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些,你準備好做B端的產品經理了嗎?

10 評論 4477 瀏覽 15 收藏 12 分鐘

編輯導語:隨著互聯網行業的不斷發展,更多崗位也隨之出現,產品經理的分類也越來越多樣化,很多人都想做一名B端產品經理;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B端產品經理的一些問題所在以及經驗分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隨著我們軟件行業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加入這個行業;而隨著管理理念的提升,社會分工也越來越明確,“工作”也在“效率、質量、成本”之間慢慢找到了平衡;有越來越多的科學指標可以來衡量我們之前看上去根本無法判斷的工作好壞和工作量了,還有越來越多的專業工具幫助我們高效地執行作業。

這很大程度得意于軟件信息技術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通過更高效或準確的功能把以往人類無法獨立完成的工作給解決了,且生成的數據還能再指導我們優化改進生產作業;如果說蒸汽賦予了機器生命,那么信息技術,則賦予了機器靈魂。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企業愈發發現信息化的工具對企業的賦能作用越來越大;而隨著商業社會的發展,企業的業務也越來越多元化,對信息化的工具依賴越來越強,換句行業內的白話說就是對軟件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了。

面對誕生出來的這么多新的需求,應運而生了我們行業更多的創業或者是就業機會;而在這個大浪潮中,高質量的B端產品從業人員的需求一點不亞于高質量軟件開發人員的需求,那么,我們在To B這條路上,應該如何提升自己讓自己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呢?

下面筆者根據自身的從業經驗給即將或者是想要踏入這個行業的朋友們分享一下個人的一些想法,希望能給你帶來些許幫助。

一 、要解決多大的,什么樣的問題?

“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能解決問題的B端產品從業人員?”

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我們要解決多大的問題,因為筆者始終認為B端是個方向,并不是一個職業;而B端要解決的問題同樣也有很多,大小也不一樣。

例如阿里巴巴需要你給他們出一套信息化的解決方案;淘寶讓你給一個商家管理系統的方案,淘寶商家讓你給一個能夠統計出客服績效的方案;倉儲讓你給出一個能夠高效準確地把貨從幾萬平的倉庫里面揀出來的方案;而買家想要一個能夠從一個入口就可以查到所有物流信息的工具。

你看,單純一個電商的商業鏈條,就會衍生出來這么多“問題”,而問題的大小也不盡相同;所以,結合自身情況,選擇一個你喜歡的方向,就是你想要解決多大的,什么樣的問題?

再例如,你現在在一家大型集成系統供應商工作,那么你接觸到的有可能就全是能夠給阿里巴巴這樣大企業提供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的項目;如果你在一家大規模的零售企業做信息化,那么你接觸到的就是為這家企業提供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的項目;這,就是上面所說的方向,To B沒有什么貴賤,看到這里你也應該知曉方向不同,技能點點得就會不同,解決的問題就會不一樣了,這取決于我們自己。

因為筆者沒有經歷過給阿里巴巴這樣大企業做信息化整體方案的項目,所以下面就從面向普通企業更適用的“B端產品經理”入手給大家寫點東西。

二、B端產品經理是天生就能干的嗎?

“B端產品經理的崗位好多啊,看要求好簡單,你能給我講講B端咋干的嗎?我想試試這個崗位去!”

“我打算畢業了報個班學個B端產品經理,B端產品經理的工資好高啊!”

大家是不是在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聽到這樣的話你還不知道從哪里入手去解釋;其實,我們看一下很多B端的培訓課程的簡介就清楚了,很多面向的都是有一定基礎的,有一定基礎的情況下,再加上老師的幫助,才能收獲更多。

我們也時??吹胶芏辔恼履肅端產品經理和B端產品經理來對比,C/B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就是這一字之差,讓其本質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如果說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可能會造就你獨特的性格,也就是說“天生如此”,你可能適合某一款C端的產品設計;而B端,則很難靠“天生如此”來面對工作中的各種困難了,生活學習中能帶給B端的技能,可能只有耐心、嚴謹了吧。

說了這么半天,你還是沒給我講清楚為啥B端不能“天生”就來干呀,是的,有些后臺應用的設計很簡單,可能單獨拿出一個界面看上去不需要有什么功底就能把功能實現了;但B端不僅僅是如此,看一下市場對B端產品的需求就會明了了,“財務方向B端產品經理”、“供應鏈方向產品經理”、“金融方向產品經理”等等;雖然有一些是業務型的,但是本質還是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產品太少了,像這些方向的B端產品經理,甚至需要比業務人員還要更懂業務,才能聽懂用戶的需求。

很多邏輯性不強或者是業務能力不強的B端產品經理就停留在堆疊界面這個層面了,還被調侃成“界面經理”,確實又尷尬又沒面子。

三、到底需要懂業務嗎?

上面一段的結尾已經給到大家答案了,需要懂業務,甚至要比業務人員還要懂業務,如果一個B端產品經理不懂業務,是很難能聽懂用戶的需求的;試想如果連“進銷存”是什么系統都不了解,那么該如何入手去做一個進銷存系統呢?甚至該如何張口去問“進銷存”是個啥系統呢?

需不需要懂業務我們不需要過多討論了,哪怕你剛開始不懂業務,走上B端這條路也會讓你懂業務的;而對業務需要了解到多么深入,其實上面一段也給到大家答案了。

筆者認為,在有B端產品經理這個崗位之前,這部分的角色,最起碼都是由懂業務的人代替的,這是肯定的,不懂業務你怎么知道B端用戶需要一個什么樣的產品呢?

所以,現在還在艱苦學習業務的同學們,大家不要氣餒,如果說邏輯嚴謹性是B端產品經理的從業門檻,那么業務一定是從“菜鳥”通向“專家”的橋梁。

四、到底需要懂技術嗎?

“這個需求很簡單,怎么實現我不管,反正明天要上線?!?/p>

作為B端產品經理,我想,對于這句話我們和程序員同學的想法是一樣的,你為啥不在我面前呢?

我們不說不懂技術的壞處,我們來看看如果懂技術的話能夠給你的職業生涯增加哪些方便吧:

  • 我們可以從設計的伊始就做出能否實現的判斷,提前準備好不能實現的預案(至于產品經理有這種思考會不會限制產品的上限,這一點確實有可能存在,但懂技術至少能夠讓需求評審溝通起來更加順暢)。
  • 我們可以粗略預估開發需要的周期,讓上線計劃更貼近自己的預期。(擔心同上)
  • 我們能不能受程序員同學的歡迎這不好說,但最起碼需要我們換位思考的時候,我們能多一個思考的角度。

在從業中,上面括號里的擔心和實際帶來的方便對比起來,其實可以忽略不計;懂技術,可以讓研發同學對我們多一些理解,讓項目開展更加順利,從而讓團隊更加高效,這也是懂技術的B端產品經理能給團隊帶來的附加價值。

五、從哪里入手去做一名B端產品經理呢?

  • 要解決多大的、什么樣的問題?
  • 喜歡什么業務?
  • 有沒有技術功底?

帶上這三個問題去匹配自己喜歡的工作吧,沒有人天生就是B端產品經理,從小事去做,重視細節,堅持多考慮一些,多驗證一下;即便做不了B端產品經理,我想也會有更適合你的工作讓你盡情翱翔!

六、結語

就用之前一篇文章的結語來收尾吧,那段話更適合放在這里。

對于支撐企業業務的B端產品經理來說,對業務理解的深入程度,直接影響產品設計的質量和用戶使用的效率;區別于平臺型的B端產品經理,服務于企業的時候,考慮更多的是業務的流暢性,和功能的復用性,而做平臺型產品經理的時候,考慮更多的是行業的通用性。

例如我們經常提到的SaaS、模塊化等概念,都是為了能讓平臺型的產品能在企業業務中落地的目的;而不管是服務于企業的B端產品經理,還是在做平臺型產品的B端產品經理,都需要有豐富的業務經驗;而業務也是我們成長路上可靠的伙伴,盡管他曾經無數次刁難過我們。

希望大家在從業過程中多和程序員小伙伴們溝通,不要以為只有自己懂業務,其實很多做B端項目的程序員同學未必比我們差;工作中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戾氣和盛氣凌人,專心放到業務和產品上;你會發現,一名優秀的程序員同事,會是你成長道路上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顯然,筆者就曾經經歷過這樣美好的時光。

最后,ToB,加油!

 

本文由 @橙子哥哥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大佬,在不在,可以加你聯系方式聊聊嘛,我們公司也是做TO B共享單車的,年底了,對明年的一個產品規劃都很模糊

    來自湖北 回復
    1. 我V X 15826997933

      來自湖北 回復
    2. ok

      來自山東 回復
  2. 為啥 我這個B端這么窮啊

    來自北京 回復
    1. 嗯,窮,應該是B端普遍的一個標簽,哈哈哈哈hhhh

      來自山東 回復
  3. 抽絲剝繭,聚沙成塔

    來自浙江 回復
    1. ToB真的是要耐得住寂寞,握手

      來自山東 回復
    2. 必須耐得住,還要jump in jump out jump in

      來自浙江 回復
    3. 加油就得了~

      來自山東 回復
    4. 好像就是這樣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