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如何不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
編輯導語:職場的路程也是你成長的路程,在職場中不斷的升級自我,才能不被淘汰;本文是作者參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十周年直播活動中的分享,關于自己的職場之路,如何不斷的進步和改變,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45歲的職場人,在不少自媒體文章里面,已經被寫死了……以為是被后浪拍死的,其實,很多后浪都沒想過拍死大叔們。
這篇文章是參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十周年活動直播活動做的分享,活動主題是《穿越周期:如何面對 25、35、45 歲的職業困境?》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創始人老曹在他的文章中寫到:
在職場中,不同的階段:新人階段、青年階段、中年階段、老年階段都有各自的困境,人生不外乎就是從一個困境走到下一個困境。
擇業、加薪、升職、加班、KPI、工作壓力、職業發展、身體健康、家庭關系、子女教育、被淘汰等等各種焦慮和危機始終伴隨著我們。
作為45歲人群的個案,應邀做這次直播分享,壓力蠻大,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成長歷程也是不可復制的;但是,成長過程也有共性的地方,每個人都可以看其他人的經歷,思考自己的路徑。
話說不少被后浪拍死的45歲,其實已經無所謂說生死,就是選擇了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
分享題目:《45歲,如何不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老曹給出的命題作文。
下面是分享實錄的文字整理:
壓力好大啊,我是那個被很多自媒體文章寫死的被淘汰的45歲職場人。
真的,已經被淘汰很多次。
這個題目是老曹給的命題作文:如何能夠不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
好難回答。
因為我已經被拍死了好幾次;被拍死后,又活了回來,后來又被拍死了,然后又活回來,就是俗話說的屢敗屢戰吧。
我的個人介紹,45歲的中年人,圖上的職業經歷是30歲之后的,騰訊產品經理、YY語音高級經理、迅雷產品總監、梅沙科技合伙人;30歲之前,我還做過教師、銷售、市場;2013年開始寫公眾號文章,沒想到寫了7年,還會繼續寫下去,歡迎大家關注和交流。
怎樣能夠不被拍死?
我工作的時間將近20年,這次作為45歲年齡段的發言人,還是比較忐忑的;因為,已經工作20年了,還依然和大家一樣加班,并沒有像很多人想的那樣成功的樣子。
成功,是什么樣子呢?
我想,能夠自由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一種成功吧;工作是我的愛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你不會覺得十分的疲倦。
分享主要是三個部分:
- 為什么會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因為我死過很多次了。
- 20年不斷被拍死的感悟,就是被拍死后我想到了什么,有什么能支持我不斷活過來。
- 最重要的一部分,如何能夠不被拍死在沙灘上。
一、為什么會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
1. 理想的職場發展路徑
我們先看一張圖,這個是什么呢?理想的職場發展路徑。
從大學畢業,20多歲開始工作,前面的1-5年大概是一個執行者的角色。
但上面寫22歲到30歲,不是說1-5年么,怎么會做這么多年?
再往后看,26到40歲,5到10年,做管理者,10到15年做領導者,15到30年可以做行業領袖。
真的是這樣的嗎?上面年齡跟下面的年限基本不對呀。
是你算術不好吧,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
事實就是這樣,因為這是一個混亂的時間。
職場是一個特別混亂的時間,就跟人生一樣,沒有什么確定的時間點,不確定性是常態。
在我們整個人生當中非常重要一點,就是主動擁抱不確定性,擁抱未知。
前面的分享嘉賓Andy講過,確定性會讓人舒適,不確定性會讓人痛苦;所以面對不確定性,在職場,我們很多時候是非常痛苦的。
在每一個階段,自有這個階段需要進行能力提升的部分。
多數人的認知,1到5年,作為執行者是一個認知學習能力提升的過程,溝通和知識技能提升的過程;過了5到10年,差不多30歲的時候,應該成為一個管理者了吧,好歹你要帶幾個人了吧。
但是很不幸,很多人其實到30歲,還是執行者的狀態;到了30歲,三十而立,可能會成為管理者,不一定的,不是每個人的職場路徑都那么理想。
那么,10-15年之后,可以成為領導者么?這個時候要做大的決策方向的判斷,做團隊的引領,做整個企業文化的構建,同樣很遺憾,很多人到不了領導者的階段。
職場的現實是,多數人是執行者或者管理者,然后到35歲,我們也知道現在很多網絡文章說35歲又被裁員了,到了40歲又要被淘汰了,45歲基本上看不見了。
不少人談產品經理,言必稱張小龍、喬布斯、馬化騰……嗯,但實際上,他們是少數人,真的是非常少數。
但為什么談他們呢?因為需要有夢想,這個夢想就是渴望有一天能夠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前面做分享的25歲的妹子,說到了一個英文——hard!難!我太難了,真的,這個難字一直伴隨著我們。
每一天,每一天都特別的難。
然后呢,被拍死,其實不是45歲專有的機會。
因為前面我也講了,不是到45歲才被拍死的,其實我們一天都可能被拍死。
25歲的妹子分享,我記得有句話,特別印象深刻,就是:我是剩下的那個人。
我們團隊沒有了,我是剩下的那一個人。
特別有感觸,因為我很多時候也是剩下那個人。
很多行業,都有勝者為王的說法,你是不是堅持到最后,別人都死掉了,把別人熬死,你自己可能就贏了吧。
2. 為什么35歲被裁員?
同一個崗位,同樣的能力產出,企業通常會選擇性價比高的那個。
當年齡變大之后,如果能力沒有跟上,產出沒有跟上,那么,自然就被淘汰。
所以被拍死的本質,是你被時代淘汰了,并不是后浪要拍死你,是自己在時代的浪潮中被淹死的。
為何是35歲被裁員,這個年齡段,貌似是最焦慮的時候。
那么怎么辦呢?
看一下我的一些故事,20年的時間,不斷被拍死后的領悟。
二、職場20年,不斷被拍死后的感悟
1. 把工作當工作
初入職場,把工作當工作,這是妨礙進步,導致被拍死的最大的一個原因。
為什么會導致死掉呢?因為被動工作,表現出來的是,你沒有激情。
如果是被動的完成工作,像行尸走肉一樣的工作,是難以有滿意的結果的。
舉個例子,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銷售,就是把公司的教育行業的系統集成方案、把教育信息化產品賣出去。
做銷售,其實這是一個自我挑戰,按照傳統思維,我并不適合做銷售,為什么呢?我是一個很內向的人,并不善于主動與人交往。
很多人說,內向的人,也不適合做產品經理呀!看起來不適合的職業,我居然都做了。
嗯,那么哪些人適合做產品經理?
其實,沒有什么適合與不適合,很多時候,多數人的努力程度,都沒有到拼天賦的時候;你去做就好了,這就是一種擁抱變化,不要給自己設限。
但這個過程,是痛苦的。
我做銷售的時候,最怕什么呢?
內向的人,最怕接觸陌生人;那個時候,有個基礎工作,就是電話銷售,按照客戶名單,打電話聯系客戶。
我撥電話的時候,就感覺緊張;雖然已經寫好了要說什么,但依然緊張,如果有人接聽,我就需要詢問對方是否有興趣了解我們的產品,留個郵箱,發郵件給對方。
每天,都需要完成一定的電話任務,撥一個電話,打一個勾;撥了電話號,我第一想法就是:哎呀,千萬不要有人接電話。
因為他不接,我就完成了一個打電話,我可以把它打勾,表示我打過了;然后打下一個,完成當天的電話列表,我當天的電話銷售工作就完成了。
這個就是我把工作當成工作,不在乎成功聯系了多少客戶,而是完成了打電話任務。
2002年的時候呢,我在深圳做銷售,工資不低的,為什么呢?因為在深圳一個月的底薪能買得起一平米的房子,還沒有計算銷售提成。
還有一個阻礙進步的想法,就是過于追求短期回報。
我拿5000元錢的工資,為什么要干6000元錢的活?
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啊,多做了,就是自己吃虧了,被資本家剝削了,這樣的想法,就是把自己限制了。
后來才明白,當我拿5000元月薪,想提升到1萬塊的月薪,必須提前先做1萬塊錢的事情,達到1萬塊的效果;即使當前的公司無法給出1萬月薪,自然有愿意出價的公司。
當你把工作當工作的時候,本來你可以早點做完的事情,有時候你會磨洋工磨到后面,為什么呢?
因為很多公司到10點鐘之后可以打車免費打車啊,那么你就會拖拉,這個時候你就不會有進步。
我做銷售的前半年沒有開單啊,特別悲催。
當時真的可能不太適合,起步難度太大。
從2001年到2005年,我的工作地點換了很多,深圳、深圳、沈陽,基本就是服從組織安排。
或許是做人還算厚道,工作還算勤奮,譬如到2002年到北京工作的第一天晚上,就幾乎工作了一個通宵,然后去北京同事家湊合了幾個小時,第二天繼續上班;于是,我在第二年能夠得到同事和上級的信任,獲得不少優質客戶資源,產品和服務也得到客戶的認可。
2. 被動執行到主動擔當
工作以來,一直特別有感觸的是,被動工作和主動擔當的熱情,展現出來的活力是不一樣的。
所以你要主動的去思考,提升你的認知能力,提升你的學習能力,提升溝通的能力,并記住執行不是最后得到一個結果,是不斷交付結果。
這句話真的對初入職場的人特別有用,不要認為給你一個任務,你就最后給一個結果就完事了。
這是不對的,當你接受任務,就需要有計劃去交付,從明確任務開始,從做方案開始,當執行到第一周的時候去交付;當你執行的關鍵里程碑的去交付,這樣才能夠保證最后的結果是你的上級,是你的客戶真正想要的那個結果。
這樣的過程,就不斷建立信任,從小事做好,到做大事,逐步變成靠譜,能獲得信任,然后跟客戶不斷成為朋友,成就客戶才能成就自己。
3. 管理者
好了,到管理者,我也有管理者的精力,管理者我這邊寫了幾個是專業能力。
第一點,專業的能力。
記住一點,你說你有能力不是你說出來的,能力是需要去證明的,是否有能力取決于曾經的成功案例的證明。
例如,你說我的運營的能力還不錯,那么拿項目出來說話,給出具體案例,拿出你的數據的變化,用結果來說明具備了某個能力。
第二點是能力光環。
很多時候不要把團隊的成就當成個人的能力,必須有清醒認識;很多時候容易把團隊的成績當成個人成績,是自我的一種陶醉,這也是職場上自己設置的一個障礙。
這個障礙,在大廠的職工身上表現尤為明顯,尤其是發展還算順利的部門和項目團隊,這種虛榮心越是爆棚;總以為是自己或者是自己的項目團隊的大功勞,其實背后是大廠整體實力的支撐,大量的基礎平臺建設提供的支撐,很多人是看不到的。
于是,不少大廠出來的人,到了小公司,從0開始,就發現自己以前的那一套方法論不行了,不是方法不對,是背景和環境、時代發生了變化;是自己的能力其實是寄生在大平臺基礎上的,所以,每個人要客觀的評估自己的能力和環境。
第三個是關于創業目標。
我在2006年的時候第一次創業,當時立志做中國的youtube ;因為當時油管被谷歌收購,16.5億美金,讓人熱血沸騰;這個目標怎么說呢,回想起來,可能過于功利吧。
所以到后面再次選擇創業項目時候,會選擇我真正想做的事情,自己認為更有價值的事情,而不是單純的去追求一種功利化的成功;尤其是那種把上市當成成功的心態,是不斷追求卓越的阻礙,上市,只是一個新階段的起點。
創業,看自己的定義的目的和目標吧,把上市當成目的,往往在現實中,上市就變成了最高點;上市后,就開始走下坡路,因為已經沒有繼續奮斗的動力了。
第四個,關于創業團隊的管理。
對于創業團隊的管理者,頗有感觸的是,在創業團隊里面沒有管理,只有生存;當業務高速發展的時候,管理都不是問題。
當你的業務發展受阻的時候,一切問題都會成立管理問題。
4. 走投無路的痛苦帶來巨大改變
這個是我第一次創業的一些照片,2006年初,當時我們做的是視頻分享短視頻的網站;你看現在短視頻多火啊,我們在2006年開始做短視頻,開始做網絡電臺直播的時候,也是各種火爆。
PPT左邊是我們當時的個人主頁,我自己也做短視頻節目,做自己平臺的資深用戶,這樣才能對產品和用戶有深刻體驗。
右邊的兩張照片,上面的那個照片可能有人會認識,我喜歡的歌手許??;下面是當時參加一個短劇拍攝,導演是胡戈,當時的惡搞短視頻的絕對網紅。
雖然有不少節目資源,但沒有好的商業模式,做了一年多,就掛掉了,原因很多,說兩點感受。
第一是關于工作與生活,創業過程,從來沒有什么平衡,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這里的工作,可以理解為創業工作,一心撲在創業上,沒有什么休息的概念,時刻想著如何把項目做好,如何能更快,如何拍攝制作更優質的節目,如何提升節目觀看量。
第二是勤奮工作耽誤了長遠思考,類似雷軍說的戰術的勤奮掩蓋了戰略的懶惰;其實,不是去掩蓋,是真的不懂去思考什么戰略,頭腦簡單,沒有學習和思考;簡單認為,把平臺搭好,節目做好,吸引更多的優質節目創作者,產出更多優質節目,吸引更多流量用戶,然后流量變現。
后來,我們的流量也確實上來了,也確實接入了廣告;但是,跑不到頭部,就無法存活。
創業者要提升、要學習的東西,真的很多。
走投無路的痛苦,才讓人產生巨大的改變,要么崛起,要么變成平庸。
失敗之后,我痛苦的反省,反省到什么地步呢?
大家看到左邊那張照片,痛苦到走投無路,就到了寺廟,而且是在朋友資助下去的的寺廟;因為當時,從心態到身體狀態,狀況都特別差。
現在說起來好像是特別輕松的事情,但當時的狀態,如果沒有這種痛苦經歷的人,真的是無法理解這種態。(那些走投無路的人的可以回頭,是特別難的。)
后來,悟道,人間無處不修行。
于是,重新走出來,經過非常不容易的很多輪的面試,去了我心目中非常向往的公司——騰訊,去做了QQ秀產品的數據運營。
有過前面起起伏伏的經歷,知道自己追求什么,于是更加懂得珍惜機會,用自我驅動的態度去做事情。
這個時候跟以前就不一樣的。這時候我會比以前更加拼命,更加努力。
上面圖中的這幾個詞,大家可以看一下,120%,百分之60%,什么意思呢?
一家公司招人的時候,通常會以120%的標準去招一個人;如果讓我現在去面試大公司,可能我都很難去通過,因為要求越來越高;大公司用人,通常會用非常高的標準招一個人,期望員工百分之百的投入和付出,但實際上有可能用到員工個人能力的60%。
但是,你不能只是做個及格,必須百分之百努力去把事情做到更好,甚至是翻倍的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水平。
我在騰訊的時候拿過一次績效是C,就是低于預期的評價,雖然我很努力,但是我依然拿到了C,是為什么呢?
記住一個詞,叫做——預期。
這一點就是我當時的領悟,你一定要知道團隊對你的預期是什么,你的上級對你的預期是什么;不是你的努力,是他的預期,一定要達到他想要的結果;搞清楚預期的結果,也就是目標是什么,就非常重要。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強化自己的目標意識;來到一個新團隊 ,趕緊問清楚團隊的目標,使命是什么,我能夠為這個目標的實現去貢獻什么。
什么是20%成功率?
在任何一個大公司,實際上很多項目都會黃掉,能有20%的成功率就不錯了。
我相信前面分享的分享者一定會有這個感觸,就是做過很多項目,現在已經沒有了,甚至是有些項目還沒上線,就沒有了,因為他們都黃掉了;即便如此,依然需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三、如何不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
1. 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
圖中有幾條曲線,藍色是深圳房價走勢,1999年到2020年,可以看到2014年是深圳房價非常陡峭的增長點。
紅色,是我自己繪制的個人奮斗曲線,自己狀態的變化,高高低低;2008年創業失敗跌入谷底,然后起起伏伏,震蕩中前行。
黑色,是達克曲線,能力差的人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而且無法客觀評估他人能力;經過愚昧的顛覆跌入谷底,開始反思學習,提升認知水平,經過坎坷的拼搏之路,才有可能走向開悟之坡。
其實很多道理是相通的——最近我讀了不少關于個人的成長和事業發展方面的書,感覺到不管是在我國的古代和還是在國外,很多思想都是一致的。
比如說我們儒家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比如說易經里面提到的潛龍勿用,見龍在田;或躍在淵、無咎、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甚至在印度,印度教里面提到的人生發展四階段,梵行期、家居期、林棲期、遁世期。
這幾種流派對人的發展學說,異曲同工。
梵行期,就是修身,是自我的完善;然后再到家居期,齊家,把家庭建設好;林棲期,就是出世,歸隱山林,參透大道;遁世期,從山林回到人世,云游布道,讓天下和平,蒼生安居樂業,也就是儒家的平天下。
梵行期,居家期,需要拿得起;林棲期、遁世期,需要放得下,想得開,才能達到悟道的狀態,才能平天下。
從家居期的入世到林棲期的出世,再到遁世期的入世,就是從個人修行到成立家庭,到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的過程。
很多人,只是到了家居期,賺了很多錢,其實到后面他也不知道該干什么,他也很空虛,就是因為沒有悟道——沒有想清楚自己應該做什么,也就是拿得起、放不下、想不開。
如何獲得更好的發展,有哪些因素影響,有句俗語說的很清楚: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修身。
一命,就是先天條件,出身就具備的基因。
二運,理解為時代發展運勢;例如90年代到2010年,是PC互聯網時代的萌芽發展;2010年后,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現在是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
三風水,就是環境選擇;例如你追求多大的發展,就去多大的地方,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都是自己定位選擇的環境,沒有對錯,只有自己和環境的適合。
四積陰德,就是幫助他人積德;稻盛和夫也說過,需要有利他之心。
五讀書,就是讀書學習,讀書一定是個人成長的極好方法。
六名,就是名聲,注重自己的名聲。
七相,心相儀表,個人儀態心態,也會讓周圍的人對你有所感覺,你是積極向上呢,還是充滿負能量,在團隊里面,也會被他人感知。
八敬神,不是讓你去燒香拜佛,是建立一種信仰,這樣的話才會讓自己有更多奮斗的動力。
九交貴人,不是去結交達官貴人,是你要找到自己的良師益友,與優秀的人同行;你想過什么樣的生活,你就有什么樣的人去交往,一個人的能力水平基本上相當于他的周圍的10個人平均水平;你未來想成為那樣的人,那么你去認識他們,去跟他們去交流,獲取他們的一些建議和意見,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
十修身,是身體修煉;為什么容易被后浪拍死,因為年紀大了,你動都動不了,所以必須要進行身體鍛煉,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是非常重要的。
2. 有限和無限
當你你追求無限的外部世界的時候,你要意識到精力是有限的,你的認知也是有限的,學什么不學什么啊,去什么地方運用什么樣的資源,這都是有限的;能夠整合這些資源,能夠達到你想要達到的那個境界,是一個自我定位和判斷。
人生的四大命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
我就理解為,我從哪里來,就是我的昨天;我是誰,就是我的今天;我要到哪里去,就是我的明天。
昨天,我是產品經理,是產品運營,有可能設計師或者。
今天,我是什么呢?就是當下,我是誰,在走什么?
明天,我要變成什么樣子?就是我要到哪里去。
把這個線理清楚,你就會梳理出來自己的人生規劃。
從昨天到今天你的經歷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經驗教訓?今天到明天,我要進行什么樣的規劃啊,達到我想要的樣子。
下圖,是我個人的經歷,從1999年到2019年,我做過哪些職業,做過什么事情。
今天,我是梅沙科技合伙人,明天我想做什么呢,是一直思考的問題。
我一直在思考,我是不是正在做一個創新教育實踐者?
那么如何能夠達到明天想要的樣子,需要我學習什么東西,跟什么樣的人交往,獲得什么樣的幫助,這個就是一種自我的規劃。
3. 沒有人拍死你,今天的選擇決定是否在明天被拍死
后浪根本看不上你,沒想過把你拍死,人家就這往前跑啊,拍死你的,是你今天的選擇。
焦慮的人看到焦慮,你想著明天會被拍死,明天可能就會被拍死,因為一直努力奔跑的人,他不會想到自己明天被拍。
所以要做更好的規劃,做更好的自我的激勵,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也叫皮格馬利翁效應。
如果你覺得努力無用,那就變成習得無助反應,再怎么努力,我也改變不了;那算了,我也不努力了啊,那就真的會被拍死了。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是做什么事情,出現問題的時候,先問一下,我在這個地方做的有哪些不好啊,是不是能夠做的更好。
4. 尋找規律,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時間
上面這張圖這個是什么呢?這是我最近睡眠的一個記錄,佩戴佳明手表,記錄每天的睡眠時間,發現自己的平均睡眠時間是5小時。
基本上是一點多到兩點睡覺,每天6點到7點鐘這樣起床。
為什么呢?因為我真的天生比較愚笨啊,反應比較慢;那么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去處理工作,再加上現在已經40多歲,還要處理家庭的事情,自然就需要更多的時間。
很多人問,為什么你的公眾號更新慢了,因為真的時間太少了,越來越少啊,所以我只好有所取舍(例如,修訂這篇分享稿子,也是需要時間的,已經用了3個小時,現在是深夜1點半。)
睡眠,每個人習慣不同,需要找到自己的睡眠規律;睡5個小時,對大多數人,是不夠的,我也是在長期適應這種時間當中找到自己的節奏,中午也會瞇上十幾分鐘,補充精力。
休息好,很重要。
堅持運動,也是保持良好體力的好方法。
下面這是什么圖呢?也是我的運動的一個記錄,基本上我現在每個月跑步100公里。
最大攝氧量是54,體能年齡是20歲,是所在年齡和性別群的前5%。
堅持鍛煉真的非常重要,擁有健康的身體。
還有一點,堅持讀書,運動與讀書,是我一直堅持的,同時,也在團隊鼓勵大家一起讀書,并且每周做讀書分享。
運動與讀書,讓人有好的身體,獲得更多知識,要想取得更高的成就,就需要精進。
精進 = 拼命努力,心無旁騖,埋頭眼前工作。
要努力到神靈出手相助的地步!
這是稻盛和夫的名言,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真的,我挺相信這句話,真的努力,感動到大家都來幫你;神靈不是虛無的,你的神靈,就是你周邊的朋友,就是你的同事,他們就是你的神。
人生工作的結果 = 能力 X 熱情 X 思維方式
- “能力”主要指遺傳基因以及后天學到的知識、經驗和技能;取值區間為0—100;
- “熱情”是指從事一件工作時所有的激情和渴望成功等因素;取值區間為0—100;
- “思維方式”則指對待工作的心態、精神狀態和價值偏好;取值范圍則為-100—+100;
不厭辛勞,愿他人好,愿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是正值;相反,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誠的人生態度,這種“思維方式”就是負值。
當一切向上是正面的時候,有可能獲得更多幫助,就是獲得周圍的同事的幫助,就是你的神的幫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我們要去幫助他人,也會獲得更多人的幫助。
5. 做不到怎么辦?找到自己的節奏
啊,好難啊,每天睡5個小時,每個月跑100公里,還要堅持閱讀,做不到啊,怎么辦啊?
好吧,那就Let it be!
不要勉強,不要太勉強,找到你自己的節奏,找到你匹配的團隊。
就像前面老曹分享的時候說的,我想去創業公司,我想去高速發展的企業,我又不想加班,好像有點不現實。
那你就不要去就好了,找到適合自己節奏的團隊。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需要真誠的面對自己。
這個是我畫的一張圖,每個人一直都在尋求真我。
我們平時關注最多的,都是外圈的——你的職業經歷、你收入多少、買房、買車、你長得帥不帥呀,都是外圈的顯而易見的。
最核心的,是里面的真我,就是那個終極問題,我是誰?
越往內,洞察你的性格、了解你的眼界、你的價值觀、潛意識、身體狀態,慢慢去接近你的真我。
可以想想,當生命走到盡頭,你臨終的時候,你看中什么,有可能這就是你真正需要的,值得每個人去思考。
6. 自我驅動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產品經理人非常熟悉的,從員工激勵看,最高層次的激勵,就是自我實現的內在驅動。
內在驅動,激勵我們去奮斗的內在原因究竟是什么,真的很重要;這是不斷的探索,不斷去明確的過程。
做真實的自己,可以使生活不留任何的遺憾,尋找并熱愛你的人生選擇。
以上就是當天的分享內容,也是自己在跨入45歲的2020年的一些思考,或許對大家會有一些啟發。
最后,留了一個問題,歡迎大家探討:自己人生的至難時刻,當時如何跨越?期待更多朋友分享交流。
#專欄作家#
Blues,微信公眾號:BLUEMIDOU,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迅雷產品總監,原YY語音、騰訊高級產品經理。具有十年產品經驗,多年產品講師經驗。著名自媒體人,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十佳自媒體人之一。擅長產品策劃、產品運營、數據分析、用戶研究、行業分析等。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原來那次面試官是你!??!
批判性的接受文章觀點。
保持獨立思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與行動特點,按照自己的目標和節奏就好
不過還是很感謝作者,解了一些困惑
推薦我今年寫的另外一篇《一命二運三風水……懂得后面幾句更能掌控人生》,在我的BLUES公眾號:bluemidou。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k4OTQwMQ==&mid=2651657599&idx=1&sn=89a57abb5d14981c4a4e3fe5a8f03cad&chksm=bd1965c98a6eecdf0cfc4a4136026074e4b5d8481bb3127f36dcb67a43477d18af8100f1320b&token=676490809&lang=zh_CN#rd
我最近就是在想四十歲的問題,公司最近變相勸退四十歲以上的,所以真的恐慌,今年都三十了,而且吧,最近聽到那些在老家發展的,都陸陸續續考上了公務員和事業編,一輩子鐵飯碗不用愁了。而我自己,畢業時25歲,前三年做的設計,后來轉的產品,我能從骨子里感覺自己真的是能力平庸,看著那些四十歲的同事,仿佛那就是自己近在眼前的十年之后的樣子,真是想不明白,四十歲或許還能堅持,那50歲呢?職場人那么多,80%的人這輩子干到退休都是基層,而且根本沒機會干到退休,可是不干能做什么呢?我現在一方面也想考老家四線城市的公務員或事業編,真心覺得市場經濟中,我們這種能力平庸者完全就是充當陪練。不知道自己怎么會變的這么慫
感謝,終于看到原文里,又加深了對一些東西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