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產品思維備戰秋招:創建你的秋招任務池
六月來了,秋招還會遠嗎?面對大大小小的秋招準備事項,我通過改造產品需求池文檔、版本記錄表,創建出一份適用于個人實際情況的秋招任務池文檔,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創建思路。
對于有心要好好備戰秋招的同學們而言,面對簡歷投遞、筆試、面試所需要準備的大大小小的事項,難免會感到迷茫。越是查漏補缺,越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想進行全面自我提升,卻苦于可選項太多,不知從何入手。
同樣作為一個備戰秋招的小白,摸索了一段時間后,我突然發現:備戰秋招的過程,不就是一個產品發展的過程嗎?運用產品化思維,把“我”作為一個產品,而大大小小的待辦事項作為“需求”,那么如何挖掘、確定待辦事項,并對它們進行分類、分級、整理、執行,恰恰如一個產品經理對產品需求的分析與整理過程。
我會從以下這幾個方面聊聊應該如何通過對產品需求池文檔、版本記錄表進行改造,創建出一份適用于個人實際情況的秋招任務池文檔:
- 需求演繹;
- 任務分類;
- 任務整理分級。
一、需求演繹
產品經理的職責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然而這一句話未免過于籠統,深挖這句話的內涵,我們會發現在“發現-解決”這一路徑中,還存在著許多判斷,比如:
- 這個需求是真是偽?
- 先滿足這個需求還是那個需求?
- 滿足這個需求是想達成什么目標?輸出的成果是什么?
- 輸出成果運用的場景是什么?
- ……
在開啟秋招計劃之前,以下幾個產品化思維,可以幫助我們轉換思路,完整演繹整個需求發現、解決、應用的完整路徑,從而更好地將需求細分成任務,制作出一份敏捷落地的計劃表。
1. 同理心:“這個需求是真是偽?”
產品思維中的同理心,是指站在用戶的角度看待產品,避免先入為主,將偽需求當成真需求。如果將求職者自身視為秋招過程中的一款產品,那么對應的用戶是誰?
是企業。在挖掘個人應聘需求時,要站在企業的角度,理解企業看重哪種能力。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做的是:
- 了解崗位職能;
- 翻閱企業對應崗位的招聘要求,總結提煉出企業所要求的能力;
- 將企業要求與個人能力匹配,挖掘個人需求;
- 考慮效率、效果與成本,將個人需求細分成任務。
比如,以下是我在崗位職能和招聘要求的基礎上,總結的產品主要能力樹。參照這些能力要求,就可以避免重點跑偏(比如想求職產品,卻展示成交互/運營等能力)。
舉個例子:就個人而言,由于學歷背景本身與商科相關,我已具備一定的市場能力以及用戶調研,那么我現階段在專業技能中的需求是:著重提升產品能力與數據分析能力。而將這些需求拆分成具體任務時,同時考慮效率、效果與成本,我列出了以下具體任務:
- 系統學習產品與運營網課;
- 撰寫產品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內容運營策劃/活動運營策劃/用戶策略分析等作業文件。
2. 執行力:“先滿足這個需求還是那個需求?”
當只有一兩項需求的時候,執行力可以理解為“馬上去做,得到結果”;但是當需求非常多的時候,在馬上去做之前,必要的事情是理清每個需求的來龍去脈和優先級,同時在執行的過程中及時調整,敏捷行動。
優先級排序和敏捷調整采用了改造版的需求池文檔和版本記錄表,在【任務整理分級】部分會詳細展開。原版文件如下:
3. 結果導向:“滿足這個需求是想達成什么目標?需要輸出的成果是什么?”
結果導向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有目標,做事考慮大局觀;二是有成果,凡事必輸出成果。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當前的目標是“通過秋招在理想的崗位獲得工作”,不是“職業進階能力提升”,因此對應的需求是“掌握基礎專業能力和應試能力”,而不是諸如“學會制作高保真交互原型”等進階能力。畢竟,秋招時間緊迫,明確目標,可以合理分配時間精力,確立重點發展的需求,避免事倍功半。
其次,輸入必有輸出。這句話一個交互設計原則,原意為交互設計要做到用戶點擊必有反饋。我將這句話放秋招備戰中,引申含義為“知識輸入必須要有作品輸出”。作品輸出除了可以鞏固對知識點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集成個人作品集,成為面試時展示個人能力的校驗物。
再回顧一下我在上文【同理心】部分提到的任務分解:
- 系統學習產品與運營網課——知識輸入;
- 撰寫產品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內容運營策劃/活動運營策劃/用戶策略分析等作業文件——作品輸出。
我將一項“著重提升產品能力與數據分析能力”的需求分解成“知識輸入”“作業輸出”兩個方向的具體任務。事實上對于每一項需求,我都會盡量做到劃分成輸入與輸出兩種任務內容,以達到效果最大化。
4. 場景化:“輸出成果運用的場景是什么?”
場景化的原意指“思考用戶和產品交互的過程的每一個細節”,引申到這里指“思考我和企業互動的每一個細節”,即我輸出的結果可以如何運用在這些細節中。求職者與企業交互的接觸點,無非是簡歷投遞、筆試、面試者三個環節。在制定具體的輸出任務時,不妨多想一想,輸出的成果可以如何運用,以使其發揮最大化效果。
比如“撰寫產品分析報告”這項輸出任務,其應用場景可以為:
- 總結產品分析思路,運用到筆試主觀題答題+面試過程中;
- 將報告發表到專業平臺或論壇(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知乎/簡書/??途W等),在簡歷和面試中讓平臺的專業性為自己的能力背書;
- 將報告打印成冊,面試是隨身攜帶,引導面試官基于報告與我互動交流,最大程度表現我已有準備的面試點。
二、任務分類
面對大大小小的任務,將其分類歸納,是制作任務池文檔的第一步。以下是我的分類步驟:
1. 發散思維,羅列各種分類
在剛開始分類時,不可能一蹴而就地確定出完美的分類。因此我采用的是思維發散法,先在紙上排列出各種的分類標準,以及類目下的具體項目。當然,羅列類目也不是毫無邏輯的,我依據了以下幾條分類原則:
- 動作分類 – 輸入類vs輸出類;
- 考試分類 – 筆試類vs面試類;
- 虛實分類 – 技能類vs作品類;
- 時間分類 – 預備期 vs 投遞期 vs 進行時。
2. 整合重疊部分,確定最終分類
羅列完所有的分類及其類目下任務后,就可以開始觀察是否有重疊部分了。比如:我發現“輸入類 – 上課”是一種技能學習,可以整合到技能類;“輸入類 – 筆面試經”可以分解到筆試類與面試類;“輸出類 – 作品”完全就是作品類的內容……
通過逐步整合,我發現原本的“輸入類”“輸出類”下任務都可分配到其他類目下,而其他類目下的內容總體又都可以劃分為輸入與輸出兩大動作,同時每個時期的任務又有不同的側重點。最終整理出的分類如圖:
三、任務整理分級
在上述分類的基礎上,我將所有任務整理成一個包含了三個部分的excel文檔,分別是任務池、版本記錄和每月任務排期:
1. 任務池
改造自產品需求池,保留了大部分表頭,只作了部分微調。
- 編號:每項具體任務的標號;
- 任務時期、說明、任務類型、任務描述:直接套入上一部分提到的任務分類;
- 任務層次:任務層次可以劃分為以下類型,基本與需求層次的含義無異。再根據實際情況,把上面列舉的具體任務標記所屬層次就好啦。
- 任務優先級:優先級是指需求/任務完成的先后順序。產品工作中的優先級分類有以下方法:
將其按實際情況轉化成秋招任務優先級排列方法如下:
秋招進度,就是根據當前秋招所處的時期(預備期、投遞期、進行時)來確定哪項任務更為重要。
任務當前進度,就是根據該項任務已完成的程度。比如,原型技能只屬于增值層,是即使稍微不足也無傷大雅的能力,但由于我已經將原型網課上到了一半,不妨將其優先級提高,當下把它全部完成。
任務投入產出比,就是該項任務投入的時間精力與效果作用的對比。如果任務投入時間與精力相對較少,就可以發揮大的作用,那何不將它優先完成呢?
其他個人事務,是另外根據個人狀況添加進去的。在準備秋招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其他個人事務,比如當前學業狀態。因為需要在秋招的同時完成畢設,也是一項需要付出大量時間精力的項目,因此不能把個人時間全部用秋招排滿,需要預留一些時間給學業。
需要注意的是,優先級排序是有周期性的,每個時期的任務重要性和緊迫性必然有所不同,個人是以月為周期進行優先級排序。
2. 版本記錄
作為剛入門的小白,在一開始制定任務計劃時未免有考慮不周到的地方,通過日后學習會逐漸發現先前計劃的不合理之處。通過改造版本記錄表,可以更新記錄任務池需要變更的地方。
此外,我新增了一列“備注思考”,用以收集記錄平時產生的靈感和感悟等,對之后完成任務時會有所幫助。
3. 每月任務排期
確定了任務優先級之后,就可以對每月的任務內容進行排期。常用的排期表應該是甘特圖吧,但我出于個人喜好和制作方便的心理就用了魚骨圖。
需要注意的是每月任務應該關注輸入類與輸出類的平衡。我的魚骨圖時間線上半部分是輸入類任務,下班部分是輸出類任務,有對應關系的之間用箭頭聯系起來,盡量做到一對一的關系。
好啦,以上就是我改造產品文檔建立秋招任務池的完整思路。可能有考慮不周之處,請多指教~秋招要開始了,一起加油吧!
本文由 @?Elle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金十數據體驗報告
留名
Liu-Nolan
可以加個好,友嗎,一起準備 ??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