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了100多位牛人,終于總結出一個牛人公式

0 評論 6919 瀏覽 33 收藏 22 分鐘

牛人為什么這么牛?本篇文章將分為五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成功要學會用方法、成長動力學的秘訣、時勢造英雄的真理、乘法的原理與作用。

10年前,我開始研究一個問題:牛人為什么這么牛?

當時,我在政府部門從事國際經濟與政策研究,有機會接觸一些政要、著名政治學者、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國際金融機構高管、知名企業家等。

在交往過程中,我總是會去探究他們的成長經歷,試圖總結出成功的共性。

后來,我做了咨詢公司,又有機會深度研究很多企業和企業家,其中包括福布斯富豪榜上榜人物。

咨詢師等于企業醫生,需要了解企業和企業家方方面面的情況,這種研究是極其深入的。很多時候,咨詢師對企業和企業家的了解,比企業家本人還要深。

訪談過的高管,就更多了。每一次咨詢,我都要把該公司的所有高管,都訪談一遍。我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是:“能不能介紹一下您過往的光輝歷程?”

就這樣,我積累了很多的案例。

今年以來,我開始專門研究知名的企業家。我寫了任正非、劉強東、王興、張一鳴、程維、黃崢、孫宇晨、李想等。

每一次寫作,我都會把所有能找到的書、雜志文章、網絡資料全部過一遍,把能接觸到的相關人士,都訪談一遍。

可以自信地說,在公眾號寫作界,沒有任何一個人,對這些人的研究有我這么深入、細致、內幕。大家去對比一下寫同一主題的何加鹽文章和其他公眾號的文章,就會知道我所言非虛。

最近,那個在我腦海里盤旋了10年的問題,答案漸漸清晰。

牛人為什么牛?我認為可以總結為下面這個公式:

這個公式比我們平??吹降哪切┖唵位墓絹碚f,要復雜一些。

下面,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它進行詳細的闡述:

  1.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2. 成功要學會用方法
  3. 成長動力學的秘訣
  4. 時勢造英雄的真理
  5. 乘法的原理與作用

一、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我們常說,要變成牛人,一定要很努力。

這話沒錯。

但是,努力的人那么多,為什么成為牛人的那么少呢?

因為在努力之上,還有更高維度的因素,就是選擇。

選擇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最重要因素。

馬云在他的同齡人中,起初并不出眾。他參加高考,連考三次才考上大專,碰巧趕上學校專升本,才能拿到本科文憑。

他和小伙伴一起去找工作,其他人都被錄取了,他是唯一被淘汰的那個。

可是后來,他選對了一條道路:做電子商務。這是他后面一切成功的起源。

所謂選擇,主要是選去哪兒和怎么去。也就是你要走什么路,以及通過什么平臺前進。

如果方向對了,哪怕走得慢一點,總會離目標更近。方向錯了,越努力,離目標越遠。

雷軍說,在風口上,豬都能飛。2010年選擇了智能手機行業,2013年選擇了移動互聯網行業,就很容易成功。而如果是逆著暴風雨,老鷹都飛不高飛不遠。

但選對方向只是第一步,你還需要選對平臺。如果平臺選對了,你邁向成功的步伐會更快速、更輕松。

同樣是從商場一樓到七樓,你坐直梯、扶梯和走樓梯,方向都是一致的,但速度截然不同。

阿里巴巴早期員工的經歷是絕佳例證。馬云在南非的一次演講中說到:

“阿里巴巴B2B業務IPO的時候,我們有300個人成了百萬富翁。我問了我的同事三個問題。你們成為百萬富翁是因為你們比其他人聰明嗎?他們說不是,我們都找不到工作。是因為你們勤奮工作么?也不是,有很多人都很勤奮。聰明人都去IBM和微軟了。獵頭根本就不來我們公司搶人?!?/p>

這些并不比別人聰明、也不必別人勤奮的人,卻獲得了比同樣聰明和勤奮的人、甚至更聰明勤奮的人更多的回報。

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們處于一個飛速發展的平臺上。

方向和平臺,是選擇的關鍵;選擇,是成為牛人的關鍵。

因此,在這個公式里,我在選擇的右上角加上了一個“3”,其意思是3次方。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3”是簡化,代表“很多”的意思,請不要理解為一個確數。它的真實含義是:在所有成就牛人的影響因素中,選擇的作用最大。

關于如何選好方向和平臺,需要了解三個方面的情況:你喜歡什么、你擅長什么、未來什么有前途?這方面我專門寫過一篇長文,題為《 迷茫時的3個選擇,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對如何做選擇有詳細的闡述,大家可以看看。

另外,未來有什么重要的風口?如何搭上順風車?我在《 比“5G有多快”更重要的,是5G將帶來哪些改變》里也有詳細論述,有興趣的可以點擊進去閱讀。

二、成功要學會用方法

那么選擇好了方向和平臺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吭哧吭哧地朝著理想前進了?

還不行。

第二維度的影響因素,是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有效率高低之分。采用不同的方法、使用不同的工具,就會在質量和速度上形成區別。

牛人比大家學習更好,工作更高效,可能不一定是他比大家聰明,而是他用了好方法。

不管是銷售、演講、寫作、編程,還是管理、創造、科研、時間管理,都有其客觀規律。如果能夠找到規律、順應規律,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找不到規律,背離規律,累死累活,還是一事無成。

沒有一個牛人,不是善于利用方法的人。

有效的方法來自于學習、思考和實踐。

向前人學習、向書本學習、向身邊的牛人學習,加上自己的思考與改進,在實踐中不斷練習和總結,我們就能不斷地習得和改進做事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效率。

這里說到的練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刻意練習”,就是離開舒適區,給自己更難的、但是跳一跳可以夠得著的挑戰。太容易的練習起不到效果,太難的練習會令人失去堅持的動力。最好的練習,是每次有85%已經會的內容,15%新的挑戰。

在公式中,我在“方法”的右上角也標上了一個數字“2”,意思是在成為牛人的影響因素中,方法的重要性比選擇小,但是比努力大。

關于方法,我寫過不少文章,如關于拓展人脈關系方法的《 拼多多上市,80后創始人28個月做到身家800億,憑的就是三個字》,關于如何搞定一個人的《胖揍還是色誘?搞定一個人的五個層次 》,關于應對不確定的《 任正非和馬化騰的灰度:普通人追求安全感,高手擁抱不確定性》,關于提高情商的《 情商高不是讓人舒服,而是達到目的》等。有興趣的可以點擊鏈接閱讀。

三、成長動力學的秘訣

當方向對了,平臺也選好了,也有了好的方法,接下來比拼的就是誰更努力。

雷軍雖然說了“在風口上,豬都能飛”,可是他能飛不僅僅是因為風。事實上,雷軍被稱為“互聯網”勞模,年復一年地每天工作16個小時。

這么多年來,我所見過的牛人,沒有一個不是學習狂、工作狂。

我曾經問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your spare time”,他笑笑回答:“I have no spare time.”( “你閑暇時喜歡干什么?” “我沒有閑暇時間”)

在格拉德維爾的《異類》這本書中,作者提出,經過1萬小時的刻意訓練,一個普通人可以成為一名專家。這里的“專家”,可不是網上那些胡說八道的“磚家”,而是各領域的牛人。

刻意訓練,是掌握方法;1萬小時,就是付出努力。這個時間,約等于10年(不算吃飯、休息等)。

這里有一個關鍵,牛人瘋狂地學習和工作,不是被逼的,而是主動選擇。

很多人工作也非常辛苦,例如田間地頭的農民伯伯、富士康生產線的弟弟妹妹,但這些都是被迫勞作,而不是為了自己的興趣,不是為了提高某一方面的技能、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被迫的努力,從情感上讓人心生厭惡,從效果上收益很低;而主動的努力則反過來,從情感上讓人心情愉悅,從效果上收益很高。

努力是我們最容易做到的,但又是最難堅持的。絕大多數人都有過發奮圖強的時刻,但往往很快就懈怠了。

這是因為沒有掌握“成長動力學”的秘訣。

要保持持久的動力,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 循序漸進
  2. 及時回饋
  3. 夢想激勵
  4. 外部監督

循序漸進,是指不要一下子給自己太多、太難的任務。

很多人都是激情澎湃地開始努力,一兩個星期之后就蔫了。主要原因就是目標太高,讓自己受挫和絕望。

如果先從容易完成的小任務開始,就容易獲得滿足感,堅持下去。這一步的重點是形成習慣。習慣了以后,再逐漸加量。

及時回饋,是指要讓自己的努力時常能得到獎勵。為什么游戲會讓人上癮呢?因為你總是會及時得到回饋。撞一下頭頂的磚頭,就能得到金幣;一下子消掉4行積木,就能翻倍加分;殺死一群怪物,就能升級等等。

在平時努力時,如果能像游戲那樣,及時提供回饋,我們的積極性就會高得多。

例如,學一首吉他曲一個星期后,發現能順利彈唱了;寫公眾號一個月后,發現閱讀達到1萬了;做銷售拜訪100個客戶后,發現開始成交了等等??吹靡姷倪M步、物質的收益、自己在乎的人的夸獎等等,都是及時反饋的方式。

夢想激勵,是指要有一個長遠的愿景隨時讓你心潮澎湃。

在舒適區的努力是愉悅的,但是在挑戰區的刻意練習一定是痛苦的,如果沒有一個長遠目標的激勵,我們很難長時間地做一件痛苦的事情。

電影《霸王別姬》里面,小豆子忍受不了戲班的苦,和小伙伴一起逃走了。在戲院里,他們看到了京劇名角表演的場景,受到了震撼。哭著說:“他們是怎么成的角兒啊,得挨多少打?”然后又回到了原來想逃離的地方。后來小豆子成了程蝶衣。

“成角兒”這個夢想,讓小豆子情愿回到戲班,忍受地獄般的生活,因為他看到了夢想和希望。

我們的努力,也要讓自己看到夢想和希望,這樣才能不竭的動力。牛人為什么比普通人更努力,更能堅持?因為他們的夢想更清晰。

外部監督,是讓自己的努力有一個外部力量的幫助,使自己能堅持更長時間。

我們自己在家健身,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但是報了私教課,教練天天給你打電話,你堅持下去的可能性會高很多。

羅振宇寫羅輯思維公眾號,承諾了每天早上60秒,要做10年。做了半年他就堅持不下去了,特別想放棄。但是因為承諾了,沒辦法,只能咬牙堅持下去。

最有效的外部監督,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是讓你在乎的人監督你,一旦你做不到,他就會失望,而你絕不希望他對你失望,所以必須堅持。

第二種是讓輿論監督你,公開向世界宣告自己要做的事情,每次想放棄就要面臨輿論的壓力。

第三種是讓努力與利益掛鉤,如果不努力就會有令你肉痛的利益損失,那也只好咬牙堅持了。

關于如何保持成長的動力,我也寫過一些文章,大家可以在《 迷茫時的3個選擇,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為什么每天做1個俯臥撐的人,比一次做100個的更牛》里面看到。

四、時勢造英雄的真理

如果我們把選擇、方法和動力三項都做得很好,是不是就能夠成為牛人了呢?

并不能。

上面說到的三個因素都是我們個人可控制的因素。但是,能不能成為牛人,還有很多是我們不可控制的因素。

這些不可控因素里面,有些是固定不變的恒常事物,如時間,或者我們所處的大環境等。我把他們用常數C來代替。有些是會隨機出現的事物,如運氣,或者政策變化等。我把它們用表示隨機擾動的符號μ(念miu,諧音“謬”)來代替。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時間和運氣。

牛人的成長,不是線性的,而是指數型的。指數型的成長方式,需要時間才能發揮作用。

如果每一次刻意練習,能夠讓你提高千分之一,那么一萬小時以后,你的能力是最初的21917倍。這就是時間的威力。

如果是在一個牛頓力學的世界里,我們的分析可以到此結束了。因為牛頓力學世界里,幾個原始參數一給定,最終結果就是確定的。擁有了上述成功因素的人,一定會成為牛人。

而現實世界是量子力學和混沌理論的世界,有很多事情的發展是不可預測的,這就使得運氣成為決定一個人命運的關鍵因素之一。

美國經濟學獎羅伯特·弗蘭克在暢銷書《成功與運氣:好運氣和精英社會神話》中,認為比爾·蓋茨等牛人的成功,與他們的好運氣離不開關系。

弗蘭克在書中寫到,科學家用計算機做過模擬實驗,即使天賦和努力能決定95%的制勝概率,運氣只負責5%,只要參與的人數足夠多,最后勝出的,總是運氣最好的,而不是天賦和努力最高的。

這個實驗在現實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實例。

王興認為自己做成美團,是趕上了好時代;程維把滴滴能夠順利起步的原因,歸結于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許家印曾經一度要破產,一次突然的政策變化,讓他成為中國首富。

在所有牛人成長、成功的過程中,運氣,從來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五、乘法的原理與作用

我們曾經見過很多類似的公式。例如,愛因斯坦說,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季羨林說,成功=天資+勤奮+際遇。

這些都從不同角度給我們啟發。

但是,大師們為了讓我們更好理解,幫我們做了太多簡化。

在我總結的牛人公式中,我用了乘法而不是加法。其中的區別在于:

在加法公式中,右邊去掉幾項,左邊仍然為正。如果右邊某一項的數據特別大,其他項可以很小甚至為零,左邊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數值。

而在乘法公式中,只要右邊任何一項為零,左邊就等于零。

也就是說,在我總結的選擇、方法、動力、時間和運氣這5項因素中,任何一項缺失,一個人就不可能成為牛人。

牛人是全面的競爭。一個人需要在正確的方向上、用正確的方法、長時間地努力,再加上一些運氣,才有可能成為牛人。

六、總結

讓我們再復習一下牛人公式:

理論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我總結這個公式,也是為了讓大家能夠系統化地思考:如果我要成為牛人,需要從什么方面入手?

在公式的最后部分,我用μC來代表隨機擾動和固定常數,而沒有直接用“運氣”和“時間”。這是因為這兩項不在我們控制范圍之內,我們就算知道,也無法控制,所以用字母來模糊化處理。

在實踐中,我們只關注前面三個因素就好。

在成為牛人的路上,請不要盲目開始。因為選擇、方法和動力三個因素的權重是不同的。選擇大于方法,方法大于努力。

所以,最重要的是定好方向,選好平臺;然后要學習好的經驗和方法;在前面兩項做好的前提下,努力才能起作用。這樣,你的努力才值得,否則都是白費功夫。

最后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這個公式里,我沒有用到“天賦”。

因為研究過那么多牛人過后,我發現,天賦只是加分項,而不是必要項。

很多牛人,都只是中人之資,他們只是做了好的選擇,用了好的方法,然后持續努力,就成功了。

所以,這是我們普通人的公式,是進化的公式,是一個普通人逆襲成為牛人的公式。

牛人不是天生,你我即為牛人!

 

作者:何加鹽

來源:https://www.cyzone.cn/article/534212.html

本文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創業邦,作者@何加鹽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