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職?2點建議讓你快速上手工作

1 評論 5382 瀏覽 54 收藏 12 分鐘

本文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并結合案例等與我們分享了換新工作后的所思所想,探討換工作后,怎么快速適應,開展新產品的規劃工作?

“95后平均7個月就離職,90后也僅有19個月”,年輕人頻繁換工作的話題曾一度引起社會的熱議,真是一言不合就想到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不過話說回來,在個人職業生涯中,換工作是很常見、也很正常的現象。那么,如何在新公司、新崗位上快速融入、快速輸出價值,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這也是筆者近幾周思考得比較多的一個問題,因為剛換工作,在這方面還是有一點發言權的,拿出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下面,還是以產品的本職工作出發,一起來談談:換工作后,怎么快速適應,開展新產品的規劃工作?

一、本文目的

本文計劃探討兩個問題:換工作后怎么快速找到自己的工作目標?在進行新的產品規劃中是否有一些通用的思考方式?因此,希望達成的目的如下:

  1. 結合切身經驗,分享換新工作后的思考;
  2. 產品規劃的通用思路。

二、為何選這個話題

換工作后,我們可能會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如何適應新的環境?如何更好地和上司相處?如何更快熟悉公司的業務?等等。確實,這些問題都很有價值,也很值得探討。但對產品來說,真正價值力的體現,還是要回歸到如何規劃一款產品,實現用戶需求和業務目標的平衡。

通過這樣,促使自己更深入地去了解公司對該產品的定位、產品所處階段以及所需滿足的目標客戶,從而明確工作重心和日常事項優先級。

三、探討兩個主題

part1:如何快速找到目標

企業是盈利性的機構,招人進去不是為了擺拍,而是要求貢獻價值的,時刻保有貢獻價值的使命感和沖勁很重要。創造價值的前提是要找到工作目標,目標是階段性,可以以3月入職轉正、半年的績效考評為里程碑。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我們不妨可以借助:場景預演的方法,來幫助我們更好地找到工作目標。

先貼三點前輩的對述職的見解(來源網絡):

  1. 述職是成效展示,是你計劃了什么,做了什么,成效如何?
  2. 述職緊扣個人業務目標,通過過去表現和未來規劃,證明你的能力,少談感覺多舉例;
  3. 述職的報告,應是結構化、條理化,通過關鍵詞與數據配合,一定要有沖擊力和記憶點。比如:轉化率提升10%,成本降低了15%,新增GMV2000萬。

試想下,在轉正述職or績效考評的那天,你會怎么說?

  1. 內容結構化:職責是什么(10%)、怎么開展工作(10%)、效果如何(50%)、總結和規劃(30%);
  2. 效果數據化:KPI目標是什么?因為你的努力,數據效果如何?
  3. 實例具象化:最有成效的是哪件事?怎么一步步做成的?要有記憶力。

通過場景預演,相信大家已知道,我們是需要非常清楚工作職責、工作目標以及找到突破點。那么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妨從外在、內在兩方面入手:

1. 確定外在目標

企業是要掙錢的,所以存在永恒不變的公式:利潤=收入-成本。要想確定外在目標,就要先搞清楚公司的盈利模式,然后再了解部門/團隊,在整個價值貢獻節點中,所應承擔的KPI。目前很多公司都是實行事業部制的管理方式,基本上是收入和成本都是要兼顧的。

對于具體該怎么確定,這里沒有什么捷徑,無非兩點:

  1. 持續溝通:與上司保持持續的雙向溝通:更深入的工作職責,更明確地知道工作期望;
  2. 多思考:明確工作安排背后的價值,把工作職責和價值貢獻呼應上。比如:負責營銷工具,那可能對應的價值貢獻是:提升公司生命周期經營能力,提升單客戶價值,獲客成本200元,單客戶價值400元。單客戶價值在平臺產生的價值越高,公司掙的錢越多。

2. 找到內在目標

內在目標,是指個人這段時間需要達成的目標。工作不僅是為公司打工,也是為提升自我。從把工作做好這層面上講,內在目標是為外在目標服務的。因此,梳理出這份工作需要的核心技能和正視自己能力薄弱環節,從而制定內在目標。

這里,我們先回顧下,本文的第1個目標:如何快速找到工作目標。筆者建議通過場景預演的方式,反推工作的目標,然后落到每一天的工作思考和計劃中,事實上筆者就是這么做的,如果沒有動力和斗志,不妨想想述職當天自己自豪的樣子。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第2個目標:產品規劃的通用思路。

part2:產品規劃思路

如前面所說的,一個產品的規劃能力,是其價值輸出的最好方式。但到了新的公司,工作內容不免會發生變化,有時甚至換了行業。對于產品經理,尤其是業務型的產品,就有可能得重新熟悉業務,做不同類型的產品。換工作是要付出代價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都希望工作經驗可以遷移,把代價降到最低,這就需要我們將能力抽象出來,對于產品規劃也是如此。

1. 切入思路

產品規劃過程中,主要是圍繞:人、貨、場進行構建。人是多階層、多角色的人,貨是多樣的物品、優質的服務,場是不同的行業特性、不同的場景。產品規劃的本質是:面對什么樣的人,在什么場合,提供什么貨,以伸張某種價值主張。

因此,要做好產品的規劃就需要準備以下內容:

1)場的了解:行業趨勢、應用場景

這個部分,建議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多看些行業調研報告,比如199it、艾瑞上面的;二是,多請教從事該行業的人。

2)人的熟悉:用戶特征、變化的需求

可以看調研報告和進行用戶訪談

3)貨的準備:優勢資源

盤點公司的資源,包括不限于產品優勢、渠道優勢、供應鏈優勢

4)價值主張:產品目標

產品要解決什么問題,比如將要說的螞蟻財富:讓理財更簡單

2. 案例分析:螞蟻財富

下面我們拿螞蟻財富做具體的case,通過4步切入點,去回顧其產品的迭代路線,給我們產品規劃上提供一些的啟發。

1)行業趨勢

  • 居民收入增加:中國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規模從2013年76萬億元增長到2018年147萬億元
  • 理財教育普及:超過7成網民(5.89億)使用移動支付,互聯網理財人數已達成1.69億
  • 多元理財需求:儲蓄率持續走低,居民對金融理財業務更加多元化,財富管理向普惠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

(來源艾瑞)

2)行業用戶基礎特征:

年齡:80~00,80%;
性別男女比:7/3;
城市:6成在二三線城市;
教育:近8成??埔陨?;
理財態度:18年后,回歸謹慎和理性,51%人群選擇保本收益,多樣資產配置意識缺失。

(數據來源:CBNData X 螞蟻財富)

3)優勢資源

螞蟻財富背靠支付寶,擁有海量的用戶、多元金融生態,知名度高、平臺背景可靠,可謂是含著金鑰匙出身。

4)螞蟻財富的產品設計

定位在一站式財富服務平臺,價值主張:讓理財更簡單。我們一起看下,它是如何通過產品設計一步步滿足用戶需求的。

從分析螞蟻財富的產品迭代版本中,可以看出其迭代思路:

  1. 解決購買問題:15年即接入公募基金產品4000只,做用戶教育;
  2. 更好的購買:市場資訊和社區,提供購買決策,優化購買流程;
  3. 更多選擇:擴充品類,增加股票,吸引更多用戶;
  4. 更優質的服務:品質、專業度極大提升;
  5. 智能化理財:理財助理,提供標準化、高質量的陪伴服務,迎合更多元、更個性化的用戶需求。

對人、貨、場上的深度理解,更能幫助我們去做好一個產品的迭代規劃,規劃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共勉。

四、總結

本文分享了兩個主題:新環境,如何快速找準工作目標,通過場景預演反推日常工作目標、工作重心。

產品規劃切入思路,以人、貨、場的三維視角,給出做好一個產品規劃的前置準備思路。

 

作者:15年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有運營和產品經歷,現負責金融大數據產品:個性化推薦、意圖搜索,AI智能客服。個人微信公眾號:大雄背起行囊。

本文由@大雄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的好棒,期待作者大大繼續更新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