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我如何從0到1堅持“寫作分享”

1 評論 5020 瀏覽 16 收藏 16 分鐘

編輯導讀:曾經公眾號盛行的時候,很多人都開通了個人公眾號,孜孜不倦地寫作。但是,現在寫作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即使有分享的欲望,也懶得動筆寫。本文作者是一個勤奮寫作的人,他認為寫作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一起來看看他的觀點吧。

從開始寫作分享到現在,不知不覺已經有一年。這一年也陸陸續續寫了20來篇,雖然不是什么深度好文,但對我個人而言,是最好的“成果總結”。也正是這樣的堅持,這一年也收獲了很多,尤其是個人精力管理、思考角度、知識體系等等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這次,也就著“寫作”這件事,談談我的經歷和看法。

一、為什么寫作

工作久了,認識的同行也越來越多。漸漸發現有些同行會在工作外,一直在堅持輸出,感覺他們在工作強度如此大的情況下,還能這樣堅持,打心底去佩服。后來深入交流發現,這件事其實是自我成長的一種最有效方式,后來想想不妨也試試看。所以寫作的動機,其實是蠻純粹的。

其次就是借這個方式來建立個人的知識體系。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會在日常工作、交流等各方面增長見識和經驗,但是這些都只是在腦海里。

相信大家都聽過,“好腦袋不如爛筆頭”,其實只有真正記下來,才能真正轉化為屬于自己的“養分”。所以在寫作過程中會發現哪怕有些地方已經很熟悉了,但總會有有些“知識盲點”,這個時候會知道去彌補這方面的缺失,那么這個知識點就會顯得更有系統性和全面性。

最后就是交流分享。產品經理是一個需要不斷與人“互動”的職業,那么“文章”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溝通媒介。通過這樣的介質,既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別人,也可以收獲一些來自同行的反饋建議。而這樣的雙向交流,其實也是潛在促進自己不斷去完善。

二、如何寫作

寫作看著只是簡單寫個文章,但是寫什么內容(定位)、什么時候寫(規劃)、應該給誰看(用戶)、以什么形式展示(產品形態)、怎么才可以有更多人看(運營渠道)等等,這些都應該思考的。

所以一開始我也把“寫作”這件事當作了一個“產品“去對待,以一個“產品項目”的形式去規劃執行,這樣其實也是蠻有意思的。

1)定位

既然當成產品形式去執行,那么就要確定好自己的定位,如果連這個都不搞清楚,那么在后續的輸出也只是來一想法就寫一個想法,片面也不系統。所以在開始前,結合了自己的實際情況,主要圍繞“互聯網”、“產品經理”、“大數據”等行業及垂直領域的內容輸出,旨在分享這些領域的一些個人經驗和見解。

2)規劃

前面也提到有一個想法就寫一個,這樣的輸出其實是無法保障的,也很容易會缺乏動力而懈怠下來。事實上,我把寫作主要分成了2個階段去規劃的,第1階段也就是第一年更多會寫產品及互聯網的一些通用知識,主要是為了沉淀這方面的基本知識框架,所以就會圍繞這樣的方向去輸出相應的內容沉淀。

當完成了第1個階段之后,第2階段更多是垂直領域的輸出,可能會更多些和工作細分領域更貼近的內容,比如大數據、AI、中臺等等。這樣契合自己當前的工作階段(處于打磨細分業務領域經驗的時候)。那么在有了這樣大的方向后,就自然而然可以拆成每個月寫哪些內容文章,這樣就有動力和節奏去執行,長期下來就形成了習慣。

3)實踐

如果把寫作當作版本來做,那么就要有需求及策劃文檔。而需求就是選題,我為什么要寫做這個,是解決什么問題,期望實現什么。策劃文檔就是寫作內容,包括內容框架、核心要點、落地的內容形態(包括版面布局、字體設計等規范)。

其次寫作內容的輸出物要當作一款面向C端產品去對待,有自己的調性、產品規范,這樣才是呈現一個系統和專業的產品態度。

作為承載物,最后選擇了“公眾號”作為最主要的產品輸出形態,所以在一開始我就確定了統一的樣式規范,包括封面、版面布局,甚至頭像、正文字體字號也有做規定。留心的讀者會發現,每篇在各個方面都盡可能保障統一,不是東拼西湊出來的“散文”,這樣也是希望能讓大家看的舒服些。

4)傳播

寫出來自然要有人看,才能有更多讀者和交流的可能?;诙ㄎ晃业哪繕擞脩羰钱a品領域從業者、互聯網從業者,那么找到這些群體除了內容要垂直定向外,傳播渠道也要細分。

微信是一個很好的渠道,但是微信是一個比較封閉的社交空間,所以要想破圈或者說有更多群體關注,那么在一些內容社區傳播是必不可少的,而垂直當然是國內一些知名產品社區,比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等。坦白說,公號大部分的關注更多來源于這些地方,正因為有了這些渠道,公號的“用戶”每天都可以自增長,而無需過多運營操作。

三、寫作收獲

1)專業能力

  • 知識體系:前面提過寫作是一個很有效的沉淀知識的方法,所以在寫作的時候既想著沉淀一些經驗,也借此梳理自己的盲點或者興趣點,以此來構筑一個更完備的體系,從而形成自己的知識儲備。這些都不僅僅是自己的寶藏,也是能夠分享及傳授一些經驗基礎。
  • 產品思考:事實證明,勤寫作能促進思考。因為在輸出時,往往帶有框架性思維去提煉內容,就可以側面去幫助自己思考這些知識內容。本質上也是一種學習的方式。同時因為你要分享,那么你的內容要經得起推敲,有充分的依據,這就意味著會倒逼自己去夯實這方面的知識儲備,而不是紙上談兵。

2)個人影響力

  • 專欄作家:在堅持寫作不到半年時間,先后成為國內幾個知名產品社區的專欄,想想是有點激動。畢竟還在念書那會就經常關注這些平臺,從里面學習不少知識。而有一天突然成為里面的作家,由入門、讀者再到創作者,幫助到更多人,還是蠻有成就感的。
  • 擴大圈子:大多數工作的圈子來自于職業所帶來的人脈,而且大部分都是與自己有實際接觸的,大家都說這個圈子不大,其實是偏窄的。但是通過寫作之后,吸引關注的來自各行各業,這就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有時候想想來自天南海北的人,都關注著這個“小破號”,有點奇妙哈哈。
  • 同行交流:通過寫作發現真的有太多優秀的內容創作者了,他們的觀點、態度乃至輸出都是值得學習的地方。大家都是這個“圈子”混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大家也基于一些觀點相互,可以延伸更多有趣的想法,可以持續提升自身水平

3)個人習慣

  • 精力管理:把工作和生活平衡及規律化是我過去一年最大的收獲。在沒開始寫作前,工作以外的“生活時間”總會顯得無所事事,容易深陷于那些邊際效益低且占用大量時間事情上(比如刷抖音、刷?。6鴮懽饕詠頃l現時間完全不夠用,所以每一個小時都是那么的寶貴。同時能夠保證除作息外,那些時間都能充分利用,僅僅時間管理是不夠的,還要學會精力管理。什么時候做什么事,盡可能減少精力的無效損耗。因為有時候工作結束后回家其實已經很疲憊了,這時候應該做些輕松的事來緩解這樣的情緒,等到一定的恢復且離休息還有一點時間,就做些偏深度的事情。
  • 價值管理:在日??臻e時間,比以往減少了很多“無趣”行為,譬如純粹打發時間的社交聚會,重復追相似話題的電視劇等等。也比以往更珍惜和朋友、優秀的同行的相處。所以我把這個習慣變化,稱為“價值管理”,讓自己在做任何事情都能顯得有意義的。

四、一些態度

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有做事的基本準則和態度。寫作這件事同樣如此,在開始的時候也立了些最基本的準則。

1)永遠不要過度關注閱讀量

對我來說,給有需要的人看,比更多“無關的人”看會更重要,哪怕前者所表現的閱讀量有時候低得可憐。

而公眾號可以傳播的渠道不少,朋友圈、微信群等等都是重要地方,但是微信作為一個工作和生活混合的媒介,真正對內容有需求的人其實就那么一小撮,哪怕再多的傳播也無法讓這些人變成同行。

那么與其這樣長期“無效”傳播,還不如給有所需的人看,關注這部分讀者的需求。所以通常在分享時,都大多時候在產品和互聯網領域的地方做傳播,哪怕是朋友圈也會進行僅針對特定的一些人群可以看。

2)少即多

好的內容,必然經過多次反復推敲和斟酌的,如果單純為了“量”,只會淪為表面,很多思考都只是“點到即止”。所以通常在內容輸出的頻率上,盡可能讓自己多去想想,在一個主題上具備一定豐富性,也基本讓自己保證在一個月至少一篇上。本身日常工作時間占據很長,無法做到所謂日更甚至周更,所以一個月能保證自己有固定的時間去做些深度思考,在輸出上會更有質量。

因為與其寫一篇“短平快”,不如寫一篇更有思考性的內容,也更有傳播價值。沒太大深度文章,推送了就推送了,無法長時間能讓人反復看、持續看。而所謂的經典就是越傳越遠,而不是簡單激起一片小浪花。就好像去年寫過的一些萬字文章,值得現在還有人持續在關注和閱讀。

3)用心

既然要分享給別人看,那么就要保證內容的真實性及閱讀性。所以在寫每一篇都力求能在實踐中找到可參照的對象,這樣在分析上也能有理有據。譬如去年寫的《埋點設計指南》,這是結合了行業及十多個業務總結出來的基礎通用方法,不說花了四五個周末時間,光文檔就準備好幾個份,還不包括文中案例“拼多多”(截了數十張樣圖)。而就是這么一篇,直到現在仍有人經??础⒑笈_私信要文檔。

五、一些技巧

1)善用時間

一直以來都有小伙伴來問,有時候工作很累,回到家就想“躺尸”。確實在當下被大量的工作時間占據、娛樂時間所占據,如何高效利用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而我會把所有“空閑”時間都充分利用起來,尤其是通勤、等待時間等等,這樣的時間是十分多的,通常在這種情況下都會做些碎片化的行為,比如多看幾篇資料、多碼幾個小節等等。這樣不知不知覺就把一切的時間都利用起來。

2)多讀多學

這句話無論什么時候都十分有用的,只有多看別人的分享,尤其是優質內容,都是打開自己思路的方式。而且不僅僅是國內,國外的也可以多看看,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等等都會有不同的思考方式。

3)選題積累

通常選題會在日常做積累,會把一些大家關注的、有意思的點記錄下來,這樣每次進下一篇寫作時,都像過需求池那樣,既結合規劃又結合當下,保障能有系統持續的輸出

4)二八法則

在開始寫作前,不妨花2成的時間去寫個文章腦圖,這樣會顯得更有條理性和充實性,并且在后面碼字會更加順暢,不會亂糟糟的。每次碼文前,我都花一兩天時間去梳理這篇文章的脈絡,應該從哪方面進入切入點去寫,大致方向都會想出來。

最后,感謝大家過去1年的支持和關注,希望我的分享對你們都有所幫助。

職業很長,未來很遠,也希望往后能持續輸出更好的內容給到大家~

#專欄作家#

A.D,公眾號:吾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大數據分析產品經理,專注數據挖掘工作。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有哪些知名產品社區,能否回復幾個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