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壓力、效率與生死的思考

2 評論 3654 瀏覽 18 收藏 26 分鐘

壓力似乎無處不在,逃避還是面對?筆者從壓力引申開來,闡釋了壓力、效率與生死的關系,面對壓力,我們應該與壓力和解。

壓力,人類的老朋友,似乎無論怎么看,它都無愧于“最佳損友”:

  • 郁郁寡歡,壓力大;
  • 失眠厭食,壓力大;
  • 記憶變差,壓力大;
  • “懂事崩”、加班猝死,壓力大;
  • 發胖是壓力大,消瘦也是壓力大;
  • ……

總之,一切都是壓力。

生理病學研究表明:大量慢性病都與壓力有關,比如心臟病糖尿病、認知能力降低等等。這些機構建議我們“學會放下”,恢復健康。

這類建議有用么?

并沒有。

因為,造成壓力的多數是「客觀」事件。就好比,災荒期,找糧食壓力大。上述建議翻譯過來就是,“放下找食物的執著吧,待家里(等死)輕松多了”。

很多人以為,戰爭年代或經濟下行期,人們才壓力大;或認為,窮人壓力大,富人沒啥壓力。

這是誤解,壓力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全民性問題。

心理學研究表明:有錢人操心財富貶值的壓力與窮人焦慮賺錢少的壓力如出一轍(考慮“損失厭惡效應”,富人壓力甚至大于窮人)。

又比如,有些人認為,經濟上行期壓力小。這也不對,那會人們又擔憂錯漏了某個發財機會,財富增速落伍于時代。

總之,就像婚禮誓詞說的那樣,無論是好是壞、富?;蜇毟F、疾病還是健康……大家都壓力感爆棚,全民活在壓力下。

按上述研究,壓力與認知能力下降呈高度相關性,那當今人類智能應該急劇下降,路上應到處蹦跶著智障青年才是。但這似乎與現實不符。

那是這些科研機構錯了么?

也不是。他們只是把「壓力事件」與「壓力反應」混為一談了
(創建“壓力”一詞的加拿大醫生謝耶后來也承認壓力的定義過于模棱兩可)。

他們選取的研究對象,是那些被「壓力事件」擊垮的人,因此,研究結論也僅適用于被擊垮的群體。但把這些負面效果都甩鍋給「壓力」,就有點不厚道了。

我們壓力感爆棚,想真正與「壓力」達成和解,問題的關鍵不是“徹底消除壓力源”或“消極避世”,這不現實,是沒長大的孩子才會干的勾當。

那我們該怎么辦?

很簡單,如果你想跟自己達成和解,唯一要做的就是坦誠。

我們與壓力的關系也一樣,你想從“讓人窒息的壓力”中解脫,要做的也不是“降壓”,而是,看清壓力的本質。

一、壓力到底是“折壽”還是“賦予生命活力”?

分子生物學家伊麗莎白·布萊克本提出端粒理論研究人體衰老,因成果顯著,獲得了2009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端粒理論告訴我們,壓力是人類衰老的主因。

你此刻或許會拍案而起,對!沒冤枉好人吧?該死的壓力,神仙水都沒法讓我皮膚重煥活力……

且慢,凡事別簡單定論。端粒理論說,壓力是衰老的主因,但可沒說壓力使人變老。

就好比,金錢是人的犯罪動機,但不代表金錢使人變壞。

實際上,金錢(或權利)只是人性的放大鏡。我們經??吹健敖疱X”與“腐敗”一起出現,就以為“金錢使人腐敗”,但我們忽視了那些用錢做好事的人。15世紀的美第奇家族,就憑著一家之力點燃了文藝復興。

同理,壓力與金錢一樣,它本是一個客觀存在,你不能定性它邪惡還是正義。

就像我們手握資金,可以自由選擇去做什么。面對壓力,你同樣有選擇的權利。

我以前剖析過,人類面對壓力,有兩種反應:進攻或逃跑。如果你采取“受到威脅”的心態面對壓力,那的確壓力會讓你郁郁寡歡、萎靡不振,以至于減壽。

反之,如果你采取“直面挑戰”的心態面對壓力,那壓力不僅不會使你折壽,反倒還能讓你充滿活力、青春永駐,延年益壽,這已經得到端粒理論的實驗證實。

造成壓力的客觀事件我們無法回避,比如宏觀經濟嚴峻、工作難找、收入減少、孩子叛逆、不愛學習等等。但我們對事件的「反應」才是真實影響我們身心的產物,這個「產物」取決于你與壓力相處的方式。

實際上,融合物理學跟生物學一起觀察,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國人喜歡補鈣,據說能強身健體、預防骨質疏松。若真有這么神奇,那歷史建筑維修時,朝墻面潑幾桶石灰水豈不了事?

結構力學告訴我們,與骨質的鈣含量相比,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骨結構的強韌。而提升結構韌性,靠的不僅是潑石灰水,而是負荷,定期施加壓力,即我們通常說的運動。

反過來,無論多么堅固的建筑,施加的壓力越多,只會加速它壽命的衰減,并不會起到絲毫的“越挫越強”的效果。同樣是壓力,對有機物、無機物產生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我們不難洞察一個結論:“死物”(無機物)在壓力下,只會加速消亡;“活物”(有機物)與壓力的關系卻頗為微妙。

壓力簡史:被稀釋的死亡,但不壞

圖:有機物在適度壓力下壽命更長

聯系端粒理論,人類面對「壓力事件」的心態,決定了壓力使人“折壽”還是“延壽”

兩者結合,就能得出“生命”的本質屬性(之一):生命不僅不厭惡壓力,它甚至以壓力作為“養料”:逃避壓力,就是選擇讓生命退回“惰化狀態”,更傾向于“死物”(無機物);直面壓力,你對生命的每次不妥協,都在增強生命的內在力量。

簡而言之,壓力就是個雙刃劍,你用不好,會讓你思考力變差、情緒不穩定、甚至一夜衰老。你用得好,它能讓你目標清晰、提升專注力,甚至延年益壽。

社會也許在意成敗,但生命并不在意。

生命在意什么?

別聽別人的,你應該自己去找這個答案。那么,你或許會問,誰說生命一定要有壓力才能進展?我沒有壓力、輕輕松松不是能輕裝上陣,更好的實現夢想么?

很遺憾,這個想法不成立。

二、壓力提供實時決策信息

工作的人都體悟過一個反直覺的感觸:適度忙碌的工作并不會讓你不開心,無所事事的工作卻讓人倍感度日如年。

為什么呢?

理由很殘酷,進化不允許人閑著。

大腦作為人類的“第一耗能大戶”,它可不能允許自己在那里“空耗”,進化規律早已剔除掉這些低效能物種。但是,一個人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在空耗?

很簡單,每當大腦空耗時,就為你量身定制一種稱為“無聊”的感覺,就像電梯里的悶屁,折磨著你,直到你do something 為止。

人們并不憎惡工作,人們甚至也不討厭重復勞務,人們只是討厭無意義的重復勞動。

作家史蒂芬·金曾說:

“對我而言,不寫作那才是真正的工作。寫作,就像在游樂場?!?/p>

簡而言之,大腦總是需要找點兒事干才會開心。

但是,我們可不見得什么事都必須干,浴室窗戶里爬進一條蛇,我們當然得馬上干一件事——逃;但浴室窗戶灑落一片月色,總沒必要跑吧。

那么,大腦究竟通過「什么」作為甄選輕重緩急的篩子?

沒錯,正是「壓力反饋」。

所以,你想要徹底的放松,將“壓力”剔除出局,那也就意味著你放棄了智人幾百萬年磨出的利刃,專業點的說法叫——關鍵決策信息傳感器。

這個傳感器負責監控哪些信息?

大體上,監控以下三類(壓力源):

  1. 生命或生存威脅,比如,超速行駛的汽車正逼近你;公司裁員,失業或長期無法就業;
  2. 自尊或人格威脅,比如,專業能力受質疑,被圈子排斥,被異性嫌棄,做違背自己價值觀的事;
  3. 「意義」缺席,比如,找不到目標,迷茫,以及“無聊”等等。

對多數人而言,上述急迫度逐個遞減,但也有例外,比如,哲學家可能更在意“意義缺席”。

乍一看,這些(壓力源)都不是什么“好事”吧?但是,一旦剔除這些壓力源,試想下,我們的生命會怎樣?你會放飛自我,探索生命的意義,高歌我的未來不是夢?

得了吧,我們只會什么也做不了。想想目前你正在做,或即將要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哪件背后的驅動力不是壓力?

  • 你下班后買菜做飯,是為了應對“生命威脅”的壓力;
  • 你學習英語,提升就業競爭力,這是“生存威脅”的壓力;
  • 你加班加點,提升業務能力,這是“自尊威脅”的壓力;
  • 你受本文吸引,是想要更清楚某些認知,這是“意義缺席”的壓力;
  • ……

盡管每個人對不同類型的壓力敏感度不同,但大體上,壓力是個相當優秀的傳感器。它7*24小時為你提供周邊環境的一舉一動,為大腦司令部提供關鍵決策信息,讓我們迅速調動注意力資源,集中精力辦大事。

毫不夸張地說,壓力“逼迫”著我們不斷正視環境的挑戰,push我們高效能運轉聰明的大腦,思考不同的選項,并在其中做決策。

壓力為狂野而不受限制的思維提供一個清晰的方向,即壓力間接決定了我們的人生戰略方向。

這就是壓力推動生命發展的內在邏輯。

如果你認為「壓力」就像某些只會“定方向”卻從不干實事的領導,那絕對是對它的極大誤解。事實上,壓力是個身先士卒的稱職領導,它不僅指導我們該往哪個方向走,它還能大幅度提升一線員工的戰斗力——提升大腦的效能。

不信,我們再從微觀(大腦神經運作)角度看看,壓力怎么“幫助”我們。

三、壓力賦予思維以能力

著名記者馬克思·黑斯廷斯曾戲言:

“英國人頭腦最好用的時候,就是快要來不及的時候。”

嘲諷歸嘲諷,背后卻蘊含著大腦運作原理的深刻洞察。

我們大都體驗過下述各種“高效能”狀態:

  • 大學整個學期無所事事,期末考前半個月復習完了所有課程;
  • 玩游戲血量低于10%后,游戲的失誤率特別低;
  • 一個小時的會議,前45分鐘都是“茶話會”,剩下15分鐘時進入正題竟也能順利完會;
  • 項目截止前最后一周,工作效能是之前的幾倍;
  • ……

行為經濟學有個術語叫“專注紅利”(focus dividend)來解釋這類現象:當時間有限時(處于壓力狀態),大腦會無意識間將潛力發揮的淋漓盡致。

壓力簡史:被稀釋的死亡,但不壞

換句話說,壓力使人專注,專注令人高效——人類思維似乎處處體現著經濟學原則。

當然,行為經濟學只是對現象做了總結,但它并沒有解釋,為什么大腦在壓力下會進入“高效能態”。

本著“一知半解不如一竅不通”的原則,我們最好弄清楚,適度壓力提升人類思維狀態的原理,我們從大腦意識與認知神經科學的微觀角度看下:

我在專題“年紀越大時間越快”中談過,人類主觀時間受生理激素的綜合影響:壓力下,我們心率脈搏加速,引起大腦的“神經主時鐘”變快,若平時大腦意識刷新率是40赫茲,適度壓力下,可能提升到60赫茲。

這意味著,短時間內,大腦前額葉皮質“激活”的“信息量”提升了1.5倍;也就是說,在同一時間內,“工作記憶”額外收納了更多信息塊。

壓力簡史:被稀釋的死亡,但不壞

圖:大腦適度緊張狀態EEG波形:意識頻率大幅度提升

大腦神經元運作是復雜非線性模型,我們無法評估具體提升了多少倍。為方便理解,我們姑且假設提升了1.5倍吧(實際上我認為遠不止這個數)。

我們不要小看這1.5倍,學過排列組合就知道:正常情況,工作記憶儲存4個元素,能產生:4*3*2,即24個“想法”;壓力下,單位時間元素量提升6個,則6個元素能產生:6*5*4*3*2,高達720個“想法”。

當然,我們知道工作記憶或許容納不了完整的720個“想法”,但這解釋了在壓力下,我們大腦具有急劇提升思考力的潛力。經常從事腦力活的人都體驗過某些“靈感源源不斷的感覺”,這就是大腦潛力被激活的狀態(上述只是一種簡化描述,大腦神經脈沖、意識思維的實際運作機制復雜得多)。

簡而言之,適度的壓力能讓大腦產生類似電腦“內存、CPU雙雙擴容”的效果,不僅“運算更快”,而且“創意更多”,洞察力急劇提升。

這完全契合我們的生活體驗:適度壓力,我們的思維活性更強、靈感更多、效能更高,就連體育運動員、演說家、考試的學生也是在適度壓力下表現的更為出色(興奮劑起作用的效果類同)。

的確,過度壓力會帶來“短視(狹隘)效應,你長期以“逃避”的心態對待壓力也會引發慢性疾病。但這只是因為你僅看到了壓力邪惡的一面,你默認我們面對「壓力事件」沒有選擇的余地。

但無論是從宏觀(行為經濟學)還是微觀(認知神經科學)角度,上述分析已呈現了壓力帶來的正向作用。

能否駕馭壓力轉為正向,正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回應,一切都在一念之間。

如果你仍有點迷茫,我們不妨把思考再往前推進一步。我們談一個人人忌恨的話題:死亡。

四、死亡賦予時間以意義

就像我們對待壓力的態度一樣,人人忌恨死亡。但

要我來說,其實人類要感謝“死亡”的存在。

在你破口大罵前,我們不妨先看下死亡的對立面——永生。假設我們是永生物種,假定物質資源無止境,再慷慨點,贈你一個“永葆青春”。無限時間,沒有壓力,你可以義無反顧的去追尋你的夢想,愛你所愛,恨你所恨。

這會是天堂么?

得了吧,坦誠點,事實的真相是:我們只會無所事事,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理由很簡單,我們之所以會把屁股從沙發上騰開,可不是因為“I have a dream”,夢想只會把你的屁股封印在沙發上——畢竟,夢只需“做”就行了,不用動。

事實上,理想、夢想、追求都是壓力的變體。在永生狀態下,壓力也隨著消逝了。

哲學家桑塔亞納曾言:

“對永生來說,出生便是一個不詳的兆頭。”

異曲同工。我們之所以行動起來,是因為生命不僅需要維持,它還需要發展,而且需要大步向前的發展。

為什么需要發展?

物理學給到解釋,對抗惰性(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熵增)。但永恒的生命消滅了這個“一輩子的敵人”,沒有抵抗熵增的壓力,人類將受到永恒的惰性奴役。這個,我稱之為“永生悖論”。

簡而言之,如果人類永生,人類社會只會演化成一種畫面:既無愛,也無恨,世間萬事如死水,停滯不動直發臭。

我們平時習以為常的“正能量”,比如,夢想、理想、追求、拒絕平庸、拒絕碌碌無為、活出生命的意義……這一切都是“壓力”的“變體”,它們直接喚醒人性中主動迎接挑戰的一面,將之視作“默認信念”,激活生命活力。

所以,這聽上去很反直覺。盡管人人都憎恨死亡、懼怕死亡,但真相是——正是死亡賦予生命以價值,或者說,死亡賦予時間以意義。

壓力,是被一輩子的時光稀釋了的死亡。死亡無法回避,壓力亦然。

我們既能與死亡和解,我們也應該與壓力和解。

最后,簡單談下,一旦我們嘗試著新的眼光來看待壓力,又能給到我們哪些啟示。

五、不是消除,而是共存

當然,明白了壓力的實質,我們不僅沒必要厭惡壓力,從功利角度講,我們甚至還能主動利用“壓力帶來的興奮劑效果”。

比如,我們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出“意義”,以此“仿真”真實壓力的效果。譬如,理想(或夢想),就是一些“有追求的人”本能的將壓力轉化為內驅力;又比如,當你需要“堅持某事”(比如跑步、學英語),可以設想一個“假想敵”,也是一種將壓力轉化成動力的技巧。

本專題,我想談下“生命態度”——你也可以理解為人生戰略的推進模式。

現代文明使我們養成了按部就班、萬事俱備、萬無一失然后才行動的思維傾向。

比如,前兩天,有位學員問我,“是否應該先成就事業再找對象?”;又比如,也有一些女生堅持要找個有房有車的對象才嫁。

這兩類想法,本質一樣,都是只想參加一個100%贏率的賭博。這既不符合現實,更不符合人性。

人性的實質是什么?

它唯有以「真實壓力」作為養料才能發展。尤其是,你想達成的愿景越高,你越要學著將壓力作為盟友而非敵人。

舉個小例子:我創作的專題,大家是否覺得,我每篇專題都是先充分調研選題、確保有“市場”,列好提綱,確保邏輯自洽、觀點全部打通之后,再動筆撰寫?

若真這么干,你們現在就不會看到本文了。

事實上,我既不會去想,“我一篇專題寫個兩三周,如果不火就虧大了”;也不會想,“時間成本這么大,要是中途寫不出就虧大了”……

我沒想那么多,如果某個想法突然闖入腦海,這個想法恰好又對讀者有用(不是迎合,而是真正有價值),讓我產生“非寫不可”的感覺。這時,我就動筆了。

對,在完全沒譜的狀態先動筆、再綜合分析、搜集研究、融會整合、再雕琢修改……每篇專題都是這樣誕生,無一例外。

這種策略當然要承擔巨大的時間損失風險,有將近一半的專題,我寫到一半才意識到最初的觀點錯了,于是拋棄;又或者某些想法過于超前不接地氣,也被我拋棄。

盡管如此,我仍拒絕穩扎穩打的寫作。這種“預先知道結果”的寫作既無難度又無趣,缺乏「真實壓力」,自然沒法調動我的潛能。

我需要這類壓力——起草專題就像閉關的學員——我必須將之完成——這種使命感(壓力的變種)激活了我的思維,讓我有機會自我突破。

如果沒有這種壓力,我多半在嚴肅寫作這件事上始終一事無成。

「人生大事」的道理一樣,如果你老是想著徹底杜絕壓力再行動,那恐怕做什么都為時已晚。買房買車,有了積蓄再結婚生子?拜托,到那時說不定生育期都過了。

榮格精神分析學說的“陰影人格”也特別類似“壓力”。

如果你急于排斥你的陰影人格,把它投射出去,會造成心理疾??;反之,一旦你試著接納自身的陰影,它就能轉化成狂野的創造力,為你所用。

你如何看待壓力,如何與壓力共處,就是你踐行人生的哲學理念。

后記

我明白,正在看本文的你,或許正被壓力事件悶得透不過氣,恨不得讓該死的壓力通通消失。

但我們仍需明白一點:壓力無法消除,它就像我們的器官,就好比牙齒,你牙疼的時候巴不得把它拔掉,但我們享受美食卻又離不開它。

可見,徹底拒絕壓力本身是個偽命題。

我們唯一該做的,是與壓力和解,選擇與真實壓力共處,不斷迎接真實的、不確定性世界的隨機挑戰。這樣的人生,不是照著劇本演戲的木偶;這樣的人生,是在創造。

誠如:壓力賦予思維以能力,死亡賦予時間以意義。

#專欄作家#

李少加,公眾號:少加點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哆M化式運營》作者,“基于用戶視角的用戶養成運營框架”提出者,互聯網商業獨立研究者、運營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先談談對壓力的理解。我最近在steam上玩一個克蘇魯設定的游戲叫《極暗地牢》。游戲里對任務有個“壓力值”的設定(雖然我覺得作為克蘇魯元素的游戲還是“瘋狂值”比較貼切),這個值漲到一半觸發判定,一定概率爆出絕望、折磨之類的負面效果,不然就是專注、勇敢之類的正面效果,但是如果漲到頂直接觸發瀕4。挺有趣的。游戲制作組對壓力的理解相當真實,真是細思恐極(狗頭)
    拋開游戲,我最近在咕狗上扒關于神經科學的文章,發現其實疼痛和快樂的神經機制是非常類似的,有幾篇文章中提到說某位病人手術移除了脊椎上的某根神經后,雖然疼痛治好了,但是也失去了從啪啪啪中獲得快樂的能力。文章還指出如果多巴胺系統發生的故障和抑郁癥有顯著的關聯,與抑郁癥患者經常描述自己“喪失感受快樂的能力”出奇地吻合。
    最后再說說4亡吧。對我生4觀啟發最大的是多年以前在豆瓣上讀到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艾略特的長詩《荒原》,詩歌的開頭對當年的我來說非常震撼:

    “是的,我自己親眼看見古米的西比爾吊在一個籠子里。孩子們在問她:西比爾,你要什么,她回答說,我要4?!?

    雖然我從十二歲開始就被生4哲學的問題糾纏,但也是近些年(我今年二十)才在詩歌、電影、小說、游戲和人類學著作(點名《未來簡史》,《人類簡史》知名度高但是《未來簡史》比前者有趣多了)。我當時查閱了關于西比爾的典故,出自維吉爾的《埃涅阿斯》,說西比爾是古米的預言家,阿波羅和她相愛并且許諾給她手中沙土一樣多的生命,但是沒給她永恒的青春。最后西比爾老得縮成一團只能茍在瓶子里。如果沒有永恒的活力,永恒的生命只不過是懲罰而已。然而熱力學第二定律說明封閉系統只會越來越混亂,因此以目前的技術而言將生命鎖定在盛年的狀態是不可能的。在科學技術依舊動態發展的當下,我的生4觀目前是“既然不能擁有永恒的青春,那還不如按理想活,活完就按意愿去4。”

    然而我想到一個腦洞,很大的腦洞,是基于“特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問題提出來的設想。我想把它擴展成一部科幻小說,但是當初提出來還被我爸媽斥責是不是瘋了。

    如果我們的技術可以在保證功能的情況下把身體上老舊的組織一件件拆下來換成人造的,從胳膊腿到心肝脾肺腎再到大腦的每個神經元網絡分區,一個原生智人就能被改造成鋼筋鐵骨,擁有計算機擬真的神經元網絡,還能放幾個內存升級插口,接入紅外線熱成像和電磁波信號輸入系統。但倫理界會質疑,這樣改造的人到底有沒有喪失人類的本質,并且這個問題的擔憂既不能被證實也不能被證偽。(參考“哲學僵尸”這個概念,假設存在一種沒有心智的哲學僵尸,外觀跟人類一模一樣,并且用任何儀器都無法檢測出他和人類的區別,那么如何證明你身邊的人不是這種僵尸呢?這個問題和波粒二象性一樣可以采用互補原理,用于反詰經典認知論同時補全一些隱藏既定假設)最終我得出來的結論是所謂固定的“人類本質”根本不存在,每個人類作為實體表現出了粒子性,但是在我的假象改造實驗中表現出了波的性質,可以在替換介質的情況下保留部分屬性。愿意的話,我們還可以把原來那堆組織重新拼成一個完整的人,然后看兩個“人”吵架到底誰才是那個人本尊。(具體可以參見托馬斯霍布斯的“特修斯之船·改”)
    這個問題我們遲早要面對。如果上述的改造想法接受不了,還有一個比較溫和的的例子就是新陳代謝,眾所周知我們的肌體每時每刻都在代謝,十年前和十年后的我們(假設都是成年人)完全不是同一堆物質(粒子性),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格(波的屬性)。套用赫拉利《未來簡史》的說法就是“生命就是算法?!钡珶o論如何,人文主義的核心,也就是“絕對的自由意志”,已經幻滅了。
    樓主的思維和筆法都挺有趣的,擴個列?寫到這里我的腦子已經分析癱瘓了。我INTP,寫作跳躍,句子內邏輯流暢但是句子間茍P不通還請見諒。

    我本來一天都是4氣沉沉的,晚上看了樓主的文章突然像磕了yo一樣碼了一千多字,感謝。

    網站一直說我評論有違禁詞發不出去,真是嗶了茍。網管都這么怕4的嗎hhh。樓主寫的很好但是就因為這天殺的違禁詞限制一條評論都沒。

    來自上海 回復
    1. 感謝你如此用心的思考與分享~這邊我很久才登錄一次,特別歡迎你到我公號(少加點班)作客~那是我的大本營 ??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