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職場紅利消失,未來職場什么樣的人才能活的好?
未來,如何在職業發展中,能夠擁有自己的選擇權并且一直活的比較好?
前段時間聽到一個段子,現在互聯網職業圈中大部分人的發展路徑大概是這樣的:“一年做專員,3年升經理,5年當主管,7年成總監,10年開滴滴”。
玩笑之余,卻說出了目前大部分職場年齡在5-10年人的生存狀態,一方面從人生階段上這個時候大多數人已經開始結婚生娃、掙錢養家,和剛出校園1-2年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個人發展擁有無限可能相比,這個時候的心態和思考都成熟和現實了很多。
尤其在今年,整體的職業競爭環境相對于前幾年的職場紅利期確實差了不少,智聯招聘給出的職場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70%的人沒有跳槽成功,而在跳槽成功的人當中,只有12%的人收入得到提升,17%的人跳槽收入不及以前。
前幾年的外賣大戰、O2O大戰、單車大戰、在線旅游大戰都給愿意拼搏的年輕人提供了極好的職業環境和發展紅利,但這種機遇不是年年都有,我所在的旅游行業,從2017年開始就不止一次的聽到“裁員”“優化”“縮減HeadCount”和“人效”這樣不斷要求提高經營效率和平衡企業支出的詞匯了。
對應到個人的發展,確實出現了擁有5年10年甚至15年職業經歷的人,在今天沒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和滿意的收入,那些目前還在大廠里擁有一份不錯職位的人,也開始變得謹小慎微不敢放錯,當擁有孩子和家庭以后,所有的思考就不再僅僅是個人。
今年以來明顯的感受是當下的職業環境出現了一個極端:綜合能力較為一般的人,投出去的簡歷幾乎都沒聲音或者沒什么好的Offer待遇,而在某個領域綜合能力比較突出的人,會有大量的工作機會主動找上來,反而會陷入選擇糾結,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大量能力平均的人才幾乎很難在未來獲得職場選擇權。
沒有選擇權的人生是無奈的,尤其在30歲以后的家庭壓力和個人理想之間如果不能以自己相對滿意的方式來選擇工作和生活,會大大影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質量。
未來,如何在職業發展中,能夠擁有自己的選擇權并且一直活的比較好?
一、今天的職業環境
1. 都怪這個世界變化太快
不得不承認,今天這個世界變化的速度超過了任何人學習和接收的速度。
每天都有“新事物”不斷出現,并改變和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這已經不是某一代人發自感嘆“我們老了”,而是所有人的普遍共識,我們都將落后于這個時代。
對應到職業上,今天適用的技術、機會和模式,未來都會發生改變,而且新技術迭代的速度將會越來越快。
之所以擁有5年10年工作經歷的人會變得更加焦慮,因為在新事物面前,過往經驗不一定完全是優勢,反而因為年輕會擁有很好的學習運用能力以及對于企業更好的性價比。
不只是個人在快速變化中顯得焦慮和不適應,企業也是,9月份我們就看到世界知名的旅游集團Thomas cook突然宣布破產,留下的是97架飛機,2926家店鋪和21940名員工以及背后的家庭。
只有不斷學習和保持好奇,才能讓我們“落后的慢一點”。
2. 外部環境的變化,也帶來行業和工作機會的變化
今天的職業環境,已經完全不同于上一代人,可以一份工作一個行業干一輩子。
我認識的朋友中就有換了好幾份工作,可能行業差異性還很明顯,當然不是不想長期留在一個行業,是工作5年以后滿足他的理想選擇,真的不再多。
我有一個預判,未來的職業選擇,每個人不將是服務于一家企業,企業也不會和每一位員工簽訂長期的錄用合同,這就需要保持自己適應時代的存活能力。
對應到旅游行業,當你到了35歲以后,一部分人的職業選擇很可能是“無工可打”。
二、未來什么樣的人才會活得好
1. 從單點能力到產業思維
過去我們很習慣扎根一個行業深入一個領域練好一種能力,比如做業務的一直關注業務,對技術思維和產品能力以及市場、營銷和用戶并不會太多關注和積累,對應到具體的能力就是不會文案、不會調研、不會產品、不會推廣。
但是今天不錯的職業機會,都在要求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來保證你能負責一個部門或項目的整體運營,而不是某一項具體的單點工作,從點到面的能力要求,需要你懂商務、了解一個行業、需要你會基礎的技術思維和產品能力。
單從運營角度,需要你知曉用戶運營、內容運營、流量運營等等。對應到其他崗位的要求也是一樣,你是UI,同樣需要理解業務和市場,你是產品經理,同業需要理解用戶和行業,多元的綜合思維成為對高階人才的普遍要求,來保證短時間內你能快速理解一個行業并接手一個項目的整體經營。
產業思維需要我們打破既有工作崗位的局限,有意識的走出舒適區去多了解一些工作的上下游,在現今的職業生態中,沒有任何人是一直穩定的,需要我們理解產品和用戶,了解市場和營銷,接觸行業和供應鏈,從產品、渠道和營銷上都要不斷的學習和觀察,只在行業鏈條中熟悉一個點的人,適應能力和發展空間一定是受限的。
同樣,我們還要不斷積累對于商業的認知和理解,對于流量,對于用戶,對于品牌,對于市場,對于管理的理解都不是憑空得來,需要日常有意識的積累和總結,擁有更好的發展的人,首先是能理解商業的人。
2. 從做事到會做事
在我的工作經歷中,我深刻的感受過擁有不同思維和方法論的人處理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思考水平和結果的巨大差異。
- 比如:你問他這件事為什么要做?對方的回答很不清楚,沒有搞清為什么做的人,事情的效果一定不會好,因為缺少方向。
- 比如:你問他這件事最終目標是什么?對方回答還沒有定好,沒有確定量化目標的人,最終的結果好壞都無法衡量。
- 比如:你見過那些十分辛苦感動自己的人,他們只有動作過程的辛苦,在業績結果上總是缺少直接的體現。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職場中99%的人都不會做事,體現在不知道為什么做和要做成什么樣。
比如一個負責銷售渠道對接的同事對工作的理解,就是把手中的海報做完了不斷發給渠道的銷售就可以了。但是擁有結果思維的人,需要考慮的是,他提供的產品海報和文案是否清晰,銷售是否看的懂,看懂了是否會轉給用戶和朋友圈,用戶看到是是否有興趣,有興趣了是否會咨詢,咨詢了銷售是否能解答,整體的咨詢下單付款路徑是否通暢,渠道對接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產品的營銷、咨詢和付款更加高效,而不只是把廣告發出去。
比如如果你有面試的經歷,在第一次的面試中,很多企業HR在面試之前會讓應聘者填一份表格,上面會有很多的信息,具體到你的學歷、上一份工作、家庭信息、父母聯系方式等等。我就非常好奇在連基礎的面談都沒有開始的情況下,企業為什么要知道面試者的家庭信息和父母聯系方式,而初面需要的基礎信息其實簡歷中已經有了,大部分的結果通常是初面如果不過,面試者留給了企業這份沒有用途的表格,我有一次問一位HR,得到的回答是“我們一直是這樣的”,顯然這個流程該優化,她也不知道每天都在重復的這個工作為什么要做。
同樣定義一個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曾經就有過花大量的精力在說一件事情怎么做,而上級的角度總是把我拉回“為什么做?”,他要確保我對事情的理解是對的,只有真正想清楚了一件事情的完整邏輯,才有開始做它的必要,所謂先問目的再做推演,才能把事情真正做透。
我們在表達一件事情時,觀點要經得住他人的挑戰和連續發問,只有經受住靈魂拷問、無懈可擊,才算把一件事情真正想清楚,想清楚是做明白的前提。
只有那些沖著結果出發的,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人。
3. 從打工到以創業的心態來打工
創業是一個人長期積累的集中變現,無論你的心智、能力、人脈、資源、對商業的理解、經營和管理的能力都達到了一個較為綜合的水平。
而今天的“創業”其實變成了一種常態,你在一家公司負責一個部門一個項目本身就是一次創業,都需要為最終的結果買單,只不過這個責任是無限還是有限,你在職場中為了晉升更高的職位,挑戰更好的收入更高的責任,也是個人長期積累的集中變現決定你是否能夠抓住這樣的機會。
創業你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更大的精力,打工也是,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很開的人,在職場中都不會太出色,5天8小時換不來比別人更快的成長速度和對一個行業的深入了解。
用對自己負有無限責任的創業心態來打工,會成為企業最想要的人。
4. 從習慣穩定到擁抱不確定
我們當然喜歡穩定和確定,但是在一個不確定性越來越高的世界,守著自己的確定性是非常危險的。
沒有人可以說他將一直留在一個行業,做著同一份崗位過完這輩子,我們每個人都要借假修真,工作會變、崗位會變、公司會變、甚至行業也會變,但自己經過長期修煉和積累留下的能力和思維是真實且確定的,只有積累好了自己,才有應對外界變化的能力。
如果你現在有著一份體面的工作和不錯的收入,不要享受這份確定,因為持續多久一定是時間問題,仍然需要你擁有快速學習的能力和持續學習的心態。
同時廣結善緣,埋下希望和未來可能的種子,這可能需要你積極幫助別人,為他人提供價值,保持和社會一定的觸點,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的領域和重復的生活空間里,增加好工作找到你的可能性。
也許你也會有這樣的感受:好工作不是簡歷投來的。
最后總結
今天的職場環境已經在悄然發生變化,當你到了35歲以后,一部分人的職業選擇很可能是“無工可打”。
對應相反的一面,永遠有企業在需要人才,不過對于人才的定義,已經需要從單點能力突破到產業的綜合思維,從做事到真正地學會做事、拿到結果,從給企業打工到以創業的心態帶打工,從理解自己到理解商業,從習慣穩定到積極擁抱不確定。
未來,當我們看到一個人擁有一份好工作,不要簡單的理解為運氣爆棚、人生開掛,云淡風輕背后一定是長期積累、厚積薄發。
身處變化的時代,我們都要時刻準備、持續奔跑。
#專欄作家#
許義 ,公眾號:Travel 星辰大海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長期關注新旅游創業、旅游互聯網,對旅游產品設計、流程管理、旅行社經營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觀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轉載請與原創作者聯系,微信:xuyitravel,添加時請介紹自己。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你抄得到,還是得到抄你的?
你局限了
得到,也只是知識的某一個傳播渠道
得到的對應內容在哪?
很有道理,其他地方也看過很多類似的觀點,水木然的書里也說到過
同意~以創業的心態來打工,前提一定是為了自己更好的發展,是一種主動行為,被迫加班換來的只有抱怨和不開心。
無論是955,還是996,理應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點,不妄想955能獲得快速成長,但也不斷言996就是最好
有些蠻有道理
互聯網本來就是個工具,只是資本逐利的鼓吹而已!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