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最煩的一種人——刷面經、背題型、找套路
正如上次寫群面的文章說的,群面的目的是做一名合格的「Horsekeeper」,而不是去想著爭風頭、當leader、搶reporter這些花里胡哨的。同樣單面也不是刷面經、背題型這么簡單的!
前陣子,有些同學找到我咨詢,說自己是21屆應屆生,問我該怎么準備產品面試?
他說:我已經改好簡歷了,除了對自己簡歷內容準備外,接下來打算針對產品經理的各種題型去準備,什么通用類、產品規(guī)劃類、用戶分析題之類的,每天按計劃做往年真題,結合網友的面經去思考答案,這樣可以嗎?
還有一位2年技術經驗轉行的同學:
我把過去技術經歷改寫成往產品方向靠,面試的話我之前報過課程,圍繞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去拆,比如用戶調研、功能設計、流程設計之類的,有1對1輔導過我該怎么回答,就差練習了現在,是不是沒問題?
沒問題嘛?乍一聽確實沒問題。因為我當年準備校招的時候也是這么干的。而且似乎成為了現在入行的一種共識:《產品經理90天沖刺面試題》《運營崗10大必懂面試題思路》太多了太多。
簡單來說就是:「看面經」、「拆題型」、「想套路」甚至「背答案」
其實是本末倒置!
面經的全稱是「面試經驗」。本質上還是一段經驗、一段經歷罷了。像網上很多求職平臺,比如??途W總結出來十種題型和對應的參考答案,都是基于經驗的二次總結。
學這些東西一來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二來局限了自己的思想,被其他人的觀點囚禁,無法提出自己的想法。
為什么?
不知道大家發(fā)現了沒有,上次提到的群面中l(wèi)eader、reporter、timer以及這次我提到的刷面經、背題型其實都是「馬后炮」,是基于大量面試結果的總結和拆分還原,發(fā)現什么樣的人、什么答案拿到offer,就拆解成一個個拿分點。而并不是從本質上的層層推演,圍繞本質解答。
這種方式非常利于「教學」、利于「培訓」,往往一聽就會實戰(zhàn)就錯。大有一種:「通過面試= A模塊+B模塊+C模塊+D模塊」,而你要做的就是補齊每個模塊。但偏偏對中國人很適用,國內九年義務教育的功勞就不多說了吧。按我高中老師的說法,數學大題不會,寫個“解:”,再按題目把一些公式數據代入,拿個四五分沒問題。
所以,我想說的是,學校里是100分,120分,150分評分,是踩分制。但是在社會里,起碼是10000分制。單面沒有標準答案,更不是踩分制,背題型、學答題公式無異于浪費時間。
所以,到底怎么辦?不急,我們先探究一下本質。
01 單面的本質:招軍師
What問題:”產品經理的單面本質是什么?”
如果說群面模擬的是在實際工作環(huán)境中,一群人如何達成共識解決問題。那么單面就是更加貼近崗位本身的要求。在深度思考 |“大學生如何拿到產品offer?”中我就提出,宏觀上說,PM的本質:是規(guī)則的決策者和推動者
在單面中,由于只能口頭溝通,所以更多考察產品經理的「決策能力」,較少考驗「推動能力」。
聽起來很抽象,你可以這么理解:產品經理單面本質:「招軍師」
「招軍師」:像三國時期,各國主公都會去民間尋找人才組成智囊團(Think Tank),智囊團相當于軍師的身份,最著名的就是諸葛臥龍,而合格的產品經理就是軍師。
當面試官代表主公與你進行單獨溝通時,你必須告訴他你對天下的看法,未來如何,他們國家未來如何排兵布陣以及每個看法、策略、戰(zhàn)略背后的原因。只有思想深邃或獨到,以及彰顯為這個國家著想,主公才會將你招入麾下,納入智囊團。
產品經理們就是一家企業(yè)的軍師智囊團「Think Tank」。所謂的臥龍鳳雛,無非兩點:獨到的思考見解;不叛變的忠心。
反過來看,面試時什么情況不能成為「Think Tank」的一員?
如果我是主公,我不會選擇下面這幾類人當作我的智囊團:
- 對某事只說現象結果,卻說不清楚原因和依據;
- 談及原因和依據,但是缺乏個人思考,都是套路或抄襲;
- 對某事的見解片面,非常單一或者膚淺;
- 無法針對該企業(yè)提出對未來的有落地性的建議;
- 哪怕很有才華,但是卻無法讓面試官感到忠誠穩(wěn)定。
所以,為什么刷面經、分題型背答案沒用呢?
正是因為你的思考見解都是別人玩剩下的了,主公見多了這樣子的“才子”,你要么回答不出原因依據,要么思考得不深,要么回答片面,亦或都是套路答法,主公連招攬你的心都沒有,更別提考驗你的忠心。
可以說,不想當臥龍鳳雛的軍師不是好產品經理,自然也拿不到offer!
02 如何進行單面
How問題:“產品經理如何進行單面?”
答:像軍師一樣表現出獨到的思考能力、決策能力還有忠心
當然,平時得練,連諸葛臥龍被請出山之前也是隱居隆中十年學習。
怎么練?先來看看下面6道題。
- 「競品分析題」:如果讓你策劃設計一個影片評論功能的運營策略,你會如何進行競品分析呢?
- 「產品設計題」:如果WPS做成小程序的話,需要放入什么核心功能呢?
- 「用戶調研題」:你認為當下大學生的社交需求,是否存在尚未被市面上的APP滿足的空間?如果有,打算怎么調研?
- 「需求分析題」:如果你是百度手機客戶端的產品經理,你的用戶要求產品增加廣告過濾功能,但是百度的收入源于廣告,你覺得要不要增加這個功能?
- 「行為性題」:講一個你最成功的、最值得驕傲或者最失敗的事情,并講講為什么這么評價?
- 「背景性題」:你為什么從技術崗位轉來做產品經理呢?你之前跳槽兩家公司,均不到一年,為什么呢?
門外漢:直接看網上的參考答案,然后一一記憶背誦。
菜鳥級:自己先想一遍,寫下來,然后對照答案,看完后好像懂了。
入門級:自己想一遍,對照答案,學習答案的回答思路,仿照思路舉一反三其他類似題目。
熟練級:總結方法論??偨Y每種題型的方法論,比如先A角度……第二B角度……第三C角度……然后面試的時候根據具體問題往里一套,回答一個八股文出來。
但,對不起,以上都是錯誤方法,起碼是收效甚微。
如果你單獨分開去總結、記憶、背誦回答的套路,單單就這里羅列6種題型,我的天,你得準備6種回答思路。然后在面試的時候調用記憶回答,萬一調用失敗,最終就只能現場瞎編。
且「認知心理學」證明,這樣的方式完全不利于記憶,能真正進入「永久記憶」的內容少之又少??此婆_下準備充分,真正上了臺腦子一片空白。這一點高中考政治的時候各位應該都懂。
更可怕是,不僅僅6種題,如下圖,我總結了市面上就產品經理面試的題型分類。如果按照某些面試培訓的方法:每天關于「深度思考」每種題型練習多少道,然后背誦關于「忠誠度」問題的。這樣錯誤的方法,最多到入門級,算不上軍師。
因此,不是說題型不重要,而是通過題型練什么才是重點!看真題、看面經都只是借假修真。真正要修煉的是業(yè)務上深度思考、獨到見解。
我強烈建議:少即是多,慢即是快,「想透1題」勝過「想過100題」。
無論是「深度思考」方面的業(yè)務問題,還是「忠誠度」方面的人事問題。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當然前者更加重要些罷了。
如果你能花兩個月時間想透20件事or 20道題,登堂級的狗頭軍師沒有問題,能輕松通過面試,成為「Think Tank」一員,當然,這很不容易。
關于如何去想透、想深一道問題,我在深度思考 |“大學生如何拿到產品offer?”里著重提到了比較通用的方法論:「多元決策模型」。針對不同類型的問題我們要調動不同層面的思考方式。
無論是臺下練習還是臺上面試,做為產品經理,建議把問題的維度拉深到「長期問題」上,而針對這類問題,要利用一些「科學原理」和「哲學/信仰/價值觀」思考。要知道,諸葛亮不僅是軍事家還是政治家、文學家。
而前文提到的幾種錯誤做法,都是最多就深入到「方法論」層,還是太淺,普適性太低,軍師如果掌握幾個方法論就能被招攬,說明這個國家(公司)也就一般般。
回到產品經理,在《俞軍產品方法論》中提到,產品經理是微觀研究用戶模型、宏觀研究交易模型的崗位。換言之,產品經理需要懂人性、懂人群、懂機制、懂規(guī)則,而對應就是比如「人格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社會學」、「制度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等科學領域。關于如何學習新領域可以參考文章:深度思考|“如何學習新知識/領域?”(附方法)
03 單面的練習方法
至此,練習單面題目的流程可以總結為以下5步。名字不重要,整個思路框架很重要。按照這個方法,最終輸出20篇文章,可以應對大多數的單面。
舉個例子:關于「彈幕」存在很多年了,國內由B站盛行開,但是對于彈幕功能的設計和運營方式很少見到文章在寫。但顯然彈幕有很好的提升留存效果,因為這幾年各種產品都在迭代彈幕系統(tǒng),可以就此研究。
1. 「找切入口」
其實題型就是切入口而已,彈幕,可以研究的方向很多。比如從產品交互角度、用戶分析角度、多競品對比角度等等來寫,所謂的題型不用記,找到角度就行。想透一個就能觸類旁通想透整個彈幕機制。
假設最終敲定切入口:各平臺彈幕的等級體系機制如何設計的呢?
2. 「查找資料」
現看看現狀,目前一共有哪些產品形態(tài)有彈幕,能看到有愛騰優(yōu)B站、同花順炒股軟件、騰訊漫畫、淘寶直播、斗魚虎牙、花椒映客甚至還有最近的一些音頻軟件。搜集這些軟件當前的彈幕等級體系是如何設計的,在產品形態(tài)上、功能上、價值上有何異同。
其次,看歷史,彈幕是源于哪里?眾所周知,彈幕起源于日本,被A站、B站引入國內,然后搜索資料查看這幾年彈幕在國內各平臺是如何演化的,結合各業(yè)務有何異同。
3. 「方法論層」
方法論很多,隨便搜搜都能看到前輩們對同一個問題的分析方法和框架,可以參考但沒有太大的借鑒價值,因為如果學多了自己的思維會被禁錮,只能學到形而學不到神。
用一些互聯(lián)網業(yè)內常見的分析方式去分析彈幕的等級體系。比如可以分析發(fā)彈幕的需求來自哪里,本質需求是什么?彈幕在不同業(yè)務的交互設計不同是因為什么原則?
很重要的是結合業(yè)務!是業(yè)務!是業(yè)務!比方說直播平臺的彈幕等級和視頻平臺的等級,因為業(yè)務不同,盈利方式不同,因此彈幕等級體系也不同,核心不是方法,是業(yè)務。
4. 「科學原理」
科學方法聽起來很玄,其實最靠譜。因為科學的實證精神確保了很多事的研究性,相比于國內互聯(lián)網短短二十多年的歷史,各科都有上百年的歷史??茖W絕不是初中、高中學完,大學分科后就扔的東西。
比如,關于彈幕的等級體系,可以思考幾個學科,比如「網絡科學」、「傳播學」、「心理語言學」、「認知心理學」等,從更科學的角度思考為什么彈幕這幾年會是這樣演變過來的,等級層級為何越來越細、有些功能為什么是免費的,另外的是付費的。
5. 「寫成文章」
這沒什么好說的。輸出寫文章,投稿發(fā)表到一些平臺上。不要問我怎么寫,投著投著就會了。比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運營派、36Kr等等,能被采納是一種證明,發(fā)表后的收到的評論也是一種反饋。
只要能夠花時間把這個問題想透,那么關于彈幕的功能的問題基本可以解決,另外,不僅僅是彈幕本身,彈幕的本質是「即時流動的論壇」,是圍繞某個話題的快速論壇,因此對于社區(qū)等級體系、評論區(qū)設計有關的問題都有一定的幫助。
當你練習多了,發(fā)表文章多了,深度思考多了,在面試時就能真正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再用結構化溝通理一理思路就能表達出足以讓人點頭的觀點,甚至主公未嘗不會三顧茅廬,通過平臺或者獵頭加你微信招攬你!
最后
分享一個我認為極具代表性的問題。
問題彩蛋:當年,微信剛剛公眾號上線時,就有一個交互,當文章閱讀量低于10萬時顯示具體數字如9593/15.5k,高于10萬哪怕100w時也只顯示10w+,而不再顯示具體數字,這是為什么?
祝各位前浪、后浪都求職順利,早日成為臥龍鳳雛~
#相關閱讀#
作者:朱魯斌,公眾號:字字朱心。每周深度思考一個問題,不穩(wěn)定的世界里找到一份篤定。
本文由@朱魯斌?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xié)議。
說了一大堆,只見破,沒感覺立的有多有用
不認同。對于部分學生小白而言,產品面試題一方面是引發(fā)產品思考的一個重要來源,因為市面上可關注的產品有關的太多了,而在此之前很多人都習以為常,不會主動去思考。另一方面,參考面試回答本身就在學產品思考框架,這就像為什么咨詢面試不可避免要掌握各種題型,麥肯錫分析法及各種商業(yè)模型,建立商業(yè)思考框架是基礎,打好基礎再談如何沖破框架套路,打破束縛。
我說的是針對大廠的崗位哦~目標中小廠刷刷題型就夠了。
有求職相關的【簡歷】【面試】相關問題可以加+vx:AlwaysPD
目標中小廠…..這也太損了。就好像刷題型最后一定不會很成功。那就看看吧
相信您面試的時候,大講隆中對,也會被應聘的公司丟出來;我們只是去尋求一個執(zhí)行的崗位,又不是CEO;您這樣以多年經驗俯視還未進職場的校招生的咨詢,是不是有違以用戶為中心的初心了
認同
阿里巴巴為什么要做天貓
不好意思發(fā)錯了??
但是,對于完全沒有經驗或者沒有經驗非常少的人來說,這已經是對付面試最快的方法了,要想達到你說的那種境界至少需要有過實習且實習期特別主動,否則閉門造車基本上觸碰到的都是理論知識
好厲害
我也發(fā)現了,就像網易云音樂他的評論只有99 、999 ,但是評論里面的評論就會顯示具體的數字。這是不是策略功能的設計,音樂評論讓你更關注音樂,評論的評論讓你更關注評論,加深功能的定位(求字字朱心解答)
面試和考試一樣,對于學生來說,非常簡單
字字誅心,厲害了 朱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