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經驗,如何找到第一份運營工作?
你用心投入時間體系化的學習了運營,對這份工作的優缺點都有初步的感觸,然后依然選擇運營作為職業生涯的起點。
先潑個冷水,有些人想從事互聯網運營是因為看好這份崗位的價值、前景,李少加認為這樣的動機可以理解。但相當一部分人,卻是因為“以為運營工作容易且待遇會比之前更高”而想從事。
對這類人,我只想說,你太不了解互聯網運營了:盡管從工作表象上看,運營確實有不少“看似簡單”的低門檻雜活,給人一種容易上位的錯覺。然而對于靠譜的互聯網公司,它對運營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畢竟,互聯網產品的商業價值完全靠活躍用戶數支撐,而完全圍繞用戶開展工作的崗位就是運營了,可見其對產品成敗的重要性。
“主動性”、“結果目標導向”、“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見多識廣”、“溝通協調能力強”……這些屬于運營工作的關鍵詞,看看你是否具備、或者是否排斥。
闡述完動機問題,下面我們回到本文正題繼續討論:
對于欠缺運營工作經驗的準運營新人,當如何努力從而找到第一份運營工作呢?突破的切入口又在哪里?
以終為始,我們先回到用人單位(企業招聘方)的角度分析下,他們到底需要怎樣的運營人?
高度概括來說,企業方最看重三點:愿做事,會做事,做成事??粗唵蔚木艂€字,三個點,他們分別隱含著對候選人的三類要求:
- 愿做事:考察候選人對運營是否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是否具有良好的工作態度;
- 會做事:是否具備基本的運營工作技能,例如內容文案編制、用戶思維、數據分析、新媒體運營傳播、活動組織等等;
- 做成事:是否具備運營工作經驗,最好能有初步的成功案例。
基于用人單位的要求,我們完全能夠制定一個“獲取第一份運營工作的突擊方案”:
1.設定時間截點-> ?2.通識運營 -> ?3.實踐運營經驗 -> ?4.面試籌備
這是整個方案的大致思路,分成四個步驟,下面進行詳細闡述。
一、設立時間截點
首先,可能也是為大部分職場新人所忽略的一點就是——設定一個時間截點。
是的,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漫無目標毫無時間概念的做下去,一旦設立了時間截點,能讓你的目標感倍加清晰,有效去除拖延癥,尤其是對于互聯網運營這類“目標驅動型”工作,很需要緊湊的“時間意識”,設立時間截點,把整個“尋找運營工作的籌備”看成一個項目去運作,對準運營人也是一種必要的修行。
故此,我們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例如,自己的學習效率、每天業余時間的多少,安排一個初步的時間截點。
筆者個人是建議盡量不要讓時間截點超過兩個月,畢竟,能否習慣高節奏的工作,也是運營的一項基礎“軟技能”。
二、通識運營
我們計劃從事一門職業之前,最起碼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門道、感性認知吧。在筆者看來,對于運營,最起碼要掌握:
- 對運營的理解(包括定義、知識體系)
- 運營工作的邊界、模式
- 協作部門
有關運營的概念,筆者個人是這么理解的:通過對運營資源(人力、資金、渠道)的最優化配置、運作,持續提升產品與用戶的親密度。(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各種手段讓用戶與產品的關系從陌生人變成天天約見的好基友,基友越多越好)。
下表是筆者自己搭建的基礎運營知識體系索引,諸位可通過書籍、搜索網絡資源自行學習及擴充。順帶一提,搜索信息的能力本身也是運營的一項“基本功”。
說明一下,上表中所提到的僅僅是運營的基本入門知識,若要深入研究運營,這些知識還遠遠不足。
看了這些內容,是否突然意識到運營沒那么“低門檻”又或者覺得“運營好難”了?其實這是件好事,一份毫無門檻、沒有深度的崗職是不會有很大的前景與價值的。
當然,作為以“找一份運營工作”為目標而言,無需對上述內容均學習的非常透徹、精通,只需要有初步的感性認識、能明白是怎么回事即可(例如上面提到的學科若要精通每一科至少需要幾年,這是不切實際的)。筆者一直認為,最好的掌握一門知識,還是得重視實踐,從實踐中獲取完善。
運營工作屬于典型的“目標驅動型”工作,這一點上很類似傳統行業銷售的工作,其工作的最終成果,無論是產品的新增用戶數、活躍用戶數還是其他內容類指標,都是最容易量化的。這些都意味著運營人需要有強烈的“主動”、“結果導向”、“爭取資源”、“組織協調”的意識。
運營工作中會產生協作關系的企業員工主要包括兩類人員,一部分屬于產品“內部”的人員,主要包括產品經理、技術研發、設計等,另一部分則屬于產品“外部”的人員,例如公關、品牌、商務等等。從打交道的人員之多,也側面反映出運營在互聯網企業中的中樞地位。
三、獲取運營經驗
建議:“實踐環節”與上述的“體系化學習”完全可以并行開展,脫產學習的效率其實并不高。
談到“實踐”,相信讀者朋友看到此處可能會有點困惑了:我還沒找到運營工作,又怎么獲取運營經驗呢?
真的是這樣么?運營工作的實質是維系產品與用戶的關系,換句話說,要獲取運營經驗,我們只需要找到可供我們運作的“產品”即可,然后通過各種互聯網的方式進行產品運作,這就是獲取運營經驗的切入口。
有些朋友可能又會說,哎,我不會開發APP,也沒有朋友給我整個APP出來,哪里來的產品?
事實上,由于刻板印象的心理作用,不少人先入為主的將APP與“互聯網產品”視為對等概念了。然而這個理解是狹隘且偏頗的,事實上,產品的概念遠不僅僅是APP,非常多的東西都可以是產品:
你在淘寶開一家店,你這家店就是一個“提供某商品銷售服務”的產品;
你英語好,能為學生做英語家教,那么你本人也是個“提供英語培訓服務”的產品;
你善于搜集整編人們樂意學習的干貨內容,并在公眾號上推文,那么你的公眾號就是個“提供干貨內容服務”的產品;
你在某些專業領域上具有較深的沉淀,那么你在知乎上開個賬號,專門回頭這類問題,并不斷提升這個賬號的關注人數,得贊數等,那么你這個號也是個“提供某領域專業答疑”的產品。
是的,一旦我們放開對產品的狹隘認知,就能夠輕松的找到獲取運營經驗的切入口。有了產品,運營經驗不就水到渠成了?
隨著你對“產品”的包裝、在互聯網各種社交媒體的曝光、持續影響著潛在用戶,吸引潛在用戶關注、與用戶互動……這整個過程就是你的“運營經驗”了。
目前,業界對新媒體運營能力的認可度較高,新媒體運營崗位的需求量也較大,外加運作一個微信公眾號幾乎可以零資金成本,筆者建議諸位朋友大可將“開啟個人公眾號”作為運營練手的起點。
運作公眾號的整體思路如下:
- 選定一個你擅長的內容領域(做你擅長的能事半功倍)
- 申請個人公眾號:命名、簡介、制作內容
- 找準這個領域的目標人群
- 分析他們在線上的用戶密度
- 在用戶密度高的地方持續進行內容曝光,并引流至你的公眾號
- 結合每篇文章的閱讀、分享、收藏等數據持續優化公眾號內容、交互
- 同時不斷地參考“運營業界的優秀方法”測探更高效的運營策略
相信不用多久,你的公眾號訂閱用戶數,閱讀數就能小有所成。而這一系列的努力本身就是實實在在的運營經驗,應對互聯網公司運營崗的基本工作是沒有什么大礙了。
這些“運營工作”都可以直接寫在你的求職簡歷上,相信很快,你就能接到運營面試通知。
類似的道理,你運營一個個人微博賬號、知乎賬號、甚至是娛樂類的(如唱吧)的個人賬號等,不要束縛自己的思路,只要內容較為聚焦,能吸引到較多的關注,都可以作為“運營經驗”。
四、面試籌備
關于何時開始進入更新簡歷、籌備面試的環節,筆者的建議是“別太早,但也別太晚。”
這可不是一句廢話,如果更新簡歷時間太早,若頻繁地接到面試邀請,不僅會因為“尚未成熟”而錯失機會,更重要的是會極大干擾你實踐基礎運營的專注度,延長時間截點。
那么,什么時候才算是準備就緒,可以進入面試籌備環節了呢?
筆者認為,一個最好的標志是——你開始發自內心領悟到互聯網運營的道道,對一些互聯網書籍談的觀點能夠開始有所觸動時。
達到這個層面,意味著你已經初步具有互聯網思維、意識,能夠與互聯網同行較好的理解、溝通、共事了。同時在面試環節也能夠初步說出自己的心得體會,極大增加面試通過率。
最后,在著手籌備運營面試的環節,我們再次將目光聚焦于前面提到的招聘單位的三個要求:“愿做事”、“會做事”、“做成事”, 若能用心進行“運營體系化學習”、“運營實踐”,我相信“會做事”、“能成事”基本上沒大問題了。
倒是 “愿做事”,筆者想要多說兩句。
有些讀者可能會在想,“愿做事”不就態度問題嘛,面試的時候表表決心不就行了??墒怯萌藛挝?,尤其是靠譜的用人單位,往往是抱著寧缺毋濫的心態招聘,不可能會如此感性的被你的“如簧巧舌”給打動。
筆者曾經面試過大量的運營人,感觸很深的一點是,不是我們用人方不愿意給沒經驗的準新人機會,而是大部分準新人確實充滿“不確定性”。
當我問及一些候選人為何投身運營時,他們的答復居然是:“運營簡單”、“沒有專業門檻”、或者說“運營好玩”、“工作壓力小”、“收入前景不錯”……諸如此類不靠譜的答復。這讓人很難相信抱著此類心態的候選人,當需要他完成繁瑣細膩的運營操作型事項時,他能堅持多久。
那么,你應當如何證明你“愿意”做運營呢?
一個好的答案應當是:你用心投入時間體系化的學習了運營,對這份工作的優缺點都有初步的感觸,然后依然選擇運營作為職業生涯的起點。唯有此,才能在心態層面讓打動面試官。
這也是為何筆者認為你需要對運營工作有了自己的心得體悟后再準備面試的原因之一。
相關閱讀:
陷入“低價值工作”中無法掙脫,可以參考:工作沒有成長,如何自救
而有關運營人的職業成長,可以參考:運營人的五重境界,你到哪一重了?
了解運營工作的一些“真實”苦逼,可以參考:運營的那些破事兒: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最后,祝所有有志于從事互聯網運營的童鞋們都能順利找到心儀的運營工作。
#專欄作家#
李少加,微信公眾號:少加點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擅長UGC生態設計、用戶運營,關注共享經濟、社交及自媒體。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本人所有文章受第三方事務所版權保護,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現在到處都缺人才
多說的兩句,讓我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