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認知:獲取更精準的系統解決能力

6 評論 7115 瀏覽 35 收藏 27 分鐘

到底什么是隱喻認知?為什么說我們歸根結底只能以隱喻的方式學習?

小時候孩子們看《人魚公主》,在為這個凄美故事傷心之余,總會想,如果人魚公主跟王子能在一起就好了。

雖然打破孩子們的天真爛漫不太好,但我們已經是成年人了,得本著科學的精神看世界。

事實的真相是:就算人魚跟王子最終一起,他們也不會過得幸?!舜说膬r值觀差異太大。

比如:人類世界中,“上”通常代表尊貴、權威,“下”代表卑賤、低階。

王子是國家未來的統治者,自然住在城堡高層。但這對人魚公主可真是要命,在魚類世界中,“底部”才代表王者,人魚公主想必會迷戀地下室,而且越深越好。

又比如:人類世界中,承諾、穩定通常是值得信賴的重要人格,但在魚類世界中,隨機應變才是一名優秀的魚類。

在這點上,人格穩定的王子想必又會讓人魚崩潰。如果你很難理解,不妨想象下自己的另一半,每天信口雌黃跟你相處是什么體驗(對人魚而言王子的穩重就類似于我們反感的喜怒無常)。

就像所有失敗的初戀一樣,人魚公主最初也是被王子的帥氣打動,但她并不了解王子的價值觀。你或許會說,你又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價值觀?(子非魚焉知魚之思)。

確實,別說體驗魚的思想,我連游泳都爛的一塌糊涂,但作為一名信奉科學精神的公民,我們確實能科學謹慎的推導出“成長于水中世界動物”的思維。

這個推導的基礎就是:我們能且只能通過隱喻認知形式習得任何事物的概念。這當然也包括價值觀。

我之所以如此肯定,因為這并非孤立學科的觀點,而是綜合生物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計算機科學、認知及意識研究、進化論等多學科交叉驗證的結論。

(目前心理學已開設了分支學科專門研究此領域,稱為具身認知。)

那么,到底什么是隱喻認知?為什么說我們歸根結底只能以隱喻的方式學習?

一、隱喻認知是我們大腦的預設學習模式

傳統心理學解釋我們大腦的學習,經常把大腦比作電腦,把學習比作知識的“輸入”、“存儲”,把應用知識比作記憶數據的“調用”、“輸出”。這個比喻很直觀,因而很有說服力,但它卻錯的徹底。

這傳遞出一種假象,即我們學習全新概念時,似乎能夠從無到有的“理解”全新概念,然后“儲存”進大腦硬盤中。但如果我們細細揣摩,哪怕不需要任何科學知識,就會發現一個困境:

我們真的能做到從無到有的理解一個全新概念么?我指的是,在缺乏身體感官體驗的前提下光憑老師“詳細解說”就能掌握?

事實上,人類的思維無法做到。

發展心理學有關幼童思維的發育研究解釋的非常清楚:對于一歲左右的幼童,在他們還沒有掌握“客體永久性”概念(即嬰兒看不到玩具就以為玩具消失了)前,他們永遠無法理解“物質守恒”的概念。

比如:把一杯寬矮杯子中的水倒入窄高的杯子中,我們都知道,水量不變,但嬰兒會認為,水變多了。

(人類認知優先識別高低,嬰兒看到窄杯子的水更高,就認為水更多。)

如果你認為那是因為嬰兒大腦發育未完善,我們成年人不會那么“笨”。

那么我們不妨現在就做個實驗。

你試著想象“蝙蝠回聲定位”的感覺(蝙蝠通過解析超聲波碰到物體反饋的信息定位)。

能想象出來么?是否感覺大腦完全使不上勁。

盡管我們能研究超聲波、甚至解碼蝙蝠的基因,但我們就是無法體驗蝙蝠的感官世界。

是的,我們根本就無法想象自己感官經驗之外的全新事物。我們能想象、思考的內容都局限在感官經驗(及其延伸)的范圍之內。即,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及其延伸)等。

換句話說,我們的大腦能且只能借助“身體感官”(與環境的互動)進行認知學習,這一切發生在大腦的無意識區域。

那么,我們更高階的抽象概念用“身體”怎么學習呢?

高階抽象概念也是在身體感官獲得低階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的。就像嬰兒通過感官經歷(反復與環境互動)學習到“客體永久性”的概念,再基于此慢慢構建“物質守恒”的意義。

我再舉個例子詳細說明下:

比如,我們形容一個人待人友好、爽朗,我們會用“熱情”形容他。但大家想過沒,人的性格是個抽象的社會人際概念,我們為什么用溫度詞“熱”來形容?

原因正在于我們每次接觸“熱情”的伙伴時,自己的體感(受大腦鏡像神經元的影響)也會產生溫度上升的感覺,當這種情況反復多次發生時,我們就能將“熱情的人”與“體感溫度的上升”進行了意義聯結,這就是隱喻認知。

換句話說,在我們尚未學習“熱情”這個詞語之前,我們就已經明白了“熱情”的含義(通過與熱情的人接觸)。

這個學習過程高度依賴感官,包括視覺、聽覺、觸覺等的多維反饋。

這便是前沿的認知心理學上稱為“具身認知”的整個過程,也就是本文強調的觀點:我們能且僅能借助感官跟環境的互動來學習。

(皮亞杰的發生認識論(發展心理學)更早以前就引入了這個思想)

至此,我們可以解開文章開頭,人魚公主與人類王子萬一真的生活在一起的矛盾:

拿“熱情”這個概念來說,習得這個概念必須依賴“恒溫動物”對外界溫度的敏銳感知。但對于冷血動物(體溫隨環境變化)人魚公主,她永遠沒法像人類那樣體驗理解“熱情”的含義。盡管能死記硬背“re qing”這個符號代表的含義,但她永遠無法“體驗”到更無法理解,就像我們永遠無法理解蝙蝠的超聲波世界觀一樣。

類似道理,人類生活在陸地,非常依賴“穩固”的環境,比如屋子、山洞、不滅的火種。久而久之,“穩定”便被我們的感官吸納認知,成為人類社會概念“可靠”的代言詞,人們也將性格沉穩視為“美德”。

但魚類生活在海洋,洋流千變萬化,它們更依賴隨時隨地調整自身狀態跟洋流保持一致的能力。所以,如果魚類擁有人類的思考力,它們必然會崇尚“靈動”的品德,而性格“穩定”(不愿改變)在海洋生物中會被視為智商不在線。

熱戀期之后,人魚公主能忍受王子常年智商不在線?

這便是人類認知學習模式的實質。

大家感觸如何?

我的感受是“異常震撼”,因為這對我們的思維無異于革命式的沖擊。只需將這種隱喻式認知觀進一步延伸,釋放它的潛力,我們就會發現,它能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帶來許多實質性改善。

下面,我將自己的幾個延伸想法,結合不同學科的研究支持,從簡單到復雜依次與各位分享下:

二、通過體驗豐富的環境提升大腦認知能力

有些朋友可能頗為興奮的推論:既然我們的基礎認知能且僅能來自于“感官體驗”,那是否意味著,只要我們思維的原材料(生活體驗)越豐富,進而我們能真正調用的思維模式也越復雜深刻(精細)且更富有創造力

是的。這并非憑空猜想,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家羅茲維格等博士針對“豐富環境對大腦皮層的有益影響”項目進行了十余年的跟蹤研究,研究成果表面:

“豐富環境的生活經歷能顯著提升大腦活性,使大腦皮層變得更重更厚,有助于提高學習本身?!?/p>

幸運的是,這種效果并不僅對身體發育中的孩子有用,無論是成年人甚至老年人,研究結論表明,處于豐富環境中,其大腦發育仍能獲得改善。

(腦科學家戴蒙德博士針對老年人的研究表明,這也能大幅度降低老年癡呆癥的概率)

或許你會問,那是不是只要經常去旅游就能健腦變智慧?

這取決于你旅游時的心態。觸發大腦進行具身認知學習的前提是,你必須全身心(啟動所有感官)沉浸到環境的探索中:比如,切身了解異國人生活水平、民俗宗教、歷史文化對他們思維習慣的塑造,又或者細致觀察、欣賞一些從未見過的動植物的特征、景觀風情……

最富成效的旅游可參考達爾文乘坐貝格爾號環球航行時的狀態。但據我了解,當代多數人的旅游完全是“到此一游”、“購物之旅”或是“中產階級式的談資旅游”,這種旅行狀態“自閉視聽”,即注意力集中在其他方面(購物或朋友圈),高度忽視了外界的“豐富環境”,對大腦的刺激微乎其微。

那么,明確了“豐富環境的經歷”對大腦思維完善很重要,我們還能聯想到現實中哪些荒謬之處?

比如:職場招聘。許多用人單位青睞大公司的“資深”老員工(在同一細化崗位做很久),這科學么?

一個人常年只做同類型的工作,相當于身處“貧瘠的環境”,這對一個人思維能力的成長非常不利,除非這個員工主動利用業余時間豐富自身,但這種類型的人又怎會長期呆在一個細分崗位呢?

雖然我不鼓勵招聘頻繁跳槽的員工,但對于“大公司的資深元老”,同樣要警惕他的思維是否僵化。

綜上,我的建議是,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大家可以多嘗試全新的陌生體驗,并積極投入其中。至少比整容更有助于抗衰老。

豐富經歷促進大腦發展,這還只是隱喻認知的“被動”好處,下面才是重點,我們將會談到,如何通過主動的隱喻式思考獲得全新的洞察力。

三、借鑒隱喻獲得更深刻(精準)的系統解決能力

剛才提到了達爾文,那么我們不妨說下達爾文與進化論中的一個小故事吧。

由于我們小學時就已經先入為主的了解了進化論,因此我們普遍覺得“進化論”并不難理解。但如果我們站在進化論提出的時代背景上看,就會發現,該思想的提出簡直匪夷所思。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直觀的東西對老百姓特別有說服力。但進化論卻說,老鼠跟人類曾是一個物種,說我們甚至是由單細胞生物進化過來,這不僅反直覺還破天荒且傷感情。

再考慮西方強大的宗教勢力,提出這種蔑視上帝創世說的世界觀幾乎是冒著掉腦袋的風險。

正因如此,我們更好奇,這些進化論先驅們究竟是受了什么線索的啟發才會想到這種“破天荒”思想?而且還能堅定的進行數十年的研究、探索、尋求證據、冒險發表,這絕非“靈光一現”就敢莽撞投入的。

我們想下,要突破進化論反直覺的關鍵點有兩個:

  • 微小變化的持續累積
  • 跨越超大范圍的時間尺度

那么,有什么現象能直觀的呈現這兩個關鍵特征?大家不妨先停下來想一想。

水滴石穿。

對,達爾文正是受到了“水滴石穿”隱喻的啟示。

柔軟的水滴在自然狀態下把石頭擊穿,這本身就夠反直覺了,但它卻是我們的五官能觀察到的事實,唯有透過這個隱喻的延伸,才能聯想到超大時間跨度產生的“奇異變化”。這可不是“憑空”能想象得到的。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能帶我們到任何地方?!边@句話雖然令人心潮澎湃,但很遺憾,想象力充其量只能帶我們抵達感官延伸的邊界。

如果缺乏感官捕獲的隱喻啟示,縱然這些智者也難以開創驚人的洞見。你或許會想,我又不做科學研究,不追求驚艷發現青史留名,這種隱喻思考對我有什么用呢?

其實,隱喻思考本身就是一種洞察智慧,不僅科研,就算日常工作、生活,我們都能借助隱喻為我們提供“高維視野”,進而解決棘手難題或者優化決策。

拿互聯網人來說,我們都很熟悉“流量”一詞。這也是個樸素隱喻,把互聯網上的結點訪問的人數比作“水流”,借助這個“隱喻”,直觀分析互聯網商業。比如,就有人基于此提出“流量轉化的漏斗模型”。

但當看了本文,掌握了隱喻思考,或許你就會強烈意識到,對互聯網傳播來說,“流量”這種隱喻,似乎不恰當。

我們分析下,從傳播的角度看,一個人訪問一個網站(或應用),受到觸動(無論是什么原因),然后轉發(感染)他人,這整套行為下來,哪里像“水流”的特征呢?

顯然以水流的模型來研究互聯網,看似直觀,實則不妥。而所有互聯網人一進圈子,第一時間學到了“流量”一詞,這更先入為主的束縛了思維,但我們需始終牢記魯迅先生的名言,“從來如此,便對么?”

大家不妨暫時放下慣性思維,重新借助其他隱喻思考下互聯網。

我以前就想到一個隱喻模型:燃燒的火苗

大家想下,互聯網上的各種要素是不是更像火:

  • 用戶象征著燃料;
  • 網站(應用)的吸引力象征著火勢,吸引力越大,火勢越大;
  • 用戶感興趣則象征著點燃;
  • 用戶傳播給其他用戶意味著火勢的蔓延;
  • ……

借鑒這個大自然火苗燃燒的隱喻模型,我們就可以針對互聯網運營獲得更尖銳的洞察:比如,互聯網人普遍瘋狂追求大流量快傳播。

但我們不妨類比大自然的火勢隱喻,自然界中燃燒很快、蔓延迅猛的火焰都有什么特征?

燃燒的枯草。燃燒雖快,但也很快就燒完了。這是否映射著互聯網上大量“成名一夜”的現象級產品,以及大量網紅?

如果我們深入思考這個隱喻——枯草輕薄而無深度,是否就能重新評估下互聯網商業中,哪些事物是曇花一現,哪些事物具有深遠的生命力?

比如:以前就有些朋友問我,是否該考慮當時一些火熱的互聯網公司。我那時就建議,“網紅”味道太重的公司不值得去。

事實果然證明,大量這類公司(此處不點名)沒多久就淡出了公眾視野。

又比如,大自然中,“優質燃料”大都很難點燃,但一旦點燃,就能燃燒很久。映射到互聯網商業中,大家是否可以聯想到,我們應該重新評估下用戶畫像跟用戶價值?

比如時尚粉跟鐵粉,許多公司只想著取悅“時尚粉”KOL,忽視了沉默的潛在鐵粉,這真的合理么?

這個話題我就不繼續深入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分析。

……

一旦我們能找到一個恰當的隱喻模型,我們就能借鑒隱喻源賦予的智慧,提出大量尖銳的洞察,進而幫助我們更有效的開展工作。甚至,還可以用于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尤其在缺乏足夠科學研究或者暫時信息量不足的領域中,輔助我們做更好的決策。

比如:你計劃跑步鍛煉身體、改善自己萎靡不振的精神狀態。于是詢問朋友們的意見,通常會得到兩類觀點:

  • 正方觀點:堅持跑步能顯著改善身心狀態。
  • 反方觀點:跑步傷膝蓋,而且理由非?!翱茖W”,膝蓋軟組織的受損是“不可恢復”的。

*他們通常會舉很多身邊常年不運動突然運動膝蓋中招的例子。

到底哪方觀點更靠譜?

我們不妨借鑒下大自然的隱喻吧:我在陽臺種了一些羅勒,我發現,如果從不去采摘它,它就長得稀稀疏疏無精打采,然而隔幾天摘掉些許枝丫,它就會積極長出更多分支,變得枝繁葉茂主干健壯。

類似現象大家都很熟悉,無論動植物,處于適度的壓力下都成長的更好。

《黑天鵝》作者塔勒布,也是受到了大量自然隱喻的啟發,《反脆弱》就是相關思想的體現:風能吹滅蠟燭,但也能讓火苗燒的更旺。

用尼采的話來說,凡殺不死我的,將使我更強大

借助這大量的隱喻,在跑步雙方的觀點中,我們就可以更信賴正方觀點。

如果我們進一步查閱資料,就會發現,無論是生理學還是心理學都存在“過度補償”效應(心理學稱為“創傷后成長”),意即,受損傷的部位會獲得更高的組織彌補。

比如跑步,由于長期鍛煉,能使膝蓋肌肉大大增強,能降低關節磨損、抵御運動的負面影響。而那些經常不運動,突然猛跑的群體,很可能是沒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缺乏肌肉的保護,導致膝蓋受損。

除此之外,我們在各行各業都可以借鑒人類隱喻認知的特點極大提升工作質量:比如,少兒教育領域。

可以設計更多的情境、角色、道具讓孩子扮演式參與,在“做中學”,而不是傳統的教授方式,這能充分發揮人類“隱喻認知”的本能獲得更好的成效。

(目前已有科研機構與教育機構合作進行了實證)

又比如,寫作領域。我們能借用隱喻認知更形象的傳遞復雜的概念,實現與讀者,尤其是跨文化領域的讀者進行更準確的溝通。

譬如,哪怕是相對論這么復雜抽象的理論,我們仍可以用“超大蹦床”的隱喻幫助理解:想象空間是個超大的蹦床,地球(或太陽)丟在蹦床上,下陷,周邊的物體包括你我自然朝著下陷的方向被“吸引”過去(類似大質量的時空扭曲效應)。

隱喻思維還特別適合獲得震撼人心的創造力。

比如,設計領域。著名設計師原研哉,便是借用了“容器”的隱喻作為其設計的哲學內涵。

比如一本書,在原研哉看來,其實就是進行“精神”的設計,它就像容器一樣,要在讀者的腦海中產生、盛放一點什么。

正是原研哉帶領MUJI(無印良品)發展出“虛無的容器(Emptiness)”理念。具體什么感受,你去MUJI的旗艦店體驗下就明白。

甚至在考古學中,學者們借鑒人類跨文化的隱喻認知一致性,也可以協助更好的理解已經消失的古文化及古老語言……

順帶一提,在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中,就將“借用隱喻進行類比推理”作為思維發展的最終階段特征(形式運算階段),但皮亞杰也表示,并非所有人都能達到該階段。

而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也正在于此,真正讓我們變的不同的,不是能否擁有更多;讓我們不同的,是面對同樣的信息,你能洞察到別人想不到的內容

最后,強調一點,隱喻只是一種協助我們產生更多創造性想法的思維工具,它不是大自然給我們抄的“模范答案”,而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原型智慧”,換句話說,隱喻思維是藝術與科學的雜糅

尾聲:關系是存在的本質

身體感官與環境的互動是我們認知世界的起點。

任何抽象概念,從簡單到復雜,都是我們在聽、看、觸、嗅、嘗等感官經驗與環境的反復交互中逐漸形成、建構的,我們大腦依賴“身體”才能建構思考的原料。

這是自然賦予我們的智慧,但我們應該看得更遠。

我們不妨暫時自閉感官,進行下隱喻的元思考,即隱喻本身到底隱喻著什么?

興許,你會有種飄在太空俯視著藍色地球的超脫感——我們從隱喻的隱喻中看到了人類存在的本質關系。

許多人覺得,人生一場,異常孤獨。

但認知的隱喻性顯然證偽了這個消極信念:我們并非作為一個孤立的人活著,我們也不是作為一個孤立的物種存在著。

從隱喻與思維的關系中,我們能體悟到世界萬物普遍存在著緊密的聯系。

這種聯系能否升華我們生命的價值,關鍵就在于我們能否學會尊重人性,尊重所有的生命,尊重所有的存在。

這或許是隱喻試圖向我們傳遞的另一個維度的訊息,存在即價值。

#專欄作家#

李少加,公眾號:少加點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進化式運營》作者,“基于用戶視角的用戶養成運營框架”提出者,互聯網商業獨立研究者、運營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很有啟發,我是做管理顧問的,經常困惑于很多明顯對的事,但卻推行不動。謝謝!

    來自廣東 回復
  2. 厲害!寫的非常好,“通過體驗豐富的環境提升大腦認知能力”這段看完之后突然覺得VR、AR以后大有可為啊~

    來自北京 回復
    1. 在理~ 也特別歡迎能看得下全文的你 來我號(少加點班)多逛逛交流 ??

      來自廣東 回復
  3. 寫的非常好,如果不仔細揣摩作者的思維走向,看著看著就會掉隊的,非常棒!

    來自福建 回復
    1. 感謝反饋與鼓勵~后續會改進敘述方式

      來自廣東 回復
    2. 所以,我看完又重新看了第二遍

      來自山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