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進步,為何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

3 評論 10790 瀏覽 11 收藏 11 分鐘

社會在不斷進步,對年輕人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年輕人壓力也越來越大。本文作者對這個現象展開了自己的一點思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很多人困惑,社會越來越進步,為何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

其實,同“教育越進步,對學生要求越高”一樣,社會在進步,對年輕人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是壓力的來源。

我們應該有這樣的體會,小學的數學題越來越難,初中生的英文水平越來越高,高考的整體難度越來越大。

教育在進步,學生水平在提高,為確保區分度,考試難度只能越來越大??荚囯y度增大,反過來又加劇課業競爭,學生壓力越來越大。

一、進步的“悖論”

這兩年,很多人討論內卷問題,即年輕人學歷越來越高,工作越來越努力,但從結果上看,付出更多,幸福感和成就感并沒有增加,甚至不增反降。

努力與進步,反倒帶來更大的壓力,這就是進步的“悖論”。這些年,大學應屆畢業生應該都有體會,工作一年比一年難找。

三十年前,大專畢業就是人才;二十年前,大學畢業才算人才;十年前,211成為隱形門檻;這兩年,985畢業也未必找到好工作。

高等教育入學率越來越高,這是教育的進步,但畢業生增多導致僧多粥少,好工作卻越來越難找。

同樣,在一家企業中,隨著員工平均工作效率的提升,員工的競爭壓力也在加大。

平均60分時,70分的員工日子滋潤,還能升職加薪;當平均水平提升到90分,80分的員工反倒成了吊車尾,有末尾淘汰的風險。

從結果上看,越優秀的公司就得越努力,也越辛苦。

這種“進步悖論”現象,還能推廣至社會生活的很多方面。

比如,《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就認為,歷史上人類農業革命的真正本質,是讓更多的人以更糟的狀況活下去:

依托農業革命,土地養活了更多的人口,人類族群得以擴大;但相比采集時代,個體犧牲了飲食多樣性和更靈活的作息,生存質量反而下降了。

二、存量財富凸顯

年輕人的壓力,還與橫向比較相關,尤其是不同的人,背后有不同的家庭。

比如,同樣兩個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收入相當,但一個家里全款出資買房,一個自己付房租,還要攢首付。不考慮其他支出,兩個人僅僅在房租、房貸支出上的差異,就能很快在財富積累上拉開差距。

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種不平等,但如托馬斯·皮凱蒂所說,“不平等本身未必是壞事,關鍵問題是判斷它是否為正當的,是否有存在的理由?!?/p>

年輕人之間這種因家庭背景產生的差距,有什么合理的理由呢?理由就是經濟的發展。

相比一窮二白時,經濟發展程度越高,積累的存量財富越多。存量財富可以代際傳遞,使得家庭背景在年輕人競爭中的作用快速擴大。

90后常常羨慕70后,因為70后有著相似的家庭,且成長于經濟拓荒期,機會多多,人生際遇全靠自己奮斗。

在社交平臺上,很多00后自稱焦慮一族,因為彼此間差距拉得很大:有些00后,在一線城市有幾套房,有些人,則幾乎不可能在一線城市買房。

經過二十年不間斷的升值,房子,已經變成橫在年輕人之間的一堵墻。

此外,經濟增速放緩時,增量財富的創造速度下降,還會進一步凸顯存量財富的重要性。比如,經濟下行期,很多人工資收入下降,但房東的租金收入可能不降反增。

另外,財富是可以流動的,國內增速放緩、機遇減少時,還可以跨國轉移,在全球范圍內追逐高收益。

好在,社會自有其調節機制。

當存量財富占比越來越高時,會對社會公平性產生影響,從而引發對存量財富調節的需求,如當前房產稅的呼聲正變得越來越高,而遺產稅也會提上日程。

三、等“考上大學”再說

相比中國的年輕人,很多發達國家的年輕人顯得沒有那么大壓力。學學他們怎么做的,對我們是一劑良藥嗎?

恐怕學不來。

發達國家年輕人沒有壓力的表象背后,是福利社會+不平等加劇的雙重作用。

一方面,發達國家積累了足夠多的存量財富,有能力建立更完善的社保體系,不努力也餓不著。另一方面,發達國家經濟低速增長,增量財富有限,存量財富的代際傳承影響更大,不平等加劇,很多年輕人的上升通道被鎖死,努力也未必能改變什么。

不平等加劇,不但不能學,還要引以為戒,要借助政府調控之手在公平和效率的動態平衡中尋找最優解。而福利社會,背后是發達國家長達百年的財富積累,不是想學就能學的,需要足夠的本錢。

據《21世紀資本論》數據,1900~1980年,全球70%~80%的商品與服務的產出都集中在歐美,即便到了2010年,占比也高達50%。

2019年,中國人均GDP已超過1萬美元,但從財富積累、國家競爭力角度看,我們還在路上。尤其是這兩年中美的大國博弈,競爭加劇,還不是放松的時候。

某種意義上,這和孩子的教育是一樣的,小學很苦,中學也苦,為何家長不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呢?因為有升學競爭,不刻苦學習考不上985。

什么時候能放松一下呢?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告別了低層次低平臺競爭。

在當前的國際競爭中,我們可能正處于高三,大國博弈的關鍵時期。此刻松口氣,就一夜回到解放前,因為若不能參與高等教育,高中畢業和初中畢業,沒有本質區別??赡軟]道理,卻是真實世界的游戲規則。

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讓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我們想要的,不是一時的幸福,是可持續的幸福。

要學會延遲滿足,等考上大學再說。

四、生命以負熵為食

物理學中有個“熵增定律”,認為孤立系統總是趨于熵增,即除非有外力做功,系統總是從有序走向無序。

比如,一個房間缺乏清理,就會布滿灰塵;一個組織缺乏管理,必然混亂倒閉;甚至宇宙作為封閉系統,缺乏外部能量輸入,也必然走向死寂。

同樣,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也需要個體奉獻出時間和精力,以此對抗無序。于個體而言,就會表現為一種壓力。

所以,某種程度上,正是年輕人的壓力,推動了社會持續進步。

當前,年輕人的壓力,大都可歸結為經濟壓力:不能在心儀城市買房的漂泊感,工作乏味不敢辭職的無力感,管不住手又無力償還賬單的自責感,甚至自由的靈魂被現實束縛的憤怒感……

這類問題,本質上就是經濟不自由,不能瀟灑地說走就走、過隨心所欲的生活。

問題是,哪有真正的隨心所欲、無壓力的生活呢?

對于熵增定律,物理學家薛定諤曾引申道,生命以負熵為食。食物是一種負熵,生命體靠食物對抗死亡;學習是一種負熵,生命體靠學習對抗無知。

或許,壓力也是一種負熵。正是經濟不自由產生的壓力,才是我們努力走向經濟自由、追求自我實現的起點。

#專欄作家#

薛洪言,公眾號:洪言微語,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關注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與銀行轉型領域;公眾號:薛洪言微語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因為以后大部分企業會倒閉或者成為頭部公司的負荷品

    回復
  2. 壓力正常的

    來自浙江 回復
  3. 不知道是否可以匿名發帖,評論一下尼斯吧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