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過來人的碎碎念:校園市場從業者的出路

7 評論 6903 瀏覽 14 收藏 17 分鐘

身為校園市場的從業者,可能在校園里就已經拿著超越眾多新職場人的薪資。那么,當走上真正的求職之路,面臨職場與校園的落差,該如何平衡心態,找到最合適的出路呢?

一點陳年舊事

“有一個問題你一定要想清楚,今年你快大二,你有沖勁是沒錯。當你大三大四了,還有比你更積極的大一大二的小伙子跑出來,你怎么和他們競爭?!?/p>

“現在做拉新做推廣,是能賺點錢,有風口在。但是風不可能一直吹,當你畢業,當你帶的那幫兄弟畢業,你脫離學校之后,你從吃苦耐勞的角度是競爭不贏年輕人的?!?/p>

14年夏天的那個夜里,送來昌出差督導活動的點評老哥回上海,在火車站分別,老哥有以上幾點語重心長的叮囑。一語成讖,校園互聯網的瘋狂,在那之后不久就慢慢停滯下來。

眨眼5年多過去了,陰差陽錯的我也在這個行業里待了幾年,也像當年他帶我一樣,我也帶過不少做校園活動的學生。當初的那個問題,其實也并沒有很好的得到解決,甚至,多少有些后悔。

校園互聯網這些年

13年秋,我入學,度過了平淡的下半年,14年的春天,迫于窮困開始發傳單,做兼職,有幸在大學期間,剛好遇上了校園互聯網跌宕起伏的好時光。

從一個普通學生的視角,回憶一下往昔。

13年的11月,美團外賣正式上線。那年同月,餓了么首先披露獲得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的幾百萬美金投資,后又獲得紅杉資本中國領投的2500萬美金。

那一年,美團外賣還只是美團的,大眾點評也是張濤的大眾點評。

次年5月,大眾點評壕氣戰投餓了么8000萬美金。外賣的戰爭進入白熱化,當然還有不甘落寞的百度,插了一腳企圖復活百度糯米。

這都是現在的上帝視角。在14年的春天,大一下學期的我,直觀的感受便是:外賣便宜到好像不要錢了,幾大平臺輪番補貼,今天你減五塊,明天我打五折。

除去作為普通用戶肉眼可見的優惠補貼,在宣傳推廣方面,也是投入重金。

記得當時南昌有個一起做電信營業廳的團隊,承接了一個片區的海報維護:上午貼美團的海報,拍照反饋;下午自己撕了就糊上餓了么的,接著拍照,兩頭賺錢,不亦樂乎。

14年9月,開學季,大二。達沃斯論壇上,全國電視直播的檔口,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一時間各地創業咖啡、孵化器、論壇,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大部分的所謂“大學生創業”風潮,由此興起。

次年10月,美團點評宣布合并,成立新美大,張濤不久離開了一手創立了12年的點評。和我們相關的是,美團系的人逐漸涌入,原有的業務對接人陸續出走,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不過如此。

14年底,上海交大的孫高峰,從59store團隊出走,自立門戶成立宅米。并在次年九月獲得美團、貝塔斯曼等數輪融資,B輪甚至由美團領投逼近3500萬美元,一時間風光兩無,成為眾多創業學生心中偶像般的存在。

自此,校園市場最瘋狂的兩三年到來,2014、2015、2016三年,59store、宅米、俺來也等主打高頻低消的寢室快消品切入點。在降維打擊一詞還不流行的那個年代,“高頻低消”仿佛成了一個裝X專屬名次,你的產品只要符合這個說法,能吹出來低成本獲得大流量,就能騙到錢。

與此同時,消費金融分期類的產品,開始蔓延,趣分期、分期樂兩家幾乎覆蓋了所有大學的每一個蹲坑,牛皮癬一般如影隨形。

同時期的16年初,Leo離開華碩進入京東金融,著手組建初期的“W”團隊,便是如今號稱覆蓋XX大學的京東少東家前身。

除去上述幾個現在耳熟能詳的團隊,兼職發布類如青團社、斗米、兼職貓也在這一時段得到了發展和壯大;課表類的如超級課程表、課程格子,也斬獲不少用戶,伴隨了這一時期大學生的生活。

以上,便是零碎的一些關于這些年的回憶。

16年后,伴著17年的到來,隨著金融類產品監管的逐漸收緊,市場環境逐漸冷靜,瘋狂時期的那批大學生也面臨著畢業和緊接而來的就業,潮水退去,很多當年泡沫之下的真相,便顯露出來了。

風口中的那些大學生們

回顧完上述的大背景,回到我們熟悉的大學生身份當中。不避諱的說我作為一名大專學生,內心多少是有些羨慕正兒八經的本科生的,現在也在積極的準備考研。

科班出身的經驗,比所謂的實踐經驗,要強的多。你絞盡腦汁的想出一個特別棒的點,可能只是書本上的常規操作。

雖在大學期間做過眾多的兼職、有很多大使身份,畢業后也帶過不少的學生團隊,還正在招募自己的學生隊伍。我還是希望在看這篇文章的讀者們,若你是大學生,請考慮清楚在社會實踐中的投入和產出,保持實踐和學習之間的平衡;若你是相關從業者,我們在管理和維系自己的校園團隊過程中,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

雖然現在輿論上“本科生遍地走,??撇蝗绻贰?,但目前中國的本科生相對全國人口的占比不會超過8%。從1977年到2017年恢復高考的40年時間,我國的本科學歷人數大概是9000萬。這個看起來很大的數字,相較于我國2017年總人口數的13.58億,也只有6.49%。換言之,本科生在學歷上已經擊敗了中國93%的人口。

在校生更多的還是背負著家庭和個人的希望的,不止是單純的廉價勞動力,也不應該僅成為低成本的執行人,應當看到大學生將來可期的成長及價值。

講個故事

年初在昌,朋友公司喝茶閑聊,剛好有校園渠道崗位招人,有面試者來,坐在旁邊旁聽。

來者氣宇軒昂,張嘴模式閉口盈利,一副不是面試是收購的派頭。期望薪酬在10k,低了不來。

10k是個什么概念呢?

根據報告:南昌市的平均工資在3416元,收入在10K以上的人口,僅占全市收入人口的3.5%;可能是作為二線省會,沒有對比性。

我們把這個收入放到北京,作為收入遠高于全國平均線的北上廣深,北京市2019年的平均薪酬是6906元/月,和當地本科應屆生的起薪相當。那么在北京這個高薪城市,超過10k/月的人有多少呢,大概在26%。

并不是說一個應屆生不可以要這樣的一個薪酬待遇,而是說,你想得到什么,要看你能創造什么價值,華為年薪200萬招應屆生的事兒最近也熱著呢。

我也是個好事兒的人,便很不正規地多嘴問了幾句,支撐他開口要這個薪酬的理由是什么。答復是我認識很多的人,做過XX公司的校園大使,做過XXX活動,現在能賺將近1萬一個月,所以我要10K每個月。

啞然失笑,其實這并不是個例。很多在校期間做過一定渠道執行的同學,在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大多數都會有這樣的傲氣,當然伴隨而來的,多半也是被拒絕的失落。

或許這樣說有失偏頗,也許確有這個能力,但來面一個渠道運營崗位,不會沒有一點運營工作的基本常識。如若是覺得仍舊能靠做信息差的生意,逍遙自在。那就不應當去公司面試,去到一個公司面試,就應當具備一些求職者的基本要求,以及對所期望崗位的認知和能力。

一些反思

近來對同期畢業的同學,同時做基礎執行的各地朋友,大概做了一個訪談。

有幾條出路,也是這篇文章的開篇,淺談一個普通的校園行業的從業人員,抑或是說一個正在校園執行行業行走的大學生們,可以有哪些借鑒。

1. 成為大廠、相關行業的真正從業人員

雖經歷了前幾年的狂熱,現在逐漸冷靜下來。但是市面上仍舊有眾多的相關崗位,如陣地派的運營商系“移動、電信、聯通”;稍有點落寞的各大電腦廠商校園俱樂部“聯想idea精英匯、華碩碩士生”;近兩年興起的手機廠商,技術派的“華為、小米、vivo、OPPO以及魅族的魅族校園”;抑或是流動派的各種電商、微商系“天貓、蘇寧易購、小型微商的培訓機構”;抑或是外資企業的精英派“微軟、英特爾、IBM”等等。

這些個在重點大學開展俱樂部,吸收精英學子,為企業吸收人才的,與之相關的還有一些專門做校園招聘相關的如智聯招聘,兼職貓、斗米等,也有相應的校園崗位。

2. 做執行過程中逐漸跑出來的一些專業的執行公司的崗位

如專注戶外燈箱的妙策傳媒,專注多媒體視聽傳播的彩橙校園,專注校園投放觸達的校果科技等。大部分的不甘心校園行業分手,有情懷但又不在上述具體行業的,多半會由幾個人的團隊組工作室,再到當地頗有地頭蛇姿態的XX文化/傳播/傳媒/科技公司。

但我個人并不十分看好這些公司。雖有想象空間,但受業務制約的太多;相對于專業的傳媒公司,產業上下游的利潤差異非常顯著;業內所謂的“好單子”會越來越少,沒有核心的競爭力。未來會面臨到開篇提到的,如何解決更年輕有精力的競爭者的問題。

3. 自由職業,憑借人脈關系做轉包生意

本身沒有公司或者有個皮包公司用來走合同走帳,依托之前的人際關系,在招投標過程中做手腳,或者獲得一些人情單,沒有直接的團隊。相對來說是個最低成本的方式,做好向上管理和聯系幾個能有戰斗力的執行團隊,可以依靠信息差獲得可觀的收益。

但也有顯著的缺陷,隨著各大公司的內部合規越來越完善和專業,這類本身并沒有實際資源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

4. 最可悲的一種

大學期間賺慣了信息差的快錢,并沒有得到實際的工作能力和方法論沉淀,心氣又高傲,不能接受成為大廠的螺絲釘,也拉不起團隊做執行,還沒有過硬的交情不再能獲取信息差,逐漸在行業內邊緣化,脫離行業。最終,被社會的現實按在地上反復摩擦。如能認清現實,好好調整,當然也是一條好漢。

就訪談結果來看,有些學生確實是走上了這條可悲的道路,大學里賺的快錢提高了心境,能力卻沒有匹配上,收支極度不平衡,甚至染上賭球、賭博等惡習,依然沉浸在一夜暴富的幻想中。

當然跳脫出了這個行當,進入專業所學行業抑或是其他行業,不在此討論之內。

反思的是,我帶的學生中,有不少是在做校園傳媒了,能力和收入也愈發的有成長性,我為他們感到開心和驕傲,也有個別曾經的學生就此走向了第四條道路,希望能盡快認清生活的現實,腳踏實地。

提供一個思路

造成第二第三種出路的困境,和第四種結局的局面的,多半是因為一個核心原因:沒有沉淀。

沒有沉淀有很多種,沒有沉淀自己的能力,不論是執行力還是方法論的積累;沒有沉淀靠譜的關系,不管是向上管理的靠譜領路人還是下一級的執行團隊。

這是困境也是方向,直面問題,方能解決問題?;氐缴鲜龅木置?,有個可靠的事情,可以盤活沉默的資源,不再做一刀切的生意,有上頓沒下頓的過活,不失為一種破局的思路。

一點總結

校園市場是整個市場大環境的縮影,校園從業者的發展歷程也是近些年互聯網從業者的發展史,我們堅守在這個行當里,因為我們相信這個市場里藏著未來。這個市場人來人往,有著前仆后繼的人進來,滿載而歸,也有人踉蹌著遠離,感恩曾經共事。

我們相信,真正在學生市場傳遞價值,擁有正向價值觀和高度使命感的產品、公司,才能走的更長遠。

以上,一個普通校園從業者的一點思考,非常主觀的一些想法,文中所提及的公司,如有不當之處,還望諒解。

 

作者微信:ANONYMOUS_WJT,三年校園互聯網從業者,前輕松籌校園增長業務負責人,現任某營銷策劃公司高級用戶運營,負責創新產品渠道增長業務。

本文由 @不將就さ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雖然時間線和市場演變邏輯不太好,但回顧17年之前的校園推廣 的確是一個不會再現的時間節點。??

    回復
  2. 這個帖子我受益匪淺。在校創業中,很難。

    來自福建 回復
  3. 這個帖子太好。特別感謝

    來自福建 回復
  4. 大學生一枚,也在校園做互聯網項目

    回復
  5. 作者微信17744404927 歡迎同行共同探討

    回復
  6. 你好,目前在南昌做校園外賣市場,自主研發平臺,希望多發一些類似內容,好好學習一下!

    回復
    1. 可以添加我微信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