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維:進入新領域后如何思考當下環境

4 評論 5609 瀏覽 66 收藏 11 分鐘

很多產品經理入職一家公司后,往往跟之前做的領域完全不一樣,在面對新產品的時候難免會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本篇文章中,筆者分享了思考新領域的幾個小方向,一起來看看吧。

一、行業的分析

行業分析可以從行業環境、行業現狀、行業代表幾個維度出發。

1. 行業環境

  • 這個領域是否新興領域,還是屬于傳統行業轉型,是傳統行業轉型,那他們以前是怎樣做的;
  • 有沒有互聯網巨頭正在做這個行業,如果有當前時發展的程度是什么樣,利用了自身的哪些優勢,市場的表現力如何。

2. 行業現狀

  • 官方機構對這個領域有沒有介入,如果有,有沒有相關成果;
  • 國外這個領域的發展情況如何。

3. 行業代表

  • 有沒有行業領先者,他們是怎么做的。他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他們的行業優勢是什么;
  • 有沒有從該領域衍生出來的其他產品。

二、競品的分析

針對競品品的分析,可以找幾個行業上比較領先有代表性的產品,進行對比分析。

  • 核心需求:這個產品主要想滿足用戶的什么需求,找到最重要最核心的需求;
  • 用戶渠道:用戶的獲取來源主要是哪些渠道;
  • 產品亮點:在解決用戶需求的同時有沒有其他產品亮點;
  • 競品差異化:競品之間有沒有明顯的差異化,各自的優勢在哪里;
  • 盈利分析:產品的成本花銷在哪里,已有的收入模式是怎么樣;
  • 關鍵指標:可以從哪些角度評價產品的成?。?/li>
  • 門檻高度:加入這個領域是否有門檻,有沒有難以復制的競品優勢;
  • 競品分析:對選取的競品做一份大致的競品分析報告,更有利于直觀查看當前產品的發展情況。

1. YES/NO法

主要適用于功能層面將收集的競品的功能點全盤羅列出,具有該功能點的產品A便標記為“Yes”,沒有該功能點的B產品標記為“No”,通過比對可以清晰地了解功能點上產品間的異同。

示例:

2. SWOT分析法

S (strengths)是優勢、W (weaknesses)是劣勢,O (opportunities)是機會、T (threats)是威脅。

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從中找出對自己有利的、值得發揚的因素,以及對自己不利的、要避開的東西,發現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辦法,并明確以后的發展方向。

示例:

3. Kano模型

在卡諾模型中,將產品功能/需求和服務的特性分為五種屬性:必備屬性、期望屬性、魅力屬性、無差異屬性、反向屬性。

  • 魅力屬性:用戶意想不到的,如果不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不會降低,但當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會有很大提升;
  • 期望屬性:當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會提升,當不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會降低;
  • 必備屬性:當優化此需求,用戶滿意度不會提升,當不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會大幅降低;
  • 無差異屬性:無論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都不會有改變,用戶根本不在意;
  • 反向屬性:用戶根本都沒有此需求,提供后用戶滿意度反而會下降;

我們做產品設計時,需要盡量避免無差異屬性、反向屬性,至少做好必要屬性、期望屬性,努力做魅力屬性。

根據KANO模型,我將其屬性分類與用戶需求優先級進行對應,便于實際應用,主要定義了三種:基本型需求(必備屬性)、期望型需求(期望屬性)、興奮型需求(魅力屬性),這三種需求根據績效指標分類就是基本因素、績效因素和激勵因素。

處于金字塔底端的為用戶基本型需求,也是核心需求,是產品必須做的功能。

建立KANO模型分三步進行:

1)數據收集:一般以功能問卷的形式進行。一般我們設置的選項值為:很喜歡、理所當然、無所謂、勉強接受、不喜歡。

2)數據統計:將KANO二維屬性進行歸類。

3)數據分析:確立功能影響程度究竟多大。

除了對于Kano屬性歸屬的探討,還可以通過對于功能屬性歸類的百分比,計算出Better-Worse系數,表示某功能可以增加滿意或者消除不喜歡的影響程度。

計算公式如下:

增加后的滿意系數 Better/SI=(魅力屬性+期望屬性)/(魅力屬性+期望屬性+必備屬性+無差異屬性)

消除后的不滿意系數 Worse/DSI=-1*(期望屬性+必備屬性)/ (魅力屬性+期望屬性+必備屬性+無差異屬性)

以上算法,就是把各個項目下每個功能點對應的百分比放進去進行計算,得到兩個系數。

  1. Better:可以被解讀為增加后的滿意系數。better的數值通常為正,代表如果提供某種功能屬性的話,用戶滿意度會提升;正值越大/越接近1,表示對用戶滿意上的影響越大,用戶滿意度提升的影響效果越強,上升的也就更快。
  2. Worse:則可以被叫做消除后的不滿意系數。其數值通常為負,代表如果不提供某種功能屬性的話,用戶的滿意度會降低;值越負向/越接近-1,表示對用戶不滿意上的影響最大,滿意度降低的影響效果越強,下降的越快。

因此,根據better-worse系數,對系數絕對分值較高的功能/服務需求應當優先實施。

三、用戶的分析

產品最終的目的是為用戶解決問題,互聯網產品則是為用戶的線下生活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解決方案。所有的設計都應該是基于解決用戶問題的基礎上向上發展,所有對用戶群體的研究也非常必要。

  • 目標用戶是誰;
  • 目標用戶有什么樣的群體特征;
  • 用戶的生活場景中能利用這個產品實現哪些需求;
  • 現在存在的場景中有沒有痛點。有沒有解決痛點的方案,用戶是否樂意接受;
  • 用戶群里中最希望能到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最好能繪制一個用戶畫像,找到群體特征,了解群體特征的共性,找到他們的共同需求。

四、自身的分析

對外部環境的分析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對當前自身以及當前公司的分析。

1. 從公司的角度

  • 公司當前在整個行業的位置,是處于哪個階段;
  • 有沒有良好的業務基礎做支撐;
  • 公司有沒有資源可以利用,這些資源能否成為行業門檻;
  • 公司對這個產品的定位是什么:戰略型、邊緣卡位型、新業務創新型;
  • 產品可以給公司帶來什么價值。

2. 從個人的角度

  • 新領域產品中,有沒有自己熟悉的模塊;
  • 之前的工作經歷能否為現在的產品帶來收益;
  • 如何將之前的經驗轉化放在現在的工作中使用。

五、最后的總結

對任何問題的分析都要基于客觀事實的基礎上,總會有人在實際工作中做不到客觀的去了解“事實”,尤其是對于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常??赡軉螒{憑個人喜惡,在做分析的時候會把“這個顏色我不喜歡”“這個APP我常用很順手,所以喜歡更多些”諸如此類列入評判因素,這是非常不恰當的。

熟悉行業并了解已有競品應當是一份有理有據的報告,有自己的背景、目的、結構、輸出,而不是純粹依賴于個人喜好。

要了解行業的切入點在哪里,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

對待新產品,原則多做減法,慎做加法,把產品做輕,即使很重,也要讓用戶看起來輕,理解上不會費太多心思。

附錄:部分收集信息的渠道

 

本文由 @Vick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樓主,文中將KANO二維屬性進行歸類,這點沒太懂,還請指教~~~

    來自北京 回復
    1. 你看下前面對于5種屬性的解釋呢,這個表格也可說是一個對照表,單個功能點在這個表格中每種屬性所占的百分比(因為調查是多對象,不同對象對功能點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肯定是不一樣的),假設現在對于一個產品,他是不具備A功能的,80%的客戶也認為他不具備是理所應當的,而當我這個產品提供之后,用戶的反應是很喜歡很驚喜,那這個產品就具有魅力屬性。但是有20%的客戶認為具備和不具備都任務,這個就是無差異屬性,以此類推,可以得到各個屬性所在的百分比,最后帶入到Better-Worse計算系數公式中。s

      來自湖南 回復
    2. 嗯嗯,謝謝解答

      來自北京 回復
  2. 最近參加培訓,本文吧市場調研,競品分析等等各種方法模型綜合起來運用,很全面的文章了!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