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的表達需要“耐思”與“耐斯”
好的表達需要不斷的鍛煉和總結,而“耐思”與“耐斯”是其中的兩個主要衡量標準。
在職場這個背景下,大部分的表達都是圍繞著業(yè)務問題,故然都以結果為導向,重效率,重細節(jié)。解決業(yè)務流程的思路一般是先發(fā)現(xiàn)問題,再表達清楚解決方法,而后執(zhí)行。這就自然會出現(xiàn),雙方?jīng)]有明確的了解對方表達的思想與意圖,導致成果與實際所想不符,出現(xiàn)返工重做的現(xiàn)象。
追根原因,是因為表達出現(xiàn)了問題。那怎么才能高效的表達呢?
“畫馬”識表達
我們先來看看,失敗的表達有哪些原因,無非以下2點:
1. 細節(jié)不夠,自己所想的,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完美表達
如下圖所示:
嗯,畫的不錯,就當?shù)团浒娴鸟R吧……
2. 條理不清晰,邏輯不清楚,即不知道如何去組織語言,如何去表達
引用畫馬的例子,也就是不知道如何畫馬?導致馬的比例嚴重失調、特點缺失。
嗯,這畫,恐怕是畢加索傳人,我只是不知道你畫的是馬還是驢還是奧特曼打的小怪獸……
表達需“耐思”
好,我們先解決第1個問題:
可以發(fā)現(xiàn)第一個問題的原因是缺少細節(jié),而細節(jié)在表達中就代表著信息。如圖所示的圈表示所有可以表達的信息,我們在中間畫一條線來把我們所需要表達的信息從不需要的信息中分開。
如果我們能夠畫出(或描述清楚)這樣的一條線,就表示我們完美表達了我們的思想與意圖。
而我們大多數(shù)的表達則是如下圖所示,圓圈中間會出現(xiàn)一條波動性曲線,而這條曲線與那條理想的直線組成黑色的波形面積,它代表著兩類信息:
- 我們需要的但沒有表達的信息;
- 我們表達了我們不需要的信息。
一個差強人意,一個詞不達意,而這黑色波形面積產(chǎn)生的罪魁禍首就是表達的模糊性。
那如何解決該問題呢?
模糊的表達由于泛而空,提供的信息不具體,自然會有很多個意思,但是每個人看到的理解的可能只有一個意思。所以避免使用模糊的描述,多使用準確的、可量化的詞語進行表達。而這個過程需要不斷地鍛煉、總結,讓表達形成一種慣性。
如下便是過程:
- 這個月PV不好。
- 消滅模糊的詞語不好或者去量化它。這個月PV不好,比上個月低了10%。
- 再豐富些,描述下為什么不好。這個月PV不好,比上個月低了10%。主要原因有:用戶活躍度下降,競爭對手上新了新的活動,BALABALA;因為用戶的增長率不再呈增長的趨勢,上個月的增長率為BLABLA……
解決模糊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問”,幾個常用的問題是:
- “XXX”指的是/包含哪些/在哪些情況下試用?
- “XXX”可以和什么作比較?
- “XXX”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
- “XXX”有哪些類型?
表達需“耐斯”
再來看第2個問題,條理不清晰,邏輯不清楚,即不知道如何去組織語言,如何去表達?
對受眾來說,最容易理解的結構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首先表達主要思想,使受眾對表達著的觀點產(chǎn)生某種疑問;而下一層的思想將回答這些疑問;通過不斷疑問/回答式的對話,受眾就可以了解你所表達的全部思想。
舉個例子:
描述一:
雙十一不得不剁手。主要原因有:雙十一商品優(yōu)惠力度大,平時舍不得購買的商品,都打了好幾折(有能力去買);一直想買某個商品,就屯著到雙十一購買(有動機去買);朋友邀請一起蓋樓,拿優(yōu)惠券(外界激勵作用,強行帶節(jié)奏);雙十一不買東西,心里好像空空的,買它(其他消費心理因素)。
描述二:
雙十一商品優(yōu)惠力度大,平時舍不得購買的商品,都打了好幾折(有能力去買);一直想買某個商品,就屯著到雙十一購買(有動機去買);朋友邀請一起蓋樓,拿優(yōu)惠券(外界激勵作用,強行帶節(jié)奏);嗯,雙十一不買東西,心里好像空空的,買它(其他消費心理因素)——嗯,雙十一是個剁手節(jié)。
上述兩種表達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先說論點再說論據(jù),而后者是先說論據(jù)再說論點。
- 先說論點再說論據(jù),受眾就會帶著極大的興趣來了解你的思路,使其按照你的思路產(chǎn)生符合邏輯的反應,并判斷你是否推斷正確,這個過程受眾是主動的;
- 先說論據(jù)再說論點,受眾只能先聽著你的論據(jù),等到你最后陳述你的論點時再返回去分析你的論述過程,這個過程受眾是被動的。
因此,在你需要向周圍的人明白地表達出你的想法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先講出你的結論/論點。只有你先說明了你的論點,大家才會帶著方向去看你后面的邏輯分析,這樣理解得也更加深入。
小結
最后,熟練的表達需要經(jīng)常性地練習,只有通過不斷輸入與輸出,才能兼具“耐思”(語言明確,不含糊,耐人思考)以及“耐斯”(觀點明確,條理清晰,邏輯清楚),最后成為“nice”的表達!
表達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近期的感悟就是這些,以后還要深入下去。
本文由 @澤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