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認知鴻溝,保持獨立思考
不要相信別人,要相信自己對別人的評估。
——梁寧
即使都是互聯網行業,都是一個公司,但專業背景不同,就會導致認知鴻溝。
說人話,就是內行人和外行人的視角差距挺大的,即使在一個團隊里朝夕相處,這個差距也挺難對齊。
這是一種現象,有兩面性。好處是視角不同才能碰撞出火花,團隊成員互相促進,各司其職;壞處是認知鴻溝會影響溝通效率,嚴重時會有錯誤決策。要正視這個現象,揚長避短。
兩個例子
案例A:
推薦算法是一個很專業的事,但從呈現的結果來看,又是任何人都可以來指點的。類似「怎么給我推這個內容,我有這個畫像嗎?」
當你認為算法做的不好,而自己又是外行使不上勁兒的時候,可能就想人工強干預了??傆X得自己找幾個兄弟挑出一堆內容,都會比現在推的更靠譜。
但實際上,人工挑的內容數據表現肯定比算法差,這是被多次驗證的,無需質疑。哪怕你公司里算法團隊再差,也比人工效果更好。否則為什么那幾個老牌新聞客戶端,都跟著今日頭條做個性化推薦,因為不跟就是死啊。
當然,要是比內容質量,人肯定更有把控力。不過這里又會牽扯出很多問題,比如質量如何評判、質量好又有啥用什么的,想起這些問題就頭大,不在這里展開了。
通過這個例子想表達,對于算法來說,內行和外行是有認知鴻溝的。這事肯定還是內行做,哪怕實力不濟,也得死磕這條路。而不是外行來摻和,影響協作效率,也沒啥實際作用。
案例B:
某公司技術負責人總跟我說,你看wb那個打卡簽到發紅包養成游戲啥的,做的就挺好,咱們運營也應該做這樣的事,對留存有幫助。
憑借經驗我就能推斷出那些玩意對整體留存絕對沒用,顯而易見,無比確定。但畢竟是技術老大提的,肯定不能一下子懟回去,顯得很不謙虛,而且以后咋給人家提需求呢。
我當時說:嗯嗯好,回去研究一下。
我去找朋友問了wb那部分功能的數據,使用人數的比例是個位數,印證了我的判斷。占比這么小的功能,不可能對大盤數據有影響。而且這玩意入口這么深,能找到且會使用的用戶,肯定本身也是產品的高活死忠粉,留存天然就很高,根本不需要對他們做什么額外的拉動,做好核心服務即可。
所以,這樣的功能對于整體是無效的。wb做,肯定是有人家自己的決策背景,是外人不知道的。
通過這個例子想表達,對于運營來說,內行和外行是有認知鴻溝的。如果我無腦的聽了外行的建議,去花費人力和時間做那些功能,結果一定是非常糟糕的,我是沒辦法解釋的。
延伸一下
運營是很容易懂表面,但很難深度理解的專業,所以你會遇到各種外行視角給出的停留在表象的建議。
諸如:拿來趣頭條模式就可以做好激勵體系,這就是停留在表象且缺乏深度認知的建議,你看到趣頭條的只是那套體系,實際上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缺一不可。
在我看來,照搬這套玩法是做不起來的;在有些人看來,這套體系是萬能良藥。這就是「認知鴻溝」。
我一直在想,為什么互聯網圈里每過一段時間,都會出現類似趣頭條激勵體系這種「萬能良藥」,之前還有過知識付費、社群裂變、紅包活動等等。這些概念火起來之后,各種文章爭先分析,各位老板明令團隊調研學習,快速落地上線。
問題在于,沒人真正的關注,這些文章寫的到底對不對,文中那些成功的產品,是不是真的靠這個做起來的。
趣頭條的傳播根基是微信,種種原因吧,他們更好的發揮了微信傳播的紅利,這一點很多產品就無法模仿。而且趣頭條是一個生意,看的是獲客成本+?;畛杀灸軒矶嗌購V告變現,純看ROI的事。隨著行業的變化,成本越來越高,這個模式的DAU和變現天花板也越來越低,看看財報就知道了。
所以,趣頭條那個激勵體系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啊,怎么能把這個看成全部呢。
后來我想明白了,人們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更愿意相信文中的成功故事就是真相。人們需要靈感,更需要希望,至于是不是真相,并不重要。
但作為運營這個領域的專業人才,要能識別到「認知鴻溝」,保持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不人云亦云。
- 首先不斷學習和思考,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成為一個「內行人」;
- 其次,再去應對認知鴻溝現象,通過自己專業能力去給出最合理的方案,也給團隊指出更正確的方向。這才是價值的體現。
- 最后引用梁寧的話:不要相信別人,要相信自己對別人的評估。
插播一條廣告
大家好,我是《超級運營術》作者韓敘。在起點學院做導師的這些年,經常收到運營同學的反饋:缺少體系化運營知識與方法,沒有人帶,走了很多彎路。
因此,特別想把我這十幾年來總結的運營方法,仔細、全面地分享給需要的同學,幫助大家更好地提升運營能力。
在這里向大家推薦,我和起點學院聯合打造《互聯網運營實戰訓練營》這門運營體系課,課程內容包含“系統提煉的運營方法論、深度拆解的運營案例、精細設計的運營實戰項目”希望幫助大家深入理解運營工作,掌握運營底層思維,真正的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去。
如果你想系統學習運營知識與方法,以及和我當面學習交流,掃碼即可報名,還可領取給大家爭取到的專屬優惠~
了解課程詳情:騰訊/網易運營總監級導師親自帶班的產品體系課!
#專欄作家#
韓敘,微信公眾號:運營狗工作日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原貓眼電影產品運營專家,創業時經歷了0到1的艱辛,在百度時規劃了海量用戶的玩法。從業10年,專注互聯網運營領域,包括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社區運營和UGC運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專欄作家
韓敘,微信公眾號:運營狗工作日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原貓眼電影產品運營專家,創業時經歷了0到1的艱辛,在百度時規劃了海量用戶的玩法。從業10年,專注互聯網運營領域,包括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社區運營和UGC運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知其然方知其所以然,了解是什么才明白為什么,存在鴻溝的現象是認知的差異,不是模仿可以彌補的,了解事情背后的本質邏輯才是最重要的。
說得真好。如果一個決策者總是看別人怎么做就去效仿,而沒有真正思考背后的邏輯,是非??膳碌???梢缘教幹v故事,但并不能真正為企業提升成功的可能性。
多聽取別人正確的建議,不斷完善自己的認知!!
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感覺現在很多人都基于求成,就是在沒有搞清楚思路之前就著手開始做事情
很多人都不愿意正視認知上的差異,也不愿意花精力去思考,思維上的惰性,決定了人能不能前進
2年多的運營了,之前在創業公司也沒錢也不重視運營,渠道運營主要靠應用市場刷量,APP運營策劃了很多專題活動也沒啥效果,數據分析主要也就是分析內容點擊等標簽數據,現在準備跳槽但是有點方,未來想往增長發展,但覺得自己的能力還不夠。
大多數人做的就是泛運營,其實就是銷售、客服、編輯、審核,這樣可替代性強的工作;而核心運營就是產品運營,發展和薪資都是不錯的。
對于同學個人而言也是這樣,意識到自己專業能力存在問題,要針對性去解決,韓敘老師參與的這個運營實戰訓練營課程就是針對這類問題展開,主要是運營系統性、目標和方向、導師的經驗指導,了解真正核心的運營,幫助大家加深鞏固學習效果,吸收導師積累的工作經驗,以及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PS:咨詢學習內容是否合適,加顧問Ada老師可領取【騰訊、豆瓣、網易等一手運營資料】以及獲取1對1專業咨詢,微信/tel:對18576628049~ ??
深以為然,運營是入門容易,但其實真正的門檻在里面。
很容易懂表面,但很難深度理解的專業,會遇到各種外行視角給出的停留在表象的建議。韓敘老師舉了趣頭條的例子,作為互聯網教育行業的我來說,每天都能看見各式各樣的刷屏案例,但其實我們的很多認識都是停留在表象,對于后面的運作模式了解甚少。
像韓敘老師這樣的運營前輩,真的是寶藏,不說廢話,偏僻入里,運營實戰營課程也是良心推薦,現在浮皮潦草的干貨太多,但認認真真講透方法、思考的內容太少,如果你需要系統提升下自己的運營能力,一定不能錯過!可以截圖我這段留言,聽說有推薦優惠可以減200哦!
想跟韓敘老師有更多交流探討?
這些在【互聯網運營實戰訓練營】你都能實現,跟韓敘老師面對面系統學習運營知識,請教運營問題,詳情加顧問Ada老師咨詢,微信/tel:18576628049~
PS:除了咨詢問題還可以領取【騰訊、網易、豆瓣】等一手運營資料~ ??
其實我們都是在盲人摸象
拿來主義沒錯,產品不就是為了防止重復造輪子嘛 落地式關鍵!
思考真的是一筆財富
哈哈哈 可以看看思考致富
沙發是我的吧,敘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