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招,你也能找到你想要的產品經理
關于產品經理的選拔發掘,對于一個團隊管理者來說,是一個難題。那么,如何在眾多的候選者中挑選適合你當下需要的各類產品經理呢?
如果你是一個團隊管理者,或者一個業務的創始人,我掐指一算,你應該至少有60%的時間與精力在人才的發掘和培養上吧?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每天睜開眼睛就是在刷boss直聘與脈脈,像主播一樣出現在視頻面試中停不下來?
這些年,因為業務發展太快,我總共面試了不下200位產品經理。
成功的案例如下:他們觀察環境后迅速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快速切入業務,在摸爬滾打幾次后成功獲得團隊認可,并一路發展成團隊的核心成員。
失敗的案例也不少:一些小朋友招聘回來后發現和面試時候的表現千差萬別,主要表現為——較難適應環境,輸出遠不達預期,團隊協作不暢,心態不成熟等問題。
所以關于經理的選拔發掘還是有蠻多感觸的,總結在文章里,大家互相交流學習。
01
在我這里,我會將產品經理按照天賦來劃分成如下4個大類:
A類,共情能力或深度思考能力強的
A類產品經理非常少見,我將這部分人稱為老天爺賞飯吃的產品經理。這部分人往往在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上會有超強的洞見能力,在思考問題時候有極強的感同身受,對外界信息有十足的敏銳度與好奇心。所以他們經常能一劍封喉的提出卓越的解決方案。這部分人如果使用得到,未來的發展是不可估量的。
其實越往高級越難遇到這樣的產品經理,因為這部分人絕大多數穩定性都奇好,在一個業務里可以深耕很多年,并源源不絕地發掘產品價值,就算短時間內看不到成效也韌性十足。所以我更喜歡在應屆生與畢業一年以內的小朋友中發掘他們。
B類,邏輯清晰且產品責任感強的
B類產品經理是大多數優秀產品經理的原型。他們非常理性,做任何事情都意圖明確,邏輯清晰并且對產品有非常強的責任心。我想絕大部分產品經理的終極狀態,應該是B類產品經理。畢竟這部分產品經理靠天賦的部分還是比較少的,除了產品責任心,大多數技能通過后天的刻意練習都可以習得。
邏輯思考能力、溝通表達、工作習慣培養,都是絕大部分產品新人在工作的前3年時間內主要鍛煉的部分。
C類,有產品熱情但不具備專業技能的
C類產品經理是我在面試中遇到的最大的群體,主要的表現為:
- 喜歡滔滔不絕的聊產品,但完全抓不到重點;
- 過份的依靠公司老板的個人喜好來規劃產品功能;
- 喜歡將平臺的能力當做自身的能力;
- 僅思考功能,完全不理會用戶與商業閉環;
- 很多事情停留在“做了”,卻極少思考為什么做?做的好還是不好?可以如何優化?
其實造成這些現象的大部分原因都是所在團隊的產品價值觀局限了他們的成長。翩翩少年,懷有一顆做產品的初心卻毀在了環境中,而且一旦在這種慣性思維里待的時間超過3年,今后需要花成倍的時間才有可能扭轉過來。
D類,不適合從事產品經理職業
D類產品經理也不算少數,大部分都算是誤入歧途的?;蛘咧型居蓜e的崗位轉入,或者專業不占優,找不到其他工作的情況下嘗試了產品經理崗位。主要表現為:喜歡以“我覺得”開始一段談話,凡事喜歡往外歸因,例如:我們切入的時間太晚了,競品太強了,銷售不行,運營沒有想法等等…
聊天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與他們溝通眼睛里是沒有光的,把產品經理當做一份職業而已,談起自己的產品也毫無幸福感和責任感,就像是在聊老板家的店子,他就是一個店小二。
但總而言之,不管是哪一類的產品經理都是基于當下的情況來判斷的,只能代表過往的能力,并不能代表將來。只有保持不斷學習的狀態才能確保自己的躍遷。
02
那么,如何在眾多的候選者中挑選適合你當下需要的各類產品經理呢?
注意我的精妙措辭“適合你當下需要”的產品經理,因為我從來不覺得“優秀”的產品經理就是最好的,“適合”才是最甜蜜的。
國際慣例,開始手把手教學之前,請先完成阿姨的摸骨。
你覺得招聘一個產品經理什么時候算結束了?
A.給他發放offer后
B.真正融入團隊并有持續產出后
木有錯!??!只有他持續產出了才是這個招聘環節的結束,所以這個道路之漫長、過程之曲折。
我將產品經理的發掘培養過程總結成看、聽、面、察、練、拔六個階段,如果你也在為人才的發掘培養痛苦到失眠,那不妨把小手手交給我,嘻嘻。
(1)看:簡歷
其實我在簡歷的篩選上只看3個部分,首先是個人標簽,候選者認為自己最大的突出特色是什么?其次,過往的產品經驗是否相關?是否展示了實際成效?
一份只展示工作職責的簡歷味同嚼蠟。畢竟我們要的不是流水線上的女工,做了什么不是最重要的,你給業務創造了什么價值才是核心。再次,學歷與專業,確實一個好學校在我這邊加分會不少,這并不是歧視,而且縮短我的選擇時間。
(2)聽:電話面試
電話面試,七分聽對方的狀態,三分聽內容。當接通電話時,對方的語氣是沉悶的,或者粗魯的,一句:“快說!”基本上已經不需要再繼續往下了,一個積極熱情的語調能加分不少。
而對于內容部分,也不可能在第一次電話就能了解的非常詳細具體,只要對方的表達是邏輯清晰的,能讓你短時間內明白他的業務與他的工作內容,就已經算是非常優秀的了。我把這部分人叫“說人話的產品經理”,別小看這兩點,基本上可以砍掉90%的候選者。
(3)面:現場或視頻面試
我主要會問兩部分問題:
- 圍繞他過去做過的某件事進行深入提問。用一句話描述一下你做的產品、功能或者項目是干什么的,目標是什么?最開始的狀態是什么樣的,你做了什么?是從哪里開始思考的?你設定的關鍵指標是什么?上線后數據如何?你有什么總結體會?如果從頭再來一次,你會如何思考這件事情呢?等等。這就是圍繞他做過的事情去判斷他的總結歸納、洞察力是不是高于平均水平。過去業務是否成功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對方的思維與執行能力。
- 問一件他不熟悉的而必須是你熟悉的問題,用這個問題來判斷他在面對陌生問題時,是用什么樣的方法和角度去切入、分析和求解的。
(4)察:offer發放后的觀察
他會在什么時候來主動聯系你,在等待入職的過程中他會做什么?一個積極又有趣,對未來生活充滿憧憬的人總是讓人喜悅的。
(5)練:試用期觀察
這個不用說了,大部分團隊都會有這個環節。一般我會安排一個與他過往經歷類似或者性格相投的產品經理導師與他配合,新人在團隊里的適應能力側面反映了這個人的智商與情商。
(6)拔:融入團隊與找到個人優勢
每個人的到來,都是對集體能力的補充,我很少去招趨同的人來加入團隊,所以每個人都會有在團隊里非常擅長的部分,但這個部分也許對方自己也不清楚.但,老狐貍麗莎阿姨會細心觀察,用各種各樣的任務來試探他,直到發掘到他的嗨點,然后充分授權與長期培養。
03
這六套組合拳下來,招聘才算真正結束,這些年,我的團隊所有成功留下來的小盆友在這里的成長都是非常迅速的,只有把經驗轉化成了能力才有可能以明顯高于同齡人的速度成長。因為阿姨我想要你成為我一生的職業伙伴。
法國作家加繆曾經說過:
不要走在我后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隨。請走在我的身邊,做我的朋友。
寫在最后
最近通過公眾號加過來很多小朋友,大多是產品新人,幾乎都在選擇未來的問題上糾結。其實這這個問題就像你剛會開車未來到底怎么選擇一樣的:到底是買個好車?還是開一條順利的路?或者是找一個好教練?
比喻一出來,結論就有了。只有一個優秀的教練才能讓你今后不管是在哪條路,開什么車,都可以游刃有余。職業生涯這條路太長了,看起來美好的大平臺同樣給了你摸魚的機會,它并不會真的讓你越走越順。
接下來我也打算寫一篇關于職業成長的文章,敬請期待。
作者:Lisa?Deng;公眾號:麗莎D的產品手記
本文由 @Lisa?Deng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從8點習慣性看看網站,看到你的一篇文章,一直到現在翻看你的過往文章。。。。
謝謝,時間沒浪費。
謝謝你的肯定
其實這六條不僅僅是寫給求職者的,更多的是寫給招聘方的。千里馬常有而伯樂難求。產品經理的面試并不能千篇一律,不同崗位、不同方向的產品經理的考量是不一樣的。但是不管怎么樣一個產品經理最本質的內容需要在這個過程被發掘:長期主義、系統性(全局視野)、換位思考、快速學習演繹等等。
主要是寫給招聘方看的
想聽聽,面試200次的經歷過程。
可以寫一本小說了。
加了你vx,沒反應呢
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哈哈
可以加wx聊一聊嗎
加公眾號。
請問還有招產品新人的需求嗎?
我覺得自己有比較好的潛質,可否花點時間,看看我在人人上發的幾篇文章嗎?(其中微信,以及陌生人交友的共3篇,其他篇可能沒說清楚)。
的確找個能力強的人帶,成長最快最好了,但挺少的,我覺得你寫的挺好,(本來覺得居然還能這么高產,想想應該是把你微信公眾號里的搬來的吧哈哈哈)
你在廣州嗎?
您好,我在廣州呢,請問貴司還有合適的坑把我這塊蘿卜填進去嘛~
沒有,我現在在家待業呢,如果聊的好的話,地點無所謂(我現在沒資格要求那么多,只要上司和團隊好,其他方面都可以接受)
我說和俞軍挑人的條件怎么有點像(但不完全一樣),我看了俞軍的書,更喜歡產品崗了,對用戶、對交易等等講的太好了。
他講的很本質,我喜歡這種把現象抽象到本質核心的感覺,然后再把公式套用到現象上。
我現在在選擇性地看俞軍書里推薦的那些書。我最喜歡進化論相關的東西,因為這比心理學經濟學等等更基礎更本質,我大學就看了很多進化論相關的書了,這對我的影響兼具深度和廣度(工作只是輻射的一部分),當然,人是有差異性的,你可能不太感冒(或者還沒了解過),我暫時不多說了。。
國際慣例自己坐沙發,哈哈。
建議你在文章可以說一下很多觀點是因此俞軍方法論這本書的。這本書知道的人挺多的。
知道的就不需要指出了。提煉與總結的部分主要是過往經驗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