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提問這件小事?
編輯導語:提問,這件事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上卻暗藏技巧與玄機。會提問的人往往可以很輕松的問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且與被提問者保持輕松的談話氛圍;而不會提問的人往往很難與被提問者深入的進行溝通,使得自己得到的答案浮于表面,深度不足。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提問這件小事呢?
本文主要內容如下:
- 我們為什么想提問?
- 提問的目的是什么?
- 如何讓一次提問的價值最大化?
一、提問只是問題的解決方式之一
我們為什么會在某些場合想提問?
有些時候,我們遇到了一些棘手的問題,自己找不到答案,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提問來找到答案,其他的時候,我們遭遇了一些困惑,希望有人解答困惑指出明路,因此我們通過提問來獲得一些建議。
所以,提問是為了解決問題。從解決問題的角度,我們重新看待一下提問這件事,以下是一次解決問題的通用思路:
本著解決問題的目的,很多人潛意識想通過提問來走捷徑,從第一步直接跳到第七步的那種,遇到問題只想快速得到答案,所以即使動動手百度就能獲得的答案,也習慣于張嘴提問。
的確,找對人提對問題,能夠讓我們更快的接近真相,對他來說的常識,只要張張嘴就可以低成本解決你的問題,讓你走出困惑。
但解決問題的步驟是固定的,你走捷徑意味著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一個含糊不清的沒有針對性的問題,比如“怎么找工作?”,這個問題問出來之后,如果要幫你找到答案,對方需要幫你逐步明確問題,了解你的喜好、專業、背景,了解你目前所處的階段。
現階段找工作最大的卡點,再基于自己的經驗和了解給到一些幫助和建議作為回答。
被答疑解惑的快樂是你的,臟活累活是人家的,這個過程一定是不可持續的。因為你在獲得輸入,他人在持續輸出,價值的流動是單向的。
所以,我們需要先擺正對提問的預期,什么時候適合使用提問這個工具來協助我們解決問題。
我的答案是,當且僅當你做了足夠充分的功課和思考,明確問題的現狀,以及你當前無法獨立通過除提問以外的其他渠道獲取到這部分關鍵信息/依賴自己當前的決策模型無法破局的時候,可以考慮場外求助,即提問。
也就是說,你需要先獨立完成234,再在第5步的時候考慮人作為你的信息來源,這是對彼此時間和精力的尊重。
因此,不要對提問有過高的不切實際的預期,希望對方幫你分析問題,幫你梳理現狀,幫你做決策,幫你擔風險,否則,你很難通過提問來滿足預期。
舉個例子:你拿到了百度的產品offer和新浪的產培offer。
然后你恰好認識一個比較信任的已經在職的一位產品經理,如果恰巧有機會向其咨詢的話,你應該做的是,先想清楚自己在兩份工作中無法決策的關鍵原因,一定是有一些考慮在的,否則你為什么不擲骰子,而是要找人問。
想清楚你為什么無法決策,是因為你覺得A哪里不好,或者B哪里不匹配,還是因為你既舍不得A的薪資,又舍不得B的食堂,你需要對方給你提供什么信息,明確的告訴對方你的訴求。
比如:我拿到了百度的產品offer和新浪的產培offer,對于找工作的主要考慮是薪資和發展機會以及工作氛圍。目前根據我獲取到的信息,兩邊的薪資相差不大,無法決策的主要原因在于無法衡量發展機會和工作氛圍。
學姐之前在其中一家公司待過,因此不知道方不方便請教一下關于部門的工作氛圍,當然我理解每個部門肯定也不太一樣,因此學姐以你之前待過的部門舉例即可,我主要想了解一下部門的工作節奏和協作模式
而不是直接上來就問:學姐,我拿到了百度的產品offer和新浪的產培offer,你覺得選哪個好?
總之,問題越具體,越有可能獲取你想要的信息,越有可能基于這個信息推進問題的解決。
二、提問不是目的,目的是解決問題
既然核心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那么僅僅明確自己是否需要提問是不夠的,提出問題是為了得到相應的信息,問題存在的意義是被回答,所以圍繞被回答,我們至少需要思考這么幾件事。
- 我究竟想知道什么
- 誰有可能知道答案?
- 他為什么愿意回答我?
多少答案,苦等一個好問題。某些時候,對方的存量信息和經驗等待被一個好問題激發和活躍。
比如說:基于檸檬后臺的部分提問,幫助我對過去的知識和經驗進行各種維度的總結整理,這本質上也幫助我建立了信息的鏈接,使整個知識體系更加趨于完善。
所以,一個好問題的提出不僅僅能提高匹配效率,使問題更快被解答,好問題本身也在某種程度上有機會對提問者提供價值,補償其時間成本(前提是這不是同質性的問題)。
在這個環節中,你的主要任務是讓問題和回答問題的人盡可能匹配。那么從自己的已知信息出發,拆分問題,找到核心卡點,即明確你的需求。
“跨專業沒有實習,八月份還沒開始找工作,我是不是沒救了?”
這個不能稱之為一個問題,只能稱之為一次情緒宣泄,通過情緒宣泄和賣慘示弱企圖獲得關心和同情,來平復自己的情緒。這個提問的背后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讓自己好受一點點,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所以不在今天討論的范圍之內。
不過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極少數情況下,你提的問題有標準答案,你問別人,別人直接告訴你答案,選C。大多數情況下,答案因人而異,或者說,問題的本身沒有答案,根據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回答,而你的標準未必和其他人一樣。
第二,在明確需求的基礎上,需要思考,誰有可能知道答案,即去哪里提需求。我能理解大家在困境中都會比較迷茫,比較著急,但也不能病急亂投醫。
你不可能對著一個后端開發提前端需求,這對彼此來說都是浪費時間。很多時候,我們陷在問題中不知所措,進入僵局,那么就需要新的外部信息的輸入打破僵局,給到解決問題的靈感和思路。
有些信息可以被公開檢索,可能在互聯網上,各種論壇上,也可能在某本書里,某段文字里。
但有些信息和經驗是不可見的,它尚未被沉淀為文字廣泛的傳播,這些信息儲存在每個人的大腦里,每個人都像是一個檢索系統,如果你上一步明確了關鍵詞,這一步就是要找到一個收錄了該詞條的檢索系統。
最后也是很關鍵的一個問題,他為什么愿意回答我。這是問題被回答的最關鍵步驟,也是無法繞開的一個關卡。
如果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那么得到回答的幾率只能由天決定,有可能你一開口就得到了非常理想的回答,也有可能你問了好幾個人都沒能得到理想的回答,大家都沒能理解你的訴求,還有可能你連問十幾個人,都沒有得到回答。
我們需要明確在這個提問市場中,到底是誰需要誰,誰能從這次提問中獲得最大的收益。答案當然是,你需要對方。
雖然開始提到了一個好問題或許能夠給被提問者帶來些許價值,但這未必能補償其回答你的問題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此外,一天面對十個同質化的好問題的時候,好問題就不再是好問題了。
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理所應當發生的,為了make things happen,你就需要推動事情的發生,至少給對方一個愿意回答你的理由。如果你自己都想不出一個理由讓對方回答你,那么對方不予回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對方愿意回答你可能有以下幾個理由:
對方為什么要回答你(截圖來自公眾號:凌空落雪)
此外,我們也可以嘗試換個思路,即使我們無法明確怎樣做才能讓對方有可能回答,但我們能明確的是,怎么做對方大概率不會回答?通過避雷來提高問題被回答的概率。
- 比如帶著情緒化提問,既想要解決方案,又想要情緒價值(被安慰);
- 比如不尊重對方時間,一上來就堆十個問題;
- 比如沒擺正預期和心態,半夜提問還質問別人為什么不回答。
- ……
三、如何讓提問的價值最大化
提問就是一次淘金的過程。
《學會提問》中提到過,我們有兩種思維方式,一種叫做海綿式思維,一種叫做淘金式思維。
- 海綿式思維不涉及過多的信息處理和判斷,強調大量吸收外部信息;
- 而淘金式思維強調主動性和參與度,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保持主動性,一方面明確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對信息作出篩選另一方面主動參與到問題的探尋過程,接近事物的本質。
海綿式思維是比較被動的學習方式,適用于學習的初期,在提問中適用于我們收集和整理信息的階段。
當我們對某個領域毫無了解的時候,很難在一開始就能對信息的有效性作出篩選和辨別,所以更多的時候是像一塊海綿一樣,一股腦的全吸收。
當我們無法判定真假的時候,先暫定為真,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碰到類似的觀點或者相關的論點論據時,隨時拿出來比較和探討,從而一步步建立認知。
因此,海綿式思維不是一無是處,而是知識的原始積累,畢竟你想淘金的話,至少你的淘金盤里得有幾塊金子,至少你得慢慢識別出什么是金子。
所以,為了讓提問的價值最大化,我們需要前置這個海綿式思維的過程,即對被提問者有充足的了解,對被提問者所專供的領域內公開可查詢的知識做足夠的了解。
否則,在整個提問過程中,我們對信息的質量無法判斷。
我們傾聽他人的回答,不是為了將他人的回答奉為圣旨立刻執行,而是為了通過他人提供的信息構建出自己針對當前遇到問題的回答。否則這次提問只是獲得了一個參考答案,抄個作業,下次還是不會做。
吸納了足夠的營養后,我們就可以開始淘金,淘金強調的是和知識的主動互動。
在提問前,我們想明白了自己的問題卡點,并且經過深思熟慮找到對面這個人,向他提出問題,并對我們想要的答案有所預期的話,當對方給出答案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第一時間將這個結果和預期做比對。
如果不符合預期的話,需要及時的思考,為什么自己的預期出現了失誤,是因為預期過高,還是因為自己對問題的描述不夠清晰導致了對方的回答不完全符合預期,并且及時的作出調整。
我相信,如果對方愿意回答你的問題的話,自然也是希望能夠給予你幫助的,在合理的范圍內展開討論于你,于他都是一次思維的碰撞,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展現雙方的思考,讓這次提問更有價值。
#專欄作家#
李濤,微信公眾號:檸檬two,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新人產品經理,專注于產品求職分享和社交/社區賽道產品思考。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