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思維:系統思維的能力(上)

Jyn
5 評論 20896 瀏覽 102 收藏 11 分鐘

系統思考是整體地、動態地、連續地思考問題的思維模式,是在復雜動態系統中的一種以簡馭繁的智慧。

前段時間一個價值900億美元的男人在中關村進行了一次演講再次刷遍朋友圈,陸奇表示人工智能趨勢下,人類如果沒有持續的學習能力,看再多世界也沒用,未來必將會被AI替代。

那么如何具備持續學習的能力?

在我看來,首先要搭建底層邏輯思維,缺乏系統思考及輸出能力的人,不懂得復盤進化的人,最終會淪為螺絲釘。

當然,除了系統思維外,結構化思維和復利思維也很重要。本篇主要分享系統思維的能力(提煉于系統之美)。

拯救系統思考缺乏癥?。。。ㄉ希? width=

——— 溫馨提示:以下全是費腦子的干貨 ———

一、什么是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是整體地、動態地、連續地思考問題的思維模式,是在復雜動態系統中的一種以簡馭繁的智慧。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但很多人都只是機械的應對,專注于事件層面的響應,而未觸及問題產生的原因。

拯救系統思考缺乏癥!?。。ㄉ希? width=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更應提升系統思考能力,因為系統思考是“見樹又見林”的能力,它能夠幫助人們解決復雜問題、推動組織成長、提升組織能力、能夠建設學習型組織的核心技能。

二、系統的基本組成

那么想要具備系統思考的能力,需要先了解身邊都存在什么系統,人自身是一種系統、森林是一種系統、社會組織也是一種系統,系統無所不在。但無論是心智模型還是數學模型,系統都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簡化。

無論系統如何千變萬化,但都離不開三種構成要件:要素、連接、目標。沒有任何內在連接或功能的組合體不是一個系統。

拯救系統思考缺乏癥?。。。ㄉ希? width=

  • 要素:不一定是有形的,對于一所知名大學來說學術能力和聲譽也是要素之一;
  • 連接:那些把要素整合在一起的關系;
  • 目標:每一個系統都有一個重要的目標,那就是確保自我永存。

一個成功的系統,能夠實現個體和系統總目標的一致性。而系統行為是動態性的,一個系統初始會具備存量,通過一定的流量來完成流入、流出形成動態。

舉個栗子:互聯網團隊是一種系統。

  • 團隊的要素:包括人員(產品經理、設計師)、產出物(需求文檔/設計文檔)、設計流程(協作)、工作沉淀(規范經驗)、設計影響力等;
  • 團隊的連接:是共同目標下的跨職能協同、經驗分享、業務導向的設計配合等;
  • 團隊的目標:滿足用戶訴求,并以可視化的方式將需求轉化為產品,保證體驗上的有用、好用、想用等。

三、系統的三大特征

縱觀身邊的系統,譬如一臺機器、一個社區、亦或是一個生態系統,能夠和諧運轉的前提是具備至少一個以下的特征:適應力、自組織、層次性。

拯救系統思考缺乏癥?。。。ㄉ希? width=

怎么理解呢?

(1)適應力

有適應力的系統是會動態變化的,一直保持恒定不動的系統是沒有適應能力的,可以理解為活水與死水:活水有水的流入流出,遇到旱季和雨季可以靈活調節應對;死水因為沒有流入流出的渠道,遇到干涸季只能蒸干旱澇。

拯救系統思考缺乏癥?。。。ㄉ希? width=

(2)自組織

人類是相比而言復雜的系統,比較顯著的特征包括能自我學習、多元化、復雜化和進化的能力。人類從刀耕火種,進化到蒸汽機、專業流水線作業以及全球化通信網絡的發展,都是自組織的特征。

拯救系統思考缺乏癥?。。。ㄉ希? width=

(3)層次性

系統和子系統的包含和生成關系,就是層次性。譬如我們體內的細胞是器官的一個子系統、器官又是身體的一個子系統。

舉個栗子:

  • 把設計團隊看作一個大系統,適應力體現在業務突然爆發式增長,設計團隊可“彈性化”靈活支持;
  • 設計團隊的自組織體現在設計團隊內部的知識共享、設計內審等模塊,讓設計師在平臺上互相學習,共同成長,不斷提升團隊的設計力;
  • 設計團隊的層次性體現在,子系統是業務線A、業務線B、設計中臺C等,每一個子系統業務線內又包含交互組、UI組等組織形式。

四、系統思考的6大障礙

想要全面地具備系統思考緯度,先逆向了解一下哪些問題會阻礙你系統思考,譬如:系統思考不能只看短暫的、外在表象層,應該挖掘系統內在解構;譬如系統思考需要考慮各種限制性因素,如時間的延遲。接下來將一一剖析。

(1)挖掘系統的本質

當遇到一個問題時,善于進行系統思考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尋找數據,了解系統的歷史情況以及行為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圖。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分析行為層而非表象層的事件才能找到根源所在。

拯救系統思考缺乏癥!!?。ㄉ希? /></p>
<p><strong>(2)在非線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線性的思維模式</strong></p>
<p>很多人都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那么兩分耕耘就會得到兩分收獲嗎?在非線性的系統里,有可能只會得到1/2的收獲,也可能會得到4倍的收獲,或者根本得不到收獲。</p>
<p><strong>(3)恰當地劃定邊界</strong></p>
<p>當我們試著去理解一件事的時候,就必須將其簡化,這就意味著設定邊界。這個邊界是根據人自身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去劃定的。(譬如設計組織邊界的劃定,從職能型轉為業務型)</p>
<p><strong>(4)看清限制因素</strong></p>
<p>任何成長都存在限制因素,有些限制是自發的;有些這是系統施加的。譬如小朋友不管吃多少碳水化合物,如果缺少蛋白質,身體也不會健康。同理,不管會有多少客戶,沒有資本,公司也無法正常運轉。因此,從根本上講,<strong>關鍵不是追求持續成長,而是選擇在哪些因素的限制下維持生存。</strong></p>
<p><strong>(5)無所不在的時間延遲</strong></p>
<p>生活中,系統延遲比比皆是。改變延遲的長短可以徹底地改變系統行為,譬如提升團隊的設計質量可以通過內審評估完成,但培養設計師賦能和沉淀復盤需要的時間往往比改動設計方案長很多。</p>
<p><img data-action=小結

上文主要描述了什么是系統思考,系統的基本組成元素(要素、連接、目標)以及系統的三大特征(適應力、自組織、層次性),接著要想訓練系統思考的能力,首先需要清楚應該了解系統的限制以及哪些思維模式需要避免(拒絕表層思維、拒絕線性思維、劃定系統邊界、了解系統限制因素、時間延遲、有限理性)

為了保證品質不辜負伙伴兒們的期望,本文拆為上下兩篇。上篇鋪墊了系統的要素、特征,及如何避免思維定式后,下篇將提煉目前系統的幾大類型,以及系統思維模式如何通過杠桿撬動系統變革。

 

作者:金璐,公眾號:金小米的學習筆記(ID:HelloJyn)

本文由 @金璐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好像沒有下

    來自北京 回復
  2. 您好作者,已拜讀您的兩篇文章。前幾年我也一直在讀《系統思考》,《如何系統思考》《系統之美》等書籍,一直一來都有一些疑惑,希望得到您的寶貴的解答。
    一、系統思考和結構化思考的區別到底是什么?
    1、結構化思維,以麥肯錫金字塔原理和mece法則為主打,將求思考的時候做到不重不漏,并且各個要素之間要有邏輯性。很多人的回復都是,結構化思考是線性思維,沒有看到全貌。這里我真的不太贊同。都已經做到了mece法則了,怎么說就是不全面了呢?
    2、根據邱昭良的思考羅盤來做系統思考,需要有一個找出所有要素的步驟,這里肯定會用到mece法則和金字塔原理。那是否可以說,結構化思維是系統思考的前一個步驟?
    二、關于連接。
    系統思考要求在闡述要素的連接時,要素用名詞,然后闡述因果關系。比如,公司盈利與產品質量之間就是S型連接。但是,某些連接應該怎么去闡述呢?比如,一間房間,廚房、廁所、臥室等等,他們肯定組成了一個系統。那廚房和臥室之間的連接,該怎么形容呢?
    謝謝作者您的解答。

    來自四川 回復
  3. 系統思維是八十年代的東西了,現在商業界和營銷界用的是立體思維……

    回復
    1. 請寫一篇立體思維讓我們學習下:)

      來自北京 回復
    2. 可不是,數字1和0還是西元500年的產物,大家目前用的構建在1和0之上衍生的代碼和理論。重點是在怎么用?以及夯實底層。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