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本書說起,職場高效溝通的“第三種選擇”

1 評論 3263 瀏覽 13 收藏 13 分鐘

溝通是團隊協作的基礎,想要組建一支高效團隊,首先要保證溝通的效率。

接上一期我們講的PRD文檔篇的后續,下面聊一下工作中的“多人運動”

產品經理不僅僅是產品的設計者和領航者,也是整個項目實現落地的紐帶,當然不能說輸出PRD交給程序就可以悠哉游哉了,我們還要跟進整個項目直到項目達到你最初的想法狀態落地,而這個階段就會有很多與技術、測試、美術之間的溝通,溝通中難免會發生摩擦、誤解甚至奇幻的事情,有可能是你情緒上消極懈怠,也可能是他人工作中存在不配合,而我們的工作只看最終的結果(產品完美落地),這樣看整個產品的落地更像是一個MOBA游戲,相信玩過MOBA類游戲(類王者榮耀、LOL、DOTA)的大家應該都清楚,如果對局中與隊友發生內訌將意味著什么。

前一陣的我看了一本書叫《第三選擇》

第三選擇是史蒂芬·科維著作的一本書籍,其核心內容主要講當我們與其他人形成矛盾沖突時,該如何從你死我活的狀態轉化為雙贏的境況。我感覺用《第三選擇》這個概念帶入并分析我們產品經理的工作是相當合適的。他能讓我們認清自己、又可以讓我們認清他人,更教會了我們擁有與人協作的方法,讓我們可以通過認清和溝通,在任何情況下都理智的找到問題的最優解,下面我們仔細講解下我們在工作中何如訓練自己擁有第三選擇的能力,并運用自如。

01 我看到自己

Q:作為人,我們真的能看清自己嗎?

做出選擇的是我還是我的情緒?

不知道大家在工作中有沒有發飆的時候,我相信無論是老產品還是產品新人都有過因為工作產生矛盾而大發雷霆的時候,我們仔細回想一下當時的場景,「他的言語激怒了你,你向他投以語言的反擊或是轉身離去」這一切看起來都是合情合理,是人就有情緒,有情緒就需要選宣泄,他傷害了我,我也要對他的傷害作出回應;但最后工作是否要繼續?我們是否還要和同事一起完成產品的落地?如果從結果上來看我們選擇發飆讓我們與同事之間產生了更大的隔閡,對于眼下或是未來的工作都是不利的影響,雖然我們“爭了一口氣”,但我們失去了和他一起協同創造的雙贏機會。

在上面的場景中,選擇發飆的是你本人還是你的情緒呢?如果我們以項目最終落地為結果目的的話,我們就不會做出對此目的產生負面影響的行為,為我們做出選擇的是我們的情緒,而大多數人們往往都是被情緒所控,情緒為我們做出了很多錯誤的選擇。

Q:我們為什么會被情緒所控制?

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會被情緒所掌控,輕度到情緒失控,嚴重到沖動傷人,而到底是什么控制著人們的情緒呢,而我們又怎么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舉個栗子:在東北,你看了別人一眼,人家問你:“你瞅啥?”應該怎么回應。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瞅你咋地??!”

當然,這只是個玩笑,不過我們從這個笑話里分析一下,為什么這個人被人看了一眼就會發脾氣,他的情緒到底從何而來呢?因為他感覺你看我就已經冒犯我了。這樣的人我們給一個不規范的定義“缺乏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的人,這種人格的特點是:在意他人看法,被人傷害的閾值特別低,喜歡通過互相傷害的方式隱藏自己的脆弱;產品的工作會議中可能大家只是在就事論事,但是因為缺乏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很可能感覺到同事在針對他,從而產生負面情緒,最后導致做出了非本我的選擇。

Q:擺脫情緒,遵從自己的選擇(看到自我)

降低“我值”,提升被傷害的閾值。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沒這種情況,評估一下自己是否是一個擁有獨立完整自尊體系的人。我們現在知道了是什么導致了我們收到情緒的控制,那我們應該怎么學著解決這件事呢?

我們受到傷害,受到委屈的時候,往往都是因為一個原因:“他憑什么這么對我?”,當你腦海里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就證明著你的“我值”提升了,說白一點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我們都感覺自己是與他人與眾不同的存在,因為我們更關注自己,降低“我值”是很好緩解情緒的方法,大家都是蕓蕓眾生,我們不在意你對我的看法,我也不會因為你沒有關注我而難受。

在我們工作中,每次做出選擇或者回應之前,潛心問一問自己,這是我自己的選擇嗎?這件事聽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做起來很難。起碼你開始思考這件事后會發現自己以前的工作中摻雜了多少自己沒有發現的情緒。慢慢訓練自己拋開情緒找到自己。

02 我看到你

我們工作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你能描述一下你身邊的同事嗎?我們可能會說:“A同事 特別好說話,性格好,但做事效率有點低?!?、“B同事不好溝通,我不想和他共事” 、“C同事干活比較細致,和他共事輕松愉快”等等,那我們每天看到的同事是真的人(他自己),還是我們腦海中為他們貼好的這些標簽呢?

“我看到你”的重點就是把你的同事當成一個獨立人格的人,而不是一個標簽,我們設想下,如果我們按照上面所描述的工作形式工作,當我要與B同事共事時,因為在共事之前我的潛意識已經告知我他很難相處,我會刻意的規避與他溝通,大大降低了溝通效率和最終產品落地的質量,而且很可能我們給他人貼的標簽有時是不準確的。

拿我自己來說,很久之前我認識一個美術同學,剛開始接觸溝通時他總是說自己沒時間處理,活比較多,比較敷衍,一兩次下來我便形成了一個標簽“他對工作態度不積極”,過了一段時間我們有機會又要一起共事,但隨著更多次的接觸,我發現他很愿意主動去思考美術效果對于產品最后上線的影響,甚至還會幫忙我們查缺補漏,而且美術技術水平也是棒棒噠,我很慶幸我沒有用標簽去判斷一個人,不然我可能會錯過一個很好的同事,也錯過了和他協同溝通的創造更好產品的機會。

每個人都有開心與失落的情緒波動,每一天的每一個時刻都可能因為工作環境,家庭等因素影響著我們的心境,雖然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在工作中拿出100%的優秀狀態,但是我們可以多給一些機會來認識我們的伙伴。

03 我找到你

我們把他人當“人”,他不把我們當人怎么辦?有時會出現我們苦口婆心的和同事講解,但是反而他以消極或者強硬的態度情緒化的工作,這時即便我們看清了自己、看清了他,也沒有辦法和他建立更好的溝通環境。這時就要用到第三步:我找到你。

「我找到你」的核心是用三言兩語就讓可以降低他人的情緒,讓他恢復到本我理智的狀態,我們才能創造出可以溝通的環境?;A的做法就是我們要面對沖突,沒錯就是“面對疾風吧!”,不要刻意回避,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同理心傾聽,你可以和他說:“哎,這么說你不同意我的想法,那你說說你的想法,我們一起聊聊”,同理心的傾聽會有效的降低他人的情緒水平,給我們創造協同的環境。

04 我和你協同

排除了前面的種種困難,我們終于可以邀請對方和自己共同創造第三選擇了(雙贏),那我們如何與他人進行協同,協同可以簡單的分為四個步驟:

  1. 詢問:愿意去找一個更好的方案嗎
  2. 界定:什么叫更好,雙方的底線
  3. 創造:共同努力達成界定條件的選擇
  4. 達成:達成協同

我們下面帶入場景詳細描述下協同的方法:

假如我們項技術提出了一個需求,因為需求的部分與當前的技術框架相違背,如果改動技術框架,不僅人力資源和工時消耗過長,而且改動較大,可能還會出現很多隱性問題。這時我們就要面臨抉擇,我們想要的功能技術表示按照工作經驗來看這樣做不合適,矛盾產生。

  • 第一步:我們現和技術溝通,表達希望能找到一個滿足雙方合適的解決辦法的意圖。
  • 第二步:我們和技術界定好,產品層面我必須要滿足ABC三條、技術說我技術層面要滿足DEF,這是我們雙方的底線。
  • 第三步:我們要在界定好的底線上去發散思維,創造出一個同時滿足ABCDEF的解決方案。
  • 第四步:雙方確定了方案,并且相互認同,達成協同。

完成以上四步,我們做出了第三選擇,完成了最終的協同。

結語

講了這么多,我們總結下,想要高效且愉快的溝通,需要我們控制自己情緒、相信他人并愿意與他溝通、通過用同理心傾聽的方式創造兩人的溝通環境、最終在滿足雙方要求的情況下創造出雙贏選擇并完成最終協同。

掌握這套溝通方式不僅僅對于我們產品經理的工作有較大幫助,這套方法論還可以用在生活甚至家庭,本人親測,雖然不能馬上領悟掌握全部所有步驟,但是僅僅認知到問題的存在我們也能明顯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喜歡我的同學記得點下關注不迷路,評論區分享留下你們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我們一起感受生活,領悟人生。

 

本文由 @AdaWang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高階產品1元福利好課:產品管理者的溝通技巧??!】

    ? 奇魚微辦公產品副總裁@黃喆老師
    ? 1小時產品管理者溝通技巧拆解!
    ? 原價108元,特惠1元!

    立即點擊預約聽課>>>http://3.woshipm.cn/byy26b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