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產品思維剖析個人成長:不要追求名利,讓名利追求你
筆者用魚骨圖入手個人成長,通過不斷拆分問題,拆解了如何實現個人成長,以及如何解答成長過程中的困惑。
在周三的分享會上,我們的CEO Jeff,問了一個問題:10年后你想成為一個怎么樣的人?
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時候會說:“成為有錢人”。
其實,我的第一反應也是如此。但是我在研究生的時候,我的導師——林劍放老師告誡我:“。”
一直以來,我都在試圖參悟這句話。最開始我相當困惑:人活在這世上,要想自由自在,不就是要有名和利嗎?你不去追求如何能達到?
工作后,我似乎有些明白了一些:當我們執迷于一些眼前的問題時候,不僅目光變得短淺,而且會深陷其中難以解脫。
一、從魚骨圖說起
有些時候就像我們做的產品,BUG常常越改越多,但如果用魚骨圖分析一下一些問題就豁然開朗。
魚骨圖又稱因果圖,日本人為了解決工程質量,發明了一種問題拆分方法,分6個大類:人的問題、機器的問題、環境的問題、方法的問題、材料的問題、測試的問題。每個大問題再不斷細分下去。
例如,如果是人的問題?如果是個人原因還是員工管理問題?如果是管理問題,員工培訓有沒有做到位?如果員工培訓沒有做到位,那么有沒有制定規范的操作手冊?…
可見,通過這種庖丁解牛、刨根問底的方式,問題才能更清晰地解決問題。因為,一個問題往往是由多個維度的關鍵問題影響的,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要懂得合理的拆分問題和鎖定問題。
倘若你一臉懵逼地解決了問題,就算這次暫時解決了,肯定還會再發生。因為你并沒有解決核心問題。
回到話題,獲得名利只是問題的表面,不是問題的核心。我們不妨也用魚骨圖拆解一下,看看能否找到自己的答案,我將這個問題拆解為六個關鍵問題:
- 你能否幫助他人?
- 他人對你是否信任?
- 你是否擁有獨特競爭力?
- 別人是否知道真實的你?
- 你能否為此長期堅持?
1. 你能否幫助自己?
當你離開父母和老師的那一刻,就不會有人再會去告訴你應該怎么做,所有的事情都要你自己做決定,所有問題的后果都要自己承擔。很多人的愚蠢不在于智商,而在無法正視自己,讓自己在困難中越陷越深。這個問題還能繼續拆分:
- 你能否幫助自己變得更加堅強?
- 你能否幫助自己變得更健康?
- 你能否幫助自己變得更快樂?
- 你能夠幫助自己變得理智?
這個世界很現實,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幫不了,不但不會有人能幫得了你,你身邊的人也會離你而去。絕大多數一事無成的人,都是自己的問題居多。
2. 你能否幫助他人?
這是個人價值的體現。因為這個世界很現實,人都是互惠互利的。你能夠幫助他人,別人才可能幫助你。當別人遇到問題的時候,你能找到最合適解決方案并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別人才會給你更多認可。幫助通常有幾種:
- 技能層面的幫助:自己有相應的技能,能夠很好的從技術層面解決,例如:知識、思維、口才……
- 資源層面的幫助:有資金、人脈等資源,在他人需要的時候可以提供資源鏈接;
- 情感層面的幫助:找個富二代,談戀愛?其實不是那淺薄,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的是認同感,所以“知心姐姐”往往會更容易獲得圈內人的認可;
但常常有些熱心人會好心辦壞事。幫人不是瞎幫的,如果一件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之外,還可能害人。一些幫人的方法不對,還能反目成仇。這個問題繼續拆分:
- 我是否擁有某一塊能力?技能、資源、情感……
- 我能否勝任這個挑戰?如果超出了我的能力,會不會有不良的影響?
- 做這個事情是否值得?成了是否有益?不成是否有害?
- 我用的方法是不是對的?
3. 他人對你是否信任?
信任感是長期積累的,其實每個人心里都有個記錄別人的芝麻信用的賬本,這和區塊鏈很像。你所做事情大家心里都記一筆,記得人多了就變成了共識。好事做多了信用分就變多了,但爛事做多了也就信用分就被扣光了,最后朋友也會遠離你。你要做的就是賺取信用分,不欠款。
再把問題細分一下:
- 我能夠勝任是什么?
- 我最受人信任的是什么?
- 如何積累他人對你的信任感?
- 如何彌補自己失去的信任感?
4. 你是否擁有獨特競爭力?
中國教育就是把所有人都放在一個模子里復刻,職業分工也是如此,通過簡歷篩選出來的人,大多都是性價比高的零部件。但是零部件是隨時都可以被替換的。當你身邊的人遇到問題時候,為什么會想到你?而不是其他的“零件”。
有一技之長只是基礎,有亮點才能讓人記住你。因此,獨特的標簽顯得尤為重要。
“獨特”別人給你貼的標簽,也是別人會想到你理由。而“競爭力”,就是這個標簽貼的牢靠不牢靠。有些人喜歡給自己貼很多標簽,但是那些虛偽的標簽,不僅不牢靠,反而讓自己變得像個跳梁小丑,比如,世界xxx協會主席。
這個問題繼續拆分就是:
- 你身上獨特的標簽有哪些?思維、技能、為人、資源……
- 這些標簽的競爭力在哪里?
- 如何剔除掉一些不好的標簽?
- 如何給自己貼上一些有價值的標簽?
5. 別人是否知道真實的你?
要讓別人知道你,就要給自己做包裝和營銷?但那些特意包裝的人,面具被揭穿的那一刻,剩下的只有尷尬。
在浮躁的時代,真實才顯得尤為珍貴。
你不知道真實的你是怎么樣的?那就列出你日常接觸的10個好友,他們大概是怎樣的人,就知道自己是怎么樣的人了。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真實和個人品牌并不沖突,在這個時代,所謂的個人品牌就是真實的自己。
要讓別人知道真實的你也并不難,因為互聯網的信息是扁平的。只要堅持思考和輸出,就自然會有更多人認識到到你。簡單的說,就是經營好自己的“朋友圈”。
具體可以看我寫的未來幸存者的方法論:未來生存手冊:站在年輕尾巴上我們還能做些什么?
這個問題繼續拆分:
- 去掉所有偽裝,你能否把真實自己展現給大家?如果覺得有問題,能否改進?
- 你身邊的好友是一群怎么樣的人?
- 你的同齡人是如何真實的評價你的?
- 比你年長的人是如何真實評價你的?
- 比你年輕的人是如何真實評價你的?
6. 你能否為此長期堅持?
人最痛苦的就是長期堅持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包括賺錢也是如此。很多人對待工作僅僅是看在錢的面子上,所以他們并不開心。所謂的天賦很或許就是一種興趣,讓你能長期投入在某事上面。
眾所周知,微信的創始人——張小龍是厲害的程序員、產品經理,但他也是厲害的高爾夫球手。為什么一個領域厲害的人,另外一個領域也很厲害?我想可能是以下的原因:
- 堅持是一種興趣,不是你喜歡的事情,你遲早都會放棄;
- 堅持是一種修煉,需要你不斷實踐和總結,才能獲得真諦;
- 堅持是一種狀態,需要你日思夜想,全情投入才能頓悟。
很多人做的事情看似在堅持,但是實際上是在浪費人生。
例如,很多人抱怨工作不好,上班不用心,副業也沒做成,一晃好多年過去了,自己依然一無所獲,這樣的堅持還不如早點放棄;
再如,區塊鏈火爆的時候,有人堅持每天做幣價的復盤來培養盤感,但是他其實只是莊家眼里的韭菜,這樣的堅持還不如去關注本質規律;
堅持即是一種認真的態度,也是一種智慧。
為了讓我的職業上的堅持更加有效,我會給自己畫技能樹,就像打怪一樣修煉。具體看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創業團隊從0到1,產品設計師、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與職業成長之路
所以這個問題繼續拆分:
- 你現在所堅持的,是否是你內心中想要的?
- 你是否在堅持過程中獲得技能精進?
- 你是否因為堅持某件事情達到忘我的境界?
- 如果遇到困難你是愿意堅持下去,還是換個方向?
- 你所堅持的事情,是不是在玩一個無限游戲?
二、?給自己畫一張魚骨圖
剖析自己是一件殘酷的事情,我非常認可王陽明的“心外無物”的說法,要從這個世界上獲得什么,先要改變自己的內心。
看著我給自己寫的魚骨圖,突然發現我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優化,特別是自我管理這一塊還亟待待完善。
作為一個產品經理,我想到了3個很普通,但是很貼切我當下的標簽:專業、真實、跨界。
- 第一個標簽是“專業”,就是盡可能專業和嚴謹地把事情做好,這源自于我在產品經理的崗位上,嚴謹的態度和不斷地實踐;
- 第二個標簽是“真實”,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我堅持日常的輸入和輸出,我的所思、所想、所做、所得、所獲都會整理成文章,去分享值得分享的事情,去結交值得結交的朋友;
- 第三個標簽是“跨界”,我一直認可的IDEO的“設計思維”的模型,創新需要同時權衡三個方面:商業的可行性、人的需求的渴望、技術的可行性,恰巧我是學設計出身,也做過程序員,帶過運營項目,這種經歷能夠讓自己有更為完整看待問題,但是我專注點還是互聯網產品。
另外,需要與更多優秀的人成為朋友,獲得他們的真正的認可。我很清楚,自我的認可能只是一種安慰,那些比你厲害的人認可你了,才是真正的提升。
在這些年里面,我有幸認識了Shadow,在和他一起Mixlab的活動中,我結識了Jeff、大伯、方燁等比我更加優秀的朋友。
但其實我的希望不止于此,我希望我的身邊能夠匯集更多比我優秀的人。
Mixlab的核心使命是“讓每一個人無限可能”。當你釋放出自己,與更多優秀的人產生鏈接,才能讓你有無限的可能。
三、10年后成為怎樣的人?
其實,我一直以我的導師——林老師為榜樣。他是我見過最有智慧的人,策劃過很多像“俏江南”、“伊秀壽司”等著名的商業項目。
他也有很強持續學習能力,他對于新趨勢的了解,不亞于任何年輕人,我看書的習慣,也是他教導下養成的。
但是更讓我羨慕的是他活得很自在,不被世俗所束縛。所以,我一直希望十年以后,也能和他一樣從容自在。
最后,關于名利或許說得再多,可能還不如下面這兩句話來得到位: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陳繼儒《小窗幽記》·洪應明《菜根譚》
后記
這篇文章預發在“PM熊叔 |未來產品經理”的星球上以后,有朋友提了關于方法論的問題。
我這里用的是魚骨圖,其實本質上還是問題通過MECE方法拆分問題,但是為何問題會如此拆分,除了基礎邏輯外,也還包含了個人經歷和認知。
其實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方法論,絕大多數方法論都是前人有效經驗的總結,但在實踐過程中可能還需根據具體條情況調整。所以,經歷是尤為重要的,否則只是抽象的道理。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講得比較透徹:化繁為簡的一頁紙思考法
感謝@梓超和@Johnlee的提問。
#專欄作家#
PM熊叔,微信公眾號:PM熊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教育類產品產品經理出身,學過設計,做過開發,做過運營的產品經理。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