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選擇更重要的,是原則
一方面,要對世界有清醒的認知,接近真相,把握規律;另一方面,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想得明白,才能過得更好。通過了解自己、管理自己、健全心智、提升能力,在這個復雜世界的動蕩與挑戰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
在這個群體性普遍焦慮的時代,我們如何能離自在感、高效感、掌控力更近一些?
一、接受,沒有哪一代人不焦慮
不確定性的增加,是我們焦慮的一個主要原因。
十年前,有人選擇去阿里巴巴工作,有人選擇去亞馬遜中國工作;有人選擇買房,有人沒有選擇買房。如今,十年過去了,阿里巴巴可以說是一路發展,亞馬遜卻在前不久宣布退出中國。而當時出于各種原因沒有買房的人和買房的人,在經濟上和心理安全感上是完全不同的。
每個人都已經意識到,我們面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現在已經沒有一條保證能贏的路,也絕對沒有一個選擇是正確的,每一次選擇都有可能會造成巨大影響。所以我們變得焦慮。
實際上,焦慮問題,每個時代都存在。我并不覺得今天的我們比任何一個時代的人們更焦慮。
我們的父輩那一代,知青插隊落戶以后,他們該選擇什么樣的路?辭去公職還是下海經商?國企可以分房,工作比較輕松,下海面臨的問題和壓力卻是巨大的。在這些選擇面前,他們也同樣經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我還記得父親在42歲時,從社科院的研究人員跳到證券公司的時候,他的那種壓力。
每個時代都有這樣的問題,每個時代的人們都會面臨不同的選擇,而每個選擇都可能改變每個人的生活。
每個人的內心都是糾結的。只是在今天這個時代,焦慮的問題被凸顯出來。
對于我們而言,應該怎么面對焦慮?
第一,抬頭看世界,看新知。
“看見”,是學習的第一步。
正如同我們的國家,從我們“看見”蘇聯的計劃經濟,到“看見”歐美的市場經濟;
從跟進亞洲四小龍出口導向的增長模式,到引入股權激勵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
從沃爾瑪肯德基式的標準化管理,到寶潔耐克那制作精良、動人心魄的品牌營銷;
從Twitter、OICQ、YouTube、Yahoo、Google、eBay、Amazon而演變出的微博、QQ、優酷土豆、搜狐、百度、淘寶、當當,到崇拜喬布斯的雷布斯……
我們一直在學習,從宏觀政策到商業模式,從資本運作到技術應用,直到今時今日,站在世界創新陣地的前沿。
很難想象,如若沒有改革開放帶來的國際視野,我們能養成這樣世界級的市場與企業。
那么,對于個體而言,我們要做的,是抬頭看世界、看新知。
好消息是,這是一個提升視野的好時代。如果你想學習,課程之豐富,手段之多樣,史無前例。
第二,有學習的意愿。
同樣的智商、背景、經驗,有學習意愿的人,總是可以過得更好一些。
是因為這個重要的維度,我才敢說,世界并不只屬于X歲以下的人。體力衰退、記憶力下降,年近X歲的我們,或許很難控制。
而學習的意愿,無論40歲還是25歲,是個人選擇。
保持學習意愿所激發的熱情、好奇、樂趣,可以超越年齡挑戰。缺乏學習意愿的25歲,也并不少見。
我認識3個胖了半輩子的前麥肯錫領導,通過系統鍛煉徹底告別油膩。目測體重下降50斤,減過肥的人都知道這有多難。是在遠超過25歲的年齡,他們選擇了改變。
第三,建立應對新的復雜性的能力。
在成長路上,在被顛覆前,我們能夠積累的,不僅僅局限于當下的具體知識,還包括通識。
所謂通識,就是面對復雜性的能力。
如今,科學技術被廣泛使用。我們要善于找到應對技術世界的方法。
在日常中,不是機械地做事,而是試圖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回顧得失成敗的原由,探索世界運行的規律。
就像我和BAT的一個朋友吃飯,我倆拍著大腿盛贊他的實習生。95后,把一個小文檔發出來,轉成PDF格式,因為想到“你們是在手機上看,這樣格式不變形”。他在分析場景,為人著想,預見缺陷,向前一步……他在建立應對新的復雜性的能力。
二、尋找,找到不確定性的解藥
1. 定義問題,提升認知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會面對很多的不確定性,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在做好充分考量之后再做選擇。
任何事情,想清楚很重要。
尤其在工作中,無論我們是什么角色,寧可前置思考、前置溝通:讓自己想清楚,幫對方想清楚,大家都不清楚的就一起想清楚。
越不熟悉的團隊、越早期的項目、越陌生的任務,多想想、多問問,一般沒錯。一旦克服了磨合期,就會效率成倍提高。
那么,怎么算想清楚了呢?想些什么呢?
我在我的新書《是誰出的題這么難,到處都是正確答案》中介紹了麥肯錫有一個“定義問題工作表”,我做了些修改。
比如要溝通一個廣告營銷預算方案,在任務開始時,就以下問題達成共識:
① 成果給誰看,給誰用?看的人是誰?
② 什么場景看/用?
例如,這個廣告在嘈雜環境里播放,所以畫面重要,勝過配音。
③ 用什么方式提交想法?
PPT還是word,流程圖還是財務表,電話還是郵件,群里還是當面會議,長篇大論還是提綱挈領,定性分析還是定量分析……總之開工前先想想怎樣能達成效果。
④ 怎樣算成功?
這個項目是為了名還是為了利;衡量指標是什么,提升多少算滿意……如果事先不能達成共識,后期全是淚。
⑤ 限制條件是?
有多少預算,要招人么,可外包么,哪個部門能配合么……
⑥ 時限是多久?
此處省略5000字。
⑦ 其他利益相關方是誰?
還有誰需要參與決策、發表意見、提出需求、提供資源呢?(所以要排出時間,溝通討論,這點非常容易漏掉。)
⑧ 最核心的要求是什么?
回答了問題1~7,一般就能知道核心要素是什么。也許是風格,也許是時效,也許是預算,也許是精度。多問幾句,抓住重點。
⑨ 哪些條件可以放松?
沒有完美的答案,做事也需要用二八法則。
是要犧牲投放時間還是犧牲投放預算呢?溝通決策,提高效率。
綜上,看起來“定義”問題的工作量非常大,然而你會發現,不想就做,可能花費的時間會更多。
在麥肯錫,每個項目、每個細分模塊、每個小任務開始,大家都會一起坐下來,把問題“定義”一遍。漸漸地,這種訓練會成為你的本能,能更快地思考問題、提出問題、澄清問題了。
2. 多聽意見,再做選擇
無論是生活或者工作,我們可以有意識地跟成功人士靠近,跟周圍的榜樣靠近,聽聽這些人的看法和意見。無論我們收到的是什么樣的信息,最終都是我們自己做決策。
你需要的是信息,最后的選擇權在你手里。
我人生做過的每一個決策當中,凡是問的都比不問的強。
在中國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叫做價值觀的單一化。發展得好,有名有錢,人們就認為你很成功。但是,那些不夠有錢、不夠有名的人,就很難快樂嗎?不是。
我喜歡麥肯錫,在我眼里,它的好,不是因為它是咨詢公司,咨詢只是提供了一個不斷被客戶雇傭去解決新難題的環境,而是因為,在面對這種“不斷解決新難題”的挑戰中,它構建了一套精英主義體系,并告訴每一名雇員:
- 你的客戶值得最好的。
- 你做的事是最重要的。
- 你是最有潛力的。
- 你的團隊是最優秀的。
- 因此,請你做成最好的。
這未必都是真的,然而在這種追求的指引下,對職業經理人的早期訓練就包羅萬象——“壓榨”潛能,從說話到寫字,從做數到做人。
和其他卓越的大公司沒什么不同,和每一個不甘平凡的商場人也沒什么不同。
三、追問,我們到底要做什么
公司里的任務多種多樣:文章、文件、郵件、工具、軟件、廣告、產品、App、網站、活動、計劃、預算、流程、制度、簡歷、匯報、電話、會議……
大任務,值得花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討論、推敲;小任務,花幾秒鐘過過腦子。
時常,思考的過程沒有多么復雜,無非就是那一句,“我們到底要做什么”。
一件事能否做成,有太多控制不了的因素,時代與機遇,背景與環境,天資與性情……
而我們所能掌控的,只不過,是自己,是當下,是眼前的努力。
既然做了,就盡量不折騰自己,不折騰別人,不被人折騰。從“想清楚、說清楚、問清楚”開始,然后把節約的生命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在麥肯錫,我們時常會做的練習是追問——so what。可以翻譯為“所以呢?”、“然后呢?”“那又說明什么呢?”目的就是想找到,我們到底要做的是什么。
① 追問目標
在干活前,反復厘清這項工作究竟起什么作用。這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如前述營銷預算案例,你心里可能會有一些不同層次的目標:剛開始,想做個營銷預算,滿足對方讓我做預算的要求;
接下來,想做出分析,能解答對方真正關心的問題;
更進一步,希望這個分析不僅準確,還能讓對方快速聽懂、認同(如果不認同,也提出有價值的質疑),向前推進。
一直追問自己的目標,直到最后一層。
② 分析受眾
思考這次溝通,對方是什么人,TA有什么特點,TA在什么場景下接受這個信息,怎么更能讓TA理解和接受?
例如,TA很忙,所以要言簡意賅、先說重點。
TA看別人做的密密麻麻excel,很費時間,所以應該提綱挈領地說明結論、思路,幫助ta快速理解和接受。
TA可能會問這些問題,所以事實與邏輯要經得起詢問與推敲。
③ 壓榨so what
用so what來窮追猛打,十分彪悍有效。
比方要開個例會,我想說,上個月銷量是5000萬元。追問:所以呢?
同比增長了50%,超過目標30%,業績很好。
追問:所以呢?
上月推廣效果很好,因為有所創新,如XXX,XXX。
追問:所以呢?
這個月應該繼續嘗試XXX,預計可以帶來……的好處。
追問:所以呢?
提出下步計劃,講明利害爭取支持,講清困難爭取幫助。
在層層追問下,從基本事實,到事實背后的啟示,最終著眼于后續策略與行動。
如果事先明確目標是“證明上次活動的成績,從而爭取老板對后續方案的支持”,就可以更胸有成竹地進行溝通。
那么,平時我們自己就可以扮演這個壓榨者的角色。
這3個練習,我至今每一天都在進行。練習的機會舉目皆是,開好每個會、打磨每個方案、寫清每個郵件。每多嘗試一次,就更熟練一點。
工作中,我們要追問。生活中,這樣的思維方式也應該一直延續。
四、每一個選擇,都是答案
人們越來越多的面臨各種選擇,每一天,我們都面臨無窮無盡的選擇,拷問著我們是誰、我們要什么。
在長期的糾結與復盤中,我找到一個逃離“患得患失”焦慮狀態的出路:先有原則,才有選擇;選擇錯了,修正原則。
1. 人生就是一道道選擇題,到處都是“正確答案”
選擇A,還是選擇B,都是“正確答案”,只是意味著取舍,意味著冒險。沒有最正確的選擇,都是要通過更多的努力讓選擇更正確。學會選擇本身,比單次選對遠遠重要。
2. 建立自己的原則,先有原則,才有選擇
如果你的“人生原則”是讓你“挑戰自我”,你就去不斷挑戰自我。
如果你的“人生原則”是“厚積薄發”,你就去不斷沉淀積累。
每一條人生原則,定義著你是誰、你要什么、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一旦找到自己、認識世界、確立原則,當下的選擇、未來的選擇才會變得容易。
3. 每一次艱難選擇,都是測試自己原則的機會
大部分情況下,原則與原則之間,是并行不悖的。只有必須取舍時,我們的原則才真正受到考驗。
對你而言,到底什么優先級更高,到底什么更加難以妥協?
遇到不太合格的下屬,是“bring the best out of people”(幫助每個人成為更好的自己)更理想,還是“讓每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更理性?
面對別人不同的意見,是“堅持自我”讓你坦然,還是“從善如流”讓你安心?
這些艱難的選擇,是一個個挑戰,更是一個個機會。它迫使你拷問自己的內心,在糾結反復的過程中,我們才會更了解自己。
4. 每一次選擇,都可能是“錯的”;每一條原則,都可能是“錯的”。沒關系,應用它、測試它、修正它
你的每個選擇,都可能出現最好的結果。
你的每個選擇,都可能出現最壞的結果。
這其中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我們只能預判,卻不能準確預知未來。
所以,當你做出任何一個選擇,請接受“它可以是錯的”;但是,記得做出選擇的原則,在后來的歲月中,回顧它、反省它、修正它。
事后,可能你會發現“爭取不確定性太高的機會”是一個錯著,未來要更加穩扎穩打??赡苣銜吹健胺艞墘粝搿笔且粯洞朗?,未來要更加堅定追求自我。
“次次選對”是不可能的,“優化原則”而增加選對的概率,是非??赡艿摹?/p>
5. 別人的意見只能參考,你的答案只能自己尋找
歌德說:“所有的智慧早已被人想過。我們必須做的,只是嘗試再想一遍?!?/p>
將語錄下載到手機上、印刻到腦海里,并不等于我們就知道該怎么做。
你是唯一的,你是動態的,你是復雜的。我們只能一點點找到自己的原則,一步步找到自己的答案。
每一個選擇,別人永遠無法判斷你有多渴望、你有多看重。在你是主角的舞臺上,一旦你做出了選擇,“觀眾”的意見也只能參考。
如果出現最壞的結果,有人嘲笑你,你可以坦然面對——
- 我建立了自己的原則,我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 我獲得了生活的反饋,我獲得了寶貴的成長。
一生很長,系統的原則比當下的選擇重要,反省的能力比命好的結果可靠,建立自己的認知比聽從圣賢的答案有效。
知乎上有個問題: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再是個普通人?
高贊回答是:當我意識到,我只是個普通人的時候。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更努力。世界不是我們的,但是選擇是我們的。選擇才有后果,有后果才有反饋,有反饋才有領悟,有領悟才有精進。
達利歐在《原則》中寫道:“沒有什么比‘明白現實世界如何運作’并且‘如何應對它’更重要的事?!?/p>
在麥肯錫的七年里,我建立了一種“can-do”精神,遇到任何問題擼起袖子就上。正因為結果不可控,所以要竭盡全力控制過程。
沒有什么問題,用學習、方法、勤奮、堅韌和智力,是不可以搞定,或者盡可能接近搞定的。
所遇到的所有能力問題,都是態度問題。
這世界上到處都有挑戰智商極限與情商高度的事兒,但阻擋我們的,往往是“這沒意思,這很難吧,我不行吧,以后再說”的狀態。
是否能夠自己動手、探索新知,很大程度上決定我們能走得多遠,變得多強,過得多好。
“做得完”、“做得到”和“做得好”是不同的事。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努力,并且為自己喝彩。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作者:邱天,北京大學經濟學系,麥肯錫7年咨詢顧問,互聯網行業5年運營管理,沃頓商學院MBA。她在《是誰出的題這么難,到處都是正確答案》分享職場方法和生活體會,用方法論更好地認知世界、管理人生。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zUr2u4ySi4qV-GTXUN4WPw
本文由@筆記俠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寫的很贊,有出處,有認知,有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