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決定著你未來的格局

1 評論 8478 瀏覽 22 收藏 10 分鐘

心智模式是我們對一件事、一個情況、一個活動或一個概念的看法和視角,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假設,它影響著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和我們的行為方式。

一、你聽過心智模式嗎?

大家好,我是關蘇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際關系技能”中的第一個章節“心智模式”的課程學習。

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聽說過心智模式嗎?如果還不熟悉,我先給你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公司有兩個同事犯了錯誤,一個垂頭喪氣,你去問他為什么,他說:我犯錯了,意味我很愚蠢。

而另一個卻依然斗志昂揚的繼續工作,你問他,他卻說,我是犯了錯,但這是個學習機會,我知道了,下次就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了

第二個例子是兩個新入職的銷售員,兩個銷售員1天都各自拜訪了6個客戶,結果都沒有一個成交。

其中一個銷售員第二天就打退堂鼓準備換工作了,因為對于他而言,遭到客戶拒絕就意味著他失敗了。

而另一個新人第二天又開始了新的拜訪,因為他覺得:成功,意味著我比其他人遭到更多的拒絕。

以上兩個例子就是兩種心智模式的體現,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在面對同一事物時,往往有不同的思維模式,結果造成了不同結果。

心智模式能夠決定人的成敗,成功者得身上往往具有正確的積極、開放、樂觀的心智模式。

再補充幾個常見的工作/生活中的想法:

  • 我要親力親為,這樣企業運營和決策效率才會高
  • 我不能告訴同事們他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這樣會讓他們沒面子
  • 公司只有一個領導,要晉升就要討好他
  • 工作中如果自己不懂,就問上級,而非自己思考,主動尋找答案
  • 人善人欺,所以平日要強勢些,少做好人
  • 我過去的戀愛都遇到了渣男,所以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相比成功者,失敗者則往往是自我設限的心智模式,他們的思維模式是消極、封閉、破壞性的。

很多人的一生都是失敗的,或者一輩子平庸,究其原因,就是他們的心智模式是消極的。

以上列舉的工作或生活中常見的想法,都是因為當事人的心智模式出現了問題。

組織學習的發明者、理論和實踐結合大師阿基里斯說:”如果我們希望團隊和團隊領導有效行事,他們必須超越工具和技巧并改變他們的心智模式”。?

引導領域大師Roger Schwarz也說到:“決定績效的是行為,決定結果的是行為,決定行為的是人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極其重要,心智模式不僅影響著我們的行為,還影響著組織的結果。

個人、團隊和組織要突破,首先是要重塑心智模式,進而才可能帶來行為上的改變。

在企業中應大力進行心智模式的學習,轉變員工心智模式可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比如殼牌石油公司,通過集體心智模式的改善而加速組織變革,成為世界上地域化實施得最為徹底的幾家大公司之一,從而能成功地度過70~80年代兩次世界石油危機的巨大沖擊。

相反,很多企業出現了團隊協作、對工作結果不擔責等問題,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團隊成員的心智模式出現了問題。

二、什么是心智模式?

成與敗往往始于一念之差,經常有人說三觀,這個念和三觀,其實就是心智模式的俗稱。

1.?心智模式的起源和定義

心智模式這個名詞是由蘇格蘭心理學家Kenneth Craik 在1943 年首次提出的,之后就被認知心理學家Johnson-Laird等人所采用。

《第5項修煉》的作者彼得·圣吉將其定義為:心智模式是我們對一件事、一個情況、一個活動或一個概念的看法和視角,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假設,它影響著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和我們的行為方式。

2.?心智模式的特點和成因

心智模式為我們提供了觀察世界的認知框架,是一種思維定勢,它如同一個“過濾鏡”,會影響你我所“看見”的事物。

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在觀察同一事物時,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或得出迥然不同的結論。

一般來說,心智模式有以下特點:

  • 每個人都具有心智模式,?具有普遍性
  • 心智模式存在于人們的潛意識中,是一張隱藏的心靈地圖,極少有人能意識到它的存在;
  • 你過去的體驗、經歷,受到的教育和社會環境,這些來源決定了你的心智模式
  • 很多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起源于我們的童年,比如一個人童年時被狗咬過,長大就可能會對狗產生恐懼;再比如父母關系不和,如果父親總是欺負母親,女孩在長大后對婚姻和男人容易產生戒心;
  • 心智模式讓我們將自己的假設和推論視為事實,你看到、聽到的、想到的其實都是你個人以為的;但假設不等于事實;
  • 心智模式決定了我們觀察事物的視角和做出的相關結論,它指導我們思考和行為的方式

心智模式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信息獲取方式,以及對于信息的反應方式。

心智模式的形成是我們先在真實世界里受到信息刺激,然后經由個人觀察得到進一步的信息回饋。

如果自己主觀認為是好的回饋就會保留下來成為我們自己的心智模式,而對不符合自己“口味”的信息卻視而不見或排斥,從而本能地強化了自己原有的心智模式。

三、如何改善心智模式?

關于改善心智模式,我建議我們跟隨這個領域的一些大師們的腳步去學習。例如:

  • 心理大師薩提亞發明了“冰山理論”
  • 阿吉里斯等人開發了“左手欄”、“推論的階梯”等實用方法和工具
  • 彼得·圣吉在眾多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改善組織心智模式的若干方法如“深度會談”
  • 心理學家馬克西·莫爾茨比提出了“四大害怕”
  • 吉列爾莫·奎拉爾研發的“人生學習模式”
  • 教育學家杜威提出了“反省思維”

想要改善心智模式,那就意味著否定和拋棄舊有的心智模式,建立新的心智模式。

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實現心靈的痛苦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因為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或習慣仍然自覺、不自覺地左右著你。

改變信念雖然比改變一時的行為舉止要更困難,但會更加有效。因此,你必須鍥而不舍,持之以恒。

四、金句小結

決定績效的是行為,決定結果的是行為,決定行為的是人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我們對一件事的看法和視角,是一個根深蒂固的自我假設,它影響著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和我們的行為方式。

與其費力改變自己或他人行為,不如從改變你我的心智模式開始。

#專欄作家#

關蘇哲,微信公眾號:新關點,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新關點創始人。中歐MBA、偉事達總裁教練,上海交大客座教授,創美藥業獨立董事。

本文由 @關蘇哲?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splash, 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請問馬克西·莫爾茨比的英文名是?“四大害怕”是在哪本著作里呢,外網也沒有搜索呢~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