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點拆解背后的一些思考

0 評論 3217 瀏覽 12 收藏 12 分鐘

編輯導語: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需要對一些方法論的價值點進拆解,在進行了分析思考并且理解了之后,再將其應用至其他的工作內容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的提升,在職場上也會更快的進階。今天,本文作者就為我們分享了他關于價值點拆解背后的一些思考。

  • 用【SOP】把基礎工作標準化
  • 用【案例】學習成熟的解決方案
  • 用【筆記】記錄碎片知識和觀點
  • 用【輸出和寫作】積累系統思考和經驗
  • 用【業務閉環】來形成體系和壁壘

最近看到這樣幾句話,覺得挺有意思,這種思路如果能將其細化分解真正運用到自身當中,我覺得是很有價值的,就嘗試對此進行拆解。

一、用【SOP】把基礎工作準化

從工作角度,針對團隊建立標準化工作,保證了基礎的團隊產出,同時能讓新人快速上手。自身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如何讓團隊變的更好的決策上,留有充足時間去探索新的機會,促使團隊具有更好的節奏。

將SOP運用到自我提升與工作結合是不錯的。一個人提升有一種視角是“始終關注價值”。

這個價值,放在工作上,最突出的兩點:一是如何規劃安排從而對公司業務發展價值最大,二是如何安排對最自身價值最大。完美的情況是,公司能考慮放大員工的價值,而員工也能將自我價值和公司業務發展結合。

為什么一到年底,做復盤的時候,年初的flag總是慘不忍睹呢,人性本懶,懶得去想,想了懶得去做。將SOP放在自我職業提升,特別是針對某個長周期內,提升某一個點能力來講,就很不錯。

舉例來講:我想學習視頻創作,以一個周期性的視角,將其放在周期內標準化,如有可能,在工作中,結合實踐并輸出,提升學習的效率,這些在學習某個技能也具有通用性。

SOP不好一點,將人某一個點固定化,失去其靈活性,更多人變成了一個工具人,這一點在運營當中,感受頗深。也希望運營人在這樣的環境下,依然能堅守自身那原有的靈性。

二、用【案例】學習成熟的解決方案

這個在互聯網工作的大多數人可以運用,產品功能迭代、UI設計、運營策劃、搭建一個技術框架等等,絕大多數都有成熟的東西值得我們去參考。

一家企業最核心是增長和變現,各類增長模型、變現的方式,大多數擺在那。基于【案例】去思考運用哪種最符合當前企業和產品情況,在效果和效率上,往往事半功倍。

在實際業務開展過程中,“案例”可以是某次成功的活動,優秀的團隊配置管理、某個人做過哪些關鍵決策讓業務運轉起來等等。

舉例來講:我們要做業務增長,最快速理順自我的思路是什么?你得知道常見的增長方式、并對如何結合產品和公司當前所處狀態,有個基本判斷,這是前提。

借用“案例”思路,以一個公司的招聘業務做增長為例:

  1. 你可以將你所能想到看到,常規的增長渠道、思路都寫下來;
  2. 參考行業TOP產品(BOSS,58等);
  3. 參考行業中起步不久,但目前大規劃做增長的(斗米,51米多多等);
  4. 參考直接競品(你是做兼職招聘的,就找類似的);
  5. 參考業務形態類似的(比如你們有信息板塊,參考今日頭條等);
  6. 參考玩法類似,你想做老拉新裂變,想做公眾號漲粉(可以參考拼多多、各在線教育公眾號等);不斷的去結合“案例”,探索和破局就有了。

通過“案例”,更多的是讓自己的思路被梳理的更全面,學習某個工具、某項技能,通過看優秀的案例、模仿某人的風格,去還原練習,也是借用”案例“思路的一種。“案例”的誤區在于,不考慮應用場景生搬硬套,只看到“案例”的形式,不思考邏輯的可靠性。

三、通過【筆記】記錄碎片知識和觀點

深有感觸的是,我們學習某個東西,忘的比學的快,有價值的點當時懂了,過后啥也不是。

一個人當下的狀態,來源于過往的經歷,這個經歷有看到過的、聽到過的、做過的匯聚成各類信息儲存在腦海里,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自己。而現在的認知、具有的常識又影響這當下的經歷,這個經歷有主動,有被動,甚至是悄無聲息。

【筆記】記錄下來有價值的點,是在主動選擇有價值的信息的一種呈現。

我看過的課程、讀過的書籍、瀏覽過有意思的文章、一次充滿“火花”的碰撞、某一個件事后的總結、剎那間的靈感等等。這些在日積月累中記錄下來,當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瓶頸回看時,能給自己不經意的感動和啟發。

【筆記】很好的一個應用,是建立自我的知識、點子庫。在自己剛好需要的時候,能快速找到并啟發自己,提升做事效率。

百度、知乎等是最龐大的庫,電腦上的資料,收藏夾的文件、某些??吹墓娞枴⒕W站、社群是更小的庫,【筆記】則可以成為最精準的庫。

你的認知是別人的常識,別人在持續做到并形成思考習慣,而我只是剛好看懂。

【筆記】如同是一個點,打通自我某個思考習慣的點,在實踐的過程中,這些點不同的完成自我迭代,久而久之,通過【筆記】記錄下的碎片知識和觀點,形成了一條線。

【筆記】的誤區在于,求多求全,費時費力,顧此失彼,我們真正需要也許只是剎那間的觸動和啟發。

四、用【輸出和寫作】積累系統思考和經驗

我聽到的我會忘記,我看到的我會記得,只有我做到的我才會明白,輸出和寫作就是思考后系統化呈現的結果。

大多數的思考往往是一點,如運營怎么活動,最直接的是回答可能是找個大V合作、渠道宣發打廣告等。在系統思考中,可能是活動目的、當前業務情況、公司階段、可供投入的資源、時間周期、哪些可進行,活動前、活動時、活動后等等。

【輸出和寫作】用在自我提升上,如:我要學習視頻剪輯,最好的方法不是看了剪輯技巧,一定是通過輸出不斷優化作品更有效。

持續輸出和寫作時,是對當下某個所學、所知、所感的提煉和復盤。通過寫作去輸出,往往是對自我的復盤,在這不斷的復盤中,思考面更廣了,也會帶動自我去經歷。

五、用【業務閉環】來形成體系和壁壘

工作中,做產品、技術、市場、運營,隨著時間越來越長,一個人總會不間斷的遇到瓶頸期,【業務閉環】可以在沖破瓶頸期提供一種思路。

產品設計的很美觀、運營活動做得很厲害、代碼寫的越來越輕松、市場推廣總能快速有效,帶來的直接結果是,做這些事越來越有效率。

但這只是一個點的呈現,更多一層是業務,從公司角度來講,為什么會設定技術、運營、產品等崗位,最直接的是企業所做的業務要持續運轉,需要這些。

在這個不確定性時代下,即使我們某項工作越來越熟練,一樣是很容易被取代的,一個熟練的工具人培養起來并不難。設計、產品、運營、技術等從業者越來越呈兩極分化的趨勢,借用【業務閉環】可以幫助自己不至于很快被淘汰。

業務需要什么,我就能帶給業務什么。業務需要做新用戶增長,我能快速搞來一批用戶;業務需要建立用戶差異運營體系,我能結合公司情況,快速搭建起一套用戶分層體系推動業務成長。

從商業利益來講,我對公司最核心業務能帶來業務收益大于成本的價值,自我的壁壘就有了,在建立的過程,體系也就有了。更牛一點,基于大的行業面,我能建立【業務閉環】,這樣的經歷可以讓自己在進入行業內任何一家公司,都能快速上手并產出成果。

【業務閉環】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業務”可以是關鍵要素,“閉環”是目的。最簡單的,我們在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上,理解掌握并能運用一個新知識、新技能比看很多知識點,技能有價值的多。

能有機會通過做到讓自己知道,就盡量有始有終去實踐,如同運營中,有機會利用現階段公司提供的平臺,做業務探索,就不要只是去看案例了。

以上。

 

作者:冬天;公眾號“冬天”,產品運營思考學習實踐者。

本文由 @冬天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