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o List不好用?試試這五種“高能”日程安排法

1 評論 17408 瀏覽 36 收藏 11 分鐘

生活不能等別人來安排。在安排日程的方法中,最基本的就是待辦事項清單法,我們的手機中大多數也都有這個功能。大本文介紹了不同于待辦事項清單的其他五種日程安排方法,包括各種方法的側重點和缺點。每個人的習慣都不一樣,所以適合自己的時間表也不一樣,可以嘗試將多種方法結合起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本文譯自Fastcompany原標題為“ Use these 5 scheduling methods when a to-do list just isn’t working”的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大部分人都想知道安排時間的最佳方法,使自己達到最大的效率,而且有無數的文章和書籍宣稱他們掌握“完美的安排方式”。但是事實上,并沒有一套適合所有人的方法。因為我們每個人在時間管理和效率方面都有不同的優缺點,對一個人有用的方式,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完全是個災難。

我們想要幫助你找到最適合你的時間安排方法。我們希望你每天都能高效率工作?;谶@一點,你可以嘗試下列五種日常時間安排的方法。其中的一些非常直截了當,也一些卻相當瘋狂。

關鍵在于找到最合適的。

時間規劃法

時間規劃簡單來說就是提前安排一天的計劃,哪段時間用來做哪件事。這需要提前決定你要完成哪項任務,并且具體到什么時間完成。一旦頭腦中想清楚了,就把這些輸入到你的日歷中,然后在合適的時間完成這些任務。

規劃任務時,重要的是安排好主動性時間塊(proactive blocks)和被動性時間塊(reactive blocks)。主動性時間塊是你處理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的時間,比如在重要項目上取得進展、起草重要文件,或者為下一個偉大的產品勾畫出原型的的時間。被動性時間塊則是允許處理類似郵件或者臨時會議等其他請求和中斷的時間。

舉個例子,你可以把最具挑戰性的任務安排在一天的前兩個小時,把查看收件箱安排在下午。這可以讓你不分心地工作同時,也記得還要處理郵件和電話之類的事情。

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可以幫助你準確地知道要怎樣利用你的時間,準確地知道將在什么時候完成特定的任務。標準的待辦事項清單給你提供了一個任務列表,你用自己的時間完成,而時間規劃給你提供了一個任務清單和完成每項任務的特定時間框架。

通過強迫自己按照精確的框架工作,并且在給定時間內完成任務,你會被迫把注意力集中到每項活動。

最重要任務法(MIT)

最重要任務法就是專注于必要的事。與其寫下大量的待辦事項,試圖把每一項都完成,不如決定出1-3件最重要的事情并且在一天中堅持不懈地專注于這些任務。這不是說你一天之中絕對不會完成超過三項任務,而是在完成這三項必要的任務之前不會做其他的事。

事實上,大部分時間里,我們每天必須要完成的事很少。生活中有很多雜事會引起我們的注意力,但是其中大部分不重要。手機里充斥的提示和郵箱里的郵件都可以再等等再看。如果你可以完成最重要的1-3項任務,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甚至是不必要的。

一旦你決定好最重要的1-3項任務,它們會被安排在一天的開始。然后在你被其他事情干擾之前,會在這些事情上取得進展。你可以把這個方法和時間規劃法結合起來,把關鍵的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任務。郵件、電話和隨后的會議,都在你完成必要任務之后再開始。

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在短時間內、高效率、高度集中精力地工作,然后讓自己休息一小段時間。它非常簡單,因為只需要一個計時器,并且允許你將大型的任務劃分成可管理的時間間隔。

下面是它工作的步驟:

  • 選擇一項任務
  • 把計時器設定為25分鐘
  • 持續工作直到計時結束
  • 休息一小段時間(大約5分鐘)
  • 每4個番茄時段之后,休息時間長一些(15-30分鐘)

這種方法讓你在一天里完成大量工作的同時也能得到足夠的休息,每段較短的時間也會讓你集中精力但不感到那么疲憊。

除了簡單直觀,番茄工作法也有一些缺點。番茄時段應該是不間斷的集中精力的時間,這意味著你不能中途停止,過會兒再回來繼續。如果一個同事打斷并且需要占用你幾分鐘,要么禮貌地拒絕同事,要么停止番茄時段。

90分鐘專注法

人類身體會按照一種叫做“亞晝夜節律”(ultradian rhythms)的周期運作。在每個周期中,當我們精力充沛時會有一個高峰,筋疲力盡時會有一個低谷。

通過90分鐘專注法,你可以充分利用一天中出現的能量高峰和低谷:工作90分鐘,然后休息20-30分鐘。在1993年對峰值性能的一項研究中,安德斯·埃里克森指出,高強度工作中間的休息時間對提高工作效率是至關重要的。

很多人不怎么注意自己身體的自然節律,而是試圖用咖啡之類的興奮劑在低谷階段補充能量。這幾乎總是導致下午兩點半左右完全崩潰,與亞晝夜節律中的一個低谷相一致。

90分鐘的爆發式工作可以把最大能量水平和任務清單相關聯,進而大大提高你的效率。你要配合著自己的身體工作,而不是與之對抗。

當然,這個方法也有缺點。如果老板進入你的辦公發現你正躺在地上打盹兒,那么即使你解釋正在按照亞晝夜節律工作(也許還會補充說這可以提高你的記憶力),她仍然可能會不高興。而且還會有最后期限(deadlines)讓你不得不埋頭苦干、別無選擇。

然而當不用趕時間的時候,你可能要考慮一下通過適應身體的自然節律來決定日程安排的方法。你的身體或許不完全符合90分鐘的周期,但你可以用幾周的時間來監控自己每天的能量水平變化情況, 看看是否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

多相性睡眠法

這是一種有點奇特的方法,只對少數特定的人有用,但如果對你有效,你將會在一天之內獲得非比尋常的效率。

絕大多數人是單向性睡眠者(monophasic sleepers),意思是他們把一天所需的睡眠在一長段時間內完成。雙相性睡眠者(Biphasic sleepers)則分成兩段較短的時間,比如:上午4小時和深夜4小時。而多相性睡眠者(Polyphasic sleepers)則把這個方法運用到了極致,他們把睡眠時間切分為多個小片段,使得整體睡眠時間減少,效率顯著提高。每個階段的睡眠時長可以不同,有些人只睡20分鐘,有些人誰的更久,然后補充小睡。

這種時間安排方法有一些相當明顯的缺點。史蒂夫·帕夫(Steve Pavlina)里納注意到,在保持一個合理的家庭時間表的同時,運用這樣的時間表是一種挑戰。此外,如果錯過任何一個規劃好的睡眠時段,你的整個時間表都會被打亂。

但它也有巨大的優勢,例如每天都有額外的時間。如果你每天只睡四個小時,一周就會額外增加大約28個小時(假設正常情況是每天睡8小時)。

找到理想的組合

創造最高效的時間表可能意味著要使用一些方法的組合。最重要任務法和時間規劃方法可以相互配合,達到很好的效果;三個番茄時段接近于一個90分鐘專注時段;還有多相性睡眠法……等等,你可以自己選擇。

但是安排好你的一天非常重要。像《精要主義》(Essentialism)的作者格雷格?麥基翁說的那樣:“如果不能自己安排生活的優先次序,就只能任由別人替你安排?!?/p>

通過制定每日計劃,確保你自己才是那個優先考慮你的生活的人。

 

原文鏈接:https://www.fastcompany.com/90324081/use-these-5-scheduling-methods-when-a-to-do-list-just-isnt-working

譯者:Jane,編輯:郝鵬程

來源:https://36kr.com/p/5193437

本文由 @36氪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test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