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習得性無助”如何自救?

3 評論 10693 瀏覽 18 收藏 22 分鐘

什么是習得性無助,怎么擺脫習得性無助?本文講述了習得性無助的意義、進化意義、負面影響以及克服習得性無助的方法,與大家分享!

你是否想象過,疫情結束后人們的狀態(tài)?

整個社會如火如荼、全面復蘇,人們精神面貌為之一振?

我不太樂觀。問題不在于經(jīng)濟,而在于當下蔓延的“心理危機”。我說的不是PTSD(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而是“眼神中逐漸消失的光”——習得性無助(Learnedhelplessness)。

它看不見、摸不著。但某種角度講,比病毒的傷害力更強。

一、什么是習得性無助

1967年,著名行為心理學家馬丁·塞里格曼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狗在受到多次無法擺脫的電擊后,在新環(huán)境(可輕松逃脫電擊)中也放棄逃脫。就像是“學會”了放棄對命運的控制,聽任擺布。

后續(xù)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也存在這種心理。

經(jīng)歷的挫折,有可能會讓我們形成一種詭異的心態(tài)。哪怕在我們能擺脫噩運、控制局面的時候,仍甘心自我放棄。

塞里格曼更擔憂的是:伴隨習得性無助的抑郁感會產(chǎn)生比抑郁本身更嚴重的生理傷害。

后續(xù)的行為病理學(Behavioral medicine)、健康心理學(healthpsychology)的研究從不同角度證實,“悲觀、抑郁”的人免疫力低下,易被病毒趁虛而入。

比如,下述研究發(fā)現(xiàn):

  • 處于壓力的人,輕微劃傷需要一兩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痊愈;
  • 對17415名職場人士的追蹤研究顯示,壓力可預測心臟病發(fā)作率增加了88%;
  • 荷蘭針對中老年人,做了為期10年的長期追蹤,結果發(fā)現(xiàn),樂觀程度后25%比起前25%的死亡率高30%。

……

大家一葉知秋、見微知著,目前可以確定,習得性無助會導致:

  • 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
  • 認知能力降低;
  • 加速衰老、影響顏值;
  • 高血壓、心臟病、癌癥風險提升。

是否覺得要正視這個問題了。

那么,為什么人類要進化出習得性無助?經(jīng)歷哪些事情會引發(fā)?大范圍的習得性無助會出現(xiàn)么?是否能采取行動消解習得性無助?

二、習得性無助的進化意義

除了少數(shù)考古學者、人類學家,現(xiàn)代人很難想象史前人類面臨的殘酷挑戰(zhàn)——而他們將近百萬年的歷史,奠定了我們基因的基礎。

如果有外星人學者來到地球,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把人類歸類為:黑猩猩,偶爾會思考。

史前人類的預期壽命不過30歲左右,他們之所以短壽,多是由于“外力”因素導致,其中很大的原因是食物短缺、暴力沖突、征服奴役。

習得性無助的存在,暗示了人類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要么是食物極度缺乏,要么是飽受殘酷奴役,畢竟,在這兩種情境下,“什么都別想、什么都不做”,意味著消耗更少的能量,因而更有幾率存活。

看看馴養(yǎng)的綿羊,魯莽蹦跶的綿羊不大可能被“刀下留羊”,經(jīng)歷代代篩選,具有習得性無助這種“進化優(yōu)勢”的綿羊才有機會傳播他們的基因。

類似肥胖癥、注意力障礙,“習得性無助”也是一種在進化史上具有適應優(yōu)勢的“能力”,一種應對極端環(huán)境提升生存率的應激機制。這種機制,已經(jīng)被廣泛寫進我們的基因。

但很遺憾,在現(xiàn)代社會的生活模式中,這一古老的應激機制對身心有百害而無一利。

那么,什么情況下,習得性無助會被激活?

三、大范圍的習得性無助恐將醞釀

我們乘地鐵,哪怕一小時,也不妨礙我們心平氣和;但如果自駕或出租車,只要遇上塞車,哪怕幾分鐘,卻讓人焦慮難耐。

這是人類天性厭惡“失控感”在作祟。

塞車時,無論我們做什么,也無法改變塞車的現(xiàn)狀,因而體驗到“失控”。

如果是我們在意的事情,比如工作、學習、找對象……我們一再努力,卻一再碰壁。一旦這種情形出現(xiàn)的太過頻繁,人就很容易把這種控制缺失的知覺「泛化」到所有情境中,甚至包括自己實際能把控的領域。

此時,意味著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正式形成。

近年的大環(huán)境,無論是經(jīng)濟還是文化,都為“習得性無助”的激活提供了絕佳肥沃的土壤:

  • 年輕人在“中產(chǎn)式生活”的憧憬下長大;
  • 互聯(lián)網(wǎng)的夸大效應不斷傳播“努力-逆襲”神話;
  • 年輕人很努力,卻不幸的步入增長停滯年代;
  • 社會內卷化日益嚴重,外加疫情……

如果你想了解大眾真實的心態(tài),最可靠的方式是觀察網(wǎng)絡流行語,它是人們內心的一面鏡子。

我們看下,2016年-2019年網(wǎng)絡流行語的微妙變化,管中窺豹:

  • 2016年“洪荒之力、小目標”(奮斗情緒);
  • 2017年“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自嘲情緒);
  • 2018年“佛系”(無奈情緒);
  • 2019年“太難了”(哀嘆情緒)。

從奮斗、努力、自嘲到無奈、乃至于絕望。這,簡直是習得性無助的批量生產(chǎn)流水線!

勝敗本乃兵家常事,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習得性無助的泛濫,光是影響身體健康就很嚴重了,更可怕的是,其「泛化」效應,會讓人放棄一切,包括自己有能力控制的領域。

若無視它泛濫,不主動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設想。

那么,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屬“高危人群”?

如果你符合下述行為中的一項,那就該警惕了:

  • 對生活失去熱情,對前景不抱希望;
  • 葛優(yōu)躺,運動減少,不愿嘗試新事物;
  • 成癮行為(游戲、煲劇、暴飲暴食)增多;
  • 專注力降低,避免復雜思考;
  • ……

是否覺得這都是些稀松平常的事,無傷大雅?

這種輕視問題的想法,讓我想到了社會生態(tài)學中稱為“景觀失憶”的效應:由于景觀年復一年悄然變化,生活在其中的人察覺不到變化,若干年,人們早已忘掉最初的樣子。

這類“悄悄變化的常態(tài)”,不易引起警惕,因而更容易積蓄,乃至最終引爆致命的生態(tài)災難!比如,你現(xiàn)在覺得,學習時專注20分鐘“還算尚可”,你可能忘了,不久前,你能輕松專注一兩個小時。

這提醒我們,在自己內心的精神家園“景觀失憶”之前,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坦白說,我自己也多多少少萌生了上述心態(tài),這也是我研究本專題的原因。我不希望自己在最需要勇氣、理性、行動力的時候,卻偏偏受制于這古老而無用的應激機制。

以行動,救自己,出困境。

下面,我分享三種應對措施:

四、通過外顯行為引發(fā)內在改變

社會心理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簡單但強有力的原理——行為影響態(tài)度。

即我們的行為對態(tài)度的正向影響,持久而穩(wěn)定。

前面談到了,“頻繁體驗失控感”是激活“習得性無助”的導火線。

因此,我們只需“以其人之道而還之”,即可大幅度削弱失控感的無助感。

心理學家蘭格主導一項著名的養(yǎng)老院責任實驗,為我們提供一個頗有啟發(fā)的洞見:

實驗者是社會背景接近的老年人,他們被分為兩組,兩組都享受到療養(yǎng)院舒適的服務,一組對服務擁有一定的自主安排權(盡管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另一組一切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條,只需接受服務即可。

為期三周的實驗結束后,心理指標測量顯示,擁有自主權小組的老人在“快樂、活力、睡眠質量”等方面有了93%的提高,而被安排組只提高了21%。

另外,詢問老人們是否愿意參與一個小游戲,結果第一組有10人報名,第二組僅1人報名。

該實驗影響深遠,在2003年、2010年的大型實驗中得到其他學科的驗證。

此類實驗提供了一把鑰匙:我們只需保持必要的自主掌控權,就能驅散失控感,積極面對生活。

受上述理論啟示,我們該如何打破“習得性無助”呢?

我實踐證實有效的建議是:學習某些“付出即有回報”的技能(或愛好),保持之。

其中的關鍵是“自主決策權”以及“進步感”,你可以積極捕捉正向反饋的信號。好比,學英語、跑步運動、背誦詩詞、演講等等,都是不錯的選項。它們都容易讓我們形成「強有力的控制感」。

你每天想跑多遠、跑多久,想學幾個單詞,背誦哪首詩……你都有著高度的決策、把控權。

盡管,無論是運動還是閱讀,既不會馬上提升你的學業(yè)排名、或改善你的經(jīng)濟狀況,但它們都在對你的潛意識做出積極暗示:“你能自主把控你的身體及想法,更能獲得改善?!?/p>

如此,即用行動瓦解了“你完全無法控制自我”的謊言,遵循「行為改變態(tài)度」理論,它對我們的潛意識有強大“說服力”,自然就將“習得性無助”消解于無形。

一些學生家長喜歡把孩子的學習安排的“滴水不漏”,這其實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極為不利。

適當“授權”孩子必要的“決策權”,讓他們找到對學業(yè)的控制感,既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又有利于親子關系,何樂而不為?職場員工與老板的關系亦同理。

你或許會問,如果我沒什么興趣愛好,當下也不具備培養(yǎng)各種興趣愛好的條件,該怎么辦?

五、通過歸因解釋由內而外獲得免疫

前面談過,一旦頻繁感到“失控”,就容易引發(fā)“習得性無助”。

但有件事,哪怕我們堅持10年,頻繁感到失控,卻不會導致習得性無助。

這件事情是——買彩票。

為什么買彩票這件事如此神奇?

原因是,彩票,類似于賭博,會讓人“受挫”(這是必然的)卻不會讓人“無助”。因為,人們對“賭”的認知信念高度一致——賭嘛,隨機事件,愿賭服輸。

對?!罢J知信念”是關鍵。

如果我們能夠清醒認知,造成挫敗的實質原因是“客觀要素”而非“主觀要素” (比如你的才智、毅力),那么,我們充其量只會“無奈”,卻不至于引發(fā)“習得性無助”。

這種甄別主客觀原因的內省,我們稱之為「歸因解釋」。這是一種消解習得性無助的認知策略。

下面,我示范下,如何通過「歸因解釋」來自我救贖。先看一種典型的受挫:明明很努力,卻看不到明顯進步。

多數(shù)人面對這種情況的“直覺歸因”大概會解釋如下:

  • 默認信念:付出就該有回報
  • 行為:我付出了
  • 期望:明顯進步
  • 結果:看不到明顯進步

結果與期望存在巨大的鴻溝。于是,傾向于做出解釋“自己才智不行”,進而產(chǎn)生“失控無助感”。

但是,如果我們靜下心來略微想下,就會看明白一個簡單的事實。

上述“付出就該有回報”的“直覺解釋”,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形成了。沒錯,很多孩子的世界觀很“正”,很理想,我們會覺得這些世界觀很可愛,但這并不代表孩子的世界觀很“科學”。

既然如此,我們?yōu)楹尾粐L試著修正下這種“不成熟”的“默認信念”呢?

默認信念“付出總有回報”不符合真實世界,理由至少包括:

  • 人類基因中內嵌的“公正世界假設”,讓我們更容易接受“努力=回報”的信念、進化心理學、大腦神經(jīng)科學。
  • 成功學的“后見之明”及“幸存者偏差”,讓我們誤以為“有勇有謀努力拼搏=成功”。很抱歉,那是因為多數(shù)符合條件卻仍失敗的群體鮮有機會進入大眾視野*歷史、人類學。
  • 大腦的生理特征決定了“進步滯后效應”,通俗的說法。就是量變(內在改變)到質變(看得到的改變)會存在相當長的滯后期,半年甚至幾年都很可能*生物學、發(fā)展心理學。

……

可見,更科學的信念應該是:“付出或許有回報,但回報既來得慢,也來得不明顯?!?/p>

如果你擁有了這個更成熟(確切的說是更符合真實世界)的默認信念。那么,同樣是“付出了努力”但“暫未收到明顯回報”,就不會讓你感到“失控”了。就好比沒人會因沒中彩票而感到“失控”。

類似道理,其他讓人產(chǎn)生“失控感”的現(xiàn)實情況,我們也可以一一通過修正“默認信念”來化解。

你或許會問,我怎么知道自己(在該問題)的“默認信念”是否貼合現(xiàn)實?

我可以給你一個簡單的判斷建議——如果你超過一年,甚至兩三年來都沒有過“恍然大悟”的體驗,那么,基本上可以斷定你的“默認信念”是該好好刷新了。

顯然,“默認信念”是否能夠“適應現(xiàn)實”取決于你知識的淵博程度。

所以,不要問知識有什么用,知識就是這么有用。

那么,如果我知識薄弱,現(xiàn)在已經(jīng)陷入“無助的惡性循環(huán)”中了,還有什么辦法走出困境么?

六、精神應急預案

我們看災難片,經(jīng)常會看到“啟動災難應急響應”。

為什么會存在“災難應急預案”呢?

答案是:人類面對缺乏經(jīng)驗的緊急事件時——容易被“原始的生理應激機制”控制——比如,腎上腺素飆升、肌肉爆發(fā)力提升,但同時大腦也會關閉思考。

生理應激狀態(tài)或許能讓人迅速逃命,或避免失血過多,但對于現(xiàn)代社會,我們更需要的是“冷靜思考”。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默認行動程序”,當我們慌亂時,老老實實照著“程序”行動即可。

而“習得性無助”,無論從什么角度看,恰似人類精神世界的“災難”——OK,警報拉響——然后,“應急預案”呢?

嗯,你或許找到靈感了。如果我們事先設置了“應急預案”,就像為自己留下了錦囊妙計,那一旦習得性無助“告警”時,就能啟動錦囊,指引我們。這是大思路。

不過,每個人面對的是五花八門的現(xiàn)實問題,無法像對待火災、疫情那樣制定統(tǒng)一的應急預案。

所以,我們的目標并不是給自己編制一道行動程序,我們是給自己找到某種精神指引——這套精神指引,我們曾幾何時非常熟悉,只可惜隨著年齡漸長,我們把它丟棄了——榜樣。

如果你用心觀察兒童的行為,會發(fā)現(xiàn),比起“說教”,他們更多是從童話、寓言中找到“行為指引”……比如,“狼來了”、“小馬過河”、“龜兔賽跑”。

盡管,隨著年齡漸長,成年人的知識閱歷相比兒童有一番提升,但我們別忘了,成人社會的復雜度相比童年世界更呈指數(shù)增長,有過之而無不及。

兒童困惑時有童話作為指引,但我們成年人迷茫時呢,「什么」能指引我們?

正如思想家坎貝爾的觀點,成年人更需要神話的力量,不過我們需要的不是神話中的“迷信”成分,而是神話中的英雄原型(存在進化基礎)。

我們需要這個英雄原型,需要「精神榜樣」,賦予我們強悍的內心力量,當我們內心“拉響災難警報”時,為我們提供“默認行動程序”。

對于擁有這種“內在強悍”的人,他可以無視上述由外而內的轉變、或者由內而外的歸因,他們本身就百折不撓,任何時候都不會放棄。教育心理學研究亦支持這類觀點。

進化賦予人類一種天性:我們注定是會吸收、承繼(最吸引你)自己所喜愛的人的多數(shù)秉性,而且這種吸收還是建立在無意識的基礎上。換而言之,你崇拜誰,你就會成為誰。當我們的內心響起“警告”時,你的榜樣會賦予你應對的勇氣。

古今中外這類英雄榜樣數(shù)不勝數(shù),你們大可自行發(fā)現(xiàn)最契合自身品性的榜樣。找到他,學習他,直至「內化」成你精神家園最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樣的「榜樣」,繼續(xù)尋找,不要停下。

七、結語

本文信息量較大,建議把三個措施重新審視一遍,擇其適者而行之。

我寫作本專題,并非是號召“拼搏不止、奮斗不息”。我認為,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對他人的生活方式做價值評判。

我只不過期盼著看到本文的朋友們,至少能維持身心健康。因為,習得性無助帶來的抑郁情緒,我們痛苦與無助的根源,歸根結底,是輕信那種“從未真正存在過的未來”。

這是來自社會潮流潛移默化的傷害,我們豈能任其胡來、坐視不理?

一些人隱約察覺到了,疫情在加速我們這個世界的「陌生化」,很多從前難以想象的事情,或將一一出現(xiàn)。

“這是最壞的年代,這是最好的年代;我們面前一無所有,我們面前應有盡有?!?/p>

保持最佳狀態(tài),屏氣凝神,靜待風起。

#專欄作家#

李少加,公眾號:少加點班,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專欄作家?!哆M化式運營》作者,“基于用戶視角的用戶養(yǎng)成運營框架”提出者,互聯(lián)網(wǎng)商業(yè)獨立研究者、運營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正版圖庫 圖蟲創(chuàng)意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的很好,有幫助,感謝????

    來自上海 回復
  2. 這說的不就是我嗎

    來自四川 回復
  3. 前面還真有些不好理解,不過后面舉例子倒是生動形象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