沒有第三個人,我怎么辦呢?我是不是能接受現在這段關系的樣子?用這個問題的答案,來為自己判斷該怎么樣做。

但有些時候,第三方會時不時在你身邊出現,一不小心就又制造了三角化。

這種情況下,就要多一只眼睛。一旦在關系中你發現要牽扯進第三個人來,就要立即睜開看三角化的那只眼睛,始終以一個更高的視角來看待人際關系。溫和而堅定地守好自己的邊界。要么與光同沉,要么破局而立。

這個“她”名為崔璀。

崔璀就是這樣一個懂得管理的CEO,她曾在國內一線財經出版公司藍獅子工作近十年,從實習生做起,一直做到主編、COO,管理著上百人的團隊,做過投資公司合伙人,目前正在自己創業。

 

內容來源:為了幫助更多人擺脫管理困境,本文將結合崔璀十多年踐行人生管理術的經驗和心得,助你理解管理的本質。崔璀:Momself創始人,頭頭是道基金前投資合伙人,藍獅子文化前COO。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Ph2AdNoa1SsC9Vq-jW0O-w

本文由@筆記俠 整理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h, 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