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心業務的攻與守:支撐型部門的產品經理怎么做?

4 評論 4556 瀏覽 15 收藏 8 分鐘

當下大多數的產品經理,其實都是在支撐型部門里做產品。這時候,產品經理的自處之道有幾條:明確體系內的地位以及選好攻守之勢。

這個話題主要是以一個支持部門產品經理的視角來寫的,因為當前互聯網的主流產品就那么多,大量的產品經理其實是在業務企業內做支持工作的。

比如在萬科等房地產企業做客戶管理系統,在華為做手機軟件等。這些產品可能不屬于主營業務范圍,且不會直接帶來收益,但是強烈影響著業務的運行效率和企業品牌及口碑。

作為這些支持部門的產品經理,應該如何自處呢?下面我想談一下我的看法。

01

每個部門在一個公司、一個平臺、一個體系內,都會有自己的位置,這個位置決定了你的上下游和對接方是誰,你的利益輸出和來源是誰。

通俗來講就是,誰的需求你必須馬上做,誰的需求你可以留有余地,什么情況下你可以延期,什么情況下沒得商量。如果要讓部門和自己發展的更好,就必須意識到在「體系內的地位」。

如果不會分析在體系內的地位,可以從日常工作中總結出來,畢竟實踐出真知。哪怕在架構上你的頂頭上司是A,但很可能最決定你績效的是另一個主流業務的領導B。這里可以靠總結來甄別。

比如說:有一次,一個領導C收到了用戶的反饋,并且C是一個跟總經理關系非常好的人,那么C把這個反饋報告給總經理,總經理就會直接向產品部門問責。倒推下來,我們的目標除了讓總經理滿意外,就是讓C滿意。

這件事情總結起來就是「控制負面影響」,控制負面影響,是部門生存的基礎,是「守」的關鍵。

充分分析潛在的威脅,列出來,并時刻關注,就可以知道按優先級排出看看哪些是我們必須要做好的事情、必須要服務好的部門。

02

但最好的防守,是進攻。

一味的防守,其實是不會讓你和你的部門地位更好,只是不會更差而已。那么對于「攻」來說,就只有一條路,即「創造新價值」簡稱「創新」。

從地位上來講,一個公司就好比一個團隊,這個團隊有人主要輸出,有人后勤保障,有人負責偵查提醒,有人負責統攬全局。如果你是業務支持部門,那么你的角色就是「輔助」。

「輔助」是不需要沖在一線打輸出的,你要做的不是自己創造更多價值而獲得獎勵,而是「幫助別人創造更多價值而分得獎勵」。

也就是說,你的創新重點,應該是在輔助別人之上。比如你是做房地產APP的,千萬不要把精力都投放在非業務指標的地方,比如你以互聯網思維策劃一場拉新活動,但其實目前的產品態勢是做好客戶服務,那么這個時候你把做活動的精力來做「AI客服」就是你該做的創新。

也就是說,創新這件事是有對象和范圍的,如果只是因為出了新的技術就要接入、新的產品就要參考,那么就做不到有的放矢,在白白浪費人力。

創新的對象,要以你上游部門的KPI為目標,范圍要和上游部門磋商來確定。太過于張揚的支持部門,不會有太好的結果。與其向業務部門強勢爭取新項目,不如搞好關系循序漸進進行建議。這樣才能長久在這個體系上茁壯成長下去,如果只爭一朝一夕而搞壞了關系,后面的合作會越來越難做。

03

「攻守」即「控制負面并創新」,這兩點的有機結合才是價值最大化的狀態。

也就是說,攻守的精力是要進行合理分配的。如果支持業務的數量太多,就沒有精力進行創新,且產品體驗容易下降。但一味提升產品體驗,又會導致業務支持太少而被投訴。那么為了找好這個平衡點,我們需要做到「順勢而為」。

什么是順勢而為?

要記住,今天的問題探討關鍵在于:當你處于一個弱勢的地位,如何讀懂態勢和體系來找到上升的角度。

順勢,指的是要讀懂企業的戰略。如果企業今年提倡科技轉型,那么你就一定要在創新上加碼,否則就會被批判落后,這是比日常問題更嚴重的問題。

體系的問題,從經濟學的角度上講,叫系統性風險,是一個整個系統的導向和勢頭,需要我們及時作出順應調整。

04

至此,我們的問題基本解決完畢了。總結起來其實是3步走:

  1. 通過對業務的分析和日常工作的檢視,確定我們的「守勢」,對負面影響做好把控。
  2. 通過對主要輸出方業務的研究,形成我們的「攻勢」,找到創新發力點。
  3. 通過對公司價值觀導向、體系勢頭進行分析,決定攻守的比例。

當產品部門是支持性部門的時候,意味著單純的產品優秀,是創造不了更多價值的,風頭也是蓋不過業務的。

但好處就是,我們還可以做到錦上添花和輔助。一個好的輔助,會得到輸出和輔助的贊許,也會得到更多資源。

地位無高低,價值無優劣。如果你在支持性部門做產品,一定要記?。阂贿呑鍪?,一邊交人。

人際關系這種感性的部分,永遠是產品經理不可缺少的助力。

#專欄作家#

花生醬先生,微信公眾號:產品之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金融業資深產品經理,對職涯規劃與個人發展有豐富經驗,產品涉獵廣泛,ERP、金融領域較多。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嗚嗚嗚,目前B端產品一年,含淚點贊!業務績效不好就甩鍋我們,我們現在就是以守為主,不能出錯。

    來自上海 回復
    1. 這么早認識到這一點已經很厲害啦!加油!

      回復
  2. @花生醬先生 感謝你這篇文章給我帶來的思考,有個問題向你請教:如果公司里兩個部門都是支撐型部門,且工作內容相似,有點賽馬的意思,主要業務方態度也是誰的效率高,更愿意和誰合作,這樣的環境下如何管理該部門工作???

    回復
    1. 那就沒辦法,靠硬實力。前期打快,誰響應快響應好肯定就占上風。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