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決策模型,幫你作出更深層的決策

6 評論 10591 瀏覽 38 收藏 19 分鐘

作為一名產品經理,決策是非常關鍵與重要的能力素質,那么產品經理該如何修煉,作出更加深層的決策呢?

【定義】產品經理:在商業環境里,在業務線上的決策者和推動者。

好,今天重點來談一談「決策」這個事。尤其身為一名產品經理,只留一個形容詞的話——決策者。

在兩年前,有幸聽聞「多元思維模型」這個概念,源于查理芒格(巴菲特半輩子的搭檔)。拜讀了《窮查理寶典》,于是一直把「掌握100多個思維模型」記在腦子里,并下意識打上標簽“重要學科”。

刻意練習也有2年了。期間我主動吸收各科知識,求知若渴。也嘗試過各種辦法:做思維導圖,做每日反思,做自我覺察,做手寫checklist。有的好用有的浪費時間,但更重要的是,我意識到好像并不是刻意練習不到位,而是我所理解的「多元思維模型」有問題。

我太把思維模型當成是「系統2」里需要主觀調動的「基礎學科知識」。

其結果就是大部分時間很難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至于有段時間特意去二元對立式地學習一些工作技巧,聽些方法論,害。

直到最近半年,在王東岳先生的哲學課上,有所啟發,再到后面成甲的《好好思考》一書捅破了最后一層薄膜。

廢話不說,直接上圖,我總結為「多元決策模型」:

? ? ? 圖1-1 多元決策模型

一、VUCA、演化及問題

1.1 VUCA

不是我編造的一個詞,來源于軍事。但我認為被普及是上個世紀,哲學/物理學/生物學等各學科都意識到世界的不確定性、復雜性。如:哲學里從本體論到認識論的轉變,笛卡爾最終只能說:我思,我在。物理里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更直接是演生出復雜性科學、網絡科學等專門研究復雜世界的學科。

百度百科:VUCA是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復雜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縮寫

強烈推薦一本書《世界觀》幫助理解這個世界、這個vuca時代。

模型頂部簡單可以理解為:人類的全部認知、知識、思維模型或者說解決問題的能力像是一棵樹,在不斷生長,分化、演化。而vuca世界就像是環境,大風大雨,雷鳴閃電,不時地摧毀人類已經建立的思想、認知、思維模型。(如圖1-2,橫著畫為了更好展示,Don‘t mind)

圖1-2

1.2 演化

眾所周知,達爾文提出的生物進化論,每個新物種都是通過遺傳(復制)、變異(創新)、自然選擇(求存)而來的。

其實人類所面臨的問題、認知、知識也是一樣,各學科之間是有關聯的。人類有600萬年歷史,其中理性智慧爆發大概有四五千年,隨著理性的打開,人類開始面臨越來越多的問題,需要決策的事也越多、為了生存不得不分開研究,此為演化(圖中從左到右)

從哲學開始到數學,然后文藝復興后的自然科學、再到后面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乃至演化出來的商業中的管理學、再到如今互聯網時代各中新興的學科,一路演化而來,人類為了在vuca世界中更好生存,不得不持續演生出新學科、新分類、新工種。

1.3 問題

這棵人類知識之樹,可以理解為學科/工種演化之樹。和進化論一樣符合幾個基本假設。

  • 子知識跟母知識比,大部分為繼承。(復制)
  • 子知識跟母知識比,會有新的元素,新的形式去研究新問題。(變異)
  • 子知識是否值得被研究,核心在于是否幫助人更好地生存、解決問題、理解世界(選擇)

舉幾個例子:

哲學一階段本體論時期,歐幾里得認為世界的本體/本質是數,于是為了研究這玩意,憑一己之力創造出《幾何原本》,開創了數學;在自然科學中,牛頓建立的世界觀無法解決微觀世界,于是后面有了量子力學;在社會科學中,心理學里又演出出人格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等;隨著互聯網出現,網絡科學的概念被重新發展,并得到重視。

還有很多例子,編程里的演化、數學里的演化、營銷中的演化、管理學中的演化等等,有興趣可以去了解。相信大家都能脫口而出一些。因為各個學科和工種里都會遇到。

因此,跟樹一樣,越是根基(左側),其枝條越粗,分叉越少,越健壯。越是子葉(右側),其枝條越細,分叉越多、越易折。這就是為什么新學科、新工種的經驗一下子就不適應時代的原因。

根據演化程度,我認為人類遇到的問題,可以分為4類(如圖):

1)奇點問題:是根基性大問題。參考《大問題》和《灰度決策》中提及的概念。現在一般是哲學、宗教在研究的問題。所涉及的信息量極大,往往會同時拷問人性、價值觀、道德。這類問題自古就有,在中國,呈現為諸子百家,在西方呈現為神學/哲學。

如:“疫情爆發,該不該隱瞞消息?”? “我是什么樣的人?”? “活著有什么意義?”? “社會的價值是什么”? “人性善還是惡”

2)長期問題:是試圖對長期未來解釋的問題。面臨已有世界,欲圖解釋,希冀預測。如對自然的探究,對人文的探究,對社會的探究等等。繼承于奇點問題。

如:“什么情形下疫情傳播被組織?”? “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 ?“社會對人性格的影響如何?”? “互聯網未來怎么發展?”

3)中期問題:是一領域里經常出現的可感問題。探索長期問題時,針對具體某一領域,人們根據經歷,發現的頻繁出現的類似問題。繼承于長期問題。

如:“應屆生該如何面試?”? “人在群體中是否會失去自由意志?”? “怎么做問卷調查?”? “網絡結構是不是中心化的?”

4)短期問題:是短期內需要解決的可感問題。具體場景、領域中感知到的需要解決的問題。這類問題多如繁星。

如:“ppt該怎么寫“? “文章標題怎么起”? ?“怎么做短視頻營銷”

從奇點問題到中期問題,一定程度是從務虛到務實的過程,也是從假設到論證的過程。是典型的一種演繹法,通過假設然后邏輯不斷推。而短期問題都是些人們面臨的實際問題,有的能被中期問題通過演繹法所導出,然后證明。另外部分新的短期問題有時被迫形成中期問題的答案,等待長期問題推導你。因此在中期問題上,會呈現很多問題似乎沒解答,那是因為長期問題還無法推導,而短期問題的經驗又不斷被歸納。多說一句,知乎火爆的問題大多是中期問題,一部分短期問題。

二、多元思維模型

大致了解問題之后,再去看多元思維模型就相對簡單對了。

只要是能解決問題的套路、方法、圖式就屬于思維模型,不再拘泥于芒格說的「重要學科」。

多元思維模型就是人人腦中應該具備的黑盒子。

? ? ?圖1-3

參考《好好思考》,做一定變式。

針對上述提到的4類問題,思維模型也應該分為4個維度。切記,沒有好壞、真確之分。

1)哲學/信仰/人生觀/人性/責任:針對奇點問題,用人性、人生觀、社會責任等偏哲學的假設(并非證實的真理)去決策和解釋問題。

如:人本善;每個人具有社會責任;父親要對兒子人生負責;世界是虛無的等非絕對正確基于自身持有的假設。

2)科學原理:針對長期問題,用各個科學,實驗驗證后的尚未被證偽的原理去解釋、決策、推理。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三大類。重點是這層思維模型依賴于演繹法,選擇未被證偽的科學原理去決策和解釋問題。

如:熵增定律;相對論;從眾效應;稟賦效應;幸存者偏差等以后被各分支科學所證實且尚未被證偽。

3)方法論:針對中期問題,用該領域中被公認有效的一些歸納后的方法。或者用通過科學原理進一步演繹推導出的方法。

如:多元思維模型;用戶調研方法;跨部門人際交往方式;

4)經驗技巧:針對短期問題,通過親自體悟幾次之后所形成的處理模式,便于快速決策。

如:bug如何定位;去哪里掃樓;跑步的呼吸法;

這些都比較好理解。

重要的是,如何做深度思考?把短期問題能夠無意識用科學原理來解釋和輔助決策。。把中期問題能無意識用哲學/人性層面去解釋和輔助決策。

2個充分條件:

  1. 針對一個問題,多利用思維模型左側的層面思考,并寫下來。
  2. 重復步驟1,重復步驟1。在《思考,快與慢》中有提到系統1和系統2,在理性思維層面,系統1里的東西并不多,甚至為空。通過后天的學習和練習,才可能面臨問題時無意識地用。

在《灰度決策》就有提到,企業的管理者、政府的當權者等社會精英階層的人,會更高頻地遇到奇點問題和長期問題,并且他們也花更多精力在利用哲學層和科學原理層來思考問題。

所謂腦袋決定屁股,也可以說是你腦子里系統1的思維模型情況(思維),決定會更高頻遇到什么問題(地位)。

三、多元決策模型

一個問題:決策的本質是為了什么?

不妨來看看,《思考,快與慢》里提出系統1和系統2,都是決策機制。人類系統1的很多決策方式在人類原始時期就有了,老虎獅子在面前,思考一下再行動?不現實對吧。沒錯,決策就是為了「活」或者是「存」。在哲學里說就是萬物的內在傾向是求存而非求真。

既然「活」是根性的目標,那決策也是一樣的了。能幫你,幫助事更好活下去才是好的決策。

因此,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思維模型。

僅我認為,不一定正確,歡迎討論:

? ? 圖1-4

實線表示該問題可以通過該思維模型來決策,而虛線表示可以思考但不宜在實際時思考。

究其原因,在于思維模型的目的是「解決問題」「活」,而非絕對的正確和最全信息下的面面俱到。試想:針對一個方法論,我們和別人討論自己的哲學觀點,討論人性,難免顯得情商低。亦或是一個要快速解決的問題,一個小決策,還思考科學原理challenge上級,似乎也不明智。

但是作為個人思維錘煉的方式,我贊成在事后可以諸葛亮一下,加以分析,刻意練習。

四、舉個例子

舉2個例子。

問題1: 同事質疑我,我該不該堅持自己的觀點?

顯然,這是個經常會碰到的問題。可以算得上是中期問題。

我相信在知乎、百度包括人人上搜一搜都是很多,我就不贅述這個問題的決策了。因為方法論是歸納出來的,相對來說好思考。

但是我們作為深度思考者,不能僅僅停留在方法論層面。如上圖,應該再深想一層,這個問題背后在追問的是什么?

“人是如何和社會互動的?”? “人是如何捍衛自己思想的”“人類認知有什么偏誤?” “什么是正確” “產品經理的責任和義務是什么?”

深挖問題,就會發現很多問題在各類科學中都已經在探索,學者們通過科學的態度實驗的精神在給你的決策鋪路。

1、認知心理學:人類的認知偏誤?人類有很多認知偏誤,甚至已經形成清單

2、社會心理學:在社會中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在與他人活動中,人類總是習慣于維護自己的尊嚴,智慧的較量和邏輯的比拼,人類潛意識地認為攻擊我的智慧/決定就是攻擊我這個人。

3、哲學:什么是真理?世界沒有真理,一切都是在變化,人類只是在不同信息量級之下,會產生新的適應這個信息量級的理論,10年后的理論也會顛覆現在。這么來看的話,正確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解決當下的問題。

當你對這些問題有了一定的認知和答案之后,你必然對類似的“同事質疑我,該不該堅持自我觀點”這個問題有了深層次的看法,從而形成演繹法推導而出的科學方法論。

問題2:10w+是怎么定的?

一個看似小細節小問題:微信訂閱號在設計之初就做了達到10萬以上不顯示具體數字,而是‘10萬+’的標示,如果你是當時的負責人(張小龍?)你會怎么做這個決策。

也許這不是一個長期問題。但是在張小龍的心中或者微信團隊的眼中,這就是一個長期問題(因為微信有野心做全中國的全民即時通訊軟件)

對于長期問題,如何思考:用科學原理、用哲學觀、基于人性和社會責任。

1、社會學的角度:社會的誕生就是有階級的,而公眾號目標是10+億的中國人,必然會產生階級,這個多少萬+的問題是作為一個標志來區分優秀內容(創作者)和普通內容(創作者)的。因此要思考在社會學中是如何頂級的,人口結構是如何等問題

2、網絡科學角度:參考巴拉巴西《鏈接》,互聯網發展以來,呈現中心化的無標度網絡發展,那么用多少萬+的問題就是作為標度一個中心節點是“中心”的標志。而無標度網絡里會涉及到冪率分布(不同與正態分布),如果有10億人口參與公眾號的創作和閱讀,那么創作者占據多少也是考慮到冪率分布的問題

3、還可以上升一個臺階:社會哲學的角度更加抽象去思考,是更低的1w+還是更高的100w+好呢,作為設計者來說,要肩負社會責任,這樣一個小的改動最終會引發的利益效應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還可以對這個問題進行深挖,這個問題背后在追問的是什么?

“社會的中心化程度是如何的?” “怎么樣的結構是符合世界發展規律的” “什么是好內容” 等奇點問題。然后在作哲學思考。

 

作者:朱魯斌,公眾號:字字朱心。

本文由@朱魯斌?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好與否判斷標準往往不是為了求真,而是為了求存。有時候一個明知是假的錯誤的方法論據,因為符合當事人“求存”的動機,也會不自覺地主觀合理化。

    回復
  2. 期待后續更新

    來自廣東 回復
  3. 蠻好的

    回復
  4. 似懂非懂,還需努力??

    來自黑龍江 回復
  5. 后續會定期更新【深度決策 |xxx】系列,對常見的問題進行深挖,歡迎關注。

    來自北京 回復
    1. 持續關注

      來自黑龍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