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人,請時刻保持自我成長

3 評論 5710 瀏覽 29 收藏 14 分鐘

互聯網裁員消息頻出,這個行業似乎進入冬天。在這樣的環境下,每一位互聯網最應該做的不是焦慮,而是為自己增加砝碼,關注自身價值的成長。

最近有一些新聞

暴風沒人了

2019年10月30日,暴風高管全部辭職,CEO馮鑫于9月3日被批準逮捕。有記者于近期感到暴風原公司地址,已經人去樓空,按照暴風登記的新地址,也被確認是個虛假地址。

目前沒有人知曉暴風去哪了,但高管集體離職,CEO入獄,現在的暴風團隊近似一盤散沙。

暴風的官方網站、APP,以及一些主要業務,已經無法正常運作。

呆蘿卜拖欠工資

2019年6月曾獲6.3億元A輪融資的呆蘿卜生鮮電商,被爆拖欠員工工資超過3000萬,杭州研發中心被集體解散。

新浪裁員了

新浪閱讀業務線集體裁員,比例超過90%,下午兩點通知,五點就拿到離職證明,現場結賬,原地解散。

產品部門被連鍋端,只剩了幾位技術員工。

Keep裁員了

10月24日,keep進行了一輪以技術為核心的“人員優化”,具報道,此輪將會“優化”掉120人。

年關將至,還有多少企業正在裁員呢?

2019年,是一個與“裁員”畫上等號的一年,大廠、獨角獸、明星公司,還有數不盡的不知名公司都已經裁員,或者正準備裁員。

我們從未像現在一樣,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也是在這一年,我們應該認識到,自己與公司到底是一種什么關系——所謂的公司大家庭,也在這一年,顯得無比尷尬。

犧牲員工,為領導的錯誤買單

網易患病員工被暴力裁員的文章里有這么一句話,對我的觸動很深刻。

原文是這樣寫的:

當時我甚至覺得加班也有成就感,覺得那些朝九晚五的人就是在虛度人生。

可回過頭來看時,我發現我們大部分的加班、迭代甚至推倒重做,都只是在為主管們的錯誤決策買單而已。他們的KPI其實都是底層員工透支健康堆起來的。

“加班,是為領導的錯誤決策買單”,這句話我是認同的,有的決策本身就是錯誤的,班是加了,但沒有結果。辛苦加班做出來的功能,有時候還沒上線,就被砍掉了;還有的上線了,完全沒產生效果。

另一種決策錯誤,是時間的估算錯誤,原本需要10天的時間,估算成5天,剩下的5天從哪來?加個班吧。

互聯網人正常的工作時間是8小時,一周是40小時,現在提倡的996,也就是每天多工作2小時;一個星期多工作一天,算下來也有18小時,等于2.25個工作日。

一個月有4周,也就多出了9個工作日,再加上原本的22個工作日,在工作時長上,意味著一個月有31個工作日。有的公司,這多出來的9個工作日,還是“免費”的。

裁員,也是為領導的錯誤決策買單。

有業內人士指出,很多互聯網公司,早些年在資本的瘋狂注資后實現了擴張,但實際上他們依然沒有盈利。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從一級市場拿到錢,那么必然要縮減人力成本,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裁員。

裁員的真相就是項目沒有盈利,沒有產生與成本對沖的價值增長,裁員也是為領導的錯誤決策買單。

領導是產品的最終決策者,是最應該為產品沒有實現價值增長負責的一個角色。然而,這個責任被直接甩給了員工。

沒賺錢那就裁員吧,沒錢了,那就裁員吧,員工犯了什么錯嗎?員工勤奮地實現領導的決策,有錯嗎?

但現實就是如此,當企業的資金出現問題時,第一個為這些錯誤買單的人,永遠都是員工。盡管員工已經很盡職盡責地完成了自己被分配的任務,盡管員工本身沒有什么錯誤,盡管導致資金出現問題的直接責任人是領導,但買單的也還是員工。

這就是互聯網企業的現狀:犧牲員工,為領導的決策錯誤買單,員工被裁了,領導還是領導。

走出安全區,關注自身的價值增長

互聯網的公司,從來不是值得托付終身的公司,996的勤奮也不能讓我們脫離被裁員的危機。

真正能給到我們安全的,便是走出安全區,關注自身的價值增長。

當我們拿到一份o?er時,是不是感覺到心里踏實一些了?如果我們入職了一家大廠,是不是感覺松了一口氣?

可越是“安全”的環境,實際上越“危險”。孟子所說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所講述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我們在公司表面的“安穩”環境,會逐漸喪失自己對危機的敏感度,也會被磨掉激情與斗志,自我理想也會被逐漸轉移為公司的“集體理想”——這是一個被馴化的過程。

“安逸”的狀況,才是最危機的狀況,這會讓我們喪失自己的野性,乃至自己的戰斗力。

最危險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

將自己處于最危險的地方,并不是鼓勵大家失業;而是鼓勵大家將自己置于危險當中,去思考自己的競爭力,建立自己的優勢。

我們不用離職,但不妨礙將每天當作失業的前一天去思考幾個問題:

  • 如果明天就失業了,應該怎么辦?
  • 我現在在市場上有什么優勢?
  • 我是否已經做好求職的準備了?
  • 我在市場上的價值是提升了,還是下降了?

與其和同事勾心斗角,不如沉下心學習一些新的知識;與其和領導“談心論道”,不如給自己的未來,增加一些籌碼。

對于我們,最寶貴的不是工作,不是薪資,而是那份對自身成長的野心,以及積極向上的精神?;ヂ摼W的職場人,應該心系天下,而非偏安一隅。

一個目標

前不久,看到了一個新聞:一位程序員去阿里面試,被面試官懟了,說30歲,還要靠簡歷找工作,都是垃圾。

我們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有一個目標,沒有目標驅動的事情,注定是要失敗的。

所以,不妨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不依賴簡歷找工作,圍繞這個小目標開始思考。

如何才能不依賴簡歷找工作呢?

阿里的大神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增加自己在圈子內的影響力,讓企業或者獵頭主動來找你。

我的一位技術朋友,是個大神,從上一家公司辭職后,給自己放了兩個月假期,好好休息了一下。第三個月就收到幾位獵頭的推薦,很快入職一家獨角獸公司的高級崗位。

隨著我們的職業發展,讓企業知道自己的存在,主動拋出橄欖枝是最上層的求職方法。緊隨其后的,便是被獵頭推薦,獵頭可以說是高級崗位的媒人,許多高級崗位都會通過獵頭進行招聘。

到了職場后期,若是獵頭都不知曉你的存在,那就只能依靠投簡歷的方式找工作了,實在是太被動了。

企業招聘高級崗位的優先級:創始團隊主動邀請的人【直接信任】>內部推薦的人【間接信任】>獵頭推薦的人【被篩選過】>自然投遞簡歷的人【未被篩選過】。

前三種求職方式,其實已經壟斷了大部分的高級崗位。

我們不妨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不依賴簡歷找工作,讓獵頭能找到我們。

一個做法

獵頭的工作原理是在網絡當中尋找優秀的人才,判定為優秀的方式很簡單也很粗暴:你是否在行業內有足夠的影響力。

大廠的工作經驗會加強我們的背書,但并不是絕對的。一些行業優質的文章,以及我們自身的人脈關系,都能加強我們自身的影響力。

影響力不是一種快速的結果反饋,而是持續積累的過程,重點是持續的時間。

我們只需要在市場上持續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便能夠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只要持續去做這件事,影響力就開始緩慢增長了,剩下的就是速度與時間的問題。

一旦我們開始在圈子內發生,就具備了影響力。區別只是影響力大還是影響力小的問題,持續的時間足夠長,小影響力就會積累為大影響力。但我們不做這件事,影響力便會持續靜止不動,就是有和沒有的區別。

所以要做的事情很簡單,持續在圈子里表達自己的產品觀點,表達自己的設計思想就可以了。

這里給大家推薦幾個大的產品圈子,分別是老牌產品社區,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以及更寬泛的知乎和脈脈的職言。

一個環境

堅持去做一件事是很難的,堅持去做一件自己從未做過的,還沒有人帶的事情則更加困難。但我們可以融入一個環境,借助環境營造出的氛圍,帶動自己的積極性,激活自己的動力。

當我們想要開始積累自己影響力的時候,不妨找到一些正能量的群體,加入他們?;ヂ摼W這么大,我們總能夠借助網絡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友軍,不用形單影只一個人迷茫、徘徊,借助環境的力量,讓自己形成表達的習慣。

喜歡旅游的人,可以加入旅游群;想要早讀的人,也會有早讀群,各種群的背后都是一種環境的營造,也是一種氛圍的帶入。

環境的力量是很大的,大到足以改變我們的習慣,改變我們的思考。

最后的建議

在這個人人自危的時間段里,越是努力保住自己的崗位,越是危險。畢竟裁員是為領導的錯誤決策買單,我們只是那個買單的人。這和我們犯錯不犯錯,勤奮不勤奮,有關系,但也沒有太大關系。

唇亡齒寒,如果公司里較差的員工都被裁完了,但資金還是有問題,怎么辦?繼續裁吧,優秀不優秀的先放一邊,等公司渡過難關了再說。

如果優秀的也裁完了,怎么辦?那就倒閉吧,互聯網公司沒有重資產,即使申請破產清算,員工也得不到何種補償。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相對于思考如何讓自己不被裁員,不如思考如何讓自己有市場競爭力,變得不怕裁員。

相對于思考如何找工作,不如思考如何讓工作找到自己。

我覺得加班也好,996也好,確實是福報。

只是,這個班得為自己加,才是福報;為別人加的班,只是一種討好。996也是要為自己的996,才是福報;為別人買單的996,不過是一種委曲求全。

為自己加班,是一種對自己的長遠投資;為別人加班,只能算形式所迫的妥協吧。

#專欄作家#

枯葉,微信公眾號:枯葉咖啡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9年經驗產品經理,3年產品總監經驗。擅長數據增長,商業模式。曾孵化過千萬級用戶規模的創業產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謝謝,獲益匪淺,讓我思考良多,這讓我想起了外交風云里講的,只有自己的實力強了,腰桿直了,你才有了談判的籌碼,要是一直生活在別人的羽翼之下,盡管可以遮風擋雨,但當羽翼不在,你就是直接暴露在最危險的環境下。所有要有居安思危的心態,不斷調整自身的起點,去學習,去補充自己,讓自己不管遭遇任何突發情況,都能無懼于未來。

    來自浙江 回復
  2. 文章沒啥用,泛泛而談,沒有實際用處

    來自山西 回復
  3. 文章浮躁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