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2):為什么有些人更能適應工作的劇烈變化?
本篇將介紹一個典型的“反脆弱職業結構”,為大家解決“35歲危機”提供不同的思路與出發點。
1 反脆弱職業結構
上周的文章《反脆弱(1):為什么工作越穩定,人生越脆弱》,我介紹了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反脆弱》一書,并留下了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如何利用“反脆弱結構”解決“35歲危機”?
先回顧一下“反脆弱”的概念,書中提出了三種狀態:
- 脆弱態:玻璃杯很硬,但掉到地上,很容易摔碎;
- 強韌態:塑料杯容易變形,但掉在地上,一般完好無損;
- 反脆弱態:想象有一種材質做成的杯子,當它掉在地上,會變成兩個小杯子。
簡單說,抵抗外部風險的能力,叫“強韌結構”,從外部風險中獲利的能力,作者稱之為“反脆弱結構”。
“35歲現象”的本質是“脆弱狀態”,因為某些憑借年齡獲得優勢的行業與職業,一過35歲,脆弱性會大大增加。“35歲現象”更大的風險不是失業,而是心理上脆弱的承受能力,導致職場上“90/95后只能夸,70/80后隨便罵”的現象。
每個人都想通過“提升能力”的方式抵抗外部風險,但總有“黑天鵝事件”超過你的風險抵御能力。所以“35歲現象”最好的方法是“以毒攻毒”,為自己建立一個“反脆弱職業結構”,讓自己經常暴露在風險中,提高自己生活的“波動性”,利用“波動性”平衡風險,甚至在風險中獲利。
這些都是上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本篇就介紹一個典型的“反脆弱職業結構”。
(本文的策略,僅針對30歲以上,30歲之前,最重要的還是提高專業能力,從“脆弱態”進入“強韌態”)
2?“斜杠青年”只是第一步
大家最熟悉的“反脆弱結構”是保險。
在日常支出中增加一部分保險費,在遭遇大風險時,讓我們不至于沒有翻身的機會。
保險的“反脆弱性”讓我們可以在風險中“獲益”——這種說法聽上去有點怪怪的,那就換個說法,保險的核心就是把支出分成兩部分,大部分投入自己可以控制的、有穩定預期的事件,另一部分投入用于抵御無法控制的風險。最重要的是,這兩部分對沖之后,還有正收益,即:在正常情況下有利可圖,在極端風險下,不至于徹底失敗。
所以,“反脆弱結構”的核心有兩點:選擇權、正向收益。
作者將其總結為“杠鈴策略”,具體到職業發展上,就是放棄單一的中庸職業,讓自己永遠保留“最保守的職業”和“最激進的職業”兩個選擇權,而且總收益為正。
這樣的例子很多:
- 愛因斯坦在專利局上班的同時,研究相對論;
- 卡夫卡白天在勞工事故保險局工,晚上回家寫作,他從來不發表任何作品,因為這些年他事業順利,從助理員一直升到總秘書;
- 還有劉慈欣,在電廠做工程師的同時,完成了他所有的科幻作品……
這些都是典型的“最保守”和“最激進”組合的“杠鈴策略”,一是有選擇權,人生在兩個方向上同時下注;二是上班的收益高于事業顆粒無收的風險,總收益為正。
作者指出了大部分人在職業選擇上的誤區——選擇“中庸”,比如認為在大公司就職,風險小收入高。但實際上,大公司的穩定性讓大部分人失去抗風險能力,而且當大部分人都這么選擇時,你的成本收益很可能不匹配。
上期的文章很多人都提到“斜杠青年”,沒錯,“斜杠青年”符合“杠鈴策略”的第一個條件——可選擇性。但“斜杠青年”的標準模式是“生存職業+興趣職業”,解決的是“現在的工作不感興趣怎么辦”的問題,只是因為基于興趣愛好的職業,可以讓你忍受前期無回報的問題,有足夠的時間等待興趣轉化為收入的途徑。
但大部分“斜杠青年”都不能發展出“杠鈴策略”,因為不符合后一個要素——正收益。
- 如果愛因斯坦是在一家競爭激烈的大公司做白領,那他再花時間研究相對論,一定會影響本職公司,這兩者形成“零和游戲”,沒有正收益;
- 而劉慈欣之所以在制度嚴格的電廠工作的同時,還能寫作,是基于電廠工程師的職業特點,要求人員隨時到崗,以備突發事件,但大部分上班時間又沒有什么具體工作,兩者時間成本重疊,才能產生“正收益”。
前者僅僅是“斜杠青年”,后者既是“斜杠青年”又是“杠鈴策略”。
那么像卡夫卡這樣因為工作太成功,而沒有壓力把作品拿出去發表的“斜杠青年”,算不算“杠鈴策略”呢?
同樣是。雖然他沒有把寫作發展為職業,但他保留這種選擇權,又能保證總收益為正,就像買保險的人并不會希望出事一樣,這也是相當好的“杠鈴策略”。
“斜杠青年”想要發展成“杠鈴策略”,一定要有預期回報,并且投入的成本是劃得來的,大部分工作穩定的青年,晚上搞搖滾都只是“斜杠青年”而非“杠鈴策略”。
上面的例子可以發現,實現“正收益”的一個關鍵條件是主業和副業的成本可以共享,特別是30歲之后最貴的時間成本。
- 比如從事大客戶銷售而經常出差的本職工作,與某些具有同樣特征的個人事業,可以組合成“杠鈴策略”;
- 專業技術人員與行業自媒體大V,可以組合成“杠鈴策略”;
- 專職太太和編劇作家,可以組合成“杠鈴策略”;
- 甚至我認識的一個在遠郊房地產公司上班的人,利用每天上班在地鐵上的兩個小時學習,通過了難度極大的CPA考試,這也是“杠鈴策略”。
此外,“保守端”與“風險端”并非一成不變。之前有人問我,為什么是專職寫作,而不是一邊上班邊寫作。其實邊上班邊寫作的狀態,我已經堅持了近二十年,從評論、小說到劇本,只是公眾號出現后,確定我可以靠寫作養活自己,才辭職的。
所以,對于我而言,寫作收入來源的多樣化,讓它從“風險端”變成了“保守端”,而“職業投資者”成為我新的“風險端”。
很多人也許不以為然,什么“反脆弱結構”,什么“杠鈴策略”,不就是第二職業嗎?
其實并非如此,只要符合“可選擇性”和“正收益”這兩個條件,很多職業本身就具備獨自發展出“反脆弱結構”的可能。
比如公務員。
3?公務員的“杠鈴策略”
上一篇的留言中,有人提出質疑,說公務員收入穩定,也沒有什么風險,根本不需要什么“反脆弱結構”。
其實公務員的職業風險有兩個,一個是硬風險,公務員犯罪屬于高職業風險(因為沒有公開統計數據,其他渠道數據不方便說);另一個心理上的風險,在官場這種權力系統中,當不了棋手就淪為棋子,能夠邁過這個心理上的坎的人,不多。
不過,公務員這個職業的好處在于,它本身就構成了“杠鈴策略”。其杠鈴的“穩定端”就是大家最容易理解的收入穩定、幾乎沒有失業風險。
那“風險端”呢?中國的公務員系統是由“政務官”和“公務員”合二為一的結構,“政務官”就是從主任科員到副科正科副處正處等一級級升上去的“升官”系統,
這種合二為一的假象讓人誤以為公務員既穩定又高收益,實際上,公務員靠做事,政務官靠“跑官”,后者是一條高投入高收益的職業發展道路——升官的收益巨大,但要“拉關系”“關系運作”“拉票”“搞政績”,成本非常高,特別是缺乏后臺和社會關系的人。
而你在“公務員”系統中做出的成績,并不能直接轉化為“升官”的資本,這一點我在《比官場小說精彩百倍的北大博士論文,告訴你官員升遷真相》一文中分析過。
這兩種角色構成“杠鈴策略”的兩端,讓公務員處于‘可選擇’的狀態,這就是古人說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因為這兩個系統仍然有一定的聯動,公務員做到一定年齡,就算不跑官,也可以當個主任科員、調研員,政府機關積累的人脈,用得上的地方很多,所以說公務員職業具有天然的“正收益”。
事實,公務員系統的唯一風險就是沒有計算好“正收益”,把精力、金錢、人脈等其他無形資本,過度投入到“升官系統”,成本過高又要追求“正收益”,很可能最后身不由己,鋌而走險。
公務員這個例子最有價值的是“選擇權”的重要性。
在實際官場上,因為擁有了“杠鈴策略”的“穩定端”,很多公務員都放棄了高風險的“升官系統”,再重新選擇一個自己更有優勢更感興趣的“風險端”,比如有人做生意或者積累人脈資源為日后下海做準備,有人搞學術研究;有人在琴棋書畫等個人興趣領域搞出名堂;有人投入寫作,還有人炒股炒房,我認識的很多投資高手,都是公務員。
反而是那些既不想升官,又沒有任何副業的純粹“公務員”,日子是不好過的,因為能當公務員的都是精英,可收入畢竟一般,跟社會地位不匹配。
由公務員職業的例子,我想到,是不是可以利用“杠鈴策略”將很多職業從脆弱態改造為反脆弱態呢,這就避免了很多人不喜歡搞“第二職業”的問題?
4?要么極端保守,要么極端冒險
年齡創造的最直接的資產就是工作經驗,而“35歲現象”的危機的另一種風險是很多變化性強的職業,要求員工隨時放棄工作經驗產生的固定思維,接受新的變化——這對中年以上的員工挑戰更大。
比如廣告行業,對年齡要求較高,一是工作強度大,二是很多工作經驗三五年就要淘汰一次。
我進入廣告行業遇到的第一位文案指導,一位來自臺灣的中年人,就給了我一個工作方法的沖擊。大部分時候,他都在用一種很保守的方法寫文案,因此他的效率極高,但如果你以為他是個缺乏想法的人,那就錯了,如果遇上合適的客戶,他會一反常態,接連幾天時間,嘗試各種天馬行空的新玩法,雖然大部分并沒有實用價值。
現在我明白了,這就是一種“杠鈴策略”,要么極端保守,要么極端冒險,盡量避免作者所說的“低強度、無休止、少睡眠的乏味工作”,結果是,那些安全保守的方案,可以滿足大部分客戶的要求,而不斷翻新的創作,讓他不斷嘗試新的風格(增加波動性)。
使用類似“杠鈴策略”工作的還有:
- 程序員:一方面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寫代碼,一方面又要以自己最不熟悉的方式寫代碼。
- 銷售員:一方面用最傳統的方法維護好現有客戶,一方面騰出一定的精力去拓展新類型客戶。
“杠鈴策略”在同一個職業中,其實就是“保守方案+不斷試錯”,試錯提供“可選擇性”,前提是保證“正收益”,控制好自己的兩種工作方法的比例,因為新方法的失敗概率比較高。
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有人說,只要專業過硬,不怕沒有工作。
這個想法理論上是正確的,就像理論上我們可以設計出能抵抗99.99%風險的“超強韌物質”,但問題在于忽視了人類與生俱來的“非理性”的一面,從而高估了自己抗風險的能力。
我遇到過很多專業能力很強的人用“裸辭”的方式解決事業上的困境,按理說,他們容易再找一份工作,可在真實的人力資源市場,習慣于穩定狀態的他們,往往從穩定的幻覺中走向極端的脆弱,以至于一段時間內什么工作都不想做,或者明知經濟不好,仍然堅持要高薪維護自尊。
偏偏中產階層的高品質生活大多建立在高房貸杠桿和高薪之上,這種心理危機很可能演變成真正的生活危機。
作者認為“反脆弱結構”之所以有效,因為“脆弱性是非線性的,溫和沖擊的累計效應要低于等量的單一嚴重沖擊所造成的單一影響?!?/p>
翻譯成孟子的話就是: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相關閱讀
作者:人神共奮,公眾號: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3seZuEkcU1TRtaNB4xoARw
本文由 @人神共奮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太牛了
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