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固化,如何提升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
編輯導語:深度思考是很重要的能力,甚至可以說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能力。本文作者梳理總結了深度思考的模型和前提,并結合實際案例,對深度思考能力的養成進行了分析探討,與大家分享。學會并掌握這幾個要點,定會助你提升思維方式,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快成長。
比喪失思考力更可怕的,是你以為自己在“有效思考”。
社群里經常有朋友問我,如何才能培養自己的一套深度思考能力,針對于這個問題,我往往給予的答案便是:放下刷手機信息流的時間,買一本與工作,生活相關,需要“動腦”的書籍,每天用心堅持半個小時把它讀下去,等你完成連續7日的閱讀,再來找我要答案。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么做很容易,不就是“讀書”嗎?我每年給自己定的目標是50本,100本,輕松輕松就可以讀完,但是結果呢?我好像也沒有得到“深度思考”的能力。
大腦習慣用“數字化思維”的方法來逼迫自己“質”發生變化,其實這是一種“戰略懶惰”。
這樣的比喻就好比瘦身同樣的道理,你受不了自己的體重,于是就給自己把“目標”量化,然后通過數字的形式驅動自己,結果自己就忘記了本質。
讀書的本質是做什么?吸收別人的思維來迭代自我的認知。
健身的本質是什么?瘦身達到長期一致的效果。
而這一切才是行動背后的結果。
數字代表的量,想起到質的變化應該找到目標背后的隱含訴求,它就像刻意練習一樣,“練習不重要”,“刻意才重要”。
你想把大米堆在一個空間中“堆成一堆”,“丟米”的姿勢決定了結果,如果左丟一粒,右丟一粒,最后怎么練習也是一盤散沙。
所以怎么才算深度思考呢?
在我看來,它應該是一套“有效思考+正向反饋的系統”,就像知識體系一樣,通過各種有效認知的攝入打通大腦底層,形成多元化思維,最后擁有解決問題本質的能力。
01?腦(CPU)的反饋原理
打開知乎搜索“大腦的本質是什么”?
你能得到各種各樣的答案,譬如:信息的處理機器,計算機的CPU,從深層意義來說,我們每天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工作”,也不是“賺錢”,而是在訓練大腦的系統。
準確的來說,你給它什么,它就接受什么,你每天刷各種視頻信息流,喂它懶惰無趣的事情,它就越不想思考。
你每天給它復雜的東西,需要各種推敲反復琢磨的內容,它就會試著調整處理速度,嘗試改變,直到它能滿足你的各種所需。
它不僅能處理外界信息,同時也能處理屬于自己本身不依賴外界產生的信息,實質“它是在進化的壓力下”,不斷演變信息的處理,與我們的身體和其他部分密切配合,讓自己可以適應新環境,產生合適的行為。
所以終其一生,大腦都在做一件事,通過不同感覺器官接受外界的信息輸入,經過CPU的處理和解讀,并轉化成為行為的輸出。
因此對多數人來說大腦處理信息是沒有上限的,但它也像一個倉庫,里面裝了許許多多東西,如果不定時清理,它就會雜亂無章。
我們每天攝入的工作任務,所聽課程,所看視頻,你要給它做不定期的減法。
因為“想要改變大腦的內在思考結構”,最好的形式便是讓“它”從舊的情景中走出,不斷適應新的情景,而這一切的過程是什么呢?叫做“腦的反饋機制”。
反饋機制是如何變強的?
可能有人認為,我們首先要有目標,有使命,有所追求。
然后要經歷挫折,失敗,成長,不斷的突破,盡力盡可能的做多事情,才能真正的變的更強。這樣說對嗎?對。
但是如果從更底層的角度來看,我認為“人變強大”的核心在于“自己的心智”與“現實”的磨合,改變了固有的系統結構。
人們虛擬的內心不斷的探索,追求,對社會,世界進行認知——從而吸收——接受反饋——內心演變——適應環境,這一切的過程就是“強大”的過程。
我們來思考下腦是如何處理信息的?
人們每天的社交,聊天,刷手機的信息流,媒介新聞的有效反饋,這些都是外部環境給大腦提供各種“有效的觸點”。
然后支撐大腦CPU去思考,為它提供動力源,支撐它去理解,探索外部的社會。
過程中又通過各種的觸點評判,類比,形成自我“認知”,最后形成反饋機制,進而改善認知的結構,產生迭代的行為。
那么,我們是如何適應現實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問題改變認知的呢?答案依然是“反饋機制”。
2012年畢業于美國中圖大學的“羅伯特”發表了關于齒輪效應的演說,一個齒輪的轉動就會帶動下一個齒輪必須轉動,下一個就會帶動下一個,但是當一個不動,所有的傳動鏈也就都停止了。
這種轉動,就是“外部問題”推動大腦運轉的過程,就像你每天開車一樣,輕點油門,30邁,在加速,40邁,50邁,60邁……
當你用力推動它的時候,它的轉速就會越來越快,但無論你怎么推,最終只能提高的是它的轉速,“系統”卻改變不了。
而大腦不同的是,“它具有迭代”性,它的迭代最終目的是為了保證系統的一切正常運作,無論外界帶來什么樣的壓力,CPU都可以帶來消解。
可是在現實世界中,你發現自己理想的狀態和實際并不切合,于是每天就會各種不確定性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小都是不同的”。
這就導致了“外界給予大腦”施加的壓力也是不一樣的,好比讓你做一個PPT與做一份項目報告對于“腦力”的使用程度完全不同一樣。
大腦的CPU是存在記憶行為的,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有“殘余能量留在腦中”,我們晚上做夢的行為,就是因為“殘余能量的反饋作用”。
白天壓力大,你晚上睡著以后,身體內部由于白天腦力或者體力勞動不均衡帶來的“殘余能量”,在體液的波動下會反饋到大腦的記憶中。
這些殘余便會帶來一些神經細胞的運動,運動沿著某個運動模式進行,或者說會沿著某個區域的深度廣度傳遞著,因此我們的睡夢中就會有“某個事物的出現”。
由于腦中的殘余能量不是持續均衡的,帶來腦神經的運動模式也是不穩定的,所以我們由于白天勞累,晚上做夢的時候,“夢總是不停的切換”,比如一會下雨了,一會掉入谷底了,一會當上白富美了等等。
之所以有的人白天很累,核心在于“腦中殘余能量不能有效的清除”。
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神經科學家之一“卡爾·弗里斯頓”把這一原理稱之為“自由能最小原理”。
什么是“自由能”最小化,當一體系處于平衡態時,體系的自由能最小,據此可以確定體系中穩定的各相組成及相對量。
那么大腦通常是如何處理“自由能殘余能量”呢?
答案就是“選擇本能”反應,你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聽到的,哎呀,簡單處理,就這么弄就完事兒了,這就是本能。
大腦的簡單處理本質是基于殘余能量篩選信息,構建一套簡單,能夠協同,說的過去的認知水平線,用這個水平線來適合“通用場景”。
因為大腦不求把這些“自由能”給消滅掉,只希望減少“殘余”,使它最小化,這個原理其實是“腦”對信息的過度簡化。
舉例:
領導讓你去聽一堂維度非常高的認知課,然后回來和大家分享,必須要寫筆記,你為了完成這個工作,又不想太費腦子的理解,于是就會選擇折中方式。
基于腦中已有記憶做一次總結,然后分享給大家聽,以表任務完成。
如果你長期基于這種模型,自己會發現“我們會停留在固有的認知小黑屋中”,形成一道高壁壘的墻,不想去拓展它的“寬面”。
現實中,許多人都是這樣,比如:別人說什么,我無所謂,要么是你說什么,我就怎么做。
在比如:我不管你說什么,反正我是聽不進去,我以為的就是對的,并且我還要說服你。
這一切的原理就是“殘余能量”處理方式帶來的固有認知,用自己的目光去給“人”“事物”加上一層有色眼鏡,形成保護。
就像你看了很多文章,總是帶著批判的眼光,覺得別人說的什么都不如自己,寫的也差勁,無序,不準確經不起推敲等,而這便是大腦的工作原理。
簡單來說,以自我為中心,選擇我喜歡的,建立高壁壘,保持自我安全感,偷懶不用多思考,如果外界帶來沖突,我優先選擇“拒絕”,因為在顛覆我的認知。
02?重新設計操作系統
你還記得那個PDCA四階段的循環模型嗎?策劃(Planning)、實施(Do)、檢查(Cheek)、處置或改進(Action)。
腦也是一樣,怎么讓它深度思考呢?回到我開始闡述的為什么要訓練它去讀需要“動腦”的書籍,并且每天用心堅持半個小時。
第一步:訓練它接受困難的事情
因為你需要做的是先“訓練它(CPU)”,即PDCA的第一步,重新設計這個系統。
當你讓它實施(DO)的時候,讀那些復雜結構難以理解的內容時,就是在瘋狂的攝入,思考就像齒輪一樣,極速的發生了變化,若通過外界環境的刺激,再給它來個油門,它的轉速就會不斷的上升。
下次你若想時速提到120時邁時,你會發現很容易,因為它已經被你有意識的“刻意”訓練的一次,甚至于多次,它會自動化進入那個狀態,提高實效,處理繁雜瑣碎的事情。
很多人為什么看長篇文章看不下去,因為你已經長期有意的訓練了“它(CPU)”。
告訴了“它”短文好看,極速預覽,長文難讀,需要時間,自動過濾,這就是刻意的力量。
第二步:設計“思考模式”
深度是建立在思考之上,怎么算是“思考”,答案依然是反饋機制,我把它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行念性思考
通俗理解,我們平時的念頭型思考,比較淺薄,隨機的想法,不加依據的分析,這是大腦的節能模式。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正在工作的時候聽同事說了句“本周六日要團建”,于是過了10分鐘,B同事突然約你說這周有空沒,一起聚餐,你直接告訴他,這周要“團建”可能去不成。
事實上,“團建”本身這件事情并沒有驗證,沒有依據,隨機帶來的信息沒有被過濾,而這就屬于“行念性思考”,擁有隨機不確定性。
第二種:認知型思考
基于自己的知識儲備視野進行思考,我們一般認為是“大腦”的主動思考,其實不過是過往信息累積加上邏輯的結果。
就像很多人說的“你看到的世界無非是你自己的認知的外在投射而已”,就是這個意思。
初生牛犢不怕虎,他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遠遠大于“它的認知”,所以沒有畏懼。
那么怎么訓練“它(CPU)”的認知呢?
其實也是一套正循環系統,我把它總結為三個關鍵點,建立坐標,“故意”練習,建立知識體系。
認知坐標的核心在于:
“它(CPU)”看一件事情要刻意的找到參考依據,比如事情本身屬于“表象”還是“真相”,事情出現是“偶然”還是“必然”,事情的背后是否隱藏了“某個真實邏輯”,事情的發展趨勢怎么樣。
這樣“它”才能被你訓練,長期故意的練習這些行為方式,腦中便會多很多“事實相關的內容”,擁有看本質的能力,你再建立知識體系,底層認知便不會偏差。
第三種:“觀照型”思考
簡單來說,走出去,擁抱世界,以自然規律,人性,人道為核心,審視自己的底層理念(過往信息累積所得),使命,停止局限式的用腦方式,形成“無我狀態”。
有句話叫做:“拆掉你思維的墻”,即外界所說的一切我都會采納,我有一套自己的評判標準,所以的信息在我這里不分好壞,只有“是否有用,能否迭代認知,摘掉它的遮蔽性”。
第三步:改善處理“自由能”的處理方式
有意訓練“動腦”的運作方式后,給它攝入新的認知思考方式,那么下一步便是建立新的“自由能最小原理”處理方式。
上述有說:本能反應對于“自由能”形成的認知模型處理方式是“構建通用場景”形成“差不多就得了”,“故意簡化”的固有化思維認知。
新的系統要求的是“可塑”與“彈性”,講究開放化,全局觀,這樣遇到外部任何問題沖擊的時候,能夠靈活多變,來最大化的消除所有障礙,具備更強的沖擊力。
也就是說遇到的問題,系統能更加穩固的處理,簡單來說,不管外界怎么刺激,“它(CPU)的反脆弱性”極強。
那么原本對于“自由能”的處理方式就要改變,從本能反應到“有意”練習,用現實中的話說叫:“我原本是差不多的處理方式”,現在我要把它做全,做的更好。
有一個好的方式分享給你:
我一般外出上課學習記錄課程內容時,一般不會直接理解老師的意圖做記錄,因為會出現認知變差,內容丟失。
所以我改善的方式為“訓練大腦,跟隨老師步驟,把所以能記錄的知識全寫下來”。
這樣課程結束,大腦再消化“內容”的時候,就不會出現“差不多”就得了的情況,這是一種“有意訓練”腦思維的循環方式,也能最小化“自由能”。
那么怎么設計新的“腦”思考系統,讓它變得更強大呢?讓它從“固有化系統”,變成“開放性持續迭代腦系統”呢?
綜合上述,有四個步驟總結:
- “有意”練習它,讓它多接觸一些新的有難度的,在自己預期以外沒有做過的“事情”,進行挑戰。
- 在難度的事情后面,多問幾個為什么,找到認知坐標,吸收的事物提煉的經驗,才會“知行合一”,好比讀書一樣,而不是一味的圖“量”,要找本質。
- 從新事物帶來的認知中,提煉出對“腦”迭代更用的認知,來改進(Action)系統的新演化。
- 用改進(Action)后的系統,思考方式,去接觸外界,接觸更多的問題,挑戰,用新替代舊,依次循環。
簡單贅述,這樣的方式像不像一套PDCA形成的一種循環呢?
先刻意的練習“腦”,讓它接觸困難的事物,其次建立對事物的新認知坐標,再者改善“對于自由能”的處理方式,從形成固化到開放式。
然后用迭代的習慣,方式刺激上述過程,最后達到“新舊轉化”的效果,而這一切的步驟,也叫做“反饋機制”。
03?建立主觀意識
以上的這套系統,便是你給“腦”配置了新的CPU,也就有了新的思考與認知事物的方式,它就像自己使用的電腦一樣,進行了“重新裝載”。
如果在給它配上一個“目標”,“使命”,我們來聯想下優化后它的運作模式是什么樣子:
- 處理事情更加的越戰越勇,不會再有遇到問題選擇逃避的可能。
- 領導交給你的任務,你也不會再有“抱怨”的心理,因為你已經有“無我”的心態,萬事的由來,在我這里,都能夠有效的解決。
- 你的學習效率將會大大增加,從原本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認知升級到了“知道自己知道”,并且可以做到的主動狀態。
- 懂得篩選“信息”,拎出來一個問題會舉一反三有效的提問,并且用新認知迭代自己的舊行為。
- 你也不會再因為“內心浮躁”而不愿意接受身邊的一切,看不下去各種自己不適應的長文,書籍,而會靜下心接納所有。
要知道,建立一套上述再成長,有效思考的底層系統,除了上述中系統的更新,我知道自己知道了以外,你也要用眼高手低法建立自己的“主觀意識”,落實到具體怎么做。
什么是眼高手低的方式呢?
簡單來說,一套行之有效的落地方法論。
普通人做事一般都會以KPI的形式量化,比如我要提升認知,就得每年報1-2個學習班。
我要學習,就得讀書,今年目標50本,我要練習寫深度文章,就得5000字起,最后你因為過于注重數字,而忘記了“想做的核心”。
那么利用眼高手低建立主觀意識,鍛煉你的“新系統”會怎么做呢?
1. 設定框架
你要從整體去理解我上述所表達,理解我的表述的系統,它的核心是什么,為了解決哪塊的問題,自己用的優缺點在哪里?從哪里下手等。
先提煉我的表述,在發現自己的問題,然后比問題設計框架,最后設定它的核心結構。
2. 建立系統
系統就是一個MVP,它就像一個公司的簡化版,發現了需求,先解決了,然后跑通,在它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強化改進,要知道系統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優化出來的。
比如你可以先做我上述“系統的”一個節點,用這個節點去解決“工作中”的疑問,然后用新的解決方式來替代舊的方式,這就構成了一個MVP。
舉例:“腦”給你的反應,你原來看不了長文,厚厚的書籍,現在你就用“新系統認知“克制自己”強迫的攝入。
然后進行有效的提問,刻意訓練,以后在日復一日中,你就會很有意識的把這一切當成一種習慣。
3. 迭代升級
當你持續掌握了上述模型,自己就不需要主動的訓練了,用這一切去“對沖”大腦天生的懶惰部分,消除自己與生俱來的“自我設限”,“框架效應”。
那么建立“新的底層CPU”,思考方式,是不是一定的模仿就可以了,答案并不是的。
它就像你看到一篇干貨文章告訴你怎么做一樣,你不要直接照搬,你要學著理解“它的核心原理,意思”,然后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引入一小部分,進行實踐。
讓“新系統”慢慢消化“刺激”帶來的結果,等自己跑通熟練了,再引入其他版塊,持續進行。
04?有意訓練“你的處理器”
我有一個多年的習慣,做任何事情都會思考“流程化”,比如寫作,工作,溝通,處理棘手問題等等。
因為流程可以提升我的一切效率,可以給我打造“遷移的能力”,做深度思考的“底層結構”也是一樣,有了流程,以后面臨相同的問題,我都可以直接調用,快速的解決它。
那么從自身鍛煉“有效思考”本質什么?答案還是:“反饋的系統”。
我們所接受的外界信息到消化信息,至升級認知,一切都在進行有效的自我反饋。
如開場所問,人是怎么變強大的?
很重要的一個核心就是“把自己遇到的新問題”,進行解決,提煉方法論,提高認知維度,然后內化在大腦中,所以我們遇到的問題,本質都是在為下一個問題所助力。
這才是我們與“現實社會”交互的本質,也是人變強的基礎,而這一切就是有意訓練,建立流程化才能深度改善大腦的運作方式。
過程當中,你可能還要打破固有思維定式:很多人十年如一日,工資幾年也不見上漲,本質的罪魁禍首就是“思維定勢”,你在固有的一個思維框架中一直走不出來。
你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先思考這事辦不成”,而不是“這事情怎么有效的解決”。
像這樣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習慣性的按照成功的方法去做事,比如你總是在處理問題時帶著有啥眼光因人而論等等。
這一切都是“它(CPU)”為了處理問題的時候簡化的路徑,而最終造成的核心問題便是“自己像是在一個被關在黑屋子的囚籠中”無法解題。
如何打破思維定勢呢?
重建系統,打開心扉,接受各種信息,帶有批判眼光,找到事物坐標,讓“信息”在腦中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思維框架,不斷迭代,這也是成長型思維與固定性思維的核心差異。
用好奇心探索未知世界:人失去追求動力的第一大核心便是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了,比如工作如此,生活如此,天天重復一樣的日子,我有一個習慣,“設定獎賞回報”。
例如:如果我減肥10斤,我就獎勵自己一件衣服;如果自己讀完一本書,并且有效的拆解形成自己的認知,就獎勵自己再讀一本。
一種是真正意義上的“獎勵回報”,一種是“牽引式的”成長,兩者都是正向的反饋機制。
如果成了,那就是努力的結果,如果事情沒成也不要計較得失,就當收獲了“新認知”漲姿勢的經驗。
但最核心都不是這些,而是要關注“內心”反饋給自己“它(CPU)”的感受是什么樣。
學會抽離自己看自己,比如這個過程,“腦”給予的反應是貪婪,克制,放棄還是愉快。
每個人看自己都應該“把情緒化抽出來”,找到目標,完成目標,如果失敗,優化路徑算法,一旦確認正確的算法模型,迅速高效驗證。
05 寫在最后
什么是有效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什么是深度思考?“有效思考+建立一套正向反饋的系統”,萬物一切皆為空,比起好像我們什么都知道,我更期許我們像一張白紙一樣一無所知的接納一切。
作者:王智遠,關注心智成長,認知心理學,品牌營銷方法論,公眾號 ID:Z201440
本文由 @王智遠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作者說的太好啦,思維固化其實是因為腦在偷懶,遇到和原有認知沖突的事情時,不接納,不思考,當然也就不會從中迭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