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上半年“求職”還有機會嗎?
還有兩周,就是“金三銀四”了,相信很多產品朋友都很掙扎,一方面理智告訴我們,今年的金三銀四大概沒有了,另一方面感性告訴我們,也許影響沒有那么嚴重,也許運氣好還是能有新的機會。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疫情對產品行業上半年的影響。
疫情對互聯網企業的沖擊
如果說2019年,互聯網的熱詞是裁員,那2020年,可能就是倒閉了,不過,倒閉總是悄無聲息的,沒有人為此義憤填膺,也沒有人要求誰對誰盡責,畢竟盡責的主體【公司】都不在了。
所以,我想2020年,互聯網的熱詞依然還是裁員,只是在暗流里,“倒閉”會成為一個 公開的秘密。
疫情在表面上似乎對互聯網企業沒有直接影響,畢竟,我們還可以遠程辦公,雖然很累,但不至于倒閉。
然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B端產業,訂單斷崖式下跌
盡管我們沒有受到疫情的直接影響, 但我們的客戶,一些傳統行業卻是疫情重災區。
以餐飲為例:部分城市已經逐漸恢復餐飲行業的經營,但也只是開著門,沒有生意,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餐飲行業都是萎靡的,人們重新建立安全感,重拾就餐習慣需要相當長的恢復時間。
對于我們的客戶而言,2020年的年度計劃,不再要求“發展”,一心只想“活著”,而互聯網提供的服務,恰恰就是“更好的發展”。
生存與發展,是不能相提并論的,生存意味著開源節流,發展意味著加大投入。
“開源”很多時候只具備理論含義,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上演絕地逢生,大多數企業都會著重選擇“節流”,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沒有生意時,員工就是不必要的開支,所以,必然迎來一批裁員,只保留核心員工。
營收困難,市場環境糟糕時,軟件系統和服務就是不必要的開支,員工都很閑。所以,不需要高效,沒有客人上門,掃碼點餐就是擺設。
我們的客戶受到了損失,客戶倒閉,客戶裁員,客戶虧損,都會直接作用于B端的互聯網企業,我們會發現,市場似乎進入到了怠倦期,一天100筆訂單,可能會降低到一天1筆訂單。
訂單斷崖式下跌,意味著企業的營收將大幅度下降,也意味著B端的互聯網企業將會進入到虧損期。
C端企業,錢要燒完了,沒人投資了
C端產品本就不再是投資人眼里的寵兒,自我造血能力始終都是硬傷,幾乎所有的C端企業,都需要長時間的依賴投資人的資金,依賴一輪一輪的融資。
疫情之下, 所有的企業都會在意自己的現金流存量,并且,對于風險投資而言,現在是有很多機會的。
甚至,多數投資機構和投資人都有傳統行業的產業,為了保證這些受到沖擊的產業能夠安穩過冬,非必要的投資,非性價比極高的投資都將會被延緩,進而將資金預留給自己的實業。
一些很好很出彩的項目,受到疫情影響,可能出現資金斷鏈的危機,此時,資本市場往往可以用較低的資金,買到更多的股份。
有求于人,即使是獨角獸,也不得不委屈求全,接受不平等條約。
對于C端企業而言,原本洽談好的融資,很有可能打水飄,遠程辦公的效率又特別低,唯一能繼續下去的理由,只能是上一輪的融資,或者老板個人的投資。
為了給企業爭取更長的生存時間,裁員,降薪,縮減不必要的業務是我們可以預期的行為。
2020年,活下去
2020年,企業的首要目標就是活下去,堅持到市場回暖的時間,我們也可以將這個時間理解成“回血期”。
回血期
企業在倒閉前的每一天都在發展,即使訂單量下降,也依然有訂單的產生,即使沒有投資進入,也依然會有用戶的新增。
問題在于收益和支出的差值,當支出大于收益時,只有降低支出,等到差值在可接受范圍內時,再逐漸提升支出。
差值越大,企業越接近倒閉邊緣,差值越小,熬過回血期的概率就越高。
已知企業有100萬現金流,收益為每天1萬元,支出為每天10萬元,差值就是9萬元。
收益不增長的情況下,企業只能存續11天,支出降低50%,差值就是4萬,企業就可以存續25天,
疫情導致的市場怠倦是可以恢復的,企業存續時間越長,越有可能熬過市場怠倦期,進而實現收益增加,扭虧為盈。
處于回血期階段的企業,猶如生物進入冬眠狀態,很多業務都可以是癱瘓的,殘缺的,只要能存續,能夠熬到市場回暖,一切都不是問題。
只要還活著,就還有希望,只要等待市場回暖,欠缺的就還可以去補充,完善。
這幾乎是2020年,所有中小企業的心聲。
站在企業的角度,很難去過多的指責,換做是我們來做企業的掌舵人,也會得出相同的結論,只是對于從業人員來講,回血期,也同樣是災難期。
裁員
互聯網企業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成本,裁員是最直接,也是能最大幅度縮減支出收益差值的方式。
所以,雖然2019年,我們已經在裁員浪潮中掙扎了一年,但2020年,裁員還會繼續,部分企業,裁員幅度甚至會超過2019年。
有的小型創業團隊,原本就沒有形成資產,更可以通過破產關閉公司,待疫情結束,市場回暖以后再重新啟動項目,這樣就會極大的減少現金流的耗損。
互聯網項目在早期的資產只有代碼,只要破產時,將代碼進行保存,就可以在重啟時,恢復代碼。盡管依然要付出員工招聘期,與適應期,但損失卻會比現在要好一些。
關閉招聘渠道
招聘會讓企業增加支出,但卻并不能立即帶來收益,這樣的特殊時間里,無疑是增加支出收益的差值,增加企業負擔,縮短企業的存續周期。
生存危機時,發展就要放在一邊,當無法發展時,招聘就成了負擔,中小企業會更加慎重對待新業務,更加慎重對待團隊擴張。
簡單來講,大部分的招聘窗口,都會關閉,蓄能過冬。
降薪招聘
不論是因為疫情,還是因為其他因素,勢必會有人跳出,對于一些核心崗位,或者一些必要的崗位,也可能存在人員離職,
為此,市場上,仍然會遇到招聘中的崗位信息,但薪資會有大幅度縮水。
招聘中的企業越多,行業的薪資越高,因為需求方大于供應方,企業就是人才的需求方,應聘者就是供應方。
招聘中的企業越少,行業的薪資也就越低,因為需求方小于供應方,只有少數企業會開放招聘崗位,但在倒閉和裁員的浪潮下,被迫進入市場的求職者遠遠超過了招聘中的崗位數量。
所以,我們會發現,盡管依然有崗位正在招聘,但薪資已經有20%的縮水,原本20K的崗位,現在或許只有16K。
是危險,也是機遇
面對危險時,我更愿意將其視為危機,既有危險,也會有機遇,這次疫情對整個社會帶來的影響同樣是一種危機,也有機遇隱藏其中。
下半年招聘旺季
受疫情影響,市場上半年幾乎會處于一種穩定期,沒有金三銀四,市場的薪資也不具備吸引力,跳槽的風險性也特別高。這是一個共同尋求生存的時期,沒有被裁員,沒有被倒閉已經值得慶幸。
我們不妨思考幾個問題:
- 企業是否可以一直關心存續,不要求發展?
- 疫情的影響是否會持續數年的時間?
- 國家的發展是否會倒退?
我的答案是,企業渡過難關以后,仍然會進入到發展期,并且在發展期初期還會有幾個爆發點。當下的時間點,不僅僅是企業受影響,消費者的需求也處于抑制期。當抑制期結束時,相信我們都會有一個需求反彈的時間點,這個階段的需求會比平時更加旺盛,也就是企業的爆發點。
現在,所有人都被迫變成了宅男宅女,一些熱愛旅游的人,在房間里一呆就是2個月乃至更長的時間,不僅僅無法旅游,甚至小區花園,電梯,出房門都是被禁止的。
抑制期結束后,最想做什么呢?大概率會立即派期來一場旅游,給自己回回血。
疫情帶來的影響不是消除了市場的需求,而是對需求進行抑制,但凡是抑制,就會在抑制失效時,出現反彈。
企業熬過回血期,市場熬過抑制期,必然會引來發展趨勢,也就意味著招聘會變得更加旺盛。
還記得關于薪資的另一個概念嗎?招聘的企業越多,行業薪資越高,企業越心急,崗位薪資越高。
下半年不僅招聘崗位會增加,更重要的是相同崗位,下半年的薪資會更高。
穩定期決定了差距
能否在未來的招聘當中,得到較好的offer,就取決于我們如何在穩定期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有的產品人渾渾噩噩,做著不愿意做的事情,想離職不敢離職,每天都在痛苦和糾結中度過,看上去非常忙碌,實際上重復做著相同的事情,還有的人擬定成長計劃,堅定不移的執行,每天都在成長。
雖然是半年的穩定期,但實際上兩種類型的產品經理競爭力卻可以有一年的差距。
今年的高考,大概率會延期,我們假設會延期一個月,也就意味著高三學生多了一個月的時間。
有的人,用來學習,復習,有的人則抓緊時間游戲,娛樂,差距就是這樣被放大的。
穩定期最大的特點就在于環境穩定,也是因為市場上的誘惑減少了,我們的選項減少了,進而會讓我們的心態也變得穩定。
這是一個最適合成長的時期,沒有太多雜念,可以專注的去思考,去輸出,去提升。
在我的小分隊里,有的產品人還沒有開始工作,但卻在輸出自己的方法論,還有的產品人遠程工作的同時,利用休息時間,沉淀自己的方法論。
我們都在為下半年的求職旺季,做準備工作,目的就是為了贏得未來的控制權,希望在旺季當中獲得多個offer,進而讓自己可以選擇更好的工作環境,更好的團隊。
這也是我要給你的建議,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缺少準備,即使機會到來,也會插肩而過。
穩定期,就是最好的準備期。
差距在12點將被放大
我們白天的時間相差并不大,9點上班,7點下班,有的人11點才下班,尤其是疫情期,企業雖然人會減少,但工作量并不會減少,有的企業工作量反而會增加。
因為企業家和創業者也會感到焦慮,只有員工滿負荷運作起來,才能減緩這種焦慮。
所以,我們也會遇見一個問題,我很忙, 我沒有時間思考,沒有精力去提升。
在游戲領域,為了刺激玩家回歸,會特意營造一些峰值,比如雙倍獎勵的時間段,玩家在該時間段里參與一些活動,可以獲得雙倍的經驗,雙倍的金錢,或者其他的一些獎勵。
對于我們的職業生涯而言,也有這樣的雙倍時間短,就是每晚的12點至1點,雖然只有一小時,但價值卻是其他時間段的兩倍。
一方面,這該時間段沒有人打擾,另一方面,這個時間段和我們的工作時間段有一定的間隔時間,可以用來隔離工作狀態,生活狀態對我們的影響,可以讓我們更加專注的去思考和提升。
將成長任務拆分成多個片段,每天完成一個片段,持續下去就能積累很多完整的思考。
以方法論為例,我們可以拆分出“方法論選題”,“問題闡述”,“問題論證”,“解決方案思考”,“解決方案論證”,“價值思考”,“價值論證”等多個片段。
每天一小時,持續一周,就能得到一個完整的方法論。
盡管,每天只投入一小時,但勝在可以累積,持續下去,每周能多出6個小時的專注成長時間,一個月就能多出30個小時,一年能比他人多支配365小時,也就是15天,45個工作日【8小時制度】。
時間上的差距,結合少效率和質量的差距,接下來半年的穩定期,將會在求職旺季來臨時影響我們的未來發展。
今年,對于很多產品人而言,都是一個轉折點,利用好穩定期,沉淀自己的方法論,成為更專業的產品經理,將會更有利于抓住機會,從而讓自己的職業生涯迎來新的可能性。
是危險,也是機遇,是穩定,也是蟄伏,未來并非無法改變,只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現在開始,給自己梳理一份時間表,除了生活和工作花費的時間,將思考與沉淀的時間也考慮進去,珍惜每天的雙倍時段。彎道超車本就不易,作出改變本就要付出努力。
加油吧,產品人。
#專欄作家#
枯葉,微信公眾號:枯葉咖啡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9年經驗產品經理,3年產品總監經驗。擅長數據增長,商業模式。曾孵化過千萬級用戶規模的創業產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分析的沒問題,結論有問題。企業第一季度基本廢了,企業多在一季度“投料”,走“生產”程序,半年就過去了……半年期能回血的企業極少(不考慮大廠)。后疫情時代也許會持續到明年年后,甚至是2-3年。別說下半年招聘旺季了,能與去年頹勢持平就不錯了;加上應屆生放量,提薪想都別想。所以,上半年能找工作盡量找,至少競爭小點!
差距將在12點拉大
加油
2020年2月18日,看過你的文章,我今天被辭退了。
至少3月底,必須天熱
跟沒說一樣
哈哈哈
沉淀自己
都被裁員找不著工作了還想著旅游?心咋這么大呢
哈哈哈哈
看到說會有旅游需求的反彈,我就笑了,疫情帶來的心里恐慌和對人群密集的擔憂,不會隨著疫情結束就立刻結束的。
加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