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工作法:從常規思考到“核心思考”
本文將為大家介紹一種新穎的工作方法——721工作法,希望能給你帶來思考與啟發。
一、從二八法則到721工作法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二八法則”:工作中20%的工作決定了你大部分的業績,但“二八法則”有個難點沒講——如何識別最重要的“20%”?怎么辦?
重要的“20%”和剩下的“80%”之間,必然是有關系的,理解了它們之間的關系,你才能做到“二八法則”。
于是,我根據“二八法則”總結出一個“721工作法”,去理順它們之間的關系。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先從一個完整的項目、方案或產品規劃開始。
之所以叫“721工作法”,是因為:
- 一個方案或報告:用“70%的常規內容”去推導“20%的核心觀點”;
- 一個產品或項目:用“70%的常規功能”去突出“20%的核心功能”;
那還有一個“10%”是怎么回事?
為了不打亂講述邏輯,我放到后半篇再說。
放在一個項目上,大家就好理解了“70%”和“20%”的關系了。
打個比方,就像宴請,滿滿一桌菜,20%是指主菜和酒水,70%是其他菜。
主菜體現了這桌菜的風格、規格,是一桌菜的靈魂,也是價值最大的一部分;酒水的作用是提升檔次,因為酒水比菜品的價格更透明。
大廚要設計一桌菜,主人要請客點菜,都是一樣,一定是先定主菜,再根據主菜的風格定其他的菜品,作用是為了烘托主菜,豐富整個餐桌。
可這個里有個問題,工作不像點菜,至關重要的“20%”,常常要等“70%”出來之后,才能想到。怎么解決這個矛盾呢?
二、先7后2,還是先2后7
常規的工作方法往往是“先開花后結果”:先有過程,再有結果;先擺證據,再出觀點;先有了一般功能,再設計核心功能。
這就是從“70%”到“20%”,先有“70%的常規內容”,再想“20%的核心觀點”;先設計產品“70%的常規功能”,再去定義“20%的核心功能”。
所以很多人做方案或報告,總是從開頭開始,現狀“1、2、3、4……”,分析“1、2、3、4……”,手段“1、2、3、4……”,一步步推下來,一直到結束?
……這可不一定,通常是做到一半,卡殼了。然后苦思冥想、猶豫拖延、懷疑人性……,到最后,算了,硬寫一個結論(或隨便找一兩個產品亮點)吧。
從已知條件到未知結論,一步步推下來,這種方法叫“推理”,以前看福爾摩斯、看阿加莎,對推理能力無比渴望,以為只要掌握了這項神奇的技能,掐指一算,就能知道世界上發生過的所有事情。
可事實上,從“70%”到“20%”只是一種呈現邏輯,便于受眾理解,最有價值的核心,并不能單純憑借推理“推”出來。
- 阿加莎寫推理小說,一定是把關鍵情節——誰是兇手,怎么下手的,怎么掩飾——都想好了,再去豐富前面的情節。
- 科學家發現一個理論,并不會從現有的理論,推啊推,就發現了新理論,一定是先有了一個假設,再去看現有的理論是否能推導出來。
所以在“721”方法論中,不論產品還是方案,必須先想“20%”,再根據這“20%”,安排剩下的“70%”——思考邏輯跟呈現邏輯是相反的。
我也見過有人寫文章,從頭到尾一氣呵成,但最核心的東西,剛剛寫的時候并沒有,往往是在寫作過程中,才慢慢在心里呈現,只是寫作者經驗豐富,不透痕跡而已。
當然,大部分人就算理解了這一點,也會遇到下一個問題——如果沒有“70%”,“20%”從何而來?
答案就是兩個字:假設。
三、如何得到20%
得到這“20%”,可能是整個工作過程中,最依賴經驗、直覺、平時積累的環節,沒有任何方法可以保證你得到一個漂亮的“20%”。
畢竟,人才和天才就差一個“二”。
最好的可能是你直接就有一個“20%”——你平時對這個問題有所思考,想到了一個東西,而現在剛好是一個把它呈現出來的機會。
所以,真正的牛人并不是腦子特別好使,而是平時不斷思考、注重積累的人。
大部分情況下,你只能不停地在“70%”和“20%”之間來回思考,不停的假設、求證、再假設、再求證……
所以,你還是要從“70%”開始做,只不過,你做“70%”,是為了得到那“20%”,在得到之前,“70%”到底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得到什么結論?
這就好像石油開采之前先要勘探,石油開采和勘探都需要挖個井,但鉆井的目的不同,開采鉆井是為了把石油弄出來,勘探鉆井中為了判斷有多少油,對于鉆井的要求不同。
不同行業,得到“20%”的方法并不相同:
- 像廣告、研發等一類對創意要求很高的行業,會不停地開頭腦風暴,或者去翻看各種資料,以期忽然獲得一個靈感;
- 有一些行業是列舉選擇題,你需要把過去所有的“20%”拿出來,一個一個的去驗證哪個更合適;
- 有些行業是做排列組合,你需要在不同步驟選擇各種答案并組合成不同的方案,比較它們的優劣性;
- 還有一些行業是改錯題,根據一些條件列出可能的選擇,再不斷改變其中的關鍵條件,看看會有什么奇妙的化學反應……
可如果這個“20%”一直不出來,怎么辦?
如果你是一個作家,沒有這“20%”,你就不會開始真正的寫作。但你不是作家,你只是在完成一項客戶或領導交辦的必須完成的工作,所以,如果到了最后期限,你還是沒有得到滿意的“20%”,也不必糾結,選擇一個目前為止最靠譜的想法吧。
別以為你之前的工作白費力氣了,你仍然會得到一個不錯的方案或產品,因為你思考“20%”的過程,已經讓你的方案和產品更成熟了。
而且,你仍然有機會。
在我們用“70%”去呈現一個次優的“20%”時,因為你有了更多細節,有時會忽然發現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其核心邏輯可能跟最初的設想相差很大。
解決了從“70%”到“20%”這關鍵一步之后,我們就要來看看這個“10%”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四、10%的不可知風險
恐怖片中,鬼怪不可怕、僵尸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未知的東西,“10%”就是這一類未知的危險,那些你完全沒有考慮到,就算考慮到也不知道它們在哪兒的東西,也是影響你的工作成果的最不確定的因素。
比如:
- 請客吃飯,客人的口味是不確定的;
- 設計產品,與某些已有的功能,與整個大系統,是否會發生沖突,是不確定的;
- 提交方案,上司的很多考慮都是你想不到的,需要配合的同事的想法,你也不知道,故而也是不確定的;
- 一個方案,如果高度依賴外部環境,而外部環境又不受你控制,同樣是不確定的。
不確定的部分,都是跟人有關的,跟流程有關的,跟外部環境有關,跟系統的復雜性冗余性有關。
有些“不確定性”可以通過加倍的努力去確定,但大部分“不確定性”無論如何也無法避免,就算可以,排除的成本也非常之高,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它在哪兒。
好在普通底層員工能在工作中遇到的“不確定性”因素并不多,其應對,只要遵循幾個基本原則就行了:
第一,不要在“不確定性”上花太多的精力
能解決“不確定性”,當然有大價值的,所以它常常被當成“20%”去解決,但“不確定性”常常是不可解決的。尤其是當你試圖把希望寄托在一些不確定的東西上,這很可能導致致命的錯誤,包括但不僅于下面的想法:
- 在沒有確鑿根據的情況下,盲目的投機領導的喜好,
- 根據自己的喜好,去猜測用戶的偏好;
- 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假設別的同事會配合你;
- 設計過于復雜別人一下搞不懂的產品……
第二,為“20%”設計一些緩沖空間
在你的方案或產品中,“20%”可能是完全創新的,而新東西就是“不確定性”的最大來源。
對于人、組織和系統一類復雜的東西,一定要多從壞的角度想:假設上司不喜歡你的方案,你怎么辦?假設同事不配合你,你怎么辦?假設你的產品跟系統不兼容,你怎么辦?……
所以在方案中,你需要留下一些后續再補充解釋的空間,不能把話說死;在產品中,創新的功能一定要有“安全閘”,萬一出了問題,不會影響整個系統。
越是創新的東西,越是要有B計劃、B方案、替代產品。
第三,要有安全邊際的意識
所謂“安全邊際”指你距離某一件糟糕的事件發生,還有多大的空間。安全邊際越高,你就越安全。
最核心的原則是:一般的工作用利弊分析就行了,但那些“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核心工作,要有足夠的“安全邊際”。
具體的方法,我寫過一篇《35歲前多用利弊分析,35歲后要有“安全邊際”》,大家可以看看。
“721工作法”并不難理解,重要的是“70%、20%、10%”這三部分相互制約的平衡關系,所以,最后再回頭再梳理一下:
- 一個項目、方案、產品由三部分工作構成:70%的常規工作,20%的核心工作和10%的不確定性風險的應對。
- “70%”與“20%”的“互生關系”:必須先有貢獻了大部分價值的“20%”,再完成常規的“70%”,但實際工作中,“20%”的核心內容需要由常規的“70%”來激發,因此它們可能是共同產生,相互改變,相互制約的。
- “20%”和“10%”的“對立關系”:20%的核心工作,由于其創新性、復雜性,常常會產生10%的不確定性風險。
- “70%”和“10%vs.20%”的“調和關系”:既要保證不出現“10%”的意外事件,又要讓“20%”的核心內容有價值,需要我們在常規工作中,使用隔離、降低復雜度、降低預期、B方案等方法去提高安全邊際。
- 721工作方法論,不僅僅適用于某一個具體的項目、方案或產品,同樣適合于規劃你的整個工作職責——你要用“70%的常規工作”去推動“20%的非常規問題”的解決,并避免“10%的不可控事件”的影響。如果大家感興趣,我會繼續寫下去。
最后,雖然給了“70%,20%和10%”的數值,但實際比例是不固定的:
低級員工的工作,大部分都有章可循,除了人際關系之外,不確定性的東西較少;
但職位越往上,工作中“核心思考”和“不確定性應對”的比重越高,比值最高可能完全反過來,達到“10%,20%,70%”。高管的工作中——人、組織、產品、市場、戰略——大部分都需要在高度“不確定性”的環境下,找到核心價值。
所以,對于高層而言,創新價值與“不確定性”的沖突本身是無解的,答案只在“70%”常規工作中,更多的是靠執行層廣大員工的努力,這也是管理的目標。
而作為普通底層員工,成長就是從純粹到復雜、從確定到不確定、從內部有序體系到外部無序環境、從常規思考到核心思考、從簡單直接到辯證宏觀、從依靠理性邏輯到憑借直覺與信仰……,這一系列變化的過程。
作者:人神共奮,公眾號: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Aqg8KFVRFWD_VhpMiu_kMw
本文由 @人神共奮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寫的非常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