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開始,產品經理的「說話」之道

0 評論 3296 瀏覽 564 收藏 11 分鐘

職場是一個等級制度分明的地方,撇開標榜自己扁平化的公司,大部分公司都有等級制度,稍有不慎你的一句話,就能觸怒哪個大人物。

作為產品經理,溝通力可謂一種天生技能,要溝通與協調的人員很多,如果嘴上沒有把門的,估計到最后只落得人人討厭的地步,溝通力亦是說服他人,推動項目進展強有力的工具。不要小瞧「不太會說話」的問題,他有可能成為你的致命傷。通常產品經理溝通的對象不外乎老板、業務人員、技術人員、設計人員、用戶。

那么我們該如何很好的與他們溝通?

第一溝通原則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在溝通中我們最起碼是要站在同樣的層次上,達到一種認知上的平等。

為什么我們總是感覺跟老板溝通時,心里總會罵娘的沖動,那是因為你們的認知并不在一個水平線上。老板的格局,戰略眼光,洞悉用戶的角度,都是站在整體戰略高度與公司利益角度出發,而你關注的可能只是這一版對用戶能夠帶來哪些體驗上的提升或是指標的上漲。老板不懂細節,你不懂戰略。

想一想,那些書中說的不要直接聽用戶的話,是什么意思?就是在說你是產品經理而用戶不是,你站的位置比用戶要高,自然思考要比用戶全面。

當人們在不同維度上溝通的時候就會出現「障礙」。

那么我們如何去掃清溝通上的障礙?

首先就是用知識武裝自己。這是最基本的條件,其他溝通技巧只是打輔助而已,知道自己欠缺什么就補足什么,任何人都會信任「專業」的人,沒有什么比從你嘴里說出讓對方感覺「恩,沒想到你也懂這些」更能觸動一個人。這就是為什么總是有文章說「產品經理不需要什么都要會,但是要什么都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將你的想法正常傳遞給他人。

其次就是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交談。什么意思?實際上就是把自己想成技術或是業務人員,當他們面對同樣的問題或事情的時候,都會碰到哪些「困難」。

在實際溝通中可以透露出對「對方」一些困難上的擔憂,當你想其所想的時候,自然人們就會放下七七八八奇怪的情緒,去坦誠溝通。

如果你不太知道對方有什么難處,不妨在交談的時候主動問一下,「如果我要實現XX功能,咱們這邊會不會有什么困難的地方」。如果真是有難處的話,就繼續交談,在這個困難的地方,有什么現行或臨時的解決方案,可以給予配合修改方案。大家都是為了能讓產品上線嘛。權衡各種約束條件后,迅速拿出解決方案,是讓他人承認你能力最好的途徑。

如果新到一家公司對產品的流程,技術架構,角色劃分,業務流程還不熟悉,最好不好搞的好像「撕逼」一樣,當你對一切了如指掌之后,面對一些”不合理”的推諉,再據理力爭吧。這其實也是一種讓自己的認知與他人達到同步的過程。

掃清障礙的最后一步就是調整心態并保持謙卑;我們都不是百科全書,知識是學不完的,我們懂的總是鳳毛麟角。對于自己不懂的領域,不要裝懂,不懂就是不懂,我們可以學,可以去在溝通中請教別人。

沒必要把自己弄的好像「大神」一樣,什么都懂,并且還樂意將他表現出來,這種表現有時得到的不是仰視的目光,而是鄙視。誠然每個人都是有表現欲的,當你將他人的表現欲「搶走」時,或多或少會讓人感覺不舒服,所以有時「難得糊涂」就成了情商高的表現。保持謙卑的心態還可以讓你擁抱好奇心,好奇心又會驅動你的學習力,進而讓自己掌握更多知識。

QQ截圖20151021123620

我們通過知識武裝了自己,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了問題,并且一直保持謙卑的心態,掃清了重重障礙,好像一切都開始好起來了,但實際在溝通中,信息的傳遞仍然會存在一些問題。

在信息傳遞中我們還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要保證你每一次與他人的對話都是有明確地目的?!赣心康摹沟囊馑季褪?,你們的溝通要解決一個什么問題?是功能的實現,還是UI的調整,還是梳理業務邏輯等等,溝通中盡量不要讓自己脫離最初交談設定的目標。我們經常吐槽某人,一開會大家就想睡覺,這多半是因為某人沒有說到重點上,內容脫離了目標。

其次在闡述觀點或問題的時候需要有條理,混亂的邏輯會讓對方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你到底在說什么?

這個地方可以利用5W1H,嘗試用這種模塊化的方式,先禁錮自己的思維,熟練了之后就可以信手拈來了。如果你交談的對象,對你與他交談的內容,一概不知,那么建議可以從背景講起,不要太繁瑣,能夠讓對方了解當下的情況即可,達到相互的信息是對稱的,這樣才好進行下面的溝通。

再次是交談中的反饋;反饋并不只會產生在交談結束之后,在交談之中也可以獲得,比如產品與UI進行界面方面的溝通時,UI并不了解事情的背景,你可以解釋給她聽,之后可以問一問她“這一塊就是這個意思了,不知道我有沒有說清楚,你覺得呢”。這時通常對方會重復一下你的看法,并帶出自己的想法,你就可以通過她的反饋來驗證一下,她是否聽明白你的意思了,也不需生硬的去說“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因每個人的理解力不同都會產生「理解偏差」,反復地確認反饋信息能夠讓偏差降到最低。

最后是告訴別人「為什么」;我在工作中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事,當時公司下面某項目的官網在做一次活動,需要后臺錄入參與活動的社區,因為時間關系,不能對原有后臺做大改動,只能按原來的框架來設計。

如下圖,可以看到在「參賽社區」上有個「編輯」按鈕,點擊后社區名稱前會出現復選框,「編輯」將改為「刪除」按鈕。

QQ截圖20151021123638

在開發過程中,技術找我問過一個問題,他很不理解:為什么要用「編輯」,他提議直接放一個「刪除」不就好了,更直觀。對,這可能是最直接的方式,但不一定適用于所有場景中。

這樣的情況出現,實際上就是你告訴了他“是什么”,卻沒有告訴他“為什么”。

于是我在當時溝通時,告訴了他原因。我的理由是,這次活動是個長線活動,管理人員可能會有半年時間不會對社區進行操作。刪除社區的動作是低頻的,如果讓“刪除”過于易操作,那很有可能會出現誤操作的事情。當他聽到這種解釋后,之前的不解和抵觸也就煙消云散了。

有時候我們會過高的預估了別人對信息的理解,所以就會導致做出來的東西可能與你想的不同,打破這種現象最好的方式就是多溝通,并告訴他人,你每一個想法背后的「為什么」。

溝通從心開始

話說回來,我在生活中曾遇到過一些人,他們很會說話也很謙虛,但總會讓人感覺很“假”,而有些人卻讓你感覺很真誠。這其中的差異,也許就是“功利心”在作祟吧。拋開那些溝通技巧與思維,在溝通時保持一顆真誠善良的心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小事。

#專欄作家#

辛超,微信公眾號:pmnot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九櫻天下產品經理,關注社區共享經濟領域,曾任藍標集團策劃經理,負責運營百萬級粉絲微博賬號,現轉崗產品,擅長產品設計與運營。希望未來自己打造的產品,能讓世界變得更好一點點。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