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回答好產品經理綜合分析類面試題?
編輯導語:綜合分析類題目是產品經理在面試時的常見題目之一。那么,如何將這一類題目答好、并給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呢?也許你需要跳出情境、勇敢反問,進而建立自己的回答規范。本篇文章里,作者就對這類面試題目進行拆解、并給出了相應的應答方案,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產品經理面試的時候會碰到一些綜合分析類的題目,我在知乎上搜了搜,比如騰訊產品出過的面試題有:
- 如何把剃須刀賣給張飛?
- 如何把冰箱賣給愛斯基摩人?
- 如何把無人機賣給老人?
- 列舉一支筆/一張紙的N種用途……
這類題目看起來任何人都能說上幾句,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理念從面試題里表露無遺。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什么樣的回答,才能給面試官留下更深的印象。
之前在極客時間上聽過一個FaceBook的產品經理曲曉音的分享,深以為然。她提到Facebook招的產品,有更高概率留下的人是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人,這些人會被幾個面試官重點討論,面試官們互相爭論之后,這些候選人反而更可能留下來。
這里我的感受是,面試的時候追求一個答案還遠遠不夠,還需要考慮這個答案能不能與眾不同,讓人印象深刻。
我們回過頭看看上面的題目,給出一個答案并不難,在有限的面試時間內給出一個與眾不同、讓人印象深刻的答案,確實不簡單。下面分享一些我對這類面試題的想法。
一、跳出做題的情境去思考
在沒有受過專門的思考訓練之前,大部分人比較難跳脫出做題思維。做題思維在我看來會有兩個特點:
- 題目一定有標準答案;
- 所有的條件都寫在題干里。
我們受了這么多年的應試教育,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直到走出校園之前,每次考試的考題都有上面兩個特點。而面試也像做題,這種被動做題的思維,其實已經有一些根深蒂固了。
慶幸的是,大家參加工作之后,其實已經慢慢擺脫了一部分做題思維了,大家現在都知道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的,包括產品面試題。然而,大家對做題思維的第二個特點卻依然適應得很好。拿到一道題,大家會習慣性地默認所有條件都寫在題干里。
產品經理是需要帶著團隊一起,設計產品功能,以期能滿足用戶在某個特定場景下具體需求。但是“如何把剃須刀賣給張飛”這種問題,短短的一句話,哪里交代清楚了場景呢?
如果帶著原有的做題思維,默認題干里的條件齊全,那給出的答案一定非常的偏頗。所以,不妨在拿到問題的時候,試著去補全場景和前置條件,再開始你精彩的分析。
二、勇敢地和面試官確認你預設的場景和前置條件是否合理
這個部分是受到知乎一個高贊回答的啟發,這里貼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知乎高分回答,答主:溫列來再貼貼評論給大家歡樂一下。
知乎網友評論這個答案看起來有點無厘頭,答主的目的好像是在說明簽協議要嚴謹。但是反映到產品面試上來似乎有共通之處,答主在反復地確認題干細節的同時,其實是在不斷地把這個問題的前置條件補全,把原本模糊的場景逐漸具象化。
其實這個思維還蠻有意思的。比如把剃須刀賣給張飛這個問題。題干里只是交代了產品是剃須刀,對象是張飛。
注意我這里用詞是對象,是不是最終用戶可能也不一定是張飛。賣剃須刀給張飛,讓飛哥把剃須刀送給關羽做生日禮物行不行?
回到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是不是可以和面試官確定我們自己補充的前置條件。
我們來根據5W2H來思考一下。
- What:什么東西;剃須刀。什么品牌的剃須刀,什么類型的剃須刀,刀片式還是電動式?
- When:什么時間;我們是什么時間要把剃須刀賣給張飛,是我們穿越回三國、還是張飛穿越到現代?是冬天還是夏天?
- Why:為什么;為什么要賣給張飛。這個可能不是前置條件,但也是我們在考慮答案的時候不可漏掉的一點。
- Who:誰;產品的終端用戶是誰,張飛本人、還是張飛的朋友?
- Where:哪里;在哪里賣給張飛,在淘寶上嗎?張飛會用淘寶嗎?線下的話,張飛是逛萬象城還是在逛地攤?
- How:怎樣;這就是我們的面試題了,想到了How這面試題就算回答完了。
- How much:程度如何;剃須刀定價是什么樣,剃須刀使用效果是什么樣?
在面試這個環境的壓力下,我們會相對被動一些。其實可以勇敢地向面試官反問,確認一種我們熟悉的前置條件,和面試官就這個前置條件達成語言語義上的一致,再開始分析。當然如果能就不同前置條件在短時間都能形成方案那就更厲害了。
三、把題干補全之后,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型去答題
我們在前面說到了用5W2H去補充題干,在補充好其中的5W1H之后,剩下的How就是我們需要給到面試官的答案。到了這一步,其實大家給出的答案應該方向不會有問題了。
就像寫字一樣,在一張A3的紙上寫一個超大的字和在田字格里寫一個標準的字,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相信大家都能在A3紙里把字寫出來,但是未必好看,而在田字格里寫字,相信大家會得心應手一些。
這邊補充的題干的過程,就是把A3紙在一點一點填滿,填到最后只剩一個田字格大小,這就回到了大家的主場。
我們假設前提訂好:我們要在夏天晚上的某個地攤上,給張飛推銷一個電動剃須刀。
大家可能推銷的手段會有哪些呢?
推銷的點可能有:夏天天氣熱,剃須刀地攤價性價比高,考慮地攤的促銷活動設計等等。
是不是問題具象化之后,大家思考起來會更得心應手一些?
當然,如果在問題具象化之后,還有一套自己總結的分析模型就更好了。比如,開始做流程的拆分。對出售剃須刀這個過程做流程的拆解。我們可以先找出正常售賣流程。
正常流程然后我們再基于正常流程考慮,可能流失用戶的環節。
考慮流失的流程最后,我們在各個用戶可能流失的環節進行逐點分析。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盡可能地減少流程分析過程中的思維遺漏。
- 沒有購物欲望,只是借廁所:是不是考慮廁所里加一些電子屏幕,讓張飛上廁所也能逛商品;
- 沒選中想要的:是不是把商品分類列得更清晰,同時安排導購去溝通需求;
- 價格太貴:是不是考慮折扣活動,或者會員服務;
- 不支持金元寶支付: 是不是考慮擴展支付渠道。
把用戶流失的漏洞補上,是不是張飛買剃須刀的概率就更大了?我這邊會有一些逆向思考。當然,開放性的問題永遠有更好的答案,我這里僅拋磚引玉了。
四、最后
真正的面試現場,會存在很多突發情況,人和人的交流,本身就會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我們在思考面試問題的同時,注意和面試官的溝通,也要及時揣摩面試官的態度。
比如,要補充面試題的前置條件,真的5W1H問一遍面試官,我估計他也會瘋掉,他可能會想,你是來面試的還是來抬扛的。這個度需要大家自己把握。
然而,更多維度、更體系地思考回答問題,并且讓面試官看到你的思考方式,相信效果一定比拿到題目、直接開始報答案會好得多。
本文由 @格林不童話?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